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373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节能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锅炉节能装置,属于锅炉领域。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420544429.2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锅炉,属锅炉装置领域,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炉膛、烟囱,炉膛下部固设有炉桥,所述炉桥将炉膛内腔分为燃料室和存渣室,燃料室开有燃料添加门,存渣室开有进风排渣门,炉膛底部设有进冷水口,炉膛顶部接有出蒸汽管、出热水管,炉膛为夹层水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炉膛顶部设有水箱,水箱顶部设有热水输出管,水箱底部设有进冷水口,所述烟囱由多数根细长的烟道管组成,所述多数根烟道管设于水箱内并垂直穿过水箱,其进烟端穿过炉膛顶部的水胆夹层伸至炉膛内,其出烟端伸出至水箱外。本实用新型能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而且能供汽供水两用,水箱不易结垢,经久耐用,维修方便。但是该节能锅炉没有水管炉排,热传递效率没有本锅炉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节能装置,其结构包括烟囱、左上清尘门、右上清尘门、大气排放口、上水口、外水套、内水套、第一燃烧室、储煤层、热火层、红火层、水管炉排、第二燃烧室、第二炉排、下清灰门、回水口、炉底混凝土保温层、炉体,所述烟囱设于炉体上方,所述左上清尘门设于炉体左上方,所述右上清尘门设于炉体右上方,所述大气排放口设于右上清尘门右侧,所述上水口设于左上清尘门左侧,所述外水套设于炉体外侧表面,所述内水套设于炉体内部,所述第一燃烧室设于内水套内部,所述储煤层设于第一燃烧室下方,所述热火层设于储煤层下方,所述红火层设于热火层下方,所述水管炉排设于炉体内部,所述第二燃烧室设于炉体内部,所述第二炉排设于第二燃烧室下方,所述下清灰门设于第二炉排下方,所述回水口设于炉体下方左侧,所述炉底混凝土保温层设于炉体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水管炉排设有炉排门。

进一步的,所述炉排门设于水管炉排末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节能装置,通过设有水管炉排,实现了该能锅炉热传递效率更高,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锅炉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炉排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烟囱-1、左上清尘门-2、右上清尘门-3、大气排放口-4、上水口-5、外水套-6、内水套-7、第一燃烧室-8、储煤层-9、热火层-10、红火层-11、水管炉排-12、第二燃烧室-13、第二炉排-14、下清灰门-15、回水口-16、炉底混凝土保温层-17、炉体-18、炉排门-1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锅炉节能装置,其结构包括烟囱1、左上清尘门2、右上清尘门3、大气排放口4、上水口5、外水套6、内水套7、第一燃烧室8、储煤层9、热火层10、红火层11、水管炉排12、第二燃烧室13、第二炉排14、下清灰门15、回水口16、炉底混凝土保温层17、炉体18,所述烟囱1设于炉体18上方,所述左上清尘门2设于炉体18左上方,所述右上清尘门3设于炉体18右上方,所述大气排放口4设于右上清尘门3右侧,所述上水口5设于左上清尘门2左侧,所述外水套6设于炉体18外侧表面,所述内水套7设于炉体18内部,所述第一燃烧室8设于内水套7内部,所述储煤层9设于第一燃烧室8下方,所述热火层10设于储煤层9下方,所述红火层11设于热火层10下方,所述水管炉排12设于炉体18内部,所述第二燃烧室13设于炉体18内部,所述第二炉排14设于第二燃烧室13下方,所述下清灰门15设于第二炉排14下方,所述回水口16设于炉体18下方左侧,所述炉底混凝土保温层17设于炉体18底部,所述水管炉排12设有炉排门120,所述炉排门120设于水管炉排12末端。

参考图3,在进行使用时,煤炭通过第一燃烧室8放入,在储煤层9引火,进入热火层10进行升温,进入红火层11彻底放热燃烧,灰烬从下清灰门15排出,热量从水管炉排12排出,废气从烟囱1排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