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减少制作工序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6790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减少制作工序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减少制作工序的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0003]现有技术的塑胶电子件模具在注塑出产品后,需增加表面处理工序,一般采用工人手动操作美工刀片将进胶口的余料剃除,保持塑胶电子件的表面光滑度,当塑胶电子产品需要大量生产时候,工厂就需要增加大量的人力去进行上述余料剃除操作,浪费人力成本。
[0004]人手操作往往会出现人为的疏忽,因为手误而导致产品的损坏时有发生,产品的报废无疑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塑胶电子件模具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减少制作工序的模具,精简人力资源,使产品更为美观,外观品质得以提升,避免操作员手误而损坏产品。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减少制作工序的模具,包括模架,所述模架设置有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有注塑型腔,所述上模板开设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左分流道和右分流道,所述左分流道和右分流道各连接有两个产品料穴,所述左分流道和右分流道分别与产品料穴之间连接有潜伏式进料浇口,所述潜伏式进料浇口呈锥体状,四个产品料穴的均朝同一方位布置。
[0007]作为优选,所述左分流道包括第一左分流道和第二左分流道,所述第一左分流道和第二左分流道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潜伏式进料浇口设置于第二左分流道的两侧,两个产品料穴分别连接于第二左分流道两侧的潜伏式进料浇口。
[0008]作为优选,所述右分流道包括第一右分流道和第二右分流道,所述第一右分流道和第二右分流道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潜伏式进料浇口设置于第二右分流道的两侧,两个产品料穴分别连接于第二右分流道两侧的潜伏式进料浇口。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分别设置有冷却运水通道。
[0010]作为优选,所述潜伏式进料浇口与产品料穴之间形成一夹角。
[0011]作为优选,所述夹角为20° ~45°。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能减少制作工序的模具,包括模架,所述模架设置有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有注塑型腔,所述上模板开设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左分流道和右分流道,所述左分流道和右分流道各连接有两个产品料穴,所述左分流道和右分流道分别与产品料穴之间连接有潜伏式进料浇口,所述潜伏式进料浇口呈锥体状,四个产品料穴的均朝同一方位布置,上模板和下模板进行分模时,利用模具本身的分模力,利用潜伏式进料浇口自动切断产品与流道余料,将原来的普通浇口改用潜伏式进料浇口进胶口后,潜伏式进料浇口隐藏于塑件的侧面隐蔽处,不仅让产品表面更为美观,减少人为误操作导致的表面损伤,而且效率提升,节省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型腔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包括:
[0016]2—上模板21—主流道
[0017]22—左分流道221 —第一左分流道
[0018]222—第二左分流道 223—潜伏式进料浇口
[0019]23—右分流道231 —第一右分流道
[0020]232—第二右分流道 24—产品料穴
[0021]3—下模板4 一注塑型腔
[0022]5—冷却运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4]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减少制作工序的模具,包括模架,所述模架设置有上模板2和下模板3,所述上模板2和下模板3之间设置有注塑型腔4,所述上模板2开设有主流道21,所述主流道21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左分流道22和右分流道23,所述左分流道22和右分流道23各连接有两个产品料穴24,所述左分流道22和右分流道23分别与产品料穴24之间连接有潜伏式进料浇口 223,所述潜伏式进料浇口 223呈锥体状,四个产品料穴24的均朝同一方位布置。上模板2和下模板3进行分模时,利用模具本身的分模力,利用潜伏式进料浇口 223自动切断产品与流道余料,将原来的普通浇口改用潜伏式进料浇口 223进胶口后,潜伏式进料浇口 223隐藏于塑件的侧面隐蔽处,不仅让产品表面更为美观,减少人为误操作导致的表面损伤,而且效率提升,节省人力成本。
[0025]本实用新型采用双侧进胶的方式,在同模次情况下降低机台负荷,达到省电目的;进胶流道变短,减少胶料用量,四个产品料穴24的均朝同一方位布置后更易于操作,即便是新手同样易于上手,保证产品的质量,通过一出四穴的产品料穴24的布局,可有效提高产能。
[0026]作为优选,所述左分流道22包括第一左分流道221和第二左分流道222,所述第一左分流道221和第二左分流道222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潜伏式进料浇口 223设置于第二左分流道222的两侧,两个产品料穴24位分别连接于第二左分流道222两侧的潜伏式进料浇口 223。其中两个产品料穴24位于左分流道22的一侧,通过上述结构的优化设计,缩短进胶流道的同时,使产品料穴24的进胶更为顺利,确保产品料穴24所成型的产品饱满而不缺胶。
[0027]作为优选,所述右分流道23包括第一右分流道231和第二右分流道232,所述第一右分流道231和第二右分流道232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潜伏式进料浇口 223设置于第二右分流道232的两侧,两个产品料穴24位分别连接于第二右分流道232两侧的潜伏式进料浇口 223。其中两个产品料穴24位于右分流道23的一侧,通过上述结构的优化设计,缩短进胶流道的同时,使产品料穴24的进胶更为顺利,确保产品料穴24所成型的产品饱满而不缺胶。
[0028]作为优选,所述上模板2和下模板3分别设置有冷却运水通道5。冷却运水通道5对产品料穴24进行降温冷却,使物料快速成型。取出产品时需冷却2S/模,保证潜伏式进料浇口 223处能切除干净。
[0029]本实施例的潜伏式进料浇口 223与产品料穴24之间形成一夹角。该夹角的设置便于潜伏式进料浇口 223隐藏于塑件的侧面隐蔽处,提升产品表面的美观度。作为优选,所述夹角为20° -45°,夹角设置为20° ~45便于实现生产自动化的同时,便于潜伏式进料浇口 223的设计加工。另外,潜伏式进料浇口 223需由火花机2A电流完成,保证潜伏式进料浇口 223更光滑,便于物料的进胶,避免进胶压力损失过大。
[0030]本实用新型的能减少制作工序的模具,将原来的普通浇口改用潜伏式进料浇口223进胶口后,潜伏式进料浇口 223隐藏于塑件的侧面隐蔽处,不仅让产品表面更为美观,减少人为误操作导致的表面损伤,而且效率提升,节省人力成本。
[0031]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能减少制作工序的模具,包括模架,所述模架设置有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有注塑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开设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左分流道和右分流道,所述左分流道和右分流道各连接有两个产品料穴,所述左分流道和右分流道分别与产品料穴之间连接有潜伏式进料浇口,所述潜伏式进料浇口呈锥体状,四个产品料穴的均朝同一方位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减少制作工序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分流道包括第一左分流道和第二左分流道,所述第一左分流道和第二左分流道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潜伏式进料浇口设置于第二左分流道的两侧,两个产品料穴分别连接于第二左分流道两侧的潜伏式进料浇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减少制作工序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分流道包括第一右分流道和第二右分流道,所述第一右分流道和第二右分流道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潜伏式进料浇口设置于第二右分流道的两侧,两个产品料穴分别连接于第二右分流道两侧的潜伏式进料浇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减少制作工序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分别设置有冷却运水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减少制作工序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潜伏式进料浇口与产品料穴之间形成一夹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减少制作工序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20。?4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减少制作工序的模具,包括模架,所述模架设置有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有注塑型腔,所述上模板开设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左分流道和右分流道,所述左分流道和右分流道各连接有两个产品料穴,所述左分流道和右分流道分别与产品料穴之间连接有潜伏式进料浇口,所述潜伏式进料浇口呈锥体状,四个产品料穴的均朝同一方位布置,上模板和下模板进行分模时,利用模具本身的分模力,利用潜伏式进料浇口自动切断产品与流道余料,潜伏式进料浇口隐藏于塑件的侧面隐蔽处,不仅让产品表面更为美观,减少人为误操作导致的表面损伤,而且效率提升,节省人力成本。
【IPC分类】B29C45/73, B29C45/32, B29C45/27
【公开号】CN204977288
【申请号】CN201520567467
【发明人】谭诗芳
【申请人】东莞市浩鑫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