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点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6345发布日期:2020-11-13 12:1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单点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注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点液压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热流道注塑大件塑料产品,目前热流道行业采用气压驱动,部分体积较大塑料产品所需要的流体通道较大,由于气体在压缩驱动时的体积与压力受温度变化影响非常大,所以气压驱动很难满足生产需求,将气体作为驱动载体时活塞无法正常驱动热流道阀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单点液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点液压装置,包括阀体、活塞及阀针,所述活塞活动密封设置于阀体内,且活塞将阀体内的空间分隔成了独立的第一隔腔及第二隔腔,所述阀针安装在活塞上,所述第一隔腔上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二隔腔上设置有第二接口,所阀体内设置有流道,流道上设置有进口及出口,所述活塞通过自身的运动控制阀针堵住或打开流道的出口。

本装置工作过程如下,第一接口为液压油进出第一隔腔的通道,第二接口为液压油进出第二隔腔的通道,当第一隔腔或者第二隔腔内的液压油的含量分别发生变化时,活塞会发生移动,而活塞移动时会带动阀针运动。活塞的移动量以及移动方向可以通过控制液压油的通入量来精确控制,由于液体的比热容高、且体积受温差变化影响小,且单位体积液体的压力远大于单位体积气体的压力,所以相对于气体控制阀针,利用液压控制更加方便,且控制精准,基本不受温度影响。

本装置利用液体来控制阀针运动,控制方便快捷,控制精准,且基本不受温度影响。

可选的,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腔,所述活塞活动密封设置在阀腔内,活塞将阀腔分隔成了第一隔腔及第二隔腔。

可选的,还包括运动导套,所述运动导套固定设置在阀体内,所述活塞与所述运动导套滑动配合在一起,且所述阀体与活塞配合在一起形成第一隔腔,所述阀体、运动导套及活塞三者配合在一起成第二隔腔。

运动导套的作用一则是对活塞的运动起到一个限位作用,避免活塞运动时发生偏移;二则当活塞的材质与运动导套的材质相同时,上述设计可以大幅降低活塞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磨损;

可选的,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设置有导柱,所述活塞上设置有导孔,所述导柱与导孔滑动配合在一起。

导柱与导孔的作用是为了增加活塞在运动时的稳定性,避免活塞在运动时发生偏移。

可选的,所述阀体设置有冷却腔道,且所述冷却腔道上连接有若干冷却接口。

设置冷却腔道以及冷却接口的目的是为了在需要降温时及时向阀体内通入冷却液体。

可选的,所述阀体包括阀座、阀板及阀筒,所述阀座及阀筒分别设置在阀板的两侧,所述阀座、阀板及阀筒上均设置有流道,且三者的流道相连通,所述流道的进口设置在阀座上,所述流道的出口设置在阀筒上。

可选的,所述活塞位于所述阀座内,所述阀针贯穿所述阀板,所述阀板部分位于所述阀筒内,且阀板与阀针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密封圈的作用是防止液体从阀针与阀板之间的空隙溢出来。

可选的,所述阀座、阀板及阀筒上的流道配合联通在一起呈c字形。

c字形的流道增加了塑胶原料在阀体内的流经路程,这样可以增加塑胶原料在阀体内的运动时间,这样一则可以增加阀体对塑胶原料的加热时间,二则可以使得塑胶原料更加均一稳定。

可选的,还包括流入嘴,所述流入嘴设置在流道的进口处,且流入嘴上设置有圆弧状的流入倒角。

设置带圆弧状流入倒角的流入嘴的作用是为了保证塑胶原料在流进流道内时更加顺畅,避面塑胶原料在流道的进口溢出来。

可选的,所述阀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夹发热元件。

设置卡槽的目的是为了卡夹一些电热丝(即发热元件)给流道内的塑胶原料供热,相对于传统利用热气直接对着阀体吹,上述加热方式可以在保证塑胶原料不凝固的前提下大幅降低阀体的温度,这样一则节约了能源,二则提高了对阀体上的部件起到了保护作用,避免高温损坏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液体来控制阀针运动,控制方便快捷,控制精准,且基本不受温度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单点液压装置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简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简图;

图4是单点液压装置外部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阀针,101、回料槽,2、阀筒,201、筒嘴,245、流道,3、流入嘴,301、流入倒角,4、阀座,401、卡槽,5、阀板,501、检修孔,6、运动导套,7、导柱,8、第一隔腔,801、第一接口,9、第二隔腔,901、第二接口,10、冷却腔道,1001、冷却接口,11、密封塞,12、密封圈,1301、夹紧螺栓,1302、支垫螺栓,14、活塞,1401、导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一种单点液压装置,包括阀体、活塞14及阀针1,活塞14活动密封设置于阀体内,且活塞14将阀体内的空间分隔成了独立的第一隔腔8及第二隔腔9,阀针1安装在活塞14上,第一隔腔8上设置有第一接口801,第二隔腔9上设置有第二接口901,所阀体内设置有流道245,流道245上设置有进口及出口,活塞14通过自身的运动控制阀针堵住或打开流道245的出口。

参看附图3,流道245的出口是设置在阀筒2的筒嘴201上的。

本装置工作过程如下,第一接口801为液压油进出第一隔腔8的通道,第二接口901为液压油进出第二隔腔9的通道,当第一隔腔8或者第二隔腔9内的液压油的含量分别发生变化时,活塞14会发生移动,而活塞14移动时会带动阀针运动。活塞14的移动量以及移动方向可以通过控制液压油的通入量来精确控制,由于液体的比热容高、且体积受温差变化影响小,且单位体积液体的压力远大于单位体积气体的压力,所以相对于气体控制阀针,利用液压控制更加方便,且控制精准,基本不受温度影响。

本装置利用液体来控制阀针运动,控制方便快捷,控制精准,且基本不受温度影响。

如附图1及2所示,阀体内设置有阀腔,活塞14活动密封设置在阀腔内,活塞14将阀腔分隔成了第一隔腔8及第二隔腔9。

如附图2所示,还包括运动导套6,运动导套6固定设置在阀体内,活塞14与运动导套6滑动配合在一起,且阀体与活塞14配合在一起形成第一隔腔8,阀体、运动导套6及活塞14三者配合在一起成第二隔腔9。

运动导套6的作用一则是对活塞14的运动起到一个限位作用,避免活塞14运动时发生偏移;二则当活塞14的材质与运动导套6的材质相同时,上述设计可以大幅降低活塞14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磨损;

如附图2所示,阀体上设置有设置有导柱7,活塞14上设置有导孔1401,导柱7与导孔1401滑动配合在一起。

导柱7与导孔1401的作用是为了增加活塞14在运动时的稳定性,避免活塞14在运动时发生偏移。

如附图2及3所示,阀体设置有冷却腔道10,且冷却腔道10上连接有若干冷却接口1001。

设置冷却腔道10以及冷却接口1001的目的是为了在需要降温时及时向阀体内通入冷却液体。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阀体包括阀座4、阀板5及阀筒2,阀座4及阀筒2分别设置在阀板5的两侧,阀座4、阀板5及阀筒2上均设置有流道245,且三者的流道245相连通,流道245的进口设置在阀座4上,流道245的出口设置在阀筒2上。

如附图2所示,活塞14位于阀座4内,阀针1贯穿阀板5,阀板5部分位于阀筒2内,且阀板5与阀针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2。

密封圈12的作用是防止液体从阀针1与阀板5之间的空隙溢出来。

如附图1所示,阀座4、阀板5及阀筒2上的流道245配合联通在一起呈c字形。

c字形的流道245增加了塑胶原料在阀体内的流经路程,这样可以增加塑胶原料在阀体内的运动时间,这样一则可以增加阀体对塑胶原料的加热时间,二则可以使得塑胶原料更加均一稳定。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4所示,还包括流入嘴3,流入嘴3设置在流道245的进口处,且流入嘴3上设置有圆弧状的流入倒角301。

设置带圆弧状流入倒角301的流入嘴3的作用是为了保证塑胶原料在流进流道245内时更加顺畅,避面塑胶原料在流道245的进口溢出来。

如附图4所示,阀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槽401,卡槽401用于卡夹发热元件。

设置卡槽401的目的是为了卡夹一些电热丝(即发热元件)给流道245内的塑胶原料供热,相对于传统利用热气直接对着阀体吹,上述加热方式可以在保证塑胶原料不凝固的前提下大幅降低阀体的温度,这样一则节约了能源,二则提高了对阀体上的部件起到了保护作用,避免高温损坏部件。

参看附图2及附图4,阀板5上设置有检修孔501,检修孔501联通流道245,检修孔501用密封塞11封堵,阀筒2套设夹紧固定在阀板5上,阀座4与阀板5通过夹紧螺栓1301固定在一起,阀板5一侧设置有用于支垫整个装置的支垫螺栓1302,支垫螺栓1302可以将整个装置垫高在一个平面上,这样由面接触转变为点接触,可以减少整个装置的热量散失量。

参看附图3所示,阀针1位于筒嘴201的一端处设置有回料槽101,回料槽101的存在导致了一定的配合间隙,而配合间隙的存在可以降低注塑时的阀针1运动收到的阻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