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除尘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032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式除尘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管式除尘冷却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烟气除尘冷却装置,尤其是一种管式除尘冷却器。
技术背景[0002]现有的高温烟气除尘冷却器,使用周期短,冷却效果差,易造成器体和喷头的堵塞。如何能够在冷却、除尘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延长冷却器的使用周期,是冷却装置行业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除尘、冷却效果好、结构简单的管式除尘冷却器。[000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管式除尘冷却器,包括在下段管的顶端部固定安装的连接管,在连接管的顶端部固定连接有上段管,下段管的内径大于上段管的内径,下段管的高度大于上段管的高度,连接管为一段圆锥形管,在下段管上设有烟气进入接管,在上段管的顶端下方位置设有烟气排出接管,烟气进入接管的内径小于烟气排出接管的内径,上段管的顶端部具有管堵,在管堵上安装有喷头。[0005]所述下段管的内径为70(Tl500mm。[0006]所述上段管的内径为35(T750mm。[0007]所述烟气进入接管的内径为21(T250mm。[0008]所述烟气排出接管的内径为25(T300mm。[0009]所述烟气进入接管的朝向与烟气排出接管的朝向相反。[0010]本实用新型具有除尘、冷却效果好与结构简单等优点。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4]如图所示该管式除尘冷却器,包括在下段管1的顶端部固定安装的连接管2,在连接管2的顶端部固定连接有上段管3,下段管1的内径大于上段管3的内径,下段管1的高度大于上段管3的高度,连接管2为一段圆锥形管,在下段管1上设有烟气进入接管4,在上段管3的顶端下方位置设有烟气排出接管5,烟气进入接管4的内径小于烟气排出接管5 的内径,上段管3的顶端部具有管堵6,在管堵6上安装有喷头7。[0015]所述下段管1的内径为70(Tl500mm。[0016]所述上段管3的内径为35(T750mm。[0017]所述烟气进入接管4的内径为21(T250mm。[0018]所述烟气排出接管5的内径为25(T300mm。[0019]所述烟气进入接管4的朝向与烟气排出接管5的朝向相反。[0020]循环水通过喷淋管和喷头7喷出形成水幕空间,当含尘烟雾通过多层水幕时会拦截固体尘粒,与其发生碰撞并凝聚,当液体内所含固体杂质较多凝聚颗粒较大时,就会降落至下段管1的底部被排出。[0021]本实用新型中,上段管3较长,这样,烟气在上升过程中可以适当降低温度与速度,当喷头7启动后,既除去了烟气中的烟尘,又使烟气温度大大降低,还可降低烟气温度速度。速度降低后,烟气的喷淋除尘效果可以更好。[0022]由于烟气进入接管4的内径小于烟气排出接管5的内径,烟气即将排出时速度又可适当降低,进一步提高了烟气的喷淋除尘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管式除尘冷却器,其特征是包括在下段管(1)的顶端部固定安装的连接管 (2),在连接管(2)的顶端部固定连接有上段管(3),下段管(1)的内径大于上段管(3)的内径,下段管(1)的高度大于上段管(3)的高度,连接管(2)为一段圆锥形管,在下段管(1)上设有烟气进入接管(4),在上段管(3)的顶端下方位置设有烟气排出接管(5),烟气进入接管(4)的内径小于烟气排出接管(5)的内径,上段管(3)的顶端部具有管堵(6),在管堵(6) 上安装有喷头(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除尘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下段管(1)的内径为 70(Tl5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除尘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上段管(3)的内径为 350"750mmo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除尘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烟气进入接管(4)的内径为 21(T25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除尘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烟气排出接管(5)的内径为 250"300mmo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除尘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烟气进入接管(4)的朝向与烟气排出接管(5)的朝向相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式除尘冷却器,包括在下段管的顶端部固定安装的连接管,在连接管的顶端部固定连接有上段管,下段管的内径大于上段管的内径,下段管的高度大于上段管的高度,连接管为一段圆锥形管,在下段管上设有烟气进入接管,在上段管的顶端下方位置设有烟气排出接管,烟气进入接管的内径小于烟气排出接管的内径,上段管的顶端部具有管堵,在管堵上安装有喷头。本实用新型具有除尘、冷却效果好与结构简单等优点。
文档编号F23J15/04GK202270450SQ20112035064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9日
发明者徐德良, 徐欢, 黎鹏 申请人:无锡湖光工业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