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设有磨损保护层双螺杆圆筒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793095阅读:来源:国知局
内衬层21例如通过可电火花线切割根据左侧第二钻孔12的直径D,即,沿着在重合区域10中直径D的直径延伸的假想延长而拆分,从而使在图2a中以阴影示出的区段21a拆分并移除。第一钻孔11的C形内衬层得到保留,其自由端部111在两个钻孔11、12的重合区域10中终止。
[0038]为了避免内衬层21在拆分的过程中在钻孔11的内部移动,在以上述方式拆分内衬层21之前,将图1中示出的滑键3装在钻孔11和内衬层21之间。
[0039]由于内衬层21如上所述地优选由双金属材料组成,在区段21a的拆分和移除之后,该内衬层具有径向扩张并且在钻孔11的表面上施加相应的径向力的趋势,该趋势带来了自动夹紧效应以及促使在钻孔11和内衬层21之间可能存在的空隙的减小。
[0040]随后,根据图2b,将同样首先为封闭管状的、具有直径D的第二内衬层22装入仍为空的第二钻孔12中,例如同样是轴向地推进并随后根据第一内衬层21的内径A使在图2b中以阴影示出的内衬层22的区段22a例如通过可电火花线切割拆分,由此在形成C形横截面的条件下也拆分第二内衬层22。在此,在内衬层22中也产生了径向扩张的趋势,从而在钻孔12上产生自动夹紧效应并且内衬层22另外还借助于定位销3在拆分之前已经同样地防止了在钻孔12内部的移动。
[0041]因此可以由图1所示的结构得出这样的结果,其中,两个内衬层21、22形成了钻孔
11、12的内表面110、120并且用作磨损保护层,其中,第一内衬层21的自由端部111对接到第二内衬层22的自由端部121上,S卩,自由端部111、121相互近似呈直角。
[0042]由于上述径向扩张的趋势,自由端部111、121的对接面在此受到相应的面压力,从而不会有不希望的材料(例如容纳在钻孔的螺杆的熔体)灌入而且在重合区域10中不必相互焊接两个内衬层21、22。
[0043]可理解为,为了进一步改善自由端部111、121之间的挤压力可以设置为,在拆分第一内衬层21并移除区段21a之后,再次打磨截面和/或内衬层21的内表面110,从而确保其尺寸稳定性和曲率。
[0044]如特别是根据图3和图4的图示可以看出,按照本发明且上述用于将作为磨损保护层的内衬层21、22装入钻孔11、12的方法实现了由许多区段制造双螺杆圆筒I的可能性,这些区段可由图4中看出。因此,在此示出的整个双螺杆圆筒I包括多个(此处例如为三个)圆柱形区段1.1以及分别设置在端侧且设有模制的凸缘的另外的区段1.2,这些圆柱形区段1.1中的一个在图3中放大的图示中示出,但区段1.2的结构在其余部分类似于根据图3的区段 1.1。
[0045]这些区段中的每一个例如具有最大500mm的长度,从而上述所有的操作步骤(比如钻孔、切割、珩磨)可以借助于可购买到的机床并通过在运输和升降装置上较小的开支而实施,其中,每个单独的区段1.1、1.2包括钻孔11、12的部分区段,该部分区段以上述方式分别装配有相应的、根据区段长度的内衬层11、12并且其横截面具有根据图1的结构。
[0046]然后,如图4中所示,这些单独的区段通过焊缝4这样相互连接,S卩,这些区段的单个的纵轴LA组成了双螺杆圆筒I的共同的纵轴LA并且相互对齐。
[0047]通过端侧设置的定心销或类似物的容纳钻孔14简化了区段1.1、1.2相互间的对准和预连接,另外可以在端侧设置用于引入焊缝4的倒棱15。当然在根据图4将所有区段接合成为双螺杆圆筒I之后,可以共同珩磨内表面110、120,从而确保了均匀的表面。
[0048]除了上述已经简化的对单个区段的操作和钻孔11、12和内衬层21、22的引入之外,按照本发明的设置此外还具有的优点在于,通过使相应的焊接4分开可以有针对性地更换单个磨损的区段。特别是鉴于不适于焊接的相邻的内衬层21、22的位置可能的是,例如在磨损情况下仅更换单个的内衬层21、22。因此显著地降低了针对这类双螺杆圆筒I的翻修的支出。
[0049]应理解为,区段1.1、1.2的数量可以根据双螺杆圆筒I的长度而变化。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制造设有磨损保护层的双螺杆圆筒(I)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圆筒中引入两个基本上相互平行延伸并且相互穿过彼此的钻孔(11,12)并随后将两个内衬层(21,22)装入所述钻孔(11,12)中,所述内衬层(21,22)具有基本上形成为C形的横截面并且在所述钻孔(11,12)的重合区域(10)中相互延伸至彼此,所述内衬层(21,22)形成了所述钻孔(11,12)的内表面(110,120)并且用作磨损保护层,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管状的第一内衬层(21)装入第一钻孔(11)中并随后在形成C形横截面的条件下根据第二钻孔(12)的直径(D)而拆分,然后将管状的第二内衬层(22)装入第二钻孔(12)中并随后在形成C形横截面的条件下根据由所述第一内衬层(21)形成的所述第一钻孔(11)的内表面(110)的直径(A)而拆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拆分所述内衬层(21,22)之前或之后,在所述钻孔(11,12)和所述内衬层(21,22)之间装入防转动保护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钻孔(11,12)和所述内衬层(21,22)的相应的滑键容纳部中分别装入至少一个滑键(3)作为所述防转动保护件。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装入所述第二内衬层(22)之前打磨所述第一内衬层(21)的拆分面和/或内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21,22)由双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在拆分之后在对应的所述钻孔(11,12)上施加径向向外的力。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火花线切割引起所述内衬层(21,22)的拆分。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圆筒(I)由多个相互延续至彼此的区段(1.1,1.2)接合而成,这些区段分别包括所述钻孔(11,12)的部分区段并且在接合之前分区段地设置有所述内衬层(21,2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段(1.1,1.2)位置正确地相互连接并且随后焊接成为所述双螺杆圆筒。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区段(1.1,1.2)的接合之后,所述双螺杆圆筒(I)在其整个内表面的区域中进行珩磨。10.—种具有两个基本上相互平行延伸并相互穿过彼此的钻孔(11,12)的双螺杆圆筒(I),所述钻孔(U,12)在其内表面的区域中设置有磨损保护层,所述磨损保护层由两个装入所述钻孔(11,12)中而且具有基本上C形的横截面并且在所述钻孔(11,12)的重合区域(10)中相互延伸至彼此的内衬层(21,22),其特征在于,第一内衬层(21)以对接的方式支承在第二内衬层(22)上。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螺杆圆筒(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衬层(21)具有C形的横截面,其自由端部(111)在相邻的钻孔(12)的直径(D)的想象出的圆周线上终结,而所述第二内衬层(22)具有C形的横截面,其自由端部(121)在第一内衬层(21)的内径(A)的想象出的圆周线上终结。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双螺杆圆筒(I),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圆筒由多个相互延续至彼此的区段(1.1,1.2)形成,这些区段分别包括所述钻孔(11,12)的部分区段,所述钻孔(11,12)设置有磨损保护层。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螺杆圆筒(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钻孔(11,12)和装入其中的所述内衬层(21,22)之间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防转动保护件。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螺杆圆筒(I),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动保护件由滑键(3)形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设有磨损保护层的双螺杆圆筒(1)的方法,其中,在圆筒中引入两个基本上相互平行延伸并相互重合的钻孔(11,12)并且随后将两个内衬层(21,22)装入钻孔(11,12)中,该内衬层具有基本上形成为C形的横截面并在钻孔(11,12)的重合区域(10)中相互延伸至彼此,内衬层(21,22)形成了钻孔(11,12)的内表面(110,120)并用作磨损保护层,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第一个管状的内衬层(21)装入第一钻孔(11)中并随后在形成C形横截面的条件下根据另一个钻孔(12)的直径(D)而拆分,然后将第二个管状的内衬层(22)装入第二钻孔(12)中并随后在形成C形横截面的条件下根据由第一内衬层(21)形成的第一钻孔(11)的内表面(110)的直径(A)而拆分。
【IPC分类】B29C47/66, B29C47/08
【公开号】CN105555500
【申请号】CN201380078676
【发明人】彼得·本迪希, 托马斯·波斯特纳
【申请人】莱芬豪舍机器制造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3年8月1日
【公告号】CA2918622A1, EP3027383A1, US20160185026, WO2015014402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