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加料自动除湿的加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57733发布日期:2020-12-22 10:2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自动加料自动除湿的加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加料自动除湿的加料系统。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注塑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物料进行除湿干燥后才能进入注塑机,不然会影响注塑产品的质量,现有的注塑机除湿装置不能在除湿的同时进行送料,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除湿同时能够送料、使用方便的自动加料自动除湿的加料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加料自动除湿的加料系统,包括料斗、与料斗连接的除湿装置、空压机及注塑机,所述除湿装置包括筒体、设于筒体上的搅拌部件、用于蒸发筒体内部水分的加热部件、与筒体连通的送气部件、吸气部件及输送部件;所述搅拌部件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转轴、设于筒体内部的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环形板及设于相邻两个环形板之间的多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除湿装置的设置,能够对物料内的水分进行蒸干并排除,降低进入注塑机内物料的水分,空压机能够向筒体内部输送压缩空气,使气体能够带着物料中,注塑机与筒体连通,除湿干燥后的物料能够直接进入到注塑机中,筒体用于物料的除湿处理,搅拌部件能够对物料进行搅拌,使物料及其携带的水分运动起来,使水分能够更快的分离,加热部件能够使筒体内部的温度升高,加快物料中水分的脱离,送气部件能够向筒体内部送风,筒体内部的水分能够跟随气流排出,吸气部件能够吸收筒体内部的空气及水分,使水分能够及时分离,输送部件与注塑机连通,能够将除湿后的物料导出并进入到注塑机中,使用方便;电机用于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设于筒体的中部,多个环形板使筒体内部分割成多个腔室,环形板由外至内向下倾斜,便于物料的导出,搅拌叶片倾斜设于转轴上,且搅拌叶片位于两个相邻的环形板之间,使物料能够进行多次搅拌,提高除湿效果。

所述送气部件包括与空压机连通的供气管、设于筒体上的环形槽、设于转轴内部的蓄气腔、与蓄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及多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呈螺旋状向上设置;供气管与空压机连通,环形槽位于筒体的顶壁上,蓄气腔位于转轴的内部,进气口位于蓄气腔的顶部,环形槽与蓄气腔之间通过进气口连通,使气体能够方便进入到蓄气腔中,出气孔呈螺旋状向上设置,且位于环形板的底部,使蓄气腔内部的气流能够逐渐向上运动,方便气流带动物料中的水分离开筒体。

所述吸气部件包括集气罩、与集气罩连通的吸气管、与吸气管连接的冷凝器、设于吸气管内部的隔板及集水部件;所述冷凝器与空压机连通;集气罩位于筒体的内顶壁上,吸气管与集气罩连通,筒体内部的气体会通过集气罩与吸气管连通,冷凝器能够对吸气管中的气流进行冷却,使吸气管中的水分能够放热液化成液滴,隔板的底部为弧形,能够方便液化后液滴顺利流入隔板上方,同时能够防止水的回流,集水部件能够对液化后的部分液滴进行收集,使用方便。

所述集水部件包括与吸气管连通的集水腔、设于吸气管上的引流槽及设于引流槽上的多个引流板;集水腔位于吸气管上,引流槽位于集水腔的上方,引流板位于引流槽上,方便水的收集。

所述隔板倾斜设于吸气管的内部,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挡板;通孔位于隔板的中部,能够方便气流的进入,挡板转动设于通孔的上方,能够根据气流方便开合,方便液滴的进入。

所述输送部件包括设于筒体底部的输送管、设于转轴中下部的螺旋叶片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注塑机连通;输送管位于筒体的底部,用于物料的导出,螺旋叶片位于转轴的中下部,能够对输送管内部的物料进行输送,连接管与注塑机连通,方便除湿后物料的导出。

所述加热部件包括设于筒体侧壁上的保温腔、设于保温腔内的加热管;保温腔位于筒体的侧壁上,能够对内部的物料进行保温,加热管为螺旋状,且排布在筒体的侧壁上,能够对筒体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方便物料中水分的脱离。

所述料斗与筒体之间连接有送料管,所述送料管与供气管上分别设有单向阀;送料管位于料斗与筒体之间,筒体上的单向阀能够便于物料导入到筒体中,供气管上的单向阀能够控制气流的进入,能够方便控制物料的进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除湿装置的设置,能够对物料内的水分进行蒸干并排除,降低进入注塑机内物料的水分,空压机能够向筒体内部输送压缩空气,使气体能够带着物料中,注塑机与筒体连通,除湿干燥后的物料能够直接进入到注塑机中,筒体用于物料的除湿处理,搅拌部件能够对物料进行搅拌,使物料及其携带的水分运动起来,使水分能够更快的分离,加热部件能够使筒体内部的温度升高,加快物料中水分的脱离,送气部件能够向筒体内部送风,筒体内部的水分能够跟随气流排出,吸气部件能够吸收筒体内部的空气及水分,使水分能够及时分离,输送部件与注塑机连通,能够将除湿后的物料导出并进入到注塑机中,使用方便;电机用于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设于筒体的中部,多个环形板使筒体内部分割成多个腔室,环形板由外至内向下倾斜,便于物料的导出,搅拌叶片倾斜设于转轴上,且搅拌叶片位于两个相邻的环形板之间,使物料能够进行多次搅拌,提高除湿效果,能够集取料、除湿烘干、送料为一体,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b-b处的剖面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一种自动加料自动除湿的加料系统,包括料斗1、除湿装置、空压机3及注塑机4,料斗用于储存物料,筒体21与料斗1连通,料斗1内的物料可以进入到筒体中,空压机3能够向筒体21内部通入气体,使筒体内部的物料脱水,筒体21与注塑机4连通,除湿后的物料能够进入到注塑机4中进行使用;所述除湿装置包括筒体21、搅拌部件、加热部件、送气部件、吸气部件及输送部件;搅拌部件位于筒体21的内部,能够对物料进行搅拌,加快物料的运动,使气体能够充分与物料接触混合,使物料更快的脱水,加热部件位于筒体21的侧壁上,能够对筒体21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送气部件与筒体21连通,使加热后的气体能够进入到筒体21内部,加快物料的干燥除湿,输送部件位于筒体21的底部,能够将干燥除湿后的物料输送到注塑机4中,能够达到自动加料、干燥除湿的目的,使用方便;所述搅拌部件包括电机221、转轴222、环形板223及搅拌叶片224,电机221位于筒体21的顶部,转轴222与电机221的输出轴固连,电机221能够带动转轴222转动,环形板223为沿竖直方向等距离排列的多个,环形板223向中下部倾斜,均为环形且固设于筒体21的内壁上,搅拌叶片224为倾斜设置多个,且固连在转轴222上,搅拌叶片224的底部与环形板223接触,更具体的,两个环形板223之间设有三个搅拌叶片224,物料能够在下落的同时会横向运动,能够延长物料在筒体21内部停留的时间,提高物料的除湿效率;物料从料斗1进入到筒体21内部后会落到内部的环形板223上,由于环形板223向下倾斜,物料会顺着环形板223向下运动,并穿过环形板223与转轴222之间的间隙落到下一层,使物料均匀稳定的落下,落下的物料会在搅拌叶片224的导向下进入到下一层环形板223上,搅拌叶片224会带动物料在环形板223上运动,并逐渐落下,如此多次,使物料能够受到多次的搅拌,使物料中的水分充分分离。

所述送气部件包括供气管241、环形槽242、蓄气腔243、进气口244及多个出气孔245,供气管241的一端与空压机3相连,供气管的另一端与环形槽242连通,环形槽243位于筒体21的顶壁上,且位于转轴222的外侧,蓄气腔243位于转轴222的内部,进气口244位于转轴222的中上部,蓄气腔243与环形槽242之间通过进气口244连通,出气孔245位于转轴222上且为多个,且出气孔245呈螺旋状向上设置,蓄气腔243内部的气体能够通过出气孔245吹出,能够吹动筒体21内部的物料翻转,加快物料的除湿效果,螺旋向上设置的出气孔245能够使气体沿转轴222的切线方向吹出,提高气体的流速,进一步提高物料的除湿效果;使用时,空压机3将气体通过供气管241导入到环形槽242中,环形槽242为环形且分布在转轴222的外侧,使转轴222转动时始终有气体从环形槽242通入蓄气腔243中,随后气流会从多个出气孔245中排出,并带走筒体21内部的水分并向上运动,直至排出。

所述吸气部件包括集气罩251、吸气管252、冷凝器253、隔板254及集水部件;集气罩251位于筒体21的内顶壁上,吸气管252与集气罩251连通,使筒体21内部的气体能够通过集气罩251进入到吸气管252中,使冷凝器253能够对吸气管252内的气体进行降温,所述冷凝器253与空压机3连通,冷凝后的气体能够再次进入到空压机中,使降温后的气体再次利用,由于空压机3使用过程会使气体放热,低温的气体更容易被压缩,降低空压机3的能耗,隔板254固设于吸气管252的内壁上,且内侧向上倾斜,吸气管252中的液滴能够顺着隔板254与吸气管252之间的空隙流到集水腔中,使水分不会回流到物料内部;由于空压机3与冷凝器253连通,冷凝器253与筒体21连通,空压机3在送气时能够抽取筒体21内部的气体,气流会带着物料中的水分通过集气罩251进入到吸气管252中,随后进入冷凝器253中进行冷却,此时,吸气管252内部提前冷却的水蒸汽形成的液滴会落在隔板254上,方便物料中水分的排出。

所述集水部件包括集水腔2551、引流槽2552及引流板2553,集水腔2551套在吸气管252的外侧,且与吸气管252连通,引流槽2552能够将隔板254上方液化的液滴导流到集水腔2551中,引流板2553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引流槽2552中,能够增大液滴的接触面积,能够使液滴更方便的导入到集水腔2551中,筒体21内部的气体在吸气管252中会提前使部分水分液化,液化的液滴会顺着吸气管252侧壁进入到引流槽2552中,并在引流板2553的导向下进入到集水腔2551中,当液化后的水进入到隔板254与吸气管252之间时,隔板254与吸气管252之间会形成蓄水区,能够对液滴进行收集,并进入到集水腔2551中,在隔板254上方的液滴会受重力落下,经过引流槽2552和引流板2553排到隔板254上方,使液滴能够更加方便的导入到集水腔2551中。

所述隔板254倾斜设于吸气管252的内部,所述隔板254上设有通孔2541,所述通孔2541上设有挡板2542,隔板254固设于吸气管252的侧壁上,且中部向上倾斜,气体中的水珠会在空压机3的吸力下沿吸气管252内壁向上运动,通孔2541为多个,均匀排布在隔板上,挡板2542位于隔板254的顶部,挡板2542通过的顶部与隔板254连接,且通过柔性材料连接,优选为布带,没有气流通过时挡板2542会受重力向下倾斜,并将通孔2541盖住,防止隔板254外侧的水回流到隔板254下方,当气流进入到隔板254附近时,气流会吹开挡板2542,此时气体会通过通孔2541进入到隔板254的上方,与此同时,气流中的液滴也会通过通孔2541进入到隔板254的上方,当隔板254上方的滴液过多时,隔板254会遮挡住通孔2541,防止液滴进入到通孔2541内部,使用方便。

所述输送部件包括输送管261、螺旋叶片262及连接管263;所述连接管263与注塑机4连通,输送管261位于筒体21的底部,螺旋叶片262位于转轴222的中下部,且位于输送管261的内侧,转轴222转动时会带动螺旋叶片262转动,螺旋叶片262转动会使筒体21内部的物料向下输送,输送管261的顶部与筒体1连通,连接管263的顶部与输送管261连通,经螺旋叶片262输送的物料会进入底部的连接管263,连接管263与注塑机4连通,干燥除湿后的物料能够通过输送管261、连接管263导入到注塑机4中,达到除湿、送料同步进行的目的;干燥后的物料会进入到输送管261中,在转轴222转动的同时,螺旋叶片262会带动输送管261内部的物料向下运动,并进入到连接管263中,使物料方便进入到注塑机4中,使用方便。

所述加热部件包括保温腔231、加热管232,保温腔231位于筒体21的侧壁内部,加热管呈螺旋状排列在保温腔内部,加热管232为导热油管,加热管232上的热量会传递到附近的保温腔231,保温腔231能够对筒体21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使通入筒体21内部的气体被加热,能够进一步的加快物料中水分的分离,提高除湿效率;使用时,通过加热管232对筒体21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此时物料中的水分会蒸发成水蒸气并跟随气流排除,保温腔231能够降低热量的散失,使筒体21内部保持稳定的温度,使用方便。

所述料斗1与筒体21之间连接有送料管11,所述送料管11与供气管241上分别设有单向阀,送料管11位于料斗1与筒体21之间,能够将料斗1内部的物料吸入到筒体21中,使物料方便添加,送料管11上的单向阀能够控制料斗1内部的物料进入筒体21,供气管241上的单向阀能够控制压缩气体的导入,使用方便;在需要将料斗1内部的物料导入到筒体21内部时,将送料管11上的单向阀打开,并供气管241上的单向阀关闭,此时筒体21内部的气体会进入到吸气管252中,此时筒体21内部会形成负压,使料斗1内部的物料能够通过送料管11导入到筒体21内部,在需要对物料进行除湿时,将送料管11上的单向阀关闭,供气管241上的单向阀打开,此时筒体21与空压机3之间会形成气流的循环,方便物料的除湿,使用方便。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首先将物料从料斗1导入到筒体21中,并使加热管232对筒体21内部进行加热,使筒体21内部保持较高温度,方便物料内部水分蒸发成水蒸气,当物料通过送料管11导入到筒体21时,物料会落在上层的环形板223上,并在环形板223上缓慢向下运动,当物料从环形板223落下时,在搅拌叶片224的导向下会进入下一层的环形板223上,同时搅拌叶片224转动,会带动物料在筒体21内部的运动速度,使物料能够充分的吸热,使物料中的水分能够充分的蒸发,如此多次,能够提高除湿效果,与此同时,空压机3会通过供气管241向筒体21内部供应压缩气体,气体通过蓄气腔243及出气孔245排出,并对筒体21内部形成气流并对物料进行吹干,随后气体会通过集气罩251进入吸气管252中,并通过冷凝器253将水蒸气液化后再次进入空压机3中,气流进入冷凝器253的同时会带走筒体21内部的水蒸气,使物料的除湿更加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