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车辆车轮用轮胎的组装机和用于更换组装机中的成型鼓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09739发布日期:2022-07-10 05:2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造车辆车轮用轮胎的组装机和用于更换组装机中的成型鼓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组装机以及一种用于更换车辆车轮用轮胎的组装机中的成形鼓的工艺。


背景技术:

2.车辆车轮用轮胎通常包括胎体结构,该胎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该胎体帘布层具有分别与相应的环形锚固结构接合的相对端部襟翼,所述环形锚固结构结合在通常以名称“胎圈”标识的区域中,所述胎圈的内径基本上对应于轮胎在相应安装轮辋上的“装配直径”。
3.胎体结构与带束结构相关联,该带束结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带束条/层,所述带束条/层相对于彼此并且相对于胎体帘布层径向叠置,所述胎体帘布层具有织物或金属增强帘线,所述织物或金属增强帘线具有交叉取向和/或基本上平行于轮胎的圆周延伸方向的取向(0度)。在相对于带束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中施加有胎面带,该胎面带也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像轮胎的其他半成品成分一样。
4.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相应侧壁也施加在胎体结构的侧面上的轴向外部位置中,每个侧壁从胎面带的侧向边缘之一延伸直至胎圈的相应环形锚固结构。在“无内胎”型轮胎中,通常称为“衬里”的气密覆盖层覆盖轮胎的内表面。
5.生轮胎的构建基本上可以提供:制造一个或多个胎体帘布层、环形锚固结构和/或胎体结构的其他部件和/或在先前作为半成品生产的情况下在构建鼓上相互组装一个或多个胎体帘布层、环形锚固结构和/或胎体结构的其他部件,以便形成具有基本上圆柱形形状的所谓“胎体套筒”形状的胎体结构。
6.胎体套筒接着依照环面构造成形,以便与所谓的“外套筒”联接,通过制造带束条、胎面带和/或其他部件和/或将带束条、胎面带和/或其他部件组装在一起而在之前获得所述“外套筒”。
7.在构建生轮胎之后,通常会进行模制和硫化处理,其目的是通过弹性体组合物的交联来确定轮胎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在需要时赋予轮胎期望的胎面设计和轮胎的侧壁处的可能的独特图形标记。
[0008]“弹性体材料”旨在表示包含至少一种弹性体聚合物和至少一种增强填料的组合物。这种组合物还可以包含添加剂,例如交联剂和/或增塑剂。由于交联剂的存在,这种材料可以通过加热而交联,从而形成最终制品。
[0009]
术语“径向”和表述“径向内部/外部”参照所使用的装置(例如,鼓、机器)和/或轮胎的径向方向、即基本上垂直于所使用的装置/轮胎的旋转轴线或中心轴线的方向使用。
[0010]
术语“轴向”和表述“轴向内部/外部”参照所使用的装置(例如,鼓、机器)和/或轮胎的轴向方向、即平行于所使用的装置/轮胎的旋转轴线或中心轴线使用。
[0011]
术语“周向”和“周向地”参照所使用的装置或轮胎的环形延伸使用。
[0012]“成形鼓”旨在表示一种鼓,该鼓被布置成接收先前构建的胎体套筒并设置有两个半部,每个半部被布置成接合胎圈之一,并轴向可接近以便依照环面构造成形胎体套筒。
[0013]
在提及成形鼓的中心轴时,表述“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表示轴的分别靠近以及远离支撑所述成形鼓的组装机的支承单元的端部。
[0014]
同一申请人名下的wo2010/070374描述了一种用于生产不同尺寸的轮胎的设备,其中设置有胎体构建线和胎冠结构构建线,所述胎体构建线和胎冠结构构建线在组装站中汇合。沿着胎体构建线,在多个第一工作站之间顺序地转移成型鼓,所述第一工作站设置成将胎体结构的各个部件施加到每个成型鼓上。在沿着胎冠结构构建线分布的多个第二工作站之间则顺序地转移辅助鼓,用于将胎冠结构的各个部件施加到每个成型鼓上。组装站包括成形装置,该成形装置可与承载先前在其上成型的胎体套筒的成型鼓直接联接,以便使胎体套筒环面成形并将其联接至先前从辅助鼓移除的胎冠结构。
[0015]
wo2015/181654描述了一种用于构建轮胎的设备,其中先前制造的胎体套筒被转移到具有两个半部的成形设备上,所述两个半部可相对于彼此同轴地移动并且配置成用于在相应的胎圈处接合胎体套筒。在两个半部之间,接合有成型鼓,该成型鼓在胎体套筒的成形期间可在胎体套筒内膨胀。在完成成形后,承载胎体套筒的成型鼓适于从成形设备移除,以便转移到通过将初级部件直接施加在所成形的胎体套筒上来制造胎冠结构的装置。
[0016]
同一申请人名下的wo2005/011967描述了一种方法,其中在具有近侧半部和远侧半部的鼓上制造轮胎的胎体结构,所述近侧半部和所述远侧半部相互可接近,以便确定胎体帘布层的径向膨胀直到使其抵靠在由转移构件支撑的带束结构上。近侧半部与由运动组的机器人臂承载的支撑结构轴向一体化,该机器人臂将轴向运动传送到近侧半部,而远侧半部根据相对于由机器人臂传送的行程具有双倍范围的行程移位。机器人臂将鼓转移到用于分配细长元件的单元,以便在相对于胎体结构的轴向外部位置中在带束结构和/或一对侧壁上制造胎面带。
[0017]
在轮胎生产领域中,本技术人观察到平衡以下两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一方面是能够在不同的中/小批量轮胎(特别是具有高性能和超高性能的轮胎)之间改变生产的需要,而另一方面是保持循环时间并从而将生产成本保持在与市场需求相兼容的水平的需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0018]
由于更换相应设备的停机时间,wo2015/181654中说明的那些类型的生产工艺没有建议在上述正在加工的轮胎尺寸频繁变化的情况下特别有利的方案。
[0019]
在文献wo2010/070374中描述的那些类型的设备中使用的生产方案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每个生产的轮胎的总体单位成本相当高并且并不总是与市场的商业逻辑相兼容。
[0020]
wo2005/011967中描述的类型的生产方法的实施要求每个鼓都配备成用于执行胎体结构构建操作以及用于为了与带束结构联接的目的而成形胎体结构。这需要相对较高的生产成本,所述较高的生产成本还源于在获得和施加轮胎部件以及移动鼓时需要使用特别复杂和笨重的机械。当成型鼓由机器人臂支撑和移动时,操纵具有相当大的重量和体积的成型鼓的需要也使得难以在胎体套筒与带束结构之间的联接中获得令人满意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0021]
因此,本技术人已经意识到通过使用装配有可互换的成形鼓的组装机在正在加工
的轮胎的尺寸频繁变化的情况下平衡维持有限成本与相同质量水平的相反需要的可能性,从而限制这种变化对生产率和加工成本的影响,所述可互换的成形鼓配置成用于接合先前生产的胎体套筒。在本技术人的理解中,使用预先构建的胎体套筒还允许简化和减轻成形鼓的结构,这是因为在成形鼓上没有必要存在用于执行在获得胎体套筒期间所需的操作所必需的部件。
[0022]
本技术人最后发现,通过布置配备有能够借助于操纵器与支承组件独立地接合的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成形鼓的组装机,可以简化支承组件并且将该支承组件便利地安装在固定结构上,并且每个成形鼓可以短时间内容易地更换,每次更换不同尺寸的鼓,无需使用相对于设备中已经提供的用于生产目的的设备而言特殊的附加设备。成形鼓和支承组件的结构将得到简化,并且胎体套筒与外套筒联接期间胎体套筒的定位精度将得到提高。
[0023]
更特别地,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更换车辆车轮用轮胎的组装机中的成形鼓的工艺。
[0024]
优选地,所述成形鼓中的每个均包括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的中心轴。
[0025]
优选地,所述成形鼓中的每个均包括第一半部,所述第一半部固定在远侧端部和近侧端部中的一个附近。
[0026]
优选地,所述成形鼓中的每个均包括第二半部,所述第二半部沿着中心轴滑动接合并且从距第一半部最小距离的停放位置开始沿着所述中心轴移动。
[0027]
优选地,在所述成形鼓之中,能够区分在组装机的存储站中的至少一个等待成形鼓和在组装机的支承组件上的活动成形鼓。
[0028]
优选地,用活动成形鼓更换等待成形鼓,借助于操纵器接合所述活动成形鼓的中心轴的远侧端部。
[0029]
优选地,通过使活动成形鼓的第二半部沿着中心轴移位直至停放位置来用活动成形鼓更换等待成形鼓。
[0030]
优选地,通过使活动成形鼓与支承组件脱离接合来用活动成形鼓更换等待成形鼓。
[0031]
优选地,通过使支承组件与等待成形鼓相接合,替换先前从支承组件移除的活动成形鼓,来用活动成形鼓更换等待成形鼓。
[0032]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组装机。
[0033]
优选地,提供支承组件和多个成形鼓,所述多个成形鼓能够独立地且交替地接合至支承组件。
[0034]
优选地,提供存储站,所述存储站具有多个支撑件,每个支撑件均配置成用于接合所述成形鼓中的一个。
[0035]
优选地,在所述多个成形鼓之中可区分存储站中的一个或多个等待鼓和支承组件上的活动成形鼓。
[0036]
优选地,提供至少一个操纵器,所述操纵器配置成用于从存储站拾取等待鼓中的一个并将活动成形鼓重新定位在存储站中。
[0037]
优选地,所述成形鼓中的每个均包括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的中心轴。
[0038]
优选地,所述成形鼓中的每个均包括固定在所述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之一附近的第一半部。
[0039]
优选地,所述成形鼓中的每个均包括沿着中心轴滑动地接合的第二半部。
[0040]
优选地,活动成形鼓在其中心轴的近侧端部处悬臂式固定至支承组件。
[0041]
优选地,操纵器配置成用于接合活动成形鼓的中心轴的远侧端部。
[0042]
优选地,支承组件包括定位致动器,所述定位致动器配置成对活动成形鼓进行操作,以便使第二半部沿着中心轴移动。
[0043]
本技术人认为,将更换鼓的操作委托给操纵器允许将必要的轴向运动传送到鼓的半部的单独任务委托给支承组件,以有利于胎体套筒在成形期间相对于外套筒定位的精度。操纵器也可以便利地用于与设备的其他部分相互作用,例如在外套筒与环形转移构件接合期间。支承组件可以便利地设置有控制构件,所述控制构件可以与成形鼓的不同部分对接(interfaced),以便确定其在组装循环中提供的运动。每个鼓转而可以只结合设置成在正在加工的轮胎上相互作用的部件,以有利于简化结构和减轻重量,这些部件结合在一整体组中,能够在无需拆卸单个零件的情况下与支承组件脱离接合。
[0044]
成形鼓的悬臂式安装还提供了用于围绕中心轴的远侧端部操纵的宽阔空间,从而便于成形鼓的抓持和移除操作,如同其联接至可移动托架一样。
[0045]
在上述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方面中,本发明的至少一种便利的实施例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优选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0046]
优选地,使活动成形鼓的第二半部沿着中心轴移位直至停放位置的动作由形成支承组件的一部分的定位致动器致动。
[0047]
优选地,使活动成形鼓与支承组件脱离接合包括使定位致动器与处于停放位置的活动成形鼓的第二半部脱离接合。
[0048]
优选地,使活动成形鼓与支承组件脱离接合包括使活动成形鼓的近侧端部与支承组件脱离接合。
[0049]
优选地,所述定位致动器在活动成形鼓的中心轴的近侧端部与支承组件脱离接合之前与活动成形鼓的第二半部脱离接合。
[0050]
优选地,使支承组件与等待成形鼓接合包括借助于所述操纵器使等待成形鼓的中心轴的远侧端部与布置在停放位置中的相应第二半部接合。
[0051]
优选地,使支承组件与等待成形鼓接合包括借助于所述操纵器使等待成形鼓的近侧端部靠近由支承组件承载的联接座。
[0052]
优选地,使支承组件与等待成形鼓接合包括将所述近侧端部固定至联接座。
[0053]
优选地,使支承组件与等待成形鼓接合包括使定位致动器与等待成形鼓的第二半部接合。
[0054]
优选地,使支承组件与等待成形鼓接合包括使操纵器与等待成形鼓的中心轴的远侧端部脱离接合。
[0055]
优选地,使第二半部沿着中心轴从停放位置移位的动作借助于所述定位致动器致动。
[0056]
优选地提供,制造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的胎体套筒,所述胎体帘布层具有与相应环形增强结构接合的轴向相对的端部襟翼。
[0057]
优选地提供,制造包括至少一个带束结构的外套筒。
[0058]
优选地提供,将胎体套筒接合在活动成形鼓上。
[0059]
优选地提供,使外套筒与固定环形转移构件接合,所述环形转移构件定位成与活动成形鼓同轴。
[0060]
优选地提供,轴向移动活动成形鼓,以将胎体套筒插入在相对于由固定环形转移构件承载的外套筒的轴向中心线平面的轴向居中位置中。
[0061]
优选地提供,随后使活动成形鼓的第二半部沿着中心轴朝向轴向中心线平面移动,同时中心轴轴向移位以便使第一半部朝向轴向中心线平面移动。
[0062]
优选地,第二半部根据相对于第一半部的移位具有双倍范围的轴向位移而相对于中心轴移位。以这种方式,胎体套筒在半部相互接近期间相对于外套筒保持轴向居中位置。
[0063]
优选地,所述第一半部固定在所述中心轴的远侧端部附近。
[0064]
这种措施便于将第二半部定位在距近侧端部一合适距离处,以便在近侧端部周围腾出空间,从而有利于用于使成形鼓相对于支承组件接合和脱离接合的操纵。
[0065]
优选地,中心轴的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刚性地固定在一起。
[0066]
优选地,第二半部轴向插置于近侧端部与远侧端部之间。
[0067]
优选地,支承组件包括线性引导件和托架,所述托架能够沿着线性引导件移动并且配置成用于在相应近侧端部处接合活动成形鼓的中心轴。
[0068]
由托架和定位致动器提供的移动性允许执行将成形鼓轴向插入在承载外套筒的固定环形转移构件中的动作,以及允许在成形鼓本身的半部对称轴向接近之后确定所述环形转移构件与由成形鼓承载的胎体套筒的联接,不需要所述固定环形转移构件的任何轴向运动。因此,组装机与固定环形转移构件的使用相兼容,以有利于胎体套筒和外套筒之间的联接精度。
[0069]
优选地,定位致动器固定至托架。
[0070]
优选地,线性引导件沿着平行于中心轴的滑动方向延伸。
[0071]
优选地,托架沿着滑动方向移位。
[0072]
优选地,还提供在托架与线性引导件之间操作的马达驱动器,以便使托架沿着线性引导件移动。
[0073]
优选地,托架配置成用于将活动成形鼓定位在相对于固定环形转移构件轴向居中的工作位置中。
[0074]
优选地,所述固定环形转移构件相对于所述组装机是固定的。
[0075]
优选地,所述固定环形转移构件配置成用于接合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可以围绕由成形鼓承载的胎体套筒联接。
[0076]
优选地,操纵器配置成用于接合辅助鼓并将其放置在固定环形转移构件内同轴居中的位置处。
[0077]
因此,用于使外套筒与固定环形转移构件接合的同一操纵器也便利地用于操作成形鼓的替换。
[0078]
优选地,每个成形鼓的中心轴承载有与第一半部刚性接合的远侧凸缘。
[0079]
优选地,每个成形鼓的近侧端部能够与可操作地容纳在支承组件中的芯轴接合。
[0080]
优选地,每个成形鼓的中心轴承载有能够与支承组件刚性地接合的近侧凸缘。
[0081]
优选地,中心轴的近侧端部能够借助于第一带螺纹构件与支承组件接合,所述第一带螺纹构件周向分布并穿过近侧凸缘操作。
[0082]
优选地,每个第一带螺纹构件均具有限定抵靠近侧凸缘的抵接座的头部以及可旋转地接合在布置成穿过近侧凸缘的通孔中的柄部。
[0083]
优选地,第一带螺纹构件中的每个均被容纳在限定在近侧凸缘与固定至近侧凸缘本身的闭合盘之间的腔中。
[0084]
优选地,第一带螺纹构件中的每个均具有操作座,所述操作座可穿过在闭合盘中获得的接近开口接近。
[0085]
优选地,第一带螺纹构件中的每个均能够与由芯轴承载的固定元件接合,并且所述固定元件能够在相应第一带螺纹构件的作用下与弹性返回元件相抵抗地朝向工作位置轴向移动。
[0086]
优选地,还提供由支承组件承载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每个固定元件的头扩大部相互作用以在工作位置中没有头扩大部的情况下发出警报信号。
[0087]
优选地,中心轴具有连接至近侧端部并且能够与由支承组件承载的流体动力联接器可操作地联接的气动激活管道。
[0088]
优选地,定位致动器包括联接构件,所述联接构件配置成用于接合活动成形鼓的第二半部以使其沿着中心轴移动。
[0089]
优选地,联接构件可相对于托架平行于线性引导件移位。
[0090]
优选地,所述联接构件具有管状体,所述管状体沿着从托架悬臂式突出的圆柱形支撑件滑动地引导。
[0091]
优选地,支承组件的芯轴可操作地容纳在圆柱形支撑件中。
[0092]
优选地,联接构件包括末端相对凸缘,借助于联接器,所述末端相对凸缘能够与由活动成形鼓的第二半部承载的联接环可操作地联接。
[0093]
优选地,联接环与第二半部可旋转地接合。
[0094]
优选地,所述联接器包括第二带螺纹构件,所述第二带螺纹构件周向分布并且穿过布置在所述末端相对凸缘和联接环之一中的相应通孔操作。
[0095]
优选地,每个通孔均具有扩大部和从扩大部沿着与中心轴同心的圆周延伸的拱形狭槽。
[0096]
优选地,所述第二带螺纹构件中的每个均包括头部,所述头部可轴向地插入穿过所述通孔之一的扩大部。
[0097]
优选地,所述第二带螺纹构件中的每个均包括柄部,所述柄部能够随着所述联接环的角旋转而穿过拱形狭槽接合。
[0098]
优选地,近侧凸缘具有相对于远侧凸缘的直径尺寸更大的直径尺寸。
[0099]
近侧凸缘的较大尺寸允许增强成形鼓与支承组件的联接并便于机械连接元件和气动连接元件的安装。
[0100]
优选地,每个成形鼓还包括至少一个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能够可操作地激活以将第二半部保持在停放位置中。
[0101]
优选地,锁定螺栓包括对插入件进行操作的流体动力致动器,所述插入件可相对于中心轴在其接合在布置于中心轴中的接合座中的操作位置和其从接合座抽出的休止位置之间径向移动。
[0102]
优选地,流体动力致动器固定至第二半部。
[0103]
优选地,流体动力致动器与所述气动管道之一可操作地连接。
[0104]
优选地,还提供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同时操作马达驱动器和定位致动器,以便使第二半部根据相对于沿着线性引导件施加在托架上的位移具有双倍范围和相反方向的轴向位移而沿着中心轴移动。
附图说明
[0105]
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更换车辆车轮用轮胎的组装机中的成形鼓的工艺和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组装机的优选但非排他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将变得更加清楚。这种描述将在下文参照附图进行阐述,这些附图仅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给出,其中:
[0106]-图1以平面图示意性地示出了结合本发明的用于构建轮胎的设备;
[0107]-图2以侧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组装机,其中鼓的半部在停放位置中相互接近;
[0108]-图3以透视图示出了与组装机脱离接合的成形鼓;
[0109]-图4以横截面示出了与组装机的芯轴接合的成形鼓的近侧端部的细节;
[0110]-图5以透视图示出了用于将成形鼓的第二半部接合至组装机的联接构件的联接的细节;
[0111]-图6以横截面示出了布置在成形鼓的近侧端部附近的螺栓的细节;
[0112]-图7以半横截面示出了可根据本发明获得的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0113]
参照上述附图,附图标记1整体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组装机。组装机1在用于构建车辆车轮用轮胎的设备2内操作,其一个示例在图7中表示并且整体用3表示。轮胎3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5的胎体结构4。气密弹性体材料层或所谓的衬里6可以施加在一个或多个胎体帘布层5内部。两个环形增强结构7与一个或多个胎体帘布层5的相应端部襟翼5a接合,每个环形增强结构均包括在径向外部位置中承载弹性体填料7b的所谓胎圈芯7a。环形增强结构7接合在通常以名称“胎圈”8标识的区域附近,在该胎圈处通常发生轮胎3与相应安装轮辋之间的接合。
[0114]
包括一个或多个带束层9a的带束结构9围绕胎体结构4周向延伸,并且胎面带10周向叠加在带束结构9上。
[0115]
两个侧壁11施加在一个或多个胎体帘布层5上的侧向相对位置中。每个侧壁均具有连结至对应胎圈8的径向内顶点11a和连结至胎面带10的轴向外边缘10a的径向外末端部分11b。
[0116]
为了获得轮胎3的目的,可以提供,在胎体构建区域12中,在至少一个构建鼓13上根据已知模式进行衬里6、一个或多个帘布层和/或其他部件(例如,侧壁11的至少一个部分)的铺设,以便获得至少一个胎体套筒14,在所述胎体套筒中,环形增强结构7接合一个或多个胎体帘布层5的相应端部襟翼5a,所述相应端部襟翼围绕所述环形增强结构翻折。
[0117]
在外套筒构建区域15中,在至少一个辅助鼓16上可以制造以下部件:至少一个外套筒17,所述外套筒包括至少带束结构9和施加在所述带束结构上的可能的胎面带10;和侧
壁11的至少一个部分。
[0118]
可操作地与组装机1相关联的操纵器18从外套筒构建区域15的出口站拾取辅助鼓16,以便将其放置在固定环形转移构件19内同轴居中的位置处,所述固定环形转移构件优选地相对于组装机本身是固定的,所述固定环形转移构件配置成用于接合外套筒17并将其保持在固定位置中。在操纵器18的命令下,辅助鼓16径向收缩并通过轴向运动而与外套筒本身脱离接合,以便接着被新引入在外套筒构建区域15中并启动新外套筒17的构建。
[0119]
为了与由固定环形转移构件19保持的外套筒17联接的目的,胎体套筒14转而又适于借助于抓持装置20被从构建鼓13移除,该抓持装置设置成将胎体套筒转移到组装机1。
[0120]
组装机1主要包括支承组件21,多个成形鼓22能够独立地与该支承组件接合。
[0121]
优选地,提供两个或更多个成形鼓22。每个成形鼓22均被布置成用于加工具有与可通过其他成形鼓22获得的轮胎3的结构特征不同的结构特征的轮胎3。特别地,分别可通过一个和另一个成形鼓22获得的轮胎3彼此至少在装配直径、即在胎圈8处可检测的内径方面不同。
[0122]
在支承组件21附近布置有存储站23,所述存储站具有多个支撑件24,每个支撑件配置成用于接合成形鼓22中的一个。
[0123]
在加工期间,在多个成形鼓22中可区分支承组件21上的活动成形鼓22和存储站23中的一个或多个等待成形鼓22。每次需要转换成相对于到那时生产的轮胎不同类型的轮胎3时,等待成形鼓22都独立地与活动成形鼓22互换。为此目的,用于使单个辅助鼓16与固定环形转移构件19接合的同一操纵器18或者专用于此目的的可能的另一操纵器适于从支承组件21拾取活动成形鼓22以便将其转移到存储站23中,并且从存储站23拾取等待成形鼓22中的一个,以便将其布置成与支承组件21接合,从而替换相同的先前移除的活动成形鼓22。
[0124]
每个成形鼓22均包括第一半部25和第二半部26,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基本上彼此成镜像,每个半部均承载位于其轴向内边缘和径向外边缘处的可径向扩张的环形抓持元件27。每个环形抓持元件27(由于与本发明的目的不相关,未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可径向扩张以(优选地以自定心方式)接合由抓持装置20承载的胎体套筒14的相应胎圈8。胎体套筒14因此可以通过抓持装置20脱离接合并且为了与外套筒17联接的目的而在执行成形循环期间被牢固地保持在其胎圈8处。
[0125]
半部25、26由中心轴28同轴地承载,该中心轴具有刚性地固定在一起并成角度偏移的近侧端部29和远侧端部30。与近侧端部29和远侧端部30之中的一个成一体的第一半部25与两个端部都成一体,这是因为这些端部是彼此成一体的。为此目的,中心轴28在远侧端部30处承载有与第一半部25刚性地接合的远侧凸缘31。优选地以圆锥形柄的形式获得远侧端部30,所述圆锥形柄能够由抓持构件32可操作地接合,该抓持构建由操纵器18或者专用于此目的的另一操纵器承载。
[0126]
第二半部26轴向地插置于近侧端部29与远侧端部30之间并沿着中心轴28滑动地接合。为此目的,第二半部26可以固定至围绕中心轴28滑动接合的管状套筒33。
[0127]
支承组件21包括线性引导件34和可沿着线性引导件34移动的托架35。托架35配置成用于在相应的近侧端部29处接合活动成形鼓22的中心轴28,以便以悬臂方式支撑该中心轴使其与固定环形转移构件19同轴。
[0128]
固定的线性引导件34依照平行于活动成形鼓22的中心轴28的滑动方向延伸。
[0129]
马达驱动器36在线性引导件34与托架35之间操作,以便使托架与活动成形鼓22一起沿着滑动方向移动。
[0130]
支承组件21还包括定位致动器37,该定位致动器配置成对活动成形鼓22进行操作,以便使第二半部26沿着中心轴28移动。定位致动器37优选地固定至托架35,并且可以例如包括由伺服马达(未示出)驱动的一对电动缸,所述一对电动缸分别固定在托架35本身的相对两侧并且在可相对于托架35平行于线性引导件34移动的联接构件38上操作。
[0131]
联接构件38优选地制成管状体的形式,沿着平行于滑动方向从托架35悬臂式突出的圆柱形支撑件40滑动引导该联接构件。联接构件38承载有末端相对凸缘39,该末端相对凸缘能够可操作地与活动成形鼓22的第二半部26联接,以使其沿着中心轴28移动。
[0132]
芯轴41可操作地容纳在托架35的圆柱形支撑件40内,所述心轴可由马达42驱动旋转。
[0133]
近侧端部29与支承组件21的接合优选地发生在芯轴41处。为此目的,可以提供,将近侧端部29制成圆锥形柄的形式,该近侧端部能够可操作地联接以轴向插入在对应的联接座41a中,以便在联接步骤中便于零件的相对定心,所述联接座布置在芯轴41中。
[0134]
在中心轴28的近侧端部29上安装有近侧凸缘43,其直径尺寸优选大于远侧凸缘31的直径尺寸。
[0135]
优选地,中心轴28的近侧端部29适于通过第一带螺纹构件44固定至支承组件21,所述第一带螺纹构件周向分布并且穿过近侧凸缘43操作。
[0136]
优选地,第一带螺纹构件44中的每个均具有:头部44a,所述头部限定用于抵靠近侧凸缘43的肩部;和柄部44b,所述柄部可旋转地接合在穿过近侧凸缘43本身布置的通孔中。至少头部44a容纳在限定在近侧凸缘43与闭合盘46之间的腔45中(优选地以一定的轴向间隙),该闭合盘可移除地固定至近侧凸缘43本身。
[0137]
在闭合盘46中,制成优选为喇叭形的接近开口47;通过这些开口中的每个,可以插入内六角扳手或其他合适的工具,该内六角扳手或其他合适的工具能够与在相应的第一带螺纹构件44的头部44a上制成的操作座相联接,以用于拧紧和旋松操作目的。
[0138]
第一带螺纹构件44中的每个均能够与相应的固定元件48可操作地接合,所述固定元件由芯轴41可操作地承载。在相应的第一带螺纹构件44的作用下,每个固定元件48可抵抗一个或多个杯状弹簧或其他弹性返回元件49的作用而朝向近侧凸缘43轴向移动,所述杯状弹簧或其他弹性返回元件在由芯轴41承载的抵接表面50与同一固定元件48的头扩大部48a之间操作。更特别地,在拧紧相应的第一带螺纹构件44时,固定元件48可朝向工作位置移动,在该工作位置,其头扩大部48a移动靠近近侧凸缘43,并且近侧凸缘稳定地紧固抵靠在芯轴41上。
[0139]
由支承组件21承载的至少一个传感器51适于与每个固定元件48的头扩大部48a相互作用,以在工作位置中没有头扩大部48a时发出警报信号和/或在工作位置中存在头扩大部48a的情况下发出准许信号,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例如固定在联接构件38的管状体内。
[0140]
近侧端部29连接至一个或多个气动管道52,所述气动管道在中心轴28内制成,以便供给操作流体,该操作流体还管理由第一和第二半部26承载的环形抓持元件27的激活。优选地,气动管道52通向近侧凸缘43的轴向外表面。通过近侧端部29与芯轴41的联接,确定气动管道52与布置在芯轴本身中的相应流体动力联接器的连接。
[0141]
优选地,活动成形鼓22的第二半部26与联接构件38之间的接合通过联接器53进行,所述联接器在末端相对凸缘39与最终由活动成形鼓22的第二半部26承载的联接环54之间操作。优选地,联接环54围绕第二半部26可旋转地接合。
[0142]
联接器53可以包括第二带螺纹构件55,该第二带螺纹构件周向分布并且穿过布置在末端相对凸缘39中或如在所示示例中那样的联接环54中的相应通孔56操作。
[0143]
每个通孔56都具有扩大部57,拱形狭槽58从该扩大部延伸且沿着与中心轴28同心的圆周延伸。
[0144]
第二带螺纹构件55中的每个均具有可轴向插入穿过相应通孔56的扩大部57的相应头部55a以及拧入末端相对凸缘39中的带螺纹柄部55b。在相应的头部55a已经穿过扩大部57之后,第二带螺纹构件55中的每个的柄部55b适于随着联接环54的角旋转而接合在拱形狭槽58中。在完成旋转后,第二带螺纹构件55适于被拧紧以便将第二半部26稳定地锁定至联接构件38。
[0145]
为了将胎体套筒14与外套筒17组装的目的而执行的成形循环提供:由抓持装置20承载的胎体套筒本身被接合在活动成形鼓22上。为此目的,抓持装置20将胎体套筒14同轴地定位在固定环形转移构件19与活动成形鼓22之间,而托架35将活动成形鼓保持在装载位置中,优选地保持在距固定环形转移构件19本身最大距离处。
[0146]
随着托架35的轴向运动,活动成形鼓22轴向插入在胎体套筒14中,所述活动成形鼓布置成半部25、26位于相互之间间隔预定轴向距离的固定位置中并且相应的环形抓持元件27处于径向接触状态下。通过气动管道52,环形抓持元件27的径向扩张被驱动,以便引起胎体套筒14在胎圈8处的接合。然后,抓持装置20可以脱离接合并移动离开由活动成形鼓22保持的胎体套筒14。
[0147]
托架35朝向固定环形转移构件19的进一步移位引起活动成形鼓22的轴向运动,以将胎体套筒14插入在相对于由固定环形转移构件19承载的外套筒17的轴向中心线平面m的轴向居中位置中。
[0148]
此时,成形鼓22的第一半部25和第二半部26轴向移动靠近彼此,同时空气或另一工作流体注入胎体套筒14中,以便环面成形所述胎体套筒并将其联接至外套筒17。这种接近通过同时激活定位致动器37和支承组件21的马达驱动器36来便利地获得,使得活动成形鼓22的第二半部26沿着中心轴28朝向轴向中心线平面m移位,同时整个中心轴28轴向移位以便使第一半部25朝向所述轴向中心线平面m移动。
[0149]
电子控制单元(未示出)管理马达驱动器36和定位致动器37以及可能的组装机1的其他部分的致动,以使得由第二半部26相对于中心轴28完成的位移相对于同时施加于托架35的相对于线性引导件34的位移具有双倍范围和相反方向。这种措施便于将胎体套筒14保持在相对于由固定环形转移构件19保持的外套筒17的轴向居中位置中,从而在成形动作的整个持续时间防止其相互轴向运动,以有利于联接精度。
[0150]
在完成联接后,固定环形转移构件19可以脱离外套筒17。随着托架35移位远离固定环形转移构件19,由成形鼓22保持的正在加工的轮胎3从固定环形转移构件本身轴向抽出并被带到滚轮装置60,该滚轮装置执行滚压操作以便加强外套筒17和胎体套筒14之间的联接,同时轮胎3在对芯轴41操作的马达42的作用下旋转。在完成滚压后,可以在环形抓持元件27径向收缩之后将轮胎3从活动成形鼓22移除,以便布置活动成形鼓22来执行新的工
作循环。
[0151]
当需要将活动成形鼓22更换为存储站23中的等待成形鼓22中的一个时,操纵器18将其抓持构件32定位成与活动成形鼓22同轴,活动成形鼓随着托架35沿着线性引导件34运动而被承载到交换位置中。在交换位置中,活动成形鼓22使远侧端部30与操纵器18的抓持构件32接合。当活动成形鼓22在其远侧端部30处被操纵器18牢固地保持时,定位致动器37使第二半部26沿着中心轴28移动,使其进入距第一半部25最小距离的停放位置中。
[0152]
每个成形鼓22可以便利地与至少一个锁定螺栓61相关联,该锁定螺栓能够可操作地激活以将第二半部26保持在停放位置中。这样的锁定螺栓61可以包括流体动力致动器62,该流体动力致动器固定至第二半部26并且对插入件63进行操作,该插入件可相对于中心轴28在操作位置与休止位置之间径向移动,在操作位置中,插入件63接合在布置于中心轴28中的接合座64中,在休止位置中,插入件63从接合座64中抽出,从而释放第二半部26的轴向移动性。流体动力致动器62可以便利地与布置在中心轴28中的所述气动管道52中的一个连接,以便与环形抓持元件27的径向收缩同时地确定其激活。
[0153]
在锁定螺栓61激活之后,可以致动活动成形鼓22与支承组件21的脱离接合。为此目的,首先提供,使定位致动器37与第二半部26脱离接合。该操作需要借助前述内六角扳手或其他合适的手动工具旋松第二带螺纹构件55。
[0154]
在完成旋松时,联接环54的稍微角旋转(可以由操作者手动执行)导致通孔56的扩大部57与第二带螺纹构件55的头部55a轴向对准。然后,联接构件38适于在定位致动器37的作用下移动远离第二半部26,以便于接近中心轴28的近侧端部29。
[0155]
操作者因此可以容易地够到第一带螺纹构件44并使其与由芯轴41承载的固定元件脱离接合。
[0156]
在完成脱离接合后,活动成形鼓22因此与支承组件21断开连接,并且它可以在操纵器18的作用下移动远离支承组件,该操纵器设置成将活动成形鼓定位在存储站23中设置的支撑件24中的一个上。锁定螺栓61将第二半部26保持在停放位置中,从而即使成形鼓22依照倾斜或竖直轴线定向时也防止其沿着中心轴28发生不希望的位移,从而便于操纵器18使其运动。
[0157]
同一操纵器18通过在相应的远侧端部30处接合等待成形鼓22中的一个来从存储站23拾取等待成形鼓中的该一个,以便允许其接合在支承组件21上以替换先前移除的成形鼓。在拾取时,等待成形鼓22将借助于锁定螺栓61使相应的第二半部26固定在停放位置中。这种情况确保了等待成形鼓22的重心靠近其远侧端部30,从而便利地限制操纵器18上的应力。
[0158]
接着将执行将等待成形鼓22接合在支承组件21上的操作,其操作顺序与上文针对与前一活动成形鼓22脱离接合描述的操作顺序相反。
[0159]
在借助于操纵器18使等待成形鼓22的近侧端部29已经接近并轴向插入在联接座41a中之后,第一带螺纹构件44被拧紧。在完成固定后,成形鼓绕其轴线的旋转(可以手动执行或借助于芯轴41的马达42执行)允许传感器51捕获每个固定元件48的头扩大部48a在正确工作位置中的存在并且准许继续安装程序。
[0160]
定位致动器37承载末端相对凸缘39使之与联接环54相邻,以便允许末端相对凸缘与第二半部26借助于联接器53机械连接。在定位致动器37的命令下,在脱离联接锁定螺栓
61后,第二半部26接着可以从停放位置沿着中心轴28移动。
[0161]
在完成中心轴28和第二半部26固定至支承组件21后,操纵器18可以与中心轴28的远侧端部30脱离接合。由电子控制单元管理的托架35和/或定位致动器37的适当移位将半部25、26定位在彼此相距一预定轴向距离的就位位置中,以便启动新的成形循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