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149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
锅炉的发展历史悠长,经过人们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现在市场上销售和生产中应用的锅炉有烟管式,水管式,螺旋烟道式等,这些传统的锅炉均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及使用方便等优点,受到使用者普遍欢迎,但传统的锅炉仍然存在着以下的不足1、由于传统锅炉一般具有20-30个2-3米的烟管,因而清除灰尘时需要一个一个地进行,不但清理非常困难,而且灰尘不能全部除尽,影响热交换的进行。
2、由于一般锅炉不具备二次燃烧功能,因此第一次燃烧没有燃尽的燃料随着烟气释放到空气中,即造成燃料的浪费,又污染环境。
3、由于炉排不参与进行热交换,所以锅炉炉底的热量被炉坑所吸收,造成热能的浪费,而且封火后,水温很快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燃烧完全、热交换率高、清灰方便的锅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锅炉,包括锅炉外壁、出烟孔、水腔、烟道、清灰通道、燃烧室、炉排,所述水腔分为相连通的炉脚水腔,燃烧室水腔及炉胆水腔三部分,炉脚水腔为所述锅炉本体的底座,燃烧室水腔为所述燃烧室的侧壁,炉胆水腔位于燃烧室上部;所述烟道为折回塔式结构,所述烟道的内腔下部与所述燃烧室相通,上部与所述出烟孔相通,所述烟道本体贯穿于所述炉胆水腔中;所述清灰通道为2-3个,其一端开口于所述烟道,与所述烟道相通,另一端开口于所述锅炉外壁,与外部相通;所述炉排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下部,是所述燃烧室的底篦;在所述燃烧室的上部设有带若干通孔的二次燃烧板。
为了使锅炉在压火后温度能缓慢下降,炉排的炉条内设有相互连通且与燃烧室水腔连通的炉排水腔。
为了进一步加快传热速度,提高热交换率,在燃烧室、燃烧室顶壁及烟道上安装有传热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折回塔式烟道,使烟道与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有效地提高了热交换率。
2、由于设置了二次燃烧板,使锅炉在即使没有机械给风的情况下也能使第一次没燃烧尽的黑烟和烟油达到全部二次燃烧,使燃料充分利用、节省燃料的同时,又达到了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
3、由于炉排内设有水腔,因而使刚点火时有助于温度的快速提升,而且在压火后,也能发挥传导热能的作用,使水温缓慢下降,尽最大限度保持水温;由于烟道内设有压烟板,可以在压炉火的时候防止空气的抽力,使炉火即不燃烧,又不熄灭。
4、贯穿于炉脚水腔的自然给风管不仅能起到通风的作用,而且还有传热棒的作用,因而使炉坑内的热量能够得到充分的回收,利于节省原料。
5、由于折回塔式烟道的腔体为一个连通的整体,因而使清除烟道中的灰尘非常容易,无论用钢刷、气压、风机皆能清除,清除率可达98%,使热交换率的提高有了根本上的保证;同时由于烟道的清灰通道清灰口较小,且开口处设有开闭装置,对增加炉温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6、由于在锅炉的多处部位安装了传热棒,使热交换率及热交换的速度都得到了提高,每个传热棒能在六分钟将七斤水加热至100℃,通常4吨半水的锅炉,加热到50℃需要5小时,而本实用新型只需要不到2小时。
7、本实用新型制造、安装方便,成本较低,使用时完全不用电,比现有的普遍型锅炉节能大约在60%以上,而且由于清灰通道位于同一方向,所以即使将其安装在房屋的任意角落,直到贴到墙皮也可将锅炉烟道的灰尘清理干净,而不需普通锅炉的前后,或左右约1.5米的清尘空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燃烧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炉排示意图如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锅炉外壁25、出烟孔1、水腔、烟道3、清灰通道4、燃烧室5、炉排6;为叙述方便,将水腔按其所处位置分为相连通的炉脚水腔21,燃烧室水腔22及炉胆水腔23三部分;进水管7位于炉脚水腔21上,与炉脚水腔21相通,出水管8位于炉胆水腔23的顶部,与炉胆水腔23相通,炉脚水腔21为锅炉底座,燃烧室水腔22为燃烧室5的侧壁,炉胆水腔23位于燃烧室5上部。工作时,冷水由进水管7进入到水腔中,经过炉脚水腔21、燃烧室水腔22、炉胆水腔23后,完成热交换,由出水管8输出;如
图1所示,烟道3为折回塔式结构(其折回的次数依锅炉的吨位数而定),烟道3内腔下部与燃烧室5相通,上部与出烟孔1相通,其烟道3贯穿于炉胆水腔23中。如图2所示,三个清灰通道4位于同一方向,清灰通道4的一端开口于烟道3上,与烟道3内腔相通,另一端开口于炉胆水腔23的外壁上,与外部相通,清灰通道4在炉胆水腔23外壁的开口处设有开闭装置——可开闭的清灰道门;出烟孔1中设有压烟板13。

图1所示,炉排6位于燃烧室5的下部,是燃烧室5的底篦。

图1、图3所示,在燃烧室5的上部设有带若干通孔的二次燃烧板10。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
图1、图4所示,为了使锅炉在压火后温度能缓慢下降,炉排6内有相互连通且与燃烧室水腔22连通的炉排水腔24。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
图1所示,为了给燃烧室5供风,使燃料燃烧更完全,炉排6下部设有两个贯穿于炉脚水腔21的自然给风管11,其一端开口于炉体外,另一端开口于炉脚水腔21围成的炉坑内;燃烧室5的侧壁上设有两个自然二次给风管12。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
图1所示,为了使热交换更完全迅速,燃烧室5的侧壁上设有六根传热棒14,该传热棒14的一端位于燃烧室水腔22内,另一端位于燃烧室5腔内;燃烧室5的顶壁上设有六根传热棒15,该传热棒15的一端位于炉胆水腔23内,另一端位于燃烧室5腔内;烟道3壁上设有六根传热棒16,该传热棒16的一端位于烟道3腔内,另一端位于炉胆水腔23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清灰通道及传热棒的数量和位置根据不同需要是可以变化的。
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包括锅炉外壁、出烟孔、水腔、烟道、清灰通道、燃烧室、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腔分为相连通的炉脚水腔,燃烧室水腔及炉胆水腔三部分,炉脚水腔为所述锅炉本体的底座,燃烧室水腔为所述燃烧室的侧壁,炉胆水腔位于燃烧室上部;所述烟道为折回塔式结构,所述烟道的内腔下部与所述燃烧室相通,上部与所述出烟孔相通,所述烟道本体贯穿于所述炉胆水腔中;所述清灰通道为2-3个,其一端开口于所述烟道,与所述烟道相通,另一端开口于所述锅炉外壁,与外部相通;所述炉排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下部,是所述燃烧室的底篦;在所述燃烧室的上部设有带若干通孔的二次燃烧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的炉条内设有相互连通且与所述燃烧室水腔连通的炉排水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下部设有若干个贯穿于所述炉脚水腔的自然给风管,该自然给风管一端开口于炉体外,另一端开口于所述炉脚水腔围成的炉坑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侧壁上设有自然二次给风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侧壁上设有自然二次给风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传热棒,该传热棒的一端位于所述燃烧室水腔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燃烧室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顶壁上设有若干传热棒,该传热棒的一端位于所述炉胆水腔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燃烧室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壁上设有若干传热棒,该传热棒的一端位于所述烟道腔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炉胆水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烟孔中设有压烟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2-3个清灰通道位于同一方向,所述清灰通道在所述炉胆水腔外壁的开口处设有开闭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以解决现有锅炉燃料燃烧不完全、热交换率不够理想、不易清除灰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出烟孔、水腔、烟道、清灰通道、燃烧室、炉排在内的锅炉本体,水腔分为炉脚水腔,燃烧室水腔及炉胆水腔三部分,燃烧室水腔为燃烧室的侧壁,炉胆水腔位于燃烧室上部;烟道为折回塔式结构;清灰通道为2—3个;在燃烧室的上部设有带若干通孔的二次燃烧板,本实用新型换热率高,清灰容易,可在生产及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文档编号F22B11/00GK2390097SQ9921734
公开日2000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30日
发明者夏雪东 申请人:夏雪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