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子和用于其的耦合器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203637阅读:来源:国知局
述的柔性管子,其中所述粘合性束缚层也包含半结晶的热塑性材料。20.根据权利要求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管子,其中所述内衬垫层和/或所述密封材料的所述半结晶的热塑性材料是聚偏二氟乙烯(PVDF)材料。21.根据权利要求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管子,其中所述内衬垫层和/或所述密封材料的所述半结晶的热塑性材料是交联聚乙烯(PEX)材料。22.根据权利要求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管子,其中所述内衬垫层和/或所述密封材料的所述半结晶的热塑性材料是全氟烷氧基(PFA)材料。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管子,其中所述管子耦合器由金属或金属合金形成。24.根据权利要求2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管子,其中圆柱形的套筒构件在所述柔性管子的所述端部处被布置在所述内衬垫下方并且在所述密封区域附近与所述管子耦合器配合以支撑所述内衬垫层的延伸入所述密封区域中的部分。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柔性管子,其中所述圆柱形的套筒构件的外表面以相对于所述管子的中央纵向轴线的锐角倾斜。26.根据权利要求2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管子,其中所述内衬垫层通过压接的或型锻的连接部被耦合到所述管子耦合器。27.一种制造合成聚合物柔性管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提供管子耦合器,所述管子耦合器包括界定密封区域的凹陷的部分; (?)提供柔性管子和围绕所述管子的防护层; (iii)提供用于引入所述密封区域中的密封材料; (iv)把所述管子耦合器装配至所述软管的端部;以及 (v)在所述密封区域内分别地在所述管子端部和所述密封材料之间以及在所述管子耦合器和所述密封材料之间建立永久的聚合物至聚合物和聚合物至金属化学结合; 其中所述密封材料是非弹性体的并且所述柔性管子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密封材料二者都由选自包括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组的同一个类别的合成聚合物组成。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包括提供在所述柔性管子内的加强工具的另外的步骤。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把所述管子耦合器装配至所述管子端部的步骤之前或之后,支撑构件被引入所述管子端部的内表面下方。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在装配所述管子耦合器之前被引入从而扩展所述管子端部的直径,一旦所述管子耦合器被装配,被扩展的部分被支撑在所述密封区域附近。31.根据权利要求2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密封区域内建立永久的化学结合的步骤涉及通过经过一通路的注射来把所述密封材料引入所述密封区域中,所述通路把所述密封区域联接到所述管子耦合器的外部。32.根据权利要求2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密封区域内建立永久的化学结合的步骤涉及通过在把所述管子耦合器装配至所述管子端部之前把固态的可熔融的密封体在所述管子端部附近安装至所述管子上来把所述密封材料引入所述密封区域中。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把所述管子耦合器装配至所述管子端部的步骤之后是把所述支撑构件引入所述管子端部的内表面下方的步骤,所述支撑构件结合有熔融所述密封区域内的所述固态的可熔融的密封体的加热器。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引入所述支撑构件的步骤涉及采用可充气的支撑构件,所述可充气的支撑构件在所述永久的化学结合被建立时被暂时地充气紧贴所述管子端部的所述内表面。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引入所述支撑构件的步骤之后是把所述支撑构件永久地型锻紧贴所述管子端部的所述内表面。36.根据权利要求33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密封区域内熔融所述固态的可熔融的密封体的步骤伴随有施加真空以从所述密封区域除去实质上所有的空气的步骤。37.根据权利要求27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柔性管子的步骤和提供密封材料的步骤中的每个包括提供包含半结晶的热塑性材料的管子和密封材料。38.根据权利要求27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永久的化学结合的步骤涉及冷却所述密封材料。39.一种弹性体的柔性软管,包括: (i)半结晶的热塑性内衬垫层; (?)防护层,其在所述柔性软管的端部处围绕所述内衬垫层; (iii)软管耦合器,其被布置在所述软管的所述端部处并且围绕所述防护层; (iv)被所述软管耦合器的凹陷的部分界定的密封区域;以及 (v)被布置在所述密封区域中的半结晶的热塑性密封材料或交联的弹性体的密封材料; 其中所述内衬垫层的一部分在所述软管端部处延伸入所述密封区域中并且被结合到所述密封材料,并且其特征在于加强材料被设置在所述内衬垫层内。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所述加强材料不被结合到所述半结晶的热塑性材料。41.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所述加强材料包括被螺旋地缠绕的钢索和/或钢丝。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被螺旋地缠绕的钢索和/或钢丝被以互锁方式安排。43.根据权利要求39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所述加强材料被以缠绕方式以相对于所述柔性软管的纵向轴线的在25度至85度之间的角度安排在所述内衬垫层内。44.根据权利要求39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所述加强材料包括选自包括以下项目的列表的一种或多种纤维线和/或粗纱:玻璃纤维、碳纤维、UHmwPE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芳香聚酰胺纤维。45.根据权利要求39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电加热元件被设置在所述内衬垫层内。46.根据权利要求39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圆柱形的套筒构件在所述柔性软管的所述端部处被布置在所述内衬垫下方并且在所述密封区域附近与所述软管耦合器配合以支撑所述内衬垫层的延伸入所述密封区域中的一部分。47.根据权利要求39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所述密封材料作为可注射的流体或熔融的合成聚合物被提供。48.根据权利要求39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所述密封材料作为固态的可熔融的密封体被提供。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所述固态的可熔融的密封体包括选自包括以下项目的组的一种或多种金属颗粒:纤维、粗晶粒、碎肩、或细粉末。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不同的大小的金属颗粒被分布遍及所述固态的可熔融的密封体。51.根据权利要求39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所述内衬垫层通过压接的或型锻的连接部被耦合到所述软管耦合器。52.根据权利要求39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所述柔性软管的所有的毗邻的层被部分地或完全地结合在永久的连接中。53.根据权利要求39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外覆盖层围绕所述防护层并且包含半结晶的热塑性材料。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加强材料被设置在所述外覆盖层内。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所述加强材料包括选自包括钢索、钢线、纤维线和纤维粗纱的列表的一种或多种材料。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所述纤维线或粗纱包括选自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芳香聚酰胺纤维的列表的一种或多种纤维。57.根据权利要求54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所述外覆盖物内的所述加强材料被以单向的、双向的或多方向的方式对准。58.根据权利要求54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所述外覆盖层内的所述加强材料被设置在织物或分层的带内。59.根据权利要求39至58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软管,其中不锈钢互锁覆盖层围绕所述柔性软管的外部。60.一种制造弹性体的柔性软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提供软管耦合器,该软管耦合器包括界定密封区域的凹陷的部分; (?)提供软管和防护层,所述软管包括半结晶的热塑性内衬垫层,所述防护层在所述柔性软管的端部处围绕所述内衬垫层; (iii)提供半结晶的热塑性密封材料或交联的弹性体的密封材料,用于向所述密封区域中的引入; (iv)提供在所述内衬垫层内的加强材料; (V)把所述管子耦合器装配至所述软管的所述端部;以及 (Vi)在所述密封区域内分别地在所述软管端部和所述密封材料之间以及在所述软管耦合器和所述密封材料之间建立永久的化学结合。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密封区域内建立永久的化学结合的步骤涉及在把所述软管耦合器装配至所述软管端部之前通过把固态的可熔融的密封体安装在所述软管端部附近来把所述密封材料引入所述密封区域中。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其中把所述软管耦合器装配至所述软管端部的步骤之后是把支撑构件引入所述软管端部的内表面下方的步骤,所述支撑构件结合有熔融所述密封区域内的所述固态的可熔融的密封体的加热器。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中引入所述支撑构件的步骤涉及采用可充气的支撑构件,所述可充气的支撑构件在所述永久的化学结合被建立时被暂时地充气紧贴所述软管端部的所述内表面。64.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中引入支撑构件的步骤之后是把所述支撑构件永久地型锻紧贴所述软管端部的所述内表面。65.根据权利要求60至6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熔融所述密封区域内的所述固态的可熔融的密封体的步骤伴随有施加真空以从所述密封区域除去实质上所有的空气的步骤。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在弹性体的或合成聚合物柔性管子或软管和金属耦合构件(13')之间的密封的连接部的构建。耦合构件围绕在柔性管子或软管的自由端部处的防护层(9')。密封区域(3')被管子耦合器(13')的凹陷的部分界定,密封材料(23)被引入密封区域中。柔性管子或软管的内衬垫层(1')可以延伸入密封区域(3')中,在密封区域其被结合到密封材料。密封材料(23)和内衬垫层(1')中的每个可以包含半结晶的热塑性材料。此外,加强材料(2')被设置在内衬垫层(1')中。
【IPC分类】F16L47/02, B29C65/42, B29C65/00, F16L33/01, F16L47/03, B32B1/08, F16L11/08, F16L33/34, B29C65/36, B29C65/70, B29C65/54
【公开号】CN104918769
【申请号】CN201380070885
【发明人】布鲁诺·贾斯帕尔特
【申请人】曼塔雷创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22日
【公告号】CA2891970A1, EP2922686A1, US20150252929, US20150330536, WO2014080216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