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化燃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616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气化燃烧系统,属于燃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小型链条炉或往复推饲炉在运行时,从进料口加入煤仓的煤随炉排的运动进入炉膛燃烧,容易导致煤层燃不完全,灰渣含碳量高。若煤的热值低,则容易出现断火现象;若煤的挥发分高,则大量挥发出来的可燃气体未燃尽就排放,造成污染。

随着公众对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视,燃煤的工业锅炉、小锅炉的污染也面临更严峻的治理或关停压力,因此洁净煤利用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原煤进入炉膛燃烧前气化预燃也是煤清洁利用的一种方式。

煤气化能够提供清洁的可燃气作为燃料或者原料,往往被视为煤清洁利用的重要方式。目前常用的气化炉形式有固定床、流化床和气流床。移动床往往属于固定床的一种。

而常规的气化炉对煤的灰熔点、水分、粒度等特性均有要求;一般需备用热源;粗煤气中含有焦油、苯和酚等,废气、废水处理成本高;制取煤气的过程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气化燃烧系统,用于煤或其它固体燃料气化,气化气和气化后的燃料残渣一起进入炉膛燃烧。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化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化燃烧系统包括前置的气化装置和后置的炉排燃烧装置,以及位于气化装置下方的与炉排燃烧系统相连的气化燃烧通道;

所述气化装置包括气化室、设置在气化室顶部的进料口,以及气化风室;所述气化风室连接有气化风管和蒸汽配管;所述气化风室设置在气化室的下部外侧;

所述炉排燃烧装置包括倾斜布置的炉排、炉膛和风室;以燃料移动方向为前后,所述炉排前部设置在气化室底部,与气化室相通;所述炉排后部上方为炉膛;所述炉膛前部设置前拱,炉膛中后部设置后拱;所述风室设置在炉排底部,用于通入一次风;炉排尾部设有排渣口;

所述气化室下部与炉排上方的空间形成气化燃烧通道,气化燃烧通道与炉排燃烧装置的炉膛连通;在所述气化燃烧通道靠近气化室一侧设置梳形墙,梳形墙与炉膛之间的气化燃烧通道顶部为气化前拱,气化前拱向炉膛方向倾斜;气化燃烧通道与炉膛连接口收缩,即连接口截面为气化燃烧通道的最小截面。连接口高度h1为气化燃烧通道9的气化前拱10最高高度h0的1/5~3/5,即h1=(1/5~3/5)h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化室为阶梯布置的上、下两级气化室,两级气化室的连接处设置压火门;所述上级气化室底部向下级气化室倾斜,倾斜角度α为30°~60°。

上述技术方案中,气化室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所述气化室在进料口设置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料钟,气化室截面渐缩成锥斗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炉排的倾斜角度β为0~8°;所述炉膛的前拱上设置有二次风口。所述炉膛中部设置sncr喷入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梳形墙可上下移动;所述梳形墙上间隔设置多个孔槽形成梳形通道。所述孔槽为长方形或倒三角形或倒梯形或倒阶梯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阶梯式或收缩式气化室的设置,减少大颗粒固体燃料进料过程的堆积压实现象,使进料更均匀;梳形墙的设置则在及时排出气化气的同时,可以延缓气化残渣、残碳的排出过程,延长了气化时间,强化了气化效果。倾斜炉排的设置,便于燃料随炉排的运动前进,减少在燃料在炉排上堆积,使燃料燃烧更充分。通过脱硝喷枪将雾化后的尿素溶液从sncr脱硝喷口喷入炉膛,从而实现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含量。本发明具有燃料适应性广、负荷变化适应性强、尾气污染物排放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气化燃烧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气化燃烧系统另一种技术方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气化燃烧系统所述梳形墙孔槽形状示意图。

图中:1-气化室;2-进料口;3-压火门;4-气化风管;5-蒸汽配管;6-气化风室;7-梳形墙;8-炉排;9-气化燃烧通道;10-气化前拱;11-前拱;12-风室;13-二次风口;14-炉膛;15-孔槽;16-后拱;17-排渣口;18-烟气出口;19-sncr喷入口;20-电机;21-锅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运行方法和实施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本申请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气化燃烧系统,包括前置的气化装置和后置的炉排燃烧装置,以及位于气化装置下方的与炉排燃烧系统相连的气化燃烧通道9。

所述气化装置包括气化室1、设置在气化室1顶部的进料口2,以及气化风室6。所述气化风室6连接有气化风管4和蒸汽配管5。空气或氧气等气体从气化风管4进入气化风室6,和从蒸汽配管5进入的水蒸气混合后作为气化剂,从气化风室6进入气化室1。所述气化风室6设置在气化室1的下部外侧。气化风室6和气化室1之间有连接通道。

所述炉排燃烧装置包括倾斜布置的炉排8、炉膛14和风室12。以燃料移动方向为前后,所述炉排8前部设置在气化室1底部,与气化室1相通。所述炉排8后部上方为炉膛14。炉排8为往复炉排或链条炉排,在电机20带动下运动。所述炉排8的倾斜角度β为0~8°,即炉排上表面与水平方向夹角β为0~8°。

所述气化室1下部与炉排8上方的空间形成气化燃烧通道9,气化燃烧通道9与炉排燃烧装置的炉膛14连通。燃料从进料口2进入气化室1,将位于气化室1底部的炉排8前部覆盖,燃料完全充满从气化室1底部的炉排8前部到气化室1的空间,或者至少保持1/3的充满度。气化室1和炉排8前部上方的燃料在从气化风室6送入的气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气化,燃料气化后的残渣、残碳和部分未完全气化燃料在炉排8的运动过程中向炉膛14方向输送。电机20还可以调速,调整炉排输送速度从而影响燃料的气化程度。在所述气化燃烧通道9内靠近气化室1一侧设置梳形墙7,梳形墙7上间隔设置多个孔槽15形成梳形通道。如图3所示,所述孔槽15为长方形或倒三角形或倒梯形或倒阶梯形。气化气从梳形通道进入气化燃烧通道9。梳形墙7可以上下移动,调整残渣和残碳移动的通道大小。从梳形墙7开始的气化燃烧通道9底部的炉排段为炉排8中部。

梳形墙7与炉膛14之间的气化燃烧通道9顶部为气化前拱10,气化前拱10向炉膛14方向倾斜。气化燃烧通道9与炉膛14连接口收缩,即连接口截面为气化燃烧通道9的最小截面。连接口高度h1为气化燃烧通道9的气化前拱10处最高高度h0的1/5~3/5,即h1=(1/5~3/5)h0。气化气在气化前拱10处开始燃烧,气化前拱10吸收燃烧中气化气产生的火焰和高温烟气的辐射热,并集中地辐射到炉排8中部的燃料残渣、残碳和未完全气化燃料上,强化气化、燃烧。由于气化前拱10向炉膛14倾斜和连接口收缩,使得气化前拱10的热辐射集中在气化燃烧通道9底部的炉排8中部上。

所述风室12设置在炉排8底部,用于通入一次风,风室12可以设置多个。一次风作为炉排8上燃料残渣、残碳和未完全气化燃料燃烧的氧化剂。所述炉膛14前部设置前拱11,炉膛14中后部设置后拱16。炉排8中部的未燃烧或未燃尽燃料进入炉膛14后进一步燃烧。炉排8尾部设有排渣口17,燃尽后的残渣从排渣口17排出。部分气化气和气化气燃烧后的烟气,以及残渣和残碳燃烧的烟气进入炉膛14,前拱11上设置有二次风口13,通入的二次风有助于气化气和烟气充分燃尽。而炉膛14中部设置的sncr喷入口喷入的氨水、尿素等脱硝剂降低了nox的生成。经过脱硝净化的烟气从炉膛14上部的烟气出口18排出进行后续换热和净化处理。根据需要,炉膛顶部设置有锅筒21或者汽包。烟气与换热部件换热产生热水或者蒸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气化室1的设置有多种实施方式,不局限于以下描述的两种。

气化室一种实施方式为:

如图1所示,所述气化室1为阶梯布置的上、下两级气化室,两级气化室的连接处设置压火门3;所述上级气化室底部向下级气化室倾斜,倾斜角度α为30°~60°。压火门3可以启闭。压火门3的作用是,压火门闭上时,将前气化室12和后气化室的燃料上下隔断,起到压火气化的作用,此时,压火门上部的燃料不再接触下部燃料,避免压火时上部燃料被引燃。同时,上部燃料也起密封作用。此时气化室1为间歇运行。而气化室1连续运行时压火门3保持开启。

气化室另一种实施方式为:

如图2所示,所述气化室1在进料口2设置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料钟,气化室1截面渐缩成锥斗状。气化室1右侧倾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δ为45°~90°。固体燃料通过进料口2进入气化室1,在料钟的拨料作用下向气化室1两侧散开,顺着料钟和渐缩气化室1之间的通道向下滑落,与气化剂接触缓慢气化。料钟的布置和气化室1的渐缩设置,使得固体燃料进料更均匀,也避免了燃料直接掉落形成压实堆积。

气化室1和炉膛14内均设有检查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