一种注塑模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3160发布日期:2020-06-05 20:1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在注塑产品中,经常会有注塑嵌件,例如紧固件、钣金件等,在注塑过程中同上下模块配合进行注塑,以钣金件为例,由于钣金件在制作过程中容易变形和移位,其外形轮廓度不稳定,很难与注塑模具紧密配合并密封型腔,达不到注塑模封胶面的精度要求,特别是有些钣金件上的边缘具有内凹的缺口,这些缺口可能是呈圆弧状,或者为其他形状的,在注塑过程中缺口的侧面要构成封胶面,在本申请中将这些缺口称为封胶缺口。为了保证钣金件上封胶缺口处在注塑过程中不会出现漏胶,常设置封胶块与封胶缺口配合。但是,由于钣金件在注塑过程中的变形和移位,钣金件呈现非规则形状,使得钣金件上封胶缺口与封胶块在注塑模具合模注塑过程中不易保持紧密接触配合,从而容易出现漏胶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装置,能够确保注塑嵌件上缺口与封胶块之间可靠配合,保证封胶面的精度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装置,用于注塑具有注塑嵌件的产品,所述注塑嵌件具有封胶缺口,所述注塑模具装置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中的上模块和下模组件中的下模块相互配合形成注塑型腔,所述下模块上设有与封胶缺口适配的封胶块,所述注塑嵌件安放在下模块上且其封胶缺口与封胶块对配好,还包括安装于上模组件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可在上模组件中上下移动的斜楔块、以及设置在斜楔块与上模组件之间的弹性结构,所述斜楔块位于注塑嵌件上方、且下端设有压紧斜面,所述弹性结构在斜楔块相对上模组件向上运动时处于储能状态、向斜楔块提供向下的弹性力;所述压紧机构随上模组件同步上下运动,且合模时压紧斜面压靠在注塑嵌件上、使封胶缺口压紧在封胶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斜楔块位于注塑嵌件边缘的上方、且合模时压紧斜面压靠在注塑嵌件边缘上。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嵌件上的封胶缺口和斜楔块相对地分别位于注塑嵌件两侧边,所述斜楔块的压紧斜面朝向封胶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封胶缺口呈圆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组件中设有朝上的限位面,所述斜楔块上设有朝下的挡面,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开模时,所述挡面压靠在限位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组件中还设有调整块,所述调整块在上模组件中的上下位置为可调整的,所述限位面设置在调整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架,所述上模块固定安装于上模架,所述压紧机构安装在上模架中。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架下端设有竖向的滑孔,所述弹性结构和斜楔块都位于在滑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结构为压簧,所述压簧下端抵靠在斜楔块上端、上端与上模组件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嵌件为钣金件。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注塑模具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压紧机构,由于压紧机构安装在上模组件中随上模组件上下移动,上模组件带动上模块和压紧机构同步下行时,在上模块和下模块合模前,压紧机构中斜楔块下端的压紧斜面接触到注塑嵌件上,合模时,斜楔块相对上模组件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弹性结构处于储能状态,向斜楔块提供向下的弹性力,在该弹性力的作用下,将斜楔块压紧在注塑嵌件上,在合模的动力下,通过弹性结构的弹性力,使斜楔块下端的压紧斜面能向注塑嵌件施加一个侧向压力,使注塑嵌件的封胶缺口与封胶块紧密配合,不会出现松动,确保两者之间封胶面完好,注塑时不会出现漏胶,避免注塑产品出现毛刺,并且,由于弹性结构使得斜楔块具有上下活动弹性空间,对应斜楔具有横向应变范围,因此在注塑过程中注塑嵌件发生形变或位移时,斜楔块的压紧斜面能够始终保持压紧在注塑嵌件上,确保封胶缺口与封胶块始终紧密配合;此外,在更换不同注塑嵌件时,对不同的变形尺寸也能适用,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求,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装置在开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圈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装置在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圈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斜楔块、压簧和调整块在上模架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封胶块、注塑嵌件和斜楔块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6的前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下模架

2下模块

3封胶块

4上模架

5上模块

6斜楔块

61压紧斜面

62挡面

7压簧

8调整块

81限位面

9注塑嵌件

91封胶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参见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装置,用于注塑具有注塑嵌件9的产品,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中的上模块5和下模组件中的下模块2相互配合形成注塑型腔,注塑嵌件9具有封胶缺口91,下模块2上设有与封胶缺口91适配的封胶块3,注塑嵌件9安放在下模块2上且其封胶缺口91与封胶块3对配好,还包括安装于上模组件的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可在上模组件中上下移动的斜楔块6、以及设置在斜楔块6与上模组件之间的弹性结构,斜楔块6位于注塑嵌件9上方、且下端设有压紧斜面61,弹性结构在斜楔块6相对上模组件向上运动时处于储能状态、向斜楔块6提供向下的弹性力;压紧机构随上模组件同步上下运动,且合模时压紧斜面61压靠在注塑嵌件9上、使封胶缺口91压紧在封胶块3上。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注塑模具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参见图1和图2,开模时,压紧机构与上模组件一起位于下模组件上方,上模组件相对下模组件上下移动,使得上模块5和下模块2相互配合进行开模和合模,注塑嵌件9安放在下模块2上,并使其封胶缺口91抵靠在封胶块3侧面,保持两者对配。当需要合模时,上模组件下行,压紧机构同步下行,在合模前,压紧机构中斜楔块6下端的压紧斜面61接触到注塑嵌件9的相应位置,斜楔块6随上模组件继续下行至上模块和下模块合模时,斜楔块6相对上模组件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弹性结构处于储能状态,向斜楔块6提供向下的弹性力,在该弹性力的作用下,将斜楔块6压紧在注塑嵌件9上,通过压紧斜面61,斜楔块6向注塑嵌件9施加一个朝向封胶缺口91的侧向力,将封胶缺口91压紧在封胶块3上,参见图3、以及图6至图8。其中,具体地,合模时压紧斜面61压靠在注塑嵌件9的位置,可以根据注塑嵌件9的具体形状来确定,优选压靠在注塑嵌件9边缘处,参见图2和图6,或者也可以压靠在注塑嵌件9的其他位置处,只要保证其施加给注塑嵌件9的压力能够使封胶缺口91压紧在封胶块3上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中,封胶缺口91的形状可以有多种,斜楔块6的具体位置、以及压紧斜面61的具体朝向,可以根据注塑嵌件9上封胶缺口91的形状和位置来调整确定,确保压紧斜面61压靠在注塑嵌件9时,对注塑嵌件9施加的朝向封胶缺口91的力能够将封胶缺口91压紧在封胶块3上即可。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封胶缺口91呈圆弧状,开设在注塑嵌件9一侧边缘,注塑嵌件9上的封胶缺口91和斜楔块6相对地分别位于注塑嵌件9两侧边,斜楔块6的压紧斜面61朝向封胶缺口91,以此压紧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装置,由于压紧机构安装在上模组件中随上模组件上下移动,在合模的动力下,通过弹性结构的弹性力,使斜楔块6下端的压紧斜面61能向注塑嵌件9施加一个压力,使注塑嵌件9的封胶缺口91与封胶块3紧密配合,不会出现松动,确保两者之间封胶面完好,注塑时不会出现漏胶,避免注塑产品出现毛刺。并且,由于弹性结构使得斜楔块6具有上下活动弹性空间,因此在注塑过程中注塑嵌件9发生形变或位移时,斜楔块6的压紧斜面61能够始终保持压紧在注塑嵌件9上,确保封胶缺口91与封胶块3始终紧密配合;此外,在更换不同注塑嵌件时对不同的变形尺寸也能适用,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求,适用范围广。在本实用新型中,注塑嵌件9可以为钣金件,钣金件结构本体外形轮廓度不稳定,通过压紧机构,能够很好的实现其与封胶块3的配合。

作为优选设计,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5,上模组件中设有朝上的限位面81,斜楔块6上设有朝下的挡面62,上模块5和下模块2开模时,挡面62压靠在限位面81上。开模时,压紧机构随上模组件一起位于下模组件上方,参见图1和图2,通过限位面81和挡面62的配合,将斜楔块6在上模组件中的位置固定好,合模时,压紧机构随上模组件一起下行,参见图3和图4,斜楔块6在与注塑嵌件9抵靠作用下,相对于上模组件上移,挡面62与限位面81脱离。进一步地,上模组件中还设有调整块8,调整块8在上模组件中的上下位置为可调整的,限位面81设置在调整块8上,以此,通过调节调整块8的位置,即可调整斜楔块6合模前在上模组件中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架1,下模块2固定安装于下模架1上,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架4,上模块5固定安装于上模架4,由上模架4带动上下运行,压紧机构可以安装在上模块5或上模架4中,当然可以安装在上模组件的其他结构中,在本实施例中,压紧机构优选在上模架4中,并且进一步优选地,上模架4下端设有竖向的滑孔,弹性结构和斜楔块6都位于在滑孔中,通过滑孔对斜楔块6在上模架4内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弹性结构优选为压簧7,压簧7下端抵靠在斜楔块6上端、上端与上模组件相抵,参见图1和图3(附图中省略了上模组件位于压簧7上端的结构),斜楔块6在上模架4内的相对向上运动时,压簧7被压缩,对斜楔块6施加一个向下的弹力。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上模架4中还设有用于调整块8安装的孔道,方便调整块8的安装和上下位置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装置,通过设置压紧机构,借用合模的动力,能够很好的实现在注塑过程中注塑嵌件9上封胶缺口91与封胶块3的始终紧密贴合,不受注塑嵌件9形变和位移影响,消除封胶缺口91与封胶块3之间封胶面的间隙,保证封胶面的精度,确保了产品在注塑时不漏胶,防止产品毛刺产生,工作稳定可靠,同时注塑模具装置中的注塑嵌件9具有不同形状时,压紧机构也能够很好的适用于,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

综上所述,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