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布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7452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布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将循环流化床锅炉分离器所收集的高温未燃尽物料返回炉膛进行再次燃烧利用的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布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布风装置包括钢板、浇注料、返料器钢板、流化风帽、返料风帽、风室钢板、流化风室、流化部分排灰管、返料风室和返料部分排灰管,为提高返料器工作的可靠性,提升锅炉的运行周期和安全性,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其在锅炉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返料器是循环流化床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锅炉烟气携带的高温灰粒和正在燃烧的煤粒,通过炉膛出口进入分离器,在分离器内大部分固体颗粒被分离下来,经返料器又回到炉内,实现循环燃烧利用。而烟气则通过分离器上部进入尾部受热面。 一般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循环倍率为5 20,十几倍于给煤量的返料灰需经过返料器返回燃烧室再次燃烧,同时循环倍率的大小也靠返料器来调节。因此返料器是关系到锅炉燃烧、 过热汽温和负荷的重要部件。由于返料器工作在高温环境中,其接触的物料温度通常高达 850 950°C,锅炉运行中其返料量的调节往往不能采用机械装置,而采用自平衡型的U型阀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返料器的布风装置使分离下来进入返料器的高温物料流化, 并在前后的静压差作用下自行流入炉膛内实现循环燃烧。风量和风压以及布风均勻性是返料器正常运行的基础。在通常的设计过程中,布风装置的流化风通过数量不等的风管进入返料室,每根风管上沿长度方向向下布置风嘴。当返料风通过风管进入返料室后,通过喷嘴高速喷出,使返料室的高温物料流化,在前后压差的作用下自行流入炉膛内。通过采用合适的风管结构,使返料风均勻布置,并使风量和风压同时达到一定的要求,整个返料器才能正常工作,否则,很可能因返料器工作异常而导致返料中断,导致锅炉超温结焦或负荷能力大幅下降。因此,布风装置设计的合理性对返料器的正常运行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将循环流化床锅炉分离器所收集的高温未燃尽物料返回炉膛进行再次燃烧利用的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布风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布风装置,包括钢板、浇注料、返料器钢板、流化风帽、返料风帽、风室钢板、流化风室、流化部分排灰管、返料风室和返料部分排灰管,所述返料器钢板的四周垂直的设置有钢板,浇注料设置于返料器钢板和钢板组成的凹槽内,浇注料的中部也设置为横截面“^”型的凹槽, 凹槽内均勻设置有流化风帽和返料风帽,返料器钢板底部连通设置有流化风室和返料风室,流化部分排灰管穿过流化风室与流化风帽相连接,返料部分排灰管穿过返料风室与返料风帽相连接。装于返料器钢板上的流化风帽和返料风帽组成布风装置,布风装置上面四周是由浇注料进行绝热密封,在布风装置的进口端安装流化风帽,在布风装置出口端安装返料风帽。流化风帽和返料风帽根据功能不同风流动的孔径上进行区别,并均通过点焊的形式固定于返料器钢板上。布风装置的下部由风室钢板焊接而成风室,即流化风室和返料风室。在布风板上的流化段和返料段,分别预留排灰管的的位置,安装流化部分排灰管和返料部分排灰管,组成返料器布风装置。在由浇注料所构成的返料器空间内,在布风装置的进口端安装流化风帽,在布风装置的出口端安装返料风帽。整个布风装置由钢板和风帽组成, 布风均勻,物料流化和流动均勻,能有效提高物料的循环流化效果流化风帽和返料风帽均通过点焊的形式固定在返料器钢板上,以便于更换和维护;流化风帽和返料风帽的返料器钢板的四周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返料器的外壳上,不易变形,能长期承受返料风压。根据锅炉循环倍率要求,可灵活控制流化部分排灰管和返料部分排灰管上阀门开度,调节循环物料量,从而调节实现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返料风帽和流化风帽的通风孔径不同,能有效满足返料器的工作需求,彻底消除返料器堵塞的问题。作为优选,所述流化风室和返料风室分别保持独立工作。它们的进风分别由同样独立的风管引入,并安装调节阀,可根据锅炉负荷情况进行灵活调节,使锅炉运行状况能适应不同负荷的需求。作为优选,所述返料风室上面对应连通均勻布置的为返料风帽,流化风室上面对应连通均勻设置的为流化风帽。作为优选,所述流化部分排灰管和返料部分排灰管中轴线均保持竖直。作为优选,所述返料风帽和风室钢板的孔径不同。本实用新型一种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布风装置的优点在于1)利用布风板和风帽的结构形式,取代传统的风管加喷嘴的结构形式,使布风装置在返料器内的空间均勻分布,从而有效提高布风均勻性,时物料的流化和流动更加均勻和流畅;2)风帽采用蘑菇型结构,可有效避免风帽小孔的堵塞,有效保证布风可靠性;3)风帽和布风板采用耐热材料,可以提高对高温的承受能力,能有效避免布风板的变形对返料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大延长返料装置的检修周期,为返料器长期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4)整个布风板根据返料的功能需求不同进行分段设计,其对应的风室亦作相应的隔离制造,返料风的来源也相对独立,从而确保返料和流化两种不同功能的顺利实现,并使锅炉运行中返料的调节变得更加灵活、方便和有效;5)风帽在布风板上的安装方式为点焊,当风帽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更换时,能够比较方便的实现。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布风装置,其结构简单紧凑,运行维护方便,使用成本低,易于加工制造,能够极大地提高设备的制造质量和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
图1的A— A剖视图。图3是图2的风室钢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
图1的风帽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为钢板,2为浇注料,3为返料器钢板,4为流化风帽,5为返料风帽,6为风室钢板,7为流化风室,8为流化部分排灰管,9为返料风室,10为返料部分排灰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
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布风装置,包括钢板1、浇注料2、返料器钢板3、流化风帽4、返料风帽5、风室钢板6、流化风室7、流化部分排灰管8、返料风室9和返料部分排灰管10,所述返料器钢板3的四周垂直的设置有钢板 1,浇注料2设置于返料器钢板3和钢板1组成的凹槽内,浇注料2的中部也设置为横截面 “^”型的凹槽,凹槽内均勻设置有流化风帽4和返料风帽5,返料器钢板3底部连通设置有流化风室7和返料风室9,流化部分排灰管8穿过流化风室7与流化风帽4相连接,返料部分排灰管10穿过返料风室9与返料风帽5相连接。装于返料器钢板3上的流化风帽4和返料风帽5组成布风装置,布风装置上面四周是由浇注料2进行绝热密封,在布风装置的进口端安装流化风帽4,在布风装置出口端安装返料风帽5。流化风帽4和返料风帽5根据功能不同风流动的孔径上进行区别,并均通过点焊的形式固定于返料器钢板3上。布风装置的下部由风室钢板6焊接而成风室,即流化风室7和返料风室9。在布风板上的流化段和返料段,分别预留排灰管的的位置,安装流化部分排灰管8和返料部分排灰管10,组成返料器布风装置。在由浇注料2所构成的返料器空间内,在布风装置的进口端安装流化风帽4,在布风装置的出口端安装返料风帽5。整个布风装置由钢板和风帽组成,布风均勻,物料流化和流动均勻,能有效提高物料的循环流化效果流化风帽4和返料风帽5均通过点焊的形式固定在返料器钢板3上,以便于更换和维护;流化风帽4和返料风帽5的返料器钢板3的四周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返料器的外壳上,不易变形,能长期承受返料风压。根据锅炉循环倍率要求,可灵活控制流化部分排灰管8和返料部分排灰管10上阀门开度,调节循环物料量,从而调节实现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返料风帽4和流化风帽5的通风孔径不同,能有效满足返料器的工作需求,彻底消除返料器堵塞的问题。如
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流化风室7和返料风室9分别保持独立工作。它们的进风分别由同样独立的风管引入,并安装调节阀,可根据锅炉负荷情况进行灵活调节,使锅炉运行状况能适应不同负荷的需求。如
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返料风室9上面对应连通均勻布置的为返料风帽5, 流化风室7上面对应连通均勻设置的为流化风帽4。如
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流化部分排灰管8和返料部分排灰管10中轴线均
保持竖直。如
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返料风帽5和风室钢板6的孔径不同。如
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布风装置与风管式返料器相比,其优点是可以根据锅炉燃用煤种的变化或锅炉运行工况,通过分别调节阀门在风室的两段布风板上得到不同的风速、风量,从而保证返料灰在返料装置中流动顺畅。 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操作方便,控制灵敏,寿命较长,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向分布,导致布置越靠后的喷嘴其压力越小,从而导致风速大幅降低,难以实现对高温物料的有效流化,从而影响返料的均勻性。同时,由于风管工作于高温环境中,虽然内部有风进行冷却,但其自身温度依然很高,容易发生变形。而在此种结构中,风管从一端进入返料室,另一端因施工工艺难以实现固定,因此未固定的另一端在喷嘴内返料风的反作用力作用下,在使用过程中逐步变形上翘,从而改变了喷嘴出口与返料室底部的距离,使该距离逐步变大,随着距离的增加,喷嘴喷出的返料风速迅速衰减,动力越来越弱,能够流化的物料越来越少,当风管变形使喷嘴与返料室底部距离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将无法实现物料的流化,造成返料终止,从而导致锅炉的快速超温,最终无法运行。另外,因返料器内部空间狭窄,当风管因变形而无法满足锅炉返料需求时,风管的更换非常困难,因为它要穿过返料器外部厚厚的浇注料。因此,需要先把浇注料打掉,更换完毕后再进行恢复,不但工作量大而且时间很长,不利于锅炉恢复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布风装置,包括钢板(1)、浇注料(2)、返料器钢板(3)、流化风帽(4)、返料风帽(5)、风室钢板(6)、流化风室(7)、流化部分排灰管(8)、返料风室(9)和返料部分排灰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料器钢板(3)的四周垂直的设置有钢板(1),浇注料(2)设置于返料器钢板(3)和钢板(1)组成的凹槽内,浇注料(2)的中部也设置为横截面“^”型的凹槽,凹槽内均勻设置有流化风帽(4)和返料风帽(5),返料器钢板(3)底部连通设置有流化风室(7 )和返料风室(9 ),流化部分排灰管(8 )穿过流化风室(7 )与流化风帽 (4 )相连接,返料部分排灰管(10 )穿过返料风室(9 )与返料风帽(5 )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风室(7) 和返料风室(9)分别保持独立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料风室(9) 上面对应连通均勻布置的为返料风帽(5),流化风室(7)上面对应连通均勻设置的为流化风帽(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部分排灰管(8)和返料部分排灰管(10)中轴线均保持竖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料风帽(5) 和风室钢板(6)的孔径不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布风装置,包括钢板、浇注料、返料器钢板、风帽、风室和排灰管,所述返料器钢板的四周垂直的设置有钢板,浇注料设置于返料器钢板和钢板组成的凹槽内,浇注料的中部也设置为横截面“︼”型的凹槽,凹槽内均匀设置有流化风帽和返料风帽,返料器钢板底部连通设置有流化风室和返料风室,流化部分排灰管穿过流化风室与流化风帽相连接,返料部分排灰管穿过返料风室与返料风帽相连接。实用新型一种流化床锅炉返料器布风装置,其结构简单紧凑,运行维护方便,使用成本低,易于加工制造,能够极大地提高设备的制造质量和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3C10/26GK202066003SQ201020682418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彭栋友, 赵会泉 申请人:四川省金路树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