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芯对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96452发布日期:2021-01-12 07:26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辊芯对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芯对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清洁辊再生产的时,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在注塑成型后清洁辊的横截面不平整,且插入辊芯后由于内部的不平整,导致辊芯易出现中心偏移的现象,因此需要一种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辊芯对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辊芯对模装置一种辊芯对模装置,其包括底座、电机、数控箱、第一对模机构、第二对模机构、清洁辊、辊芯和加工台,所述电机安装在底座内,所述数控箱设置在底座内,并与电机连接,所述加工台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第一对模机构设置在加工台的一侧,所述第二对模机构设置在加工台远离第一对模机构的一侧,所述辊芯穿插在第一对模机构和第二对模机构之间,并与加工台平行,所述清洁辊嵌套在辊芯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对模机构内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支架、第一滑槽、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一对模机构朝向第二对模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滑槽安装在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一滑槽和第一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齿条组合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设置在第一滑槽的底部,所述辊芯穿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支架与第一滑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对模机构内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支架、第二滑槽、第二限位组件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二对模机构朝向第一对模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滑槽安装在第二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齿条设置在第二滑槽和第二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齿条组合设置,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设置在第二滑槽的底部,所述辊芯穿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支架与第二滑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旋钮、第一螺栓和第一插栓,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插栓与第一螺栓呈直角组合,并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一旋钮位于第一插栓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螺栓、第二旋钮和第二插栓,所述第二螺栓与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插栓与第二螺栓呈直角组合,并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旋钮位于第二插栓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两侧装有第一屑槽和第二屑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刮刀,所述刮刀与辊芯连接,并贴合清洁辊的横截面。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该辊芯对模装置采用一组对模机构对清洁辊进行对模和横截面的打磨,有效的解决了清洁在注塑完成后横截面不整齐,影响美观的问题,当清洁辊的辊芯沿滑槽装入滑块内后,两侧的滑块由底部的插栓移动固定辊芯,随后转动清洁辊就可完成辊芯的对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辊芯对模装置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辊芯对模装置的辊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辊芯对模装置,其包括底座1、电机2、数控箱3、第一对模机构4、第二对模机构5、清洁辊6、辊芯7和加工台14,所述电机2安装在底座1内,所述数控箱3设置在底座1内,并与电机2连接,所述加工台14设置在底座1上方,所述第一对模机构4设置在加工台14的一侧,所述第二对模机构5设置在加工台14远离第一对模机构4的一侧,所述辊芯7穿插在第一对模机构4和第二对模机构5之间,并与加工台14平行,所述清洁辊6嵌套在辊芯7上。

所述第一对模机构4内设有第一滑块9、第一支架10、第一滑槽11、第一限位组件15和第一齿条16,所述第一支架10设置在第一对模机构4朝向第二对模机构5的一侧,所述第一滑槽11安装在第一支架10的一侧,所述第一齿条16设置在第一滑槽11和第一支架10的底部,所述第一滑块9与第一齿条16组合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组件15设置在第一滑槽11的底部,所述辊芯7穿过第一滑槽11和第一支架10与第一滑块9连接。

所述第二对模机构5内设有第二滑块8、第二支架12、第二滑槽13、第二限位组件21和第二齿条22,所述第二支架12设置在第二对模机构5朝向第一对模机构4的一侧,所述第二滑槽13安装在第二支架12的一侧,所述第二齿条22设置在第二滑槽13和第二支架12的底部,所述第二滑块8与第二齿条22组合设置,所述第二限位组件21设置在第二滑槽13的底部,所述辊芯7穿过第二滑槽13和第二支架12与第二滑块8连接。

所述第一滑块9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旋钮17、第一螺栓18和第一插栓19,所述第一螺栓18与第一滑块9连接,所述第一插栓19与第一螺栓18呈直角组合,并与底座1连接,所述第一旋钮17位于第一插栓19的一端。

所述第二滑块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螺栓23、第二旋钮24和第二插栓25,所述第二螺栓23与第二滑块8连接,所述第二插栓25与第二螺栓23呈直角组合,并与底座1连接,所述第二旋钮24位于第二插栓25的一端。

所述底座1的两侧装有第一屑槽20和第二屑槽26。

所述第二支架12上设有刮刀121,所述刮刀121与辊芯7连接,并贴合清洁辊6的横截面。

该辊芯对模装置采用一组对模机构对清洁辊进行对模和横截面的打磨,有效的解决了清洁在注塑完成后横截面不整齐,影响美观的问题,当清洁辊的辊芯沿滑槽装入滑块内后,两侧的滑块由底部的插栓移动固定辊芯,随后转动清洁辊就可完成辊芯的对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辊芯对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电机、数控箱、第一对模机构、第二对模机构、清洁辊、辊芯和加工台,所述电机安装在底座内,所述数控箱设置在底座内,并与电机连接,所述加工台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第一对模机构设置在加工台的一侧,所述第二对模机构设置在加工台远离第一对模机构的一侧,所述辊芯穿插在第一对模机构和第二对模机构之间,并与加工台平行,所述清洁辊嵌套在辊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芯对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模机构内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支架、第一滑槽、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一对模机构朝向第二对模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滑槽安装在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一滑槽和第一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齿条组合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设置在第一滑槽的底部,所述辊芯穿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支架与第一滑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芯对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模机构内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支架、第二滑槽、第二限位组件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二对模机构朝向第一对模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滑槽安装在第二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齿条设置在第二滑槽和第二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齿条组合设置,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设置在第二滑槽的底部,所述辊芯穿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支架与第二滑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芯对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旋钮、第一螺栓和第一插栓,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插栓与第一螺栓呈直角组合,并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一旋钮位于第一插栓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辊芯对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螺栓、第二旋钮和第二插栓,所述第二螺栓与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插栓与第二螺栓呈直角组合,并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旋钮位于第二插栓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芯对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装有第一屑槽和第二屑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辊芯对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刮刀,所述刮刀与辊芯连接,并贴合清洁辊的横截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辊芯对模装置包括底座、电机、数控箱、第一对模机构、第二对模机构、清洁辊、辊芯和加工台,所述电机安装在底座内,所述数控箱设置在底座内,并与电机连接,所述加工台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第一对模机构设置在加工台的一侧,所述第二对模机构设置在加工台远离第一对模机构的一侧,所述辊芯穿插在第一对模机构和第二对模机构之间,并与加工台平行,所述清洁辊嵌套在辊芯上。该辊芯对模装置采用一组对模机构对清洁辊进行对模和横截面的打磨,有效的解决了清洁在注塑完成后横截面不整齐,影响美观的问题,当清洁辊的辊芯沿滑槽装入滑块内后,两侧的滑块由底部的插栓移动固定辊芯,随后转动清洁辊就可完成辊芯的对模。

技术研发人员:操向前;邱磊;刘青峰;朱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臻睿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5
技术公布日:2021.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