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40736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在换热器筒体的一端进风管口处设置有一扰流组件,换热器筒体的另一端焊接设置有加长型的换热器端部组件,且在焊接处的换热器筒体及换热器端部组件均套接设置有支撑件。扰流组件的扰流套管的插入换热器筒体的进风管口,扰流套管一端设置的限位挡圈卡在进风管口处并固定,扰流套管上贯通式的开设有与扰流套管同方向的扰流斜通槽。本实用新型设计加装的扰流组件配合加长型的换热器端部组件及支撑件,改善换热器端部换热条件,降低该区域温度梯度,使焊缝处受热情况改善,解决了端部烧损导致辐射管本体开裂的问题,炉内清洁度大大提高,提高了产品质量。适用于各种连退机组所的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的防烧损领域。
【专利说明】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用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钢铁生产行业中的连退机组所使用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的防止其端部烧损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各家钢铁生产企业的连续退火机组(以下简称连退机组)的辐射管加热炉是连退机组最为重要的设备,尤其在高品质的冷轧钢板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然而,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中现场操作工人发现,连退机组的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作为一种加热炉关键性设置之一,在经常会发生辐射管换热器头部异常烧损、开裂等情况,进而造成辐射管本体开裂,造成氧化粉末等物飘落到炉内,影响机组产品质量。
[0003]经过长时间的现场维修发现,以及对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的结构及损坏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的烧损一般都在换热器头部。针对换热器结构再进行分析,发现造成换热器端部破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0004]1.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的端部具有焊缝,为其结构薄弱点,在高温长期作用下易破损;
[0005]2.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筒体内壁具有翅片,换热面积大,整体传热情况较好,故筒体温度比较均匀,而在换热器端部,内壁无翅片结构,故此处温度梯度很大,使得焊缝位置温度长期较高,易破损;
[0006]3.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的焊缝在支撑点外侧,长期在高温下还需要承受换热器端部的重量,换热器焊缝处破损多在上侧,这是焊缝长期在高温下承受端部重量,导致焊缝上侧应力过大造成的。
[0007]综上所述,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的端部烧损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下的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的端部容易烧损,导致辐射管本体开裂,造成氧化粉末等物飘落到炉内,影响机组产品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重新设计了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的端部结构,加装了防烧损装置,解决了端部容易烧损的问题,使得炉内清洁度大大提高,进而提高了机组产品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
[0009]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包括换热器筒体,其特征在于:
[0010]所述的换热器筒体在其一端进风管口处设置有一扰流组件;
[0011]所述的换热器筒体的另一端焊接设置有加长型的换热器端部组件,且在焊接处的换热器筒体及换热器端部组件均套接设置有支撑件。
[0012]此处设计目的在于,在焊接处的换热器筒体及换热器端部组件套接的支撑件,当换热器端部组件受到局部高温、高应力时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换热器端部的重量,减少焊缝处应力,从而防止该换热器的烧损、开裂。[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组件包括一端设置有限位挡圈的中心开孔的圆柱型的扰流套管,其中扰流套管的直径与换热器筒体的进风管口的内径相等,扰流套管插入换热器筒体的进风管口,扰流套管一端设置的限位挡圈卡在进风管口处并固定。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套管上贯通式的开设有与扰流套管的中心通孔同方向的扰流斜通槽,扰流斜通槽共有4处,以扰流套管的中心通孔为界,分为上下各两处,上部的扰流斜通槽的倾斜角度为-15°?-25°,而下部的扰流斜通槽的倾斜角度为15°?25°。
[0015]该扰流组件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在进气口管端部增加的扰流组件,使流入的换热器筒体的气流呈螺旋状,该螺旋状的气流从换热器筒体的另一端的换热器端部组件流出,增加焊缝处预热空气的流动,改善换热器端部换热条件,降低该区域温度梯度,从而使焊缝处受热情况得以改善。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端部组件长约135?140_,其直径与换热器筒体相等。
[0017]此处设计目的在于,现有技术下的换热器端部组件长约85?90mm,导致其焊接处与高温区较近,焊缝受热情况较为严重,导致开裂,故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加长型的换热器端部组件,使得焊缝离开高温区,减少了开裂情况,延长了使用寿命。
[0018]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由于其设计加装的扰流组件配合加长型的换热器端部组件及支撑件,改善换热器端部换热条件,降低该区域温度梯度,从而使焊缝处受热情况得以改善,解决了端部容易烧损,导致辐射管本体开裂的问题。
[0020]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防止了辐射管本体开裂,使得炉内清洁度大大提闻,提闻了机组广品的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的整体结构安装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的扰流组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0024]图中:1-换热器筒体,2-换热器端部组件,3-支撑件,A-扰流组件,Al-限位挡圈,A2-扰流套管,A3-扰流斜通槽,A4-中心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6]实施例[0027]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在换热器筒体I的一端进风管口处设置有一扰流组件A,换热器筒体的另一端焊接设置有加长型的换热器端部组件2,且在焊接处的换热器筒体及换热器端部组件均套接设置有支撑件3。
[0028]支撑件的作用在于,当换热器端部组件受到局部高温、高应力时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换热器端部的重量,减少焊缝处应力,从而防止该换热器的烧损、开裂。
[0029]扰流组件A包括一端设置有限位挡圈Al的中心开孔的圆柱型的扰流套管A2,其中扰流套管的直径与换热器筒体I的进风管口的内径相等,扰流套管插入换热器筒体的进风管口,扰流套管一端设置的限位挡圈卡在进风管口处并固定。
[0030]扰流套管A2上贯通式的开设有与扰流套管的中心通孔A4同方向的扰流斜通槽A3,扰流斜通槽共有4处,以扰流套管的中心通孔为界,分为上下各两处,上部的扰流斜通槽的倾斜角度为-15°?-25°,而下部的扰流斜通槽的倾斜角度为15°?25°。
[0031]如图3所示,该扰流组件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在进气口管端部增加的扰流组件,使流入的换热器筒体的气流呈螺旋状,该螺旋状的气流从换热器筒体的另一端的换热器端部组件流出,增加焊缝处预热空气的流动,改善换热器端部换热条件,降低该区域温度梯度,从而使焊缝处受热情况得以改善。
[0032]换热器端部组件长约135?140_,其直径与换热器筒体相等。
[0033]现有技术下的换热器端部组件长约85?90mm,导致其焊接处与高温区较近,焊缝受热情况较为严重,导致开裂,故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加长型的换热器端部组件,使得焊缝离开高温区,减少了开裂情况,延长了使用寿命。
[003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由于其设计加装的扰流组件配合加长型的换热器端部组件及支撑件,改善换热器端部换热条件,降低该区域温度梯度,从而使焊缝处受热情况得以改善,解决了端部容易烧损,导致辐射管本体开裂的问题,且炉内清洁度大大提高,提高了机组产品的质量。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连退机组所的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的防烧损领域。
【权利要求】
1.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包括换热器筒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换热器筒体(I)在其一端进风管口处设置有一扰流组件(A); 所述的换热器筒体(I)的另一端焊接设置有加长型的换热器端部组件(2),且在焊接处的换热器筒体及换热器端部组件均套接设置有支撑件(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组件(A)包括一端设置有限位挡圈(Al)的中心开孔的圆柱型的扰流套管(A2),其中扰流套管的直径与换热器筒体(I)的进风管口的内径相等,扰流套管插入换热器筒体的进风管口,扰流套管一端设置的限位挡圈卡在进风管口处并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套管(A2)上贯通式的开设有与扰流套管的中心通孔(A4)同方向的扰流斜通槽(A3),扰流斜通槽共有4处,以扰流套管的中心通孔为界,分为上下各两处,上部的扰流斜通槽的倾斜角度为-15° ——25。,而下部的扰流斜通槽的倾斜角度为15°?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射管型自预热式换热器用防烧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端部组件(2)长约135?140_,其直径与换热器筒体相等。
【文档编号】F28F13/06GK203405116SQ201320225222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8日
【发明者】高杰, 王建峰, 沈磊, 周育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