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化炉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843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焚化炉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焚化炉的结构改良,尤指一种可使废弃物于燃烧过程中受不同程度的翻动,而逐渐向进气量低的方向移动,并使废气及部份灰烬经由二次燃烧室再次处理,而达到完全燃烧废弃物以及符合环保标准的功能。
虽然上述的焚化炉可经由鼓风装置4增加焚化炉内的含氧量帮助废弃物燃烧,但是该焚化炉必需以人力配合辅助工具才能达到将废弃物翻动,且又必需再以人力配合辅助工具才能将废弃物燃烧后的灰渣由排灰口32排出,而当焚化炉于燃烧废弃物时会产生相当高温度的火焰,所以以人力配合辅助工具来翻动废弃物,会因为高温的影响而增加现场工作人员的危险性,并且导致废弃物翻动的不完全,使燃烧后灰渣中仍有未燃烧完全的废弃物,所以该焚化炉并不能符合使用者于实际运用上的所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可使废气及部份灰烬经由二次燃烧室再次处理,而达到完全燃烧废弃物以及符合环保标准的功能。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焚化炉的结构改良,其是由一一次燃烧室及一连接于一次燃烧室顶侧的二次燃烧室所组成,该一次燃烧室是包括一炉床及一封闭的炉壁,而该一次燃烧室的炉壁顶侧是具有一连通孔,使一次燃烧室与二次燃烧室呈连通的状态,且该炉壁的其中一端是设有一喷燃机构,该一次燃烧室炉壁的其中一侧壁的预定位置处是设有一以上的孔;且该炉床的一端是为一斜面,且该炉床下方设有一以上的风箱,并于该炉床的表面设有一以上与风箱连通的透孔;且该炉床的一侧壁上是设置有一进气机构,该进气机构是包括一具有出风口的送风机;一与上述出风口相连通的连通管;一个以上与连通管相连通的风管,该风管是分别与上述炉床的风箱相通,且该一个以上的风管是分别具有一电磁阀;及该二次燃烧室是由一个以上的箱体所组成,该一个以上的箱体是呈连通的状态。
其中该一次燃烧室可依实际情况的所需增设一个以上。
其中该一次燃烧室的炉壁其中一侧外部是可设置一供导引气流至一次燃烧室内部的送风机。
其中该炉壁其中一侧壁所设一以上的孔是为蜂巢式的孔。
其中该炉床邻近斜面的一端是设有一收集区。
其中该透孔邻近炉床的表面处是略呈一弯折状。
其中该一以上的风箱是以隔板加以区隔。
其中该风管是可配合风箱的数目而设。
其中该二次燃烧室的一端外侧是可设置一喷燃机构。
其中该二次燃烧室的一端是设有一连通管,该连通管是设于邻近该喷燃机构的位置处,并于该连通管的一端设有一送风机,以供导引气流至二次燃烧室内部。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特征,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现有焚化炉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焚化炉的整体平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次燃烧室的立体外观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次燃烧室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请参阅“图2、图4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焚化炉的整体平面图、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燃烧室3可依实际情况之所需增设一个以上,而该一次燃烧室炉床1上的风箱12可依炉床1的大小为五、六段或、更多段的风箱12,而令本实用新型以四段的风箱12、15、16、17为例,当炉床1的风箱12为四段时,该具有电磁阀231的风管23亦对应该风箱12、16、17、18为四道风管23、24、25、26,而当废弃物由自动送料机5经送料口36投入炉床1上时,同时间肢炉壁31一端的喷燃机构34进行燃烧,此时该进气机构2的送风机21即开始激动并导引气流于连通管22中,此时将第一、二、三及第四风管23、24、25、26的电磁阀231、241、251、261打开,使风管23、24、25、26全面对炉床1进行送风预热,并使气流由与风箱12连通的透孔13进气,以对炉床1上的废弃物供应氧气增加燃烧速率;当燃烧数分钟之后将其中第二、三及第四风管24、25、26的电磁阀241、251、261关闭,使该第二、三及第四风管24、25、26不再对其所对应的风箱12导引气流,而仅开启第一风管23,使炉床1上废弃物的灰烬及底部未完全燃烧的废弃物浮现,并同时向进气量低(第二、三及第四风管24、25、26所对应的风箱15、16、17)的方向移动,而再次燃烧未完全燃烧的废弃物,并逐次将第二、三及第四风管24、25、26的电磁阀241、251、261开启,最后将所有灰烬吹送至收集区14后,再进行除灰作业,而当废弃物进行燃烧时,由于该透孔13邻近炉床1的表面处是略呈弯折状,因此可以由此防止灰烬直接掉落于风箱12、15、16、17,即可使炉床1上的废弃物于燃,烧过程中藉由该进氯机构2使废弃物受不同程度的翻动,而逐渐向进气量低的方向移动,且在该一次燃烧室3进行燃烧时,该一次燃烧室3所设置的送风机35即会强制送风,并利用炉壁31的预定位置处所设的一以上的孔33,将气流导引至一次燃烧室3内部,除可增加燃烧时的含氧量之外,还可产生气流使废气及一次燃烧室3内部的灰烬经由连通孔32导引至二次燃烧室4,并由该二次燃烧室4一端外侧的送风机42经由连通管421导引气流至二次燃烧室4内部后,由该二次燃烧室4一端的喷燃机构43进行后续燃烧的处理动作,因此,废弃物由自动送料机5送至一次燃烧室3燃烧后,再经二次燃烧室4加以处理,并使二次燃烧室4所产生的废气经由达到检测规定的废气排放设备加以排放,进而达到使废弃物于燃烧过程中受不同程度的翻动,而逐渐向进气量低的方向移动,并使废气及部份灰烬经由二次燃烧室4再次处理,而达到完全燃烧废弃物以及符合环保标准的功能,而本实用新型的焚化炉亦可设置一备用的中央系统空气压缩机,以当送风机35、42于强制送风压力不足时,可供切换为中央系统空气压缩机,同样可均均匀的翻动燃烧时的废弃物;而由于该一次燃烧室3与二次燃烧室4是为模组化的结构设计,可用规格化加以制造,可缩短组装的工时、工序,且可达到易于维修更换损坏的结构,并可先经组装测试后在运送至预定处装设,可提高焚化炉的品质,并;且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一次及二次独立燃烧室强制送风及高温燃烧,因此,可使废弃物达到完全燃烧的状况,且在废气的排放方面亦可符合环保的标准。
权利要求1.一种焚化炉的结构改良,其是由一一次燃烧室及一连接于一次燃烧室顶侧的二次燃烧室所组成,该一次燃烧室是包括一炉床及一封闭的炉壁,而该一次燃烧室的炉壁顶侧是具有一连通孔,使一次燃烧室与二次燃烧室呈连通的状态,且该炉壁的其中一端是设有一喷燃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一次燃烧室炉壁的其中一侧壁的预定位置处是设有一以上的孔;且该炉床的一端是为一斜面,且该炉床下方设有一以上的风箱,并于该炉床的表面设有一以上与风箱连通的透孔;且该炉床的一侧壁上是设置有一进气机构,该进气机构是包括一具有出风口的送风机;一与上述出风口相连通的连通管;一个以上与连通管相连通的风管,该风管是分别与上述炉床的风箱相通,且该一个以上的风管是分别具有一电磁阀;及该二次燃烧室是由一个以上的箱体所组成,该一个以上的箱体是呈连通的状态。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化炉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一次燃烧室可依实际情况的所需增设一个以上。
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化炉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一次燃烧室的炉壁其中一侧外部是可设置一供导引气流至一次燃烧室内部的送风机。
4.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化炉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炉壁其中一侧壁所设一以上的孔是为蜂巢式的孔。
5.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化炉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炉床邻近斜面的一端是设有一收集区。
6.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化炉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透孔邻近炉床的表面处是略呈一弯折状。
7.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化炉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一以上的风箱是以隔板加以区隔。
8.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化炉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风管是可配合风箱的数目而设。
9.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化炉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二次燃烧室的一端外侧是可设置一喷燃机构。
10.依权利要求9所述的焚化炉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二次燃烧室的一端是设有一连通管,该连通管是设于邻近该喷燃机构的位置处,并于该连通管的一端设有一送风机,以供导引气流至二次燃烧室内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在提供一种焚化炉的结构改良,其是由一一次燃烧室及与一次燃烧室连通的二次燃烧室所组成,该一次燃烧室的炉床下方设有一以上的风箱,并于该炉床的表面设有一以上与风箱连通的透孔;一设置于上述炉床一侧壁上的进气机构,该进气机构是与炉床的风箱相通;而该二次燃烧室是由一个以上呈连通的箱体所组成;如是,由该进气机构导入风箱内的进气量,使炉床上的废弃物于燃烧过程中受不同程度的翻动,而逐渐向进气量低的方向移动,并使废气及部分灰烬经由二次燃烧室再次处理,而达到完全燃烧废弃物以及符合环保标准的功能。
文档编号F23G5/00GK2519127SQ0220132
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8日
发明者刘锦宏 申请人:刘锦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