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炉管的防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9177发布日期:2018-12-18 21:29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锅炉炉管的防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炉炉管的防磨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燃煤锅炉来说,大量的灰粒子流经锅炉屏式半辐射受热面及尾部对流受热面,受烟气中灰粒子对管子迎风面的撞击、冲刷作用,这些受热面的磨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相关磨损研究表明,受热面的磨损与烟气流速的三次方成正比,与烟气中灰粒浓度成正比。因此,对于受热面的迎风面若不采取减轻或预防磨损的措施,锅炉设备很难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

燃用强结渣的准东高碱煤,增加屏区、尾部烟道蒸汽吹灰器,满足炉膛及尾部受热面吹灰不留死角很有必要,定期实现吹灰减轻结渣程度,提高锅炉安全性及经济性。但是,蒸汽吹灰器区域管排受到蒸汽吹灰器喷吹高速蒸汽,这些高速蒸汽中夹杂灰粒子形成高速气流,加速了对受热面管排磨损。

采用防磨护瓦是防止锅炉炉膛及尾部受热面、吹灰区域磨损的有效手段之一,燃煤锅炉在设计及运行过程中均对不同部位增加防磨护瓦。但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防磨护瓦结构较为简易,如图1所示,其固定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半圆护瓦与卡箍搭接的焊接部位焊缝频繁开裂,造成半圆护瓦经常脱落;

2、卡箍与圆管接触面的接触角仅为90°,未能与圆管形成180°的接触角,且卡箍与圆管接触表面为光滑圆表面,造成半圆护瓦易转向、移位;

3、卡箍在约1米半圆护瓦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各布置1个,半圆护瓦中部易变形;

4、半圆护瓦固定结构焊接部位紧靠圆管,安装焊接易损伤圆管母材,造成圆管母材缺陷发生泄漏。

运行中因防磨护瓦固定结构的问题未很好解决,使用过程中,存在半圆护瓦易松脱、变形、移位,半圆护瓦与卡箍固定焊接部位开裂等频发性问题,每次停炉检修防磨瓦检查工作量大、修复周期长、维护成本高,运行中也因防磨瓦脱落、变形管子磨损泄漏或掉入锅炉底部的捞渣机设备,造成卡涩故障。因此,防磨护瓦的固定结构还有待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炉管的防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磨护瓦在锅炉炉管上易脱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炉管的防磨装置,包括护瓦、卡箍和连接件,护瓦与卡箍贴合设置在炉管表面上,且护瓦与卡箍沿炉管的周向相对设置,连接件分别与护瓦和卡箍连接,且连接件位于护瓦和卡箍远离炉管的一侧,用于固定护瓦与卡箍的连接。

进一步地,护瓦和卡箍沿炉管的周向连接。

进一步地,护瓦与卡箍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地,卡箍为多个,各卡箍沿炉管的延伸方向排列。

进一步地,各卡箍在炉管表面上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地,卡箍的宽度为20~35mm。

进一步地,卡箍与炉管接触的一侧表面具有压花纹路。

进一步地,沿炉管的轴向方向连接件与卡箍的长度之比为2:1~3:2。

进一步地,连接件沿炉管周向方向的长度与连接件沿炉管轴向方向的长度之比为2:1~3:2。

进一步地,连接件分别与护瓦和卡箍焊接。

为了实现护瓦固定牢固,焊接可靠,不易松脱的目的,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锅炉炉管的防磨装置,该防磨装置包括护瓦、卡箍和连接件,由于护瓦与卡箍贴合设置在炉管表面上,且护瓦与卡箍沿炉管的周向相对设置,连接件分别与护瓦和卡箍接触设置,且连接件位于护瓦和卡箍远离炉管的一侧,护瓦与卡箍通过连接件连接,从而通过上述连接件能够将护瓦与卡箍在炉管上进行连接,不仅能够利用护瓦对炉管的受热面进行防护,还能够使卡箍与炉管形成180°的接触角,增大了卡箍与炉管的接触面积,也增大了接触阻力,使护瓦不易沿着炉管圆周方向转动,不易脱落,进而实现了对防磨护瓦的牢固固定,有效低避免了因固定不牢固造成的维护成本高,降低机组磨损泄漏几率,提高锅炉设备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锅炉炉管的防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所述的防磨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炉管;2、护瓦;3、连接件;4、焊点;5、卡箍;6、压花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运行中存在半圆护瓦易松脱、变形、移位,半圆护瓦与卡箍固定焊接部位开裂等频发性问题,每次停炉检修防磨瓦检查工作量大、修复周期长、维护成本高,运行中也因防磨瓦脱落、变形管子磨损泄漏或掉入锅炉底部的捞渣机设备,造成卡涩故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锅炉炉管的防磨装置,包括护瓦2、卡箍5和连接件3,护瓦2与卡箍5贴合设置在炉管1表面上,且护瓦2与卡箍5沿炉管1的周向相对设置,连接件3分别与护瓦2和卡箍5连接,且连接件3位于护瓦2和卡箍5远离炉管1的一侧,用于固定护瓦2与卡箍5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锅炉炉管的防磨装置中由于护瓦与卡箍贴合设置在炉管表面上,且护瓦与卡箍沿炉管的周向相对设置,连接件分别与护瓦和卡箍接触设置,且连接件位于护瓦和卡箍远离炉管的一侧,护瓦与卡箍通过连接件连接,从而通过上述连接件能够将护瓦与卡箍在炉管上进行连接,不仅能够利用护瓦对炉管的受热面进行防护,还能够使卡箍与炉管形成180°的接触角,增大了卡箍与炉管的接触面积,也增大了接触阻力,使护瓦不易沿着炉管圆周方向转动,不易脱落,进而实现了对防磨护瓦的牢固固定,有效低避免了因固定不牢固造成的维护成本高,降低机组磨损泄漏几率,提高锅炉设备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防磨装置中,优选地,护瓦2和卡箍5沿炉管1的周向连接。此时,护瓦2与卡箍5沿着炉管1外表面全周接触,接触阻力增大,使护瓦2不易沿着圆周方向转动,连接件3也不易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防磨装置中,优选地,护瓦2与卡箍5的厚度相同。通过使护瓦2与卡箍5具有相同的厚度,能够保证连接件3更为牢固地设置在护瓦2和卡箍5远离炉管1的一侧,从而通过卡箍5实现了对护瓦2更为牢固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防磨装置中,优选地,卡箍5为多个,各卡箍5沿炉管1的延伸方向排列。通过将多个卡箍5排列设置于炉管1上,再将连接件3与各卡箍5一一对应连接,实现了对护瓦2更为牢固的固定,使护瓦2不易脱落。更为优选地,上述各卡箍5在炉管1表面上等间距设置。此时,与各卡箍5一一对应连接的连接件3对护瓦2受力均匀,进一步保证了对护瓦2的牢固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防磨装置中,优选地,卡箍5的宽度为20~35mm。通过将卡箍5的厚度限定在上述优选的参数范围内,与现有技术中的卡箍相比,本申请中的卡箍5采用了加宽方式,增加了与炉管1的接触面积,受到接触紧力大,从而不容易发生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防磨装置中,优选地,卡箍5与炉管1接触的一侧表面具有压花纹路6,如图1和2所示。通过在卡箍5的内表面采取压花方式形成压花纹路6,不仅增加了护瓦2沿被防护炉管1周向方向的摩擦力,还增强了被防护炉管1与护瓦2在炉管1径向方向的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防磨装置中,优选地,沿炉管1的轴向方向连接件3与卡箍5的长度之比为2:1~3:2;更为优选地,连接件3沿炉管1周向方向的长度与连接件3沿炉管1轴向方向的长度之比为2:1~3:2。上述连接件3可以为矩形结构,弯曲后贴附在炉管1上从而与炉管1的侧壁具有相同的弯曲弧度,此时,上述连接件3沿炉管1的径向方向为矩形结构的长度,连接件3沿炉管1的周向方向为矩形结构的宽度。通过将连接件3的尺寸限定在上述优选的参数范围内,能够使连接件3能够更多地与卡箍5的两端接触,从而利用连接件3实现对述护瓦2与卡箍5更为牢固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防磨装置中,优选地,连接件3分别与护瓦2和卡箍5焊接,形成焊点4,如图1和2所示。采用连接件3连接护瓦2与卡箍5并进行全周焊接,不容易发生焊接控制不当而导致的焊接质量低,而且降低了焊接劳动强度。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炉炉管的防磨装置。

实施例1

以燃煤锅炉屏式过热器迎风面防磨护瓦安装为例,如图1和2所示,将连接件3、卡箍5组件焊接连接,连接件3的尺寸为40mm×80mm,厚度约3mm,卡箍5的圆心角为180°,宽度为20mm,厚度约3mm,材质为1Cr18Ni9Ti或0Cr25Ni20,焊接为全周焊接。护瓦2的圆心角为180℃,厚度约3mm,每段长度约为1~2m,材质为1Cr18Ni9Ti或0Cr25Ni20,将其纵向中心正对、紧贴被防磨屏式过热器的炉管1外表面,在护瓦2两端部、中部分别利用三个连接件-卡箍组件与护瓦2接触部位进行全周焊接,形成焊点4。若单节护瓦2长度不能满足被防磨的屏式过热器的炉管1的长度要求,可进行多段护瓦2拼接、焊接组装连接。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上述连接件在炉管上加装防磨护瓦,能够实现护瓦的牢固固定,从而延长了炉管的使用寿命,使炉管的磨损可控,能有效避免因防磨护瓦脱落引起的炉管磨损泄漏,发生运行机组非计划停运;

2、用于防磨的护瓦在炉管的三维方向上固定牢固,安装便捷、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防磨护瓦的维护工作量及维护成本;

3、有效预防因防磨护瓦脱落、掉入锅炉底部除渣设备,造成其卡涩故障,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

4、锅炉的蒸汽吹灰区域炉管磨损保护效果明显,有效防止吹灰器过吹导致管排泄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