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均匀冷却的急冷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94617发布日期:2021-07-16 20:0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均匀冷却的急冷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延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能均匀冷却的急冷辊。


背景技术:

2.流延膜,是通过熔体流涎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薄膜。有单层流涎和多层共挤流涎两种方式。与吹膜相比,其特点是生产速度快,产量高,薄膜的透明性、光泽性、厚度均匀性等都极为出色。由于是平挤薄膜后续工序,如印刷、复合等都极为方便,因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用品、纺织品、鲜花、日用品的包装。我国流涎薄膜生产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基础较为薄弱,但发展速度较快。经过近20年来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流涎薄膜在包装行业已成为具有相当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朝阳产业。
3.目前,在流延膜的加工过程中,从膜头挤出的高温熔融状流延膜温度很高,通常需要在冷却辊上加以冷却成型,主流的冷却辊的冷却方式分为风冷及水冷,水冷的冷却效果优于风冷的冷却效果,现有的水冷式冷却辊采用单边进水,此时的冷却水能够冷却到辊体内部靠近进水管的位置,在换热的过程中,进水端温度较低,出水端温度较高,影响流延膜的生产质量,同时现有的冷却辊其辊腔内的冷却介质与辊腔的表面换热效果差,冷却辊的自冷能力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能均匀冷却的急冷辊,该急冷辊内部水冷采用双区单独回路结构,可以达到均匀冷却和急冷的效果,同时配合插入可变位置的介质层,提高流延膜区域的热交换效果,进一步提高急冷效果。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能均匀冷却的急冷辊,包括急冷辊辊体,所述的辊体内部为空心层且外部设有中心上下间断的贯穿夹层,所述的空心层内部贯穿转轴,所述的转轴两端均外接双回路旋转接头且转轴外围螺旋环绕设有以转轴中心位置处左右对称的两段螺旋回路,所述的转轴内部设有左右两组相互独立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其中每一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分别与同侧的螺旋回路连通构成双回路,所述的辊体两端均通过外侧连接杆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夹层内部插入热交换介质板,所述的热交换介质板包括手持杆、连杆和若干个介质板,其中连杆从侧面串联若干个介质板并延伸连接到手持杆上。
7.进一步,所述的若干个介质板形状与夹层形状相同且每个介质板长度不同,其长度与所加工的流延膜宽度相同。
8.进一步,所述的左右对称的两段螺旋回路不相互连通,彼此独立。
9.进一步,所述的双回路旋转接头外部通入水冷液体。
10.进一步,所述的中心上下间断的贯穿夹层每一段圆心角为150

160度。
11.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左右对称的双区独立双回路管路,可以分别通入冷却液体,实现辊体内部的水冷循环,由于采用左右双区,因此急冷的速度更快、效果更好,由于采用了单区双回路管路,进水口与出水口位于同一端,形成回流通道,减弱了辊体两端出现的温差问题,使得冷却更为均匀;通过设置插入的热交换介质板,可以提高辊体辊腔内的冷却介质与辊腔表面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急冷辊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区独立双回路管路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介质板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辊体;2、螺旋回路;3、连接杆;4、转轴;5、进水管路;6、出水管路;7、手持杆;8、夹层;9、连杆;10、介质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8.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能均匀冷却的急冷辊,包括急冷辊辊体1,辊体1内部为空心层且外部设有中心上下间断的贯穿夹层8,空心层内部贯穿转轴4,转轴4两端均外接双回路旋转接头且转轴4外围螺旋环绕设有以转轴4中心位置处左右对称的两段螺旋回路2,转轴4内部设有左右两组相互独立的进水管路5和出水管路6,其中每一组进水管路5和出水管路6分别与同侧的螺旋回路2连通构成双回路,辊体1两端均通过外侧连接杆3与转轴4固定连接,夹层8内部插入热交换介质板,热交换介质板包括手持杆7、连杆9和若干个介质板10,其中连杆9从侧面串联若干个介质板10并延伸连接到手持杆7上,若干个介质板10形状与夹层8形状相同且每个介质板10长度不同,其长度与所加工的流延膜宽度相同,左右对称的两段螺旋回路2不相互连通,彼此独立,双回路旋转接头外部通入水冷液体,中心上下间断的贯穿夹层8每一段圆心角为150

160度。
19.实际使用时,将该急冷辊安装置于流延膜加工流水线上,针对不同宽度的流延膜,选择对应长度的介质板10安装在热交换介质板的连杆9上,并将热交换介质板插入到辊体1的夹层8内部,对应流延膜将要绕过的辊体1位置处,接通冷却液进水和出水管到双回路旋转接头外部,向左右对称的两段螺旋回路2通入冷却液体,同时启动电机带动转轴4转动,对经过辊体1外侧面的流延膜表面进行冷却操作。
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