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扳手及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530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扳手及风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扳手及风箱。



背景技术:

在供暖系统中,锅炉一般会配备多个大型风箱,以为锅炉内提供足够的空气,保证锅炉内的燃烧物能够充分燃烧。风箱除具有向锅炉内提供空气的功能外,还具有排出炉排所掉下来的炉渣的作用,其具体工作方式为人工直接拉动推拉杆,操作费力。也有一些风箱通过直杆扳手拉动推拉杆使之工作,操作也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扳手,以改善拉动推拉杆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箱,旨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省力的风箱。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扳手,用于拉动风箱的推拉杆,包括扳手本体和手柄,所述手柄设于所述扳手本体的一端,所述扳手本体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风箱铰接,所述扳手本体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推拉杆连接的圆弧通孔,所述扳手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通孔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交汇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呈夹角为105-165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呈夹角为135度。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连接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均与所述扳手本体连接,所述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体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和所述连接体构成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作定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为圆柱体,所述连接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体外侧套有转筒。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箱,包括箱体、推拉杆和上述扳手,所述推拉杆与所述箱体滑动连接,所述扳手的扳手本体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箱体铰接,所述推拉杆与所述扳手本体通过销轴连接,所述销轴位于所述扳手本体上的圆弧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销轴与所述推拉杆转动连接,所述销轴的外侧套有套筒,所述套筒位于所述圆弧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扳手,其作用是拉动风箱的推拉杆往返运动。当扳手本体远离手柄的一端与风箱铰接、扳手本体与推拉杆连接时,扳动扳手可使推拉杆运动。由于扳手本体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呈夹角设置,使得在扳动过程中更加省力,同时可使扳手具有更大的转动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箱,包括上述扳手,具有操作方便、省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扳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扳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扳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提供的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扳手;10-扳手本体;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3-圆弧通孔;20-手柄;21-第一支撑体;211-第一支撑部;212-第二支撑部;22-第二支撑体;221-第三支撑部;222-第四支撑部;23-连接体;24-转筒;200-风箱;210-箱体;211-铰接座;220-推拉杆;230-销轴;240-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风箱一般包括箱体和推拉杆,推拉杆与箱体滑动连接,推拉杆相对箱体往返运动便可为锅炉内部提供风能。现有技术中,风箱一般通过直杆扳手来拉动推拉杆,在拉动过程中较为费力,且直杆扳手在转动过程中的转动范围将受到限制。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扳手,其采用弯折结构以克服操作费力、转动范围容易受限的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参照图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中扳手100,包括扳手本体10和手柄20,手柄20固定于扳手本体10的一端。

如图2所示,扳手本体10为片状弯折结构,扳手本体1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宽度相等,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与手柄20连接,第一连接部1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12连接,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呈夹角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连接处圆弧过渡。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所呈夹角为105-165度,优选135度。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部12的长度,第一连接部11的长度大致为第二连接部12的长度的两倍。

扳手本体10上开设有圆弧通孔13,圆弧通孔13位于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的交汇处。圆弧通孔13的弯曲方向与扳手本体10的弯折方向一致,即圆弧通孔13的圆心位于扳手本体10的内侧。扳手本体10的内侧即为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相对弯折并靠近的一侧。

手柄20用于握持。如图3所示,手柄20包括第一支撑体21、第二支撑体22和连接体23,第一支撑体2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1连接,第二支撑体2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1连接,连接体2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体21连接,连接体23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体22连接,第一支撑体21、第二支撑体22和连接体23构成三角形结构。

具体地,第一支撑体21和第二支撑体22均为片状结构,第一支撑体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部211和第二支撑部212,第二支撑体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支撑部221和第四支撑部222,第一支撑部211与第三支撑部221分别焊接在第一连接部11厚度方向上的两侧,第一支撑部211与第三支撑部221构成“八”字形结构,第二支撑部212平行于第四支撑部222。本实施例中,连接体23为圆柱体,连接体23的一端与第二支撑部212转动连接,连接体23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部212转动连接,即连接体23可相对第二支撑部212和第四支撑部222作定轴转动。

第一支撑体21中的第二支撑部212与第二支撑体22中的第四支撑部222主要起到连接连接体23的作用,第二支撑部212和第四支撑部222平行设置既可方便连接体23安装,当连接体23受力后又可使得第一支撑体21和第二支撑体22均匀受力。

使用时,扳手100的内侧朝向风箱的箱体,扳手100的第二连接部12远离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与风箱的箱体铰接,风箱的推拉杆与扳手本体10通过销轴连接,销轴穿设在扳手本体10上的圆弧通孔13内。当扳手100搬动时,第二连接部12与箱体铰接点即支撑点,扳手100相对箱体转动的同时将带动推拉杆相对箱体滑动,风箱将处于工作状态。扳手本体10在转动过程中,销轴与圆弧通孔13的孔壁接触点的切线将始终垂直于推拉杆,已达到省力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扳手100,扳手本体10为弯折结构,即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呈夹角设置,使用者更容易向扳手100施加压力,使得在扳动过程中更加省力。由于扳手本体10上用于与推拉杆连接的圆弧通孔13设于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既可达到省力的作用,又可增大扳手100的转动范围,保证推拉杆往返运动均能够运动到极限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所呈夹角为135度,发明者通过多次试验证明,当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所呈角度为135度时,省力效果最佳。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所呈夹角也可为105-165度中的其他角度。

本实施例中,扳手100推动推拉杆运动的过程采用杠杆原理,即扳手100可视为杠杆,扳手本体10中的第一连接部11长度大于第二连接部12的长度,可达到省力的目的,使得使用者在板动扳手100过程中更加省力。

本实施例中,手柄20中的第一支撑体21、第二支撑体22和连接体23三者构成三角形结构,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方便使用者握持。其中,连接体23为圆柱体可提高使用者握持后的舒适度。此外,连接体23可相对第一支撑体21和第二支撑体22作定轴转动,扳手100在转动过程中,连接体23将相对第一支撑体21和第二支撑体22转动,使用者的手不会与手柄20之间产生摩擦力,这种结构的手柄20可对使用者的手起到保护作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也可将连接体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体21和第二支撑体22固定连接,在连接体23外侧套设转筒24,转筒24可在连接体23的外侧转动。使用时,使用者的手将握持在转筒24上,扳手100转动过程中,转筒24与使用者的手间也不会产生摩擦力。同时,连接体23外侧套设转筒24后,相当于增大了连接体23的直径,使得使用者能够更好的握持。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箱200,包括箱体210、推拉杆220和上述实施例中的扳手100。

其中,推拉杆220水平布置,推拉杆220与箱体210滑动连接,推拉杆220的一端延伸至箱体210的外部。箱体210的侧壁上设有铰接座211,铰接座211位于推拉杆220的下方。扳手100的扳手本体10的内侧朝向箱体210,扳手本体10的第二连接部12远离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与铰接座211铰接,推拉杆220延伸在箱体210外侧的一端通过销轴230与扳手100连接,销轴230位于扳手本体10上的圆弧通孔13内。

本实施例中,销轴230外侧套有套筒240,套筒240可相对销轴230转动,套筒240位于圆弧通孔13内,圆弧通孔13的宽度与套筒240的外径相匹配。

在外力作用下,当扳手100相对箱体210转动并远离箱体210时,套筒240将沿圆弧通孔13运动并正向转动,最终将推拉杆220向外拉动;在外力作用下,当扳手100相对箱体210转动并靠近箱体210时,套筒240将沿圆弧通孔13运动并反向转动,最终将推拉杆220向内推动。

本实施例中,销轴230外侧套有套筒240,扳手100在相对箱体210转动过程中,套筒240将绕销轴230转动,采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式来减少与扳手100之间的摩擦力,可有效增长销轴230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使扳动扳手100过程中更加轻便省力。当然,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在销轴230外侧也可不设置套筒240,可将销轴230直接设于扳手本体10上的圆弧通孔13内并形成配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箱200,由于扳手100采用弯折结构,使用者更容易向扳手100施加压力,使得在扳动过程中更加方便、省力,推拉杆220作一次往返运动所需时间更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