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螺旋波浪形黄铜冷凝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430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螺旋波浪形黄铜冷凝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螺旋波浪形黄铜冷凝管,属热交换用冷凝管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黄铜冷凝管主要为HSn70-1、HA177-2管材,其横截面的几何形状为圆形,表面为光面,此种冷凝管在汽轮机凝汽器或者其它热交换冷凝器上使用时,管内液体易形成层流,管外的汽体易在管材外表面形成厚度均一的液膜,从而影响了管材的换热效率,使汽轮机、凝汽器工作效率降低。若采用空调换热器用的内螺纹形状的管材,则会降低管材的耐腐蚀性能和整机的使用寿命,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具有较高换热效率的单螺旋波浪形黄铜冷凝管。
本实用新型为单螺旋波浪形黄铜冷凝管,包括铜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本体的内外表面为具有15~60°导程角α的单螺旋波浪形结构,所述的波距L为5~10mm,波高h为0.8~1.8mm。
所述铜管本体的材质可为锡黄铜或铝黄铜。
本实用新型将黄铜冷凝管的内外表面设计成短距离的单螺旋波浪形结构,设计合理,与现有的光面黄铜冷凝管相比,可有效减小管内液体的层流,在外表面形成不均匀的液膜,强化“格里谷里希效应”,从而提高管材的换热效率,使液体在管内流动时,在黄铜冷凝管的表面形成厚薄不均的液膜,可使换热效率比光面黄铜冷凝管提高20%以上。本实用新型可包括公称外径为φ12~50.8mm的黄铜冷凝管,可广泛用于发电机组凝汽器制造、汽轮机制造和换热器等领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现有光面冷凝管使用时的换热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换热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铜管本体3的内外表面为具有15~60°导程角α的单螺旋波浪形结构,其波距L为5~10mm,波高h为0.8~1.8mm,材质为HSn70-1锡黄铜或HA177-2铝黄铜。
现有光面冷凝管使用时的换热状态如附图2所示,管内液体4易形成层流,汽体1易在铜管本体3外表面形成厚度均一的液膜,从而影响了管材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换热状态如附图3所示,液体4在管内通过,在铜管本体3波纹表面的作用下,紊流程度加剧。汽体1则在铜管本体3外凝结形成厚薄不均的液膜2,齿顶处形成一层薄的液膜,而在齿底处形成的液膜较厚,热量在厚薄不均的液膜2中形成能量差,加速交换,从而使汽体1的热量通过管材,被液体4迅速带走,使换热效率大大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单螺旋波浪形黄铜冷凝管,包括铜管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本体(3)的内外表面为具有15~60°导程角α的单螺旋波浪形结构,所述的波距L为5~10mm,波高h为0.8~1.8mm。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螺旋波浪形黄铜冷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本体(3)的材质为锡黄铜或铝黄铜。
专利摘要一种单螺旋波浪形黄铜冷凝管,属热交换用冷凝管的制造技术领域,其铜管本体(3)的内外表面为具有15~60°导程角α的单螺旋波浪形结构,其波距L为5~10mm,波高h为0.8~1.8mm。本实用新型将黄铜冷凝管的内外表面设计成短距离的单螺旋波浪形结构,设计合理,与现有的光面黄铜冷凝管相比,可有效减小管内液体的层流,在外表面形成不均匀的液膜,强化“格里谷里希效应”,从而提高管材的换热效率,使液体在管内流动时,在黄铜冷凝管的表面形成厚薄不均的液膜,可使换热效率比光面黄铜冷凝管提高20%以上。本实用新型可包括公称外径为12~50.8mm的黄铜冷凝管,可广泛用于发电机组凝汽器制造、汽轮机制造和换热器等领域。
文档编号F28F1/06GK2685802SQ200420020740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9日
发明者赵学龙, 曹建国, 游启华, 傅林忠, 陈玉良, 庹威, 杨聚德, 刘琥, 汪治军, 钟伟平 申请人:海亮集团浙江铜加工研究所有限公司, 海亮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