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叶片百叶窗式烟道挡板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5132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叶片百叶窗式烟道挡板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道挡板门,尤其是涉及双叶片百叶窗式烟道挡板门。
背景技术
在火电厂烟道脱硫方面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脱硫方法一般分为燃烧前脱硫、燃 烧中脱硫、燃烧后脱硫三大类。石灰石-石膏全湿法烟道气体脱硫是目前世界唯一大规模 商业化应用的燃烧后脱硫方式,90%以上的国内外火电厂脱硫技术均采用石灰石-石膏全 湿法脱硫技术。挡板门是作为烟气脱硫装置发生故障或必须停机维护时,锅炉烟气经由烟 道旁路至烟囱排放,控制主烟道和旁路烟道密封或开启用的专用阀门。现有挡板门结构多 采用百叶窗式烟道挡板门结构,相邻叶片的边沿相互搭接;其存在的不足是由于叶片为单 叶片,关闭状态相邻叶片搭接处为硬接触,势必存在变形关闭不严而造成漏风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无泄漏的双叶片百叶窗式烟道挡板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叶片百叶窗式烟道挡板门,它包括门框,自上而下通过转轴 水平设置在所述门框内的多个叶片,以及设置在门框外侧的转轴驱动机构;所述叶片为由 两块矩形板构成的夹层结构;在所述两块矩形板的上、下边沿分别设置有抗腐蚀性弹性密 封条;在门框顶梁上设置有与所述叶片夹层内腔相通的密封风进气口和控制所述密封风通 过的启闭阀门;所述转轴驱动机构为由电动执行器带动的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曲柄连杆机 构的连杆分别与叶片的转轴相铰接;位于门框内顶部的叶片转轴通过连杆与所述阀门的曲 柄相铰接。在所述矩形板的外表面和所述门框的内侧表面分别包覆有耐腐蚀层。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将所述叶片设置为由两块矩形板构成的夹层结构,在门框顶 梁上设置有与所述叶片夹层内腔相通的进气口和控制该进气口开、合的阀门。因此,当挡板 门叶片关闭时,位于门框内顶部的叶片转轴通过曲柄连杆打开所述阀门,外接气源将压力 大于烟道内烟气压力的气体送入叶片夹层内腔起到气密封作用;当挡板门叶片开启时,位 于门框内顶部的叶片转轴通过曲柄连杆关闭所述阀门,切断外接气源。为进一步提高密封 效果,在所述两块矩形板的上、下边沿分别设置有弹性密封条。为延长叶片的使用寿命,在 矩形板的外表面上包覆有耐腐蚀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I部局剖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叶片百叶窗式烟道挡板门,它包括门框1,自上而 下通过转轴2水平设置在所述门框1内的多个叶片,以及设置在门框1外侧的转轴驱动机 构;所述叶片为由两块矩形板3、4构成的夹层结构;在所述两块矩形板3、4的上、下边沿分 别设置有抗腐蚀性弹性密封条5、6 ;在门框1顶梁上设置有与所述叶片夹层内腔相通的密 封风进气口 7和控制所述密封风通过的启闭阀门8 ;所述转轴驱动机构为由电动执行器9 带动的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10分别与叶片的转轴2相铰接;位于门框 1内顶部的叶片转轴2通过连杆11、12与所述阀门8的曲柄相铰接。为提高叶片的耐腐蚀 性,在矩形板3、4的外表面和门框1的内侧表面分别包覆有耐腐蚀层。
权利要求1.一种双叶片百叶窗式烟道挡板门,它包括门框(1),自上而下通过转轴(2)水平设置 在所述门框(1)内的多个叶片,以及设置在门框(1)外侧的转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叶片为由两块矩形板(3、4)构成的夹层结构;在所述两块矩形板(3、4)的上、下边沿分别 设置有抗腐蚀性弹性密封条(5、6);在门框(1)顶梁上设置有与所述叶片夹层内腔相通的密 封风进气口(7)和控制所述密封风通过的启闭阀门(8);所述转轴驱动机构为由电动执行器 (9)带动的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10)分别与叶片的转轴(2)相铰接;位 于门框(1)内顶部的叶片转轴(2)通过连杆(11、12)与所述阀门(8)的曲柄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叶片百叶窗式烟道挡板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矩形板(3、 4)的外表面和所述门框(1)的内侧表面分别包覆有耐腐蚀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叶片百叶窗式烟道挡板门,包括门框及内侧防腐层,自上而下通过转轴水平设置在门框内的多个叶片,以及设置在门框外侧的转轴驱动机构;叶片为由两块矩形板构成的夹层结构;在两块矩形板的上、下边沿分别设置有抗腐蚀性的弹性密封条;在门框顶梁上设置有与所述叶片夹层内腔相通的进气口和控制密封风通过的启闭阀门;位于门框内顶部的叶片转轴通过连杆与阀门的曲柄相铰接。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当挡板门叶片关闭时,位于门框内顶部的叶片转轴通过曲柄连杆打开密封风控制阀门,外接气源将压力大于烟道内烟气压力的气体送入叶片夹层内腔起到气密封作用;当挡板门叶片开启时,密封风控制阀关闭。
文档编号F23J13/08GK201852122SQ20102059402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5日
发明者吴保军, 楚金平 申请人:郑州精工蝶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