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液体燃料燃气汽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424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合液体燃料燃气汽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用具,具体地说是混合液体燃料燃气汽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醇基燃料灶燃烧器是在已有的民用燃油大灶基础上对现用的燃烧器进行换置的一种新型燃烧器。但此类燃烧器燃烧醇基燃料是时,由于燃值降低达不到灶器原来额定热负荷,热效率降低。更为严重的是燃烧器会结焦,堵塞不能正常运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反复试验改进,研制出了一种燃值和热效率高,能完全避免醇基燃料结焦和燃烧器过热变形的弊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混合液体燃料燃气灶汽化器由内套、外套、在内套中心的输液管、与内套连接的下盖和上盖、导气管构成,内套外套之间形成一空腔,两端封闭,导气管与内外套间的空腔连通,其一端伸入下盖与上盖形成的空腔内。
在输液管中间设有单向阀。在输液管外部设有保护管。内套和外套上设有孔。上盖与下盖之间设有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汽化器是利用燃烧器受热的环境使液体燃料在供料的同时,在与空气隔绝的条件下受热气化而后参与混合空气进行燃烧,改变了原有技术中液体燃料在液状下直接参与燃烧的状况,提高燃值和热效率。特别是燃烧器的导气管结构与设置完全避免了醇基燃料结焦和燃烧器过热变形的弊病,并且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上盖,2-导气管,3--隔板,4-下盖,5-输液管,6-保护管,7-输液管接套,8-单向阀,9-输液管,10-内套,11-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但不限于附图所示。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液体燃料燃气灶汽化器由内套10、外套11、在内套中心的输液管9、与内套连接的下盖4和上盖1、导气管2构成。内套外套之间形成一空腔,两端封闭,导气管2与内外套间的空腔连通,其一端伸入下盖与上盖形成的空腔内。输液管由5、10两段和中间加接套7构成,输液管中间设有单向阀8。在输液管外部设有保护管6。在内套和外套上设有小孔12,以便燃气能与空气混合后燃烧。上盖与下盖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3个孔,供燃料受热变成燃气后通过该孔集聚于上部空腔。
其工作原理是由输液管9经外部承压供液管供燃料液体,液体由于受热而气化,通过隔板的三个孔进入上腔,过热气体再经导气管2回流至内外套,通过布满内外套上的小孔放散与空气混合经点燃后进行燃烧,能节约燃料30-25%。
权利要求1.一种混合液体燃料燃气汽化器,其特征在于由内套(10)、外套(11)、在内套中心的输液管(9)、与内套连接的下盖(4)和上盖(1)、导气管(2)构成,内套外套之间形成一空腔,两端封闭,导气管(2)与内外套间的空腔连通,其一端伸入下盖与上盖形成的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液体燃料燃气灶汽化器,其特征在于输液管中间设有单向阀(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液体燃料燃气汽化器,其特征在于输液管外部设有保护管(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液体燃料燃气汽化器,其特征在于内套和外套上设有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液体燃料燃气汽化器,其特征在于上盖与下盖之间设有(4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混合液体燃料燃气灶汽化器。其特征在于由内套(10)、外套(11)、在内套中心的输液管(9)、与内套连接的下盖(4)和上盖(1)、导气管(2)构成,内套外套之间形成一空腔,两端封闭,导气管(2)与内外套间的空腔连通,其一端伸入下盖与上盖形成的空腔内。本实用新型的汽化器是利用燃烧器受热的环境使液体燃料在供料的同时,在与空气隔绝的条件下受热气化而后参与混合空气进行燃烧,改变了原有技术中液体燃料在液状下直接参与燃烧的状况,提高燃值和热效率。特别是燃烧器的导气管结构与设置完全避免了醇基燃料结焦和燃烧器过热变形的弊病,并且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文档编号F23K5/22GK2500922SQ0120688
公开日2002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6日
发明者陈训生, 杨威立 申请人:云南省煤炭学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