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眼贴硅胶模具及其生产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08918发布日期:2021-03-19 10:4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微晶眼贴硅胶模具及其生产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微晶眼贴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晶眼贴硅胶模具及其生产模具。



背景技术:

微针是一种较新的透皮给药剂型,一般由一组25~2000μm长的针尖排列在基座上组成,通过刺透皮肤角质层达到微创无痛的给药目的,微针技术在美容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微晶眼贴方面,目前主要的微针模具材料有不锈钢、硅胶、硅片、pdms等,不锈钢、硅胶、pdms由于与微针膜之间具有黏附力小,易于分离的特点,在制备微针贴膜上具有一定优势。

一篇公告号为cn2086977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它由整块阴模模具组成,所述阴模模具有几何形状的凹槽,用于装载制备微针膜的溶液,利于一次灌注;凹槽底部有微针阵列,该微针阵列与阴模模具的侧板留有一定距离,便于微针膜的剥离;该模具侧板留有一定的宽度,便于手持。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微针的针尖部分主要通过凹槽底部的微针阵列形成的,但是在批量生产时,阴模模具都是大批量地堆放在一起且歪歪斜斜的,部分阴膜模具的边角很容易插入到一些阴模模具的凹槽中,凹槽底部的微针阵列容易被损坏,导致微针膜的溶液在凹槽内凝固后,微针膜上容易出现划痕,影响产品质量,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防止微针孔阵列被损坏,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晶眼贴硅胶模具及其生产模具。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晶眼贴硅胶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微晶眼贴硅胶模具,包括硅胶材质的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呈矩形状,所述模具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凹坑,所述凹坑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成型微针的微针孔阵列,所述模具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插槽,所述模具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插柱,所述插柱与所述插槽的位置相对应,多个所述模具本体沿竖直方向重叠摆放,且相邻的一所述模具本体上的所述插柱适配插接于另一所述模具本体上的所述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堆放模具本体时,相邻的两个模具本体上的插柱和插槽适配插接后,多个模具本体可以整齐地叠放在一起,使大批量的模具本体堆放在一起时,凹坑底部的微针孔阵列不容易损坏,有效避免了微针膜上出现划痕,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插柱与所述模具本体一体成型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柱和模具本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比较牢固,插柱不容易从模具本体上断裂,而且插柱和模具本体可以一体浇筑成型,制作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插柱的高度大于所述插槽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普通的微针模具倒入微针液以后,需要将每个微针模具水平并排摆放等待微针液凝固,占用的空间较大,增加了插柱和插槽后,插柱没有完全插入插槽内,叠放时两块模具本体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距离,所以即使将微针液倒入的凹坑内后,多个模具本体也能叠放在一起,节省了摆放空间。

优选的,所述插柱呈倒圆台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柱的下端较小,而插槽的开口端较大,将插柱插入插槽内时,不用完全对准就能插入,叠放模具本体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插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插柱分别位于所述模具本体的四个边角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柱和插槽都相应地设计有四个,多个模具本体叠放时,结构比较稳固,模具本体不容易倾倒,而且四个插柱分布在模具本体的四角,没有破坏凹坑里的微针孔阵列,不影响微针液的凝固,有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凹坑的四个边角处呈圆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坑的四角设计成圆弧形后,制成的微针膜的四角也是呈圆弧形的,而微针液凝固形成微针膜后,微针膜具有一定的硬度,微针膜的弧形状的四角不容易划伤工作人员,生产制作的安全性更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生产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模具,用于生产如上所述的微晶眼贴硅胶模具,包括模具框和模具盖,所述模具盖可分离式盖合于所述模具框上,向所述模具框内一体浇筑硅胶溶液以制成所述模具本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硅胶溶液注入模具框后,需要静置一段时间,待硅胶溶液凝固后,就能制成模具本体,而将模具盖盖在模具框上,可以防止灰尘或者杂质落入模具框内,有效保证了模具本体的成品质量。

优选的,所述模具框的底部设置有凸面,所述凸面与所述凹坑形状相适配,所述凸面的横截面小于所述模具框底部的横截面,所述模具框底部的四角均设置有与所述插槽形状相适配的立柱,所述模具盖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插柱形状相适配的且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凸出于所述模具盖的上表面,所述模具盖盖合于所述模具框上,且通过所述空腔向所述模具框内注入硅胶溶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具框底部设计凸面和立柱后,可以在模具本体的上表面形成凹坑和插槽,模具盖盖在模具框上浇筑硅胶溶液时,模具盖上的空腔可以在模具本的下表面形成插柱,硅胶溶液固化形成模具本体后,将模具盖查下,也能通过四个插柱将模具本体从模具框内取出,设计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模具框上表面的周侧边缘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模具盖下表面的周侧边缘设置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适配插接于所述环形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具框和模具盖是通过环形槽和环形块插接固定的,安装和拆卸都方便

优选的,所述环形块的周侧内壁设置有密封胶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胶条对模具框和模具盖之间的缝隙具有密封作用,使硅胶溶液不能从缝隙内流出,设计更加合理。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模具本体的上表面都设置有插槽,下表面设置有插柱,使多个模具本体之间可以相互插接重叠在一起,使模具本体的边角不容易损坏凹坑内的微针孔阵列,有效保证了微针膜的质量;

2.插柱呈倒圆台形状的,而插槽的也是上端较大下端较小,插柱插入插槽内时,不用完全对准就能插入插槽内,叠放模具本体更加方便;

3.插柱的长度大于插槽的深度,重叠后的两个模具本体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将微针液倒入凹坑内后,多个模具本体也能相互重叠摆放在一起,节省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模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模具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模具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块与密封胶条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模具本体;11、凹坑;111、微针孔阵列;12、插槽;13、插柱;2、模具框;21、凸面;22、立柱;23、环形槽;3、模具盖;31、空腔;32、环形块;4、密封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微晶眼贴硅胶模具。

参照图1,微晶眼贴硅胶模具包括硅胶材质的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由硅胶溶液一体浇筑成正方体形状,模具本体1的边长在4-6厘米之间,模具本体1的高度在1-2厘米之间,模具本体1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凹坑11,凹坑11的四个边角均为弧形状的,以免制成的微针膜划伤工作人员,凹坑11的深度在0.2-0.5毫米之间,其中,模具本体1的横截面积大于凹坑11的横截面积,模具本体1上表面的周侧边缘与凹坑11之间的间隔距离在0.3-0.6毫米之间,待模具本体1固化成型后,通过激光对凹坑11的底部进行微加工技术形成微针孔阵列111。

模具本体1上表面的四个边角处开设有四个插槽12,模具本体1的下表面一体固化成型有四个插柱13(在其他实施例中,插柱13和插槽12的数量可以适应性增减,比如两个、五个、八个或者更多),插柱13与插槽12的上下位置相对应,多个模具本体1沿竖直方向重叠摆放时,相邻的一模具本体1上的插柱13适配插接于另一模具本体1上的插槽12内。

插柱13呈倒圆台形状,即插柱13较大的一端固定于模具本体1的下表面,相应地,模具本体1上表面的插槽12也呈圆台形状,且插槽12较小的一端为插槽12的槽底,将插柱13插入插槽12内时,不用完全对准就能插入,叠放模具本体1更加方便。

插柱13的高度在0.5-1.5厘米之间,插槽12的深度始终小于插柱13的高度,插柱13没有完全插入插槽12内,叠放时相邻的两块模具本体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将微针液倒入的凹坑11内后,不用平整并排地摆放模具本体1,有效节省了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微晶眼贴硅胶模具的实施原理为:模具本体1批量制作完成后,可以将模具本体1沿竖直方向重叠摆放在一起,并且使一个模具本体1上的插柱13插入另一个模具本体1上的插槽12内,可以避免模具本体1之间相互摩擦导致凹坑11里的微针孔阵列111别损坏,保证微针膜的质量,而插柱13没有完全插入插孔内,相邻的两个模具本体1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倒入微针液后,也能将模具本体1重叠摆放,节省了模具本体1的占用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生产模具。参照图2和图3,该生产模具是用于生产如上所述的微晶眼贴硅胶模具的,该生产模具包括模具框2和模具盖3,模具框2和模具盖3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模具框2上表面的周侧边缘开设有环形槽23,模具盖3下表面的周侧边缘一体成型有环形块32,模具盖3通过环形块32可分离式盖合于模具框2上的环形槽23内,如图4所示,环形块32的周侧内壁通过强力胶粘结有密封胶条4,增强模具框2和模具盖3之间的密封性,密封胶条4由橡胶材质制成,且密封胶条4的厚度小于环形块32的高度。

模具框2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凸面21,凸面21与凹坑11的形状和大小都相适配,凸面21的横截面小于模具框2底部的横截面,模具框2底部的四角均一体成型有与插槽12形状和大小都相适配的立柱22,立柱22呈圆台形状,其中,立柱22较大的一端固定于模具框2的底部,向模具框2内注入硅胶溶液后,就能形成模具本体1上的凹坑11和插槽12。

模具盖3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与插柱13形状和大小都相适配的且连通的空腔31,空腔31也呈圆台形状,其中,空腔31较大的一端固定于模具盖3的下表面,空腔31较小的一端凸出于模具盖3的上表面,且空腔31的高度大于立柱22的高度,制作上述模具本体1时,将模具盖3盖合于模具框2上,并通过空腔31向模具框2内注入硅胶溶液,待硅胶溶液凝固后,就形成了如上所述的微晶眼贴硅胶模具。

模具框2底部设计凸面21和立柱22后,可以在模具本体1的上表面形成凹坑11和插槽12,模具盖3盖在模具框2上浇筑硅胶溶液时,模具盖3上的空腔31可以在模具本的下表面形成插柱13,硅胶溶液固化形成模具本体1后,将模具盖3拆卸掉,并通过四个插柱13将模具本体1从模具框2内取出。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生产模具的实施原理为:生产上述微晶眼贴硅胶模具时,先将模具盖3盖在模具框2上,并使环形块32插入环形槽23内,然后通过模具盖3上表面的四个空腔31向模具框2内注入硅胶溶液,硅胶溶液注入量的多少通过四个空腔31是否已注满硅胶溶液来判断,硅胶溶液注入模具框2内后,静置一段时间等待硅胶溶液凝固,硅胶溶液凝固后,打开模具盖3,并通过四个插柱13将模具本体1从模具框2内取出(俗称脱模),就制得模具本体1,而模具框2内的硅胶溶液通过模具盖3的遮蔽后,可以防止灰尘或者杂质落入模具框2内,保证了模具本体1的成品质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