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发泡塑料材料质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14816发布日期:2020-09-23 01:3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发泡塑料材料质量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发泡塑料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发泡塑料材料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发泡的技术渊源久远,最早是20年代初期的泡沫胶木,用类似制造泡沫橡胶的方法制取,30年代出现硬质聚氨酯泡沫和聚苯乙烯泡沫,40年代有聚乙烯、聚氯乙烯、环氧树脂、酚醛泡沫,50年代则有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和软质聚氨酯泡沫,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塑料,包括热塑性和热固性的都可以发泡为泡沫塑料,工业上的制备方法有:挤出发泡、注塑发泡、模塑发泡、压延发泡、粉末发泡和喷涂发泡等,其中的注塑发泡是最重要的成型方法之一,塑料的发泡方法根据所用发泡剂的不同可以分为物理发泡法、化学发泡法和机械发泡法三大类,其中的化学发泡法是利用化学方法产生气体来使塑料发泡:对加入塑料中的化学发泡剂进行加热使之分解释放出气体而发泡;另外也可以利用各塑料组分之间相互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的气体而发泡,但在墙砖表面喷漆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1、常见采用的电加热等直接加热法对发泡材料进行整体加热时,发泡材料整体易出现受热分层现象,即发泡材料融化不均匀,进而发泡成型的整体质量较低且成型效率较低,同时发泡材料盛载结构底部因加热过度或加热不均而产生粘结层;

2、对发泡材料采用隔水炖煮加热法的过程中,因加热水源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以致水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即使设置有搅动结构,因单一搅动结构的工作范围有限,而使得发泡材料的受热均匀度和受有效加热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发泡塑料材料质量的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提高发泡塑料材料质量的装置,该提高发泡塑料材料质量的装置包括外转机构和内转机构,采用上述提高发泡塑料材料质量的装置对发泡塑料材料质量进行提高时具体提高方法如下:

s1、加热就位:通过人工方式借助勾架将内置桶悬挂于电加热桶的内部,然后向内置桶内添加发泡材料,之后通过电加热桶加热其内的清水而对发泡材料进行加热;

s2、桶转搅动:电加热桶工作的同时,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电加热桶同步转动;

s3、水流搅动:转轴带动转动板同步转动,转动板带动轴杆同步转动,连接杆在轴杆的带动下绕销轴做前后往复转动运动,一号轮齿和二号轮齿之间的配合使得二号轮齿所在圆环板做同步往复转动运动,此圆环板通过支杆带动其上方圆环板同步转动以对清水进行搅动处理。

所述的外转机构的下端安装在已有工作地面上,外转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内转机构。

所述的的外转机构包括支架、圆板、电加热桶、底座、电机和转轴,支架前后对称安装在已有工作地面上,支架左右对称排布,支架的上端面与圆板的下端面相连,圆板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圆凹槽,圆凹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电加热桶,左右对称的支架之间安装有底座,底座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端安装有转轴,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电加热桶的下端中部,电加热桶的内部事先灌入清水,然后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电加热桶同步转动,电加热桶同步对清水进行加热处理,与此同时,通过内转机构对清水进行搅拌处理。

所述的内转机构包括圆环板、支杆、转动板、轴杆、连接杆、一号轮齿、二号轮齿、内置桶和勾架,圆环板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上下对称与电加热桶的内部,且内置桶位于圆环板的中部,圆环板之间连接有支杆,支杆沿圆环板周向均匀排布,支杆下端圆环板的中部安装有转动板,转动板安装在转轴的最上端,转动板位于电加热桶内部,转动板的上端面左端安装有轴杆,轴杆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滑动通槽相连,滑动通槽开设在连接杆的上端面中部,连接杆的中右端安装有销轴,销轴的下端安装在电加热桶的内底壁,连接杆的右端为外凸圆弧结构,外凸圆弧结构的右端面安装有一号轮齿,一号轮齿沿外凸圆弧结构周向均匀排布,一号轮齿的正右侧设置有二号轮齿,二号轮齿安装在支杆下端圆环板的内侧端面,且二号轮齿沿支杆下端圆环板的内侧端面周向均匀排布,电加热桶内部设置有内置桶,内置桶的上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勾架,勾架的外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电加热桶的上端相连,通过人工方式借助勾架将内置桶悬挂于电加热桶的内部,内置桶的中下段完全位于清水内,然后向内置桶内添加发泡材料,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的同时,转轴带动转动板同步转动,转动板带动轴杆同步转动,连接杆在轴杆的带动下绕销轴做前后往复转动运动,同时通过一号轮齿和二号轮齿之间的配合使得二号轮齿所在圆环板做同步往复转动运动,此圆环板带动支杆和其上方圆环板同步转动,圆环板和支杆配合对清水进行搅动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杆下端的圆环板的中部的正下方设置有套板,套板安装在转轴上,套板位于电加热桶的内部,套板的上端面前后对称安装有倒l型杆,倒l型杆与转轴之间的夹角为60°,倒l型杆位于内置桶的下方,倒l型杆的外侧端的下端面与支杆下端圆环板的上端面之间为滑动配合方式,且倒l型杆的外侧端位于两相邻的支杆之间,倒l型杆的上端面内侧端安装有竖板,竖板位于内置桶的下方,支杆随圆环板同步往复转动的过程中,当支杆转至与倒l型杆接触时,其推动倒l型杆同步往复转动,倒l型杆可对内置桶下方的清水起到搅动的作用,以避免内置桶的底部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而使得其内的发泡材料出现上下受热不均的现象,竖板和倒l型板之间配合可增大内置桶下方清水的搅动范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内置桶的上端面后端左右对称安装有立板,立板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左右两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对称安装有钢丝绳,钢丝绳的外侧设置有扭簧,扭簧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转动轴上,扭簧的外侧端与立板的内侧端相连,钢丝绳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左右两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对称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固定杆的左右两端均位于电动伸缩杆的内部,电动伸缩杆的位于内置桶的后内侧壁的前方,电动伸缩杆的外侧端面上端安装有一号电动滑块,一号电动滑块的外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内置桶的内侧壁相连,钢丝绳的下端位于电动伸缩杆内部,固定杆的中部安装有刮板,内置桶的发泡材料处于加热的过程中,通过一号电动滑块带动电动伸缩杆做前后往复运动,电动伸缩杆带动固定杆同步运动,固定杆带动刮板同步运动,钢丝绳随电动伸缩杆的运动同步放卷和收卷运动,转动轴随钢丝绳同步转动,转动轴带动扭簧同步转动,在钢丝绳放卷和收卷过程中,固定杆在钢丝绳的拉动下可进行转动,刮板随固定杆同步转动以对内置桶内底壁的发泡材料起到搅散的作用,以提高发泡材料整体的受热均匀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刮板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凸块、压缩弹簧和卡块,前端板的后端面中部和后端板的前端面中部均为凸起结构,凸起结构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块凹槽相连,块凹槽开设在固定杆上,前端板的后端面上下对称安装有凸块,凸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卡动凹槽相连,卡动凹槽开设在后端板的前端面,凸块的外侧端面开设有移动凹槽,移动凹槽的内底壁安装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外侧端安装有卡块,卡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块通槽相连,块通槽开设在卡动凹槽的内上端面,且卡动凹槽与移动凹槽正相对,通过人工方式将前端板和后端板同时卡在固定杆上,凸块带动卡块同步插入卡动凹槽内,然后通过人工方式向内按动卡块使之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外侧运动而卡与后端板上,此时前端板和后端板与固定杆之间得到相对固定,发泡材料结束加热之后,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固定杆向上运动,以便于工人后续对前端板和后端板进行拆卸清洗,前端板和后端板采取的活动式安装结构便于对前端板和后端板进行拆卸和清洗,以避免两者表面出现发泡材料黏附痂层的现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加热桶的上端面左右对称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二号电动滑块,二号电动滑块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顶杆,顶杆的上端安装有顶块,顶块与矩形凹槽的内侧壁之间为滑动配合方式,顶块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与勾架的外侧端之间为滑动配合方式,发泡材料结束加热之后,通过二号电动滑块带动顶杆向上运动,顶杆带动顶块同步运动,顶块通过勾架带动内置桶同步向上运动直至内置桶运动处电加热桶内部一段距离,然后通过人工方式将内置桶整体取下,二号电动滑块、顶杆、顶块和勾架之间的配合可便于工人对内置桶进行取离,进而避免工人取离内置桶时因取离高度过大而需要花费较大力度和较多时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杆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转板,转板位于内置桶的外侧,转板随支杆同步往复转动的同时,其自身在流动的清水的冲撞下进行自我转动,转板可提高水搅动的范围和程度,进而提高利用水搅动达到的温控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动伸缩杆固定段的下端安装有环板,环板呈倒梯形结构,环板的内侧壁与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段之间为滑动配合方式,电动伸缩杆做向上收缩运动过程中,环板对其伸缩段起到同步刮除表面黏附发泡材料的作用,以提高发泡材料的利用率。

(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发泡塑料材料质量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多搅动结构的设计理念进行发泡塑料材料成型,采用的外转机构和内转机构相配合形成的多重搅动工作模式可大大提高发泡塑料材料的成型质量和效率,同时装置整体可对发泡塑料材料采取隔水炖煮的方式,此方式有利于提高发泡材料整体的受热均匀性;

2、本发明所述的内转机构对清水进行搅拌处理,以通过采用水搅动散热的方式进行温度控制,进而保持发泡材料的加热程度,电加热桶的同步转动也可增加清水的流动性而起到辅助温控的作用;

3、本发明所述的圆环板、倒l型杆、竖板和支杆之间配合可对内置桶外部多方位清水进行搅动处理,以通过采用水搅动散热的方式进行温度控制,以避免内置桶的底部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而使得其内的发泡材料出现上下受热不均的现象;

4、本发明所述的电动伸缩杆、固定杆、刮板和钢丝绳之间的配合工作可对内置桶内底壁的发泡材料起到搅散的作用,以避免出现塑料材料粘结层,进而提高发泡材料整体的受热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图2的x向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图4的y向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图4的z向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先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提高发泡塑料材料质量的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提高发泡塑料材料质量的装置,该提高发泡塑料材料质量的装置包括外转机构1和内转机构2,采用上述提高发泡塑料材料质量的装置对发泡塑料材料质量进行提高时具体提高方法如下:

s1、加热就位:通过人工方式借助勾架28将内置桶27悬挂于电加热桶12的内部,然后向内置桶27内添加发泡材料,之后通过电加热桶12加热其内的清水而对发泡材料进行加热;

s2、桶转搅动:电加热桶12工作的同时,通过电机14带动转轴15转动,转轴15带动电加热桶12同步转动;

s3、水流搅动:转轴15带动转动板22同步转动,转动板22带动轴杆23同步转动,连接杆24在轴杆23的带动下绕销轴做前后往复转动运动,一号轮齿25和二号轮齿26之间的配合使得二号轮齿26所在圆环板20做同步往复转动运动,此圆环板20通过支杆21带动其上方圆环板20同步转动以对清水进行搅动处理。

所述的外转机构1的下端安装在已有工作地面上,外转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内转机构2。

所述的的外转机构1包括支架10、圆板11、电加热桶12、底座13、电机14和转轴15,支架10前后对称安装在已有工作地面上,支架10左右对称排布,支架10的上端面与圆板11的下端面相连,圆板11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圆凹槽,圆凹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电加热桶12,左右对称的支架10之间安装有底座13,底座13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端安装有转轴15,转轴15通过轴承安装在电加热桶12的下端中部,电加热桶12的内部事先灌入清水,然后通过电机14带动转轴15转动,转轴15带动电加热桶12同步转动,电加热桶12同步对清水进行加热处理,即对电加热桶内部12内的发泡材料采用隔水炖煮的方式进行发泡处理,此方式有利于提高发泡材料整体的受热均匀性,与此同时,通过内转机构2对清水进行搅拌处理,以通过采用水搅动散热的方式进行温度控制,进而保持发泡材料的加热程度,电加热桶12的同步转动也可增加清水的流动性而起到辅助温控的作用。

所述的电加热桶12的上端面左右对称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二号电动滑块120,二号电动滑块120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顶杆121,顶杆121的上端安装有顶块122,顶块122与矩形凹槽的内侧壁之间为滑动配合方式,顶块122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与勾架28的外侧端之间为滑动配合方式,发泡材料结束加热之后,通过二号电动滑块120带动顶杆121向上运动,顶杆121带动顶块122同步运动,顶块122通过勾架28带动内置桶27同步向上运动直至内置桶27运动处电加热桶12内部一段距离,然后通过人工方式将内置桶27整体取下,二号电动滑块120、顶杆121、顶块122和勾架28之间的配合可便于工人对内置桶27进行取离,进而避免工人取离内置桶27时因取离高度过大而需要花费较大力度和较多时间。

所述的内置桶27的上端面后端左右对称安装有立板160,立板160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转动轴161,转动轴161的左右两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对称安装有钢丝绳162,钢丝绳162的外侧设置有扭簧163,扭簧163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转动轴161上,扭簧163的外侧端与立板160的内侧端相连,钢丝绳162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固定杆164,固定杆164的左右两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对称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65,且固定杆164的左右两端均位于电动伸缩杆165的内部,电动伸缩杆165的位于内置桶27的后内侧壁的前方,电动伸缩杆165的外侧端面上端安装有一号电动滑块166,一号电动滑块166的外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内置桶27的内侧壁相连,钢丝绳162的下端位于电动伸缩杆165内部,固定杆164的中部安装有刮板167,内置桶27的发泡材料处于加热的过程中,通过一号电动滑块166带动电动伸缩杆165做前后往复运动,电动伸缩杆165带动固定杆164同步运动,固定杆164带动刮板167同步运动,钢丝绳162随电动伸缩杆165的运动同步放卷和收卷运动,转动轴161随钢丝绳162同步转动,转动轴161带动扭簧163同步转动,在钢丝绳162放卷和收卷过程中,固定杆164在钢丝绳162的拉动下可进行转动,刮板167随固定杆164同步转动以对内置桶27内底壁的发泡材料起到搅散的作用,以提高发泡材料整体的受热均匀度。

所述的刮板167包括前端板16a、后端板16b、凸块16c、压缩弹簧16d和卡块16e,前端板16a的后端面中部和后端板16b的前端面中部均为凸起结构,凸起结构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块凹槽相连,块凹槽开设在固定杆164上,前端板16a的后端面上下对称安装有凸块16c,凸块16c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卡动凹槽相连,卡动凹槽开设在后端板16b的前端面,凸块16c的外侧端面开设有移动凹槽,移动凹槽的内底壁安装有压缩弹簧16d,压缩弹簧16d的外侧端安装有卡块16e,卡块16e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块通槽相连,块通槽开设在卡动凹槽的内上端面,且卡动凹槽与移动凹槽正相对,通过人工方式将前端板16a和后端板16b同时卡在固定杆164上,凸块16c带动卡块16e同步插入卡动凹槽内,然后通过人工方式向内按动卡块16e使之在压缩弹簧16d的作用下向外侧运动而卡与后端板16b上,此时前端板16a和后端板16b与固定杆164之间得到相对固定,发泡材料结束加热之后,通过电动伸缩杆165带动固定杆164向上运动,以便于工人后续对前端板16a和后端板16b进行拆卸清洗,前端板16a和后端板16b采取的活动式安装结构便于对前端板16a和后端板16b进行拆卸和清洗,以避免两者表面出现发泡材料黏附痂层的现象。

所述的电动伸缩杆165固定段的下端安装有环板16f,环板16f呈倒梯形结构,环板16f的内侧壁与电动伸缩杆165的伸缩段之间为滑动配合方式,电动伸缩杆165做向上收缩运动过程中,环板16f对其伸缩段起到同步刮除表面黏附发泡材料的作用,以提高发泡材料的利用率。

所述的内转机构2包括圆环板20、支杆21、转动板22、轴杆23、连接杆24、一号轮齿25、二号轮齿26、内置桶27和勾架28,圆环板20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上下对称与电加热桶12的内部,且内置桶27位于圆环板20的中部,圆环板20之间连接有支杆21,支杆21沿圆环板20周向均匀排布,支杆21下端圆环板20的中部安装有转动板22,转动板22安装在转轴15的最上端,转动板22位于电加热桶12内部,转动板22的上端面左端安装有轴杆23,轴杆23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滑动通槽相连,滑动通槽开设在连接杆24的上端面中部,连接杆24的中右端安装有销轴,销轴的下端安装在电加热桶12的内底壁,连接杆24的右端为外凸圆弧结构,外凸圆弧结构的右端面安装有一号轮齿25,一号轮齿25沿外凸圆弧结构周向均匀排布,一号轮齿25的正右侧设置有二号轮齿26,二号轮齿26安装在支杆21下端圆环板20的内侧端面,且二号轮齿26沿支杆21下端圆环板20的内侧端面周向均匀排布,电加热桶12内部设置有内置桶27,内置桶27的上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勾架28,勾架28的外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电加热桶12的上端相连,通过人工方式借助勾架28将内置桶27悬挂于电加热桶12的内部,内置桶27的中下段完全位于清水内,然后向内置桶27内添加发泡材料,通过电机14带动转轴15转动的同时,转轴15带动转动板22同步转动,转动板22带动轴杆23同步转动,连接杆24在轴杆23的带动下绕销轴做前后往复转动运动,同时通过一号轮齿25和二号轮齿26之间的配合使得二号轮齿26所在圆环板20做同步往复转动运动,此圆环板20带动支杆21和其上方圆环板20同步转动,圆环板20和支杆21配合对清水进行搅动处理,以通过采用水搅动散热的方式进行温度控制,进而保持发泡材料的加热程度。

所述支杆21下端的圆环板20的中部的正下方设置有套板201,套板201安装在转轴15上,套板201位于电加热桶12的内部,套板201的上端面前后对称安装有倒l型杆202,倒l型杆202与转轴15之间的夹角为60°,倒l型杆202位于内置桶27的下方,倒l型杆202的外侧端的下端面与支杆21下端圆环板20的上端面之间为滑动配合方式,且倒l型杆202的外侧端位于两相邻的支杆21之间,倒l型杆202的上端面内侧端安装有竖板203,竖板203位于内置桶27的下方,支杆21随圆环板20同步往复转动的过程中,当支杆21转至与倒l型杆202接触时,其推动倒l型杆202同步往复转动,倒l型杆202可对内置桶27下方的清水起到搅动的作用,以避免内置桶27的底部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而使得其内的发泡材料出现上下受热不均的现象,竖板203和倒l型板202之间配合可增大内置桶27下方清水的搅动范围。

所述的支杆21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转板210,转板210位于内置桶27的外侧,转板210随支杆21同步往复转动的同时,其自身在流动的清水的冲撞下进行自我转动,转板210可提高水搅动的范围和程度,进而提高利用水搅动达到的温控效果。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