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注塑机自动取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3121发布日期:2020-06-05 20:1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基于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注塑机自动取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注塑机自动取件设备。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有些注塑产品会配置嵌入件,如嵌入金属薄片,这就需要在模具上设置相应的结构来放置金属薄片,如在模仁入子上设置用于插入金属薄片的插槽,先将金属薄片插入插槽,然后进行注塑生产,现有的技术大多采用分次取放金属薄片和注塑产品,取放时间较长,金属薄片的定位不够理想,生产良率低,生产过程不稳定,生产效率较低。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型告诉注塑机自动取件装置[申请号:201720543813.4],包括机械臂、用于支撑机械臂的基架,基架上设置有引导机械臂走向的行程轨道,以及驱动机械臂沿着行程轨道运行的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包括直臂件、由直臂件支撑的取件吸盘、为取件吸盘提供吸附力的吸气泵;所述取件吸盘包括底盘,底盘上设置有吸嘴,吸嘴与吸气泵之间通过气管连通。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专用机械臂与大型专用高速注塑机进行数据程序链接,设置数据交换与处理中心,自动完成产品取件工作;进一步地,除了取件,进过改进后的机械臂还能够完成剪切、拾取产品水口等工作,免去人工干预。本实用新型能够印刷不同直径塑料桶。但是该方案仍然存在无法同时取放金属薄片和注塑产品,需要分次进行,生产效率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注塑机自动取件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注塑机自动取件设备,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振动底座,所述的振动底座顶部设有用以有序排列待取放的金属薄片的振动盘,所述的底座上还设有可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移动的机器位移臂,所述的机器位移臂上设有可同时取放金属薄片和加工完成的注塑产品的多功能取放组件,所述的多功能取放组件与振动盘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底座上还分别设有注塑模具和传送带,多功能取放组件与注塑模具和传送带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基于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注塑机自动取件设备中,所述的多功能取放组件包括设置于机器位移臂上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的第一安装板内设有若干沿第一安装板中心线对称的薄片靠紧仿型块,所述的薄片靠紧仿型块与待取放的金属薄片的形状相配适,所述的第一安装板远离机器位移臂一侧端部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的第二安装板上设有若干沿第二安装板中心线对称的吸盘,所述的吸盘与薄片靠紧仿型块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基于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注塑机自动取件设备中,所述的薄片靠紧仿型块内设有第一薄片存放孔,所述的薄片靠紧仿型块上设有磁铁,所述的磁铁内设有第二薄片存放孔,所述的磁铁与薄片靠紧仿型块相紧贴配合,所述的第一薄片存放孔与第二薄片存放孔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基于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注塑机自动取件设备中,所述的第一安装板远离薄片靠紧仿型块一侧设有驱动器,所述的驱动器的动力轴上连接有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位移板,所述的位移板靠近薄片靠紧仿型块一端设有若干沿位移板中心线对称的薄片顶杆。

在上述的基于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注塑机自动取件设备中,所述的薄片顶杆与第一薄片存放孔和第二薄片存放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位移板远离薄片靠紧仿型块一端设有若干沿位移板中心线对称的光轴,所述的第一安装板内设有若干沿第一安装板中心线对称的若干直线轴承,所述的光轴与直线轴承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

在上述的基于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注塑机自动取件设备中,所述的磁铁靠近第一安装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与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薄片存放孔与第二薄片存放孔与待取放的金属薄片的形状相配适。

在上述的基于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注塑机自动取件设备中,所述的第二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沿第二安装板中心线对称的吸盘固定杆,每个吸盘固定杆与一个吸盘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基于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注塑机自动取件设备中,所述的第二安装板远离吸盘一侧设有平行机械夹,所述的平行机械夹与吸盘的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基于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注塑机自动取件设备中,所述的振动盘上设有送料条,所述的送料条远离振动盘一端连接有送料支撑架,所述的送料支撑架与振动底座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基于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注塑机自动取件设备中,所述的传送带底部连接有传送支架,所述的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30°。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取放金属薄片和注塑产品,在取出注塑产品后自动将金属薄片埋入至模具内,无需分次进行取放,金属薄片的定位理想,生产良率高,大大节约了取放时间,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移动的机器位移臂,使取放定位精确,移动精准,避免取放时出现不对位和误差。

3、本实用新型无需人工进行零件的取放,降低了人工成本,产品合格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功能取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振动底座2、振动盘3、机器位移臂4、多功能取放组件5、注塑模具6、传送带7、第一安装板8、薄片靠紧仿型块9、第二安装板10、吸盘11、第一薄片存放孔12、磁铁13、第二薄片存放孔14、第一驱动器15、位移板16、薄片顶杆17、光轴18、直线轴承19、固定块20、吸盘固定杆21、平行机械夹22、送料条23、送料支撑架24、传送支架25、金属薄片100、注塑产品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直角坐标机器人的注塑机自动取件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振动底座2,所述的振动底座2顶部设有用以有序排列待取放的金属薄片100的振动盘3,所述的底座1上还设有可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移动的机器位移臂4,所述的机器位移臂4上设有可同时取放金属薄片100和加工完成的注塑产品101的多功能取放组件5,所述的多功能取放组件5与振动盘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底座1上还分别设有注塑模具6和传送带7,多功能取放组件5与注塑模具6和传送带7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启动振动盘3,振动盘3工作,将金属薄片100有序排列,机器位移臂4将多功能取放组件5移动至排列好的金属薄片100上方,取出金属薄片100,机器位移臂4移动至注塑模具6内,通过多功能取放组件5将模具内的注塑产品101取出,同时埋入金属薄片100,随后机器位移臂4退出注塑模具6,移动至传送带7上方,将取出的注塑产品101放置于传送带上,机器位移臂4再次移动至振动盘3上方,完成一个周期,通过多功能取放组件5可同时取放金属薄片100和注塑产品101,在取出注塑产品101后自动将金属薄片100埋入至模具内,无需分次进行取放,大大节约了取放时间,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振动盘3为现有技术,可采用市售产品,如昆山宏凯精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所售的五金振动盘。

结合图2、图3示,所述的多功能取放组件5包括设置于机器位移臂4上的第一安装板8,所述的第一安装板8内设有若干沿第一安装板8中心线对称的薄片靠紧仿型块9,所述的薄片靠紧仿型块9与待取放的金属薄片100的形状相配适,所述的第一安装板8远离机器位移臂4一侧端部连接有第二安装板10,所述的第二安装板10上设有若干沿第二安装板10中心线对称的吸盘11,所述的吸盘11与薄片靠紧仿型块9的位置相对应。

具体的说,当需要取金属薄片100时,将薄片靠紧仿型块9移动至金属薄片100上方,当需要取注塑产品101时,将吸盘11移动注塑产品101上方,用吸盘11吸附于注塑产品101表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吸盘11为现有技术,可采用市售的真空吸盘。

结合图3、图4所示,所述的薄片靠紧仿型块9内设有第一薄片存放孔12,所述的薄片靠紧仿型块9上设有磁铁13,所述的磁铁13内设有第二薄片存放孔14,所述的磁铁13与薄片靠紧仿型块9相紧贴配合,所述的第一薄片存放孔12与第二薄片存放孔14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当薄片靠紧仿型块9移动至金属薄片100上方时,通过磁铁13将金属薄片100吸入至第二薄片存放孔14内,第一薄片存放孔12与第二薄片存放孔14相连通。

结合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安装板8远离薄片靠紧仿型块9一侧设有驱动器15,所述的驱动器15的动力轴上连接有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位移板16,所述的位移板16靠近薄片靠紧仿型块9一端设有若干沿位移板16中心线对称的薄片顶杆17。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将金属薄片100放入至注塑模具6内时,启动驱动器15,带动位移板16和薄片顶杆17向靠近薄片靠紧仿型块9一侧进行移动,通过薄片顶杆17将金属薄片100顶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驱动器15可以是直线电机、气缸或者油缸。

结合图2、图3所示,所述的薄片顶杆17与第一薄片存放孔12和第二薄片存放孔1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位移板16远离薄片靠紧仿型块9一端设有若干沿位移板16中心线对称的光轴18,所述的第一安装板8内设有若干沿第一安装板8中心线对称的若干直线轴承19,所述的光轴18与直线轴承19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

本实施例中,所示的光轴18与直线轴承19滑动配合,光轴18起到限位作用。

结合图3、图4所示,所述的磁铁13靠近第一安装板8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所述的固定块20与第一安装板8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薄片存放孔12与第二薄片存放孔14与待取放的金属薄片100的形状相配适。

本实施例中,固定块20用以固定磁铁13,第一薄片存放孔12与第二薄片存放孔14与待取放的金属薄片100的形状相配适,可保证在吸取金属薄片100不会发生卡壳现象。

结合图2所示,所述的第二安装板10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沿第二安装板10中心线对称的吸盘固定杆21,每个吸盘固定杆21与一个吸盘1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吸盘固定杆21与吸盘11的形状相配适,吸盘固定杆21用以固定吸盘11。

所述的第二安装板10远离吸盘11一侧设有平行机械夹22,所述的平行机械夹22与吸盘11的位置相对应。

具体的说,当取拿注塑产品101时,吸盘11吸附于注塑产品101表面时,启动平行机械夹22,将注塑产品101的料头夹紧,放置时将吸盘11及平行机械夹22松开即可。

结合图5所示,所述的振动盘3上设有送料条23,所述的送料条23远离振动盘3一端连接有送料支撑架24,所述的送料支撑架24与振动底座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振动盘3启动后,金属薄片100会依次移动至送料条23上,金属薄片100完成有序排列,送料支撑架24用以固定送料条23。

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传送带7底部连接有传送支架25,所述的传送带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30°。

本实施例中,传送支架25用以固定传送带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启动振动盘3,振动盘3工作,将金属薄片100有序排列,当机器位移臂4将薄片靠紧仿型块9移动至排列好的金属薄片100上方,通过磁铁13将金属薄片100吸入至第二薄片存放孔14内,此时机器位移臂4移动至注塑模具6内,通过吸盘11吸附于注塑产品101表面,启动平行机械夹22,将注塑产品101的料头夹紧,将模具内的注塑产品101取出,同时启动驱动器15,带动位移板16和薄片顶杆17向靠近薄片靠紧仿型块9一侧进行移动,通过薄片顶杆17将金属薄片100顶出,埋入金属薄片100,随后机器位移臂4退出注塑模具6,移动至传送带7上方,将取出的注塑产品101放置于传送带上,机器位移臂4再次移动至振动盘3上方,完成一个周期,通过多功能取放组件5可同时取放金属薄片100和注塑产品101,无需分次进行取放,大大节约了取放时间,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底座1、振动底座2、振动盘3、机器位移臂4、多功能取放组件5、注塑模具6、传送带7、第一安装板8、薄片靠紧仿型块9、第二安装板10、吸盘11、第一薄片存放孔12、磁铁13、第二薄片存放孔14、第一驱动器15、位移板16、薄片顶杆17、光轴18、直线轴承19、固定块20、吸盘固定杆21、平行机械夹22、送料条23、送料支撑架24、传送支架25、金属薄片100、注塑产品10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