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快装式高温耐磨隔热渣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893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快装式高温耐磨隔热渣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排渣装置及冶金、电力、矿业、煤化工、化工等行业高温颗粒物料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模块化快装式高温耐磨隔热渣管。



背景技术:

在对锅炉炉渣等高温颗粒进行排出输送处理时,通常需要用到管道,目前,较为普遍的管道大致分为三种结构:光管结构、膜式水冷结构和内衬耐磨浇注料结构。

光管结构的管道使用较为广泛,管内温度范围为850-950℃,管体承受来自高温物料的磨损和热冲击、同时也要承受锅炉热膨胀产生的作用力,普通的光管结构排渣管不仅外表温度高发红发热影响安全生产并恶化工作环境,而且管子本体在外作用力和高温磨损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弯曲变形、管子连接焊缝薄弱位置出现裂纹等,给现场安全带来很大安全隐患。因此该类结构排渣管安全系数低,使用寿命短。

膜式水冷结构排渣管,虽然管体外表温度较低(一般低于100℃),使用寿命比光管略长,但因为需要单独设计订制,设计制造周期长、备件数量多,不便于电厂备件的更换和维护。且锅炉热膨胀产生的力作用于膜式水冷渣管焊缝处会造成管子局部拉裂或摩穿出现局部漏水故障就因无法维修而彻底报废,给使用单位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内衬耐磨浇注料结构排渣管的管体外表温介于光管结构排渣管和膜式水冷结构排渣管之间,一般在300~400℃之间。由于采用了内衬耐磨和绝热双层结构,其自重比光管和膜式水冷排渣管重得多,而直径也比二者大,这就对排渣管所处的锅炉下部刚性梁开孔以及其支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考虑到连接部位需要现场局部浇筑,这种结构的排渣管在改造安装过程需要的时间最长,更换难度更大。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耐磨材料的浇注质量或者材料热膨胀差异造成管内耐磨保温材料脱落亦会引发排渣管堵塞的问题。

且常见的排渣管为整体式机构,任一部位出现裂纹或磨穿损坏时,需要将整个排渣管全部更换,浪费大,成本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快装式高温耐磨隔热渣管,比较实用、完美和方便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安装快捷、节约成本、承受变形能力强的模块化快装式高温耐磨隔热渣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模块化快装式高温耐磨隔热渣管,包括多个模块化单元,模块化单元连接成隔热渣管,所述的模块化单元包括外筒、内管和弹性连接筋板,外筒套在内管上且两者同轴心线,在外筒和内管之间还设置有弹性连接筋板,在外筒一端的端头沿其横截面设置有与之固定的插台A,在外筒另一端的端头沿其横截面设置有与之固定的插台B,插台B上沿外筒轴向开有多个通孔,插台A上固定有多个与通孔相对应的插柱,在内管的一端设置有挡块A而另一端设置有挡块B,插台A和插台B的内侧面均开有滑槽,挡块A与插台A通过滑槽滑动配合,挡块B和插台B通过滑槽滑动配合,内管的一端为扩口式结构,相邻模块单元之间内管未开有扩口的一端插入相邻内管的扩口中。

所述的弹性连接筋板包括L形筋板和卡扣筋板,L形筋板和卡扣筋板相互间隔设置在外筒和内管之间,在外筒和内管之间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弹性连接筋板,所述的卡扣筋板包括内筋板和外筋板,内筋板沿内管的轴向固定在内管上,两个外筋板沿外筒的轴向固定在外筒上,两个外筋板之间具有间隙且内筋板插入该间隙中,外筋板上沿外筒的轴向上开有U形槽,U形槽中设置有将外筋板和内筋板连接的插销。

所述的在外筒和内管之间还填充有耐火保温材料。

所述的插台A和插台B的外径均比外筒的外径大,且插台A和插台B边缘周向均开有多个相对应的螺纹孔,螺纹孔中安装有螺栓。

所述的隔热渣管中相邻模块化单元之间的插台A和插台B之间焊接相连。

所述的隔热渣管的上端连接在锅炉炉膛上,隔热渣管的下端通过金属波纹节与滚筒冷渣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多个模块化单元组合的结构,使得每个模块化单元能够单独进行加工,大大缩短了加工所需的时间,使正常需要50天左右的时间缩短为3~5天;(2)内管在轴向上变形时,能够通过扩口来吸收;(3)L形筋板和卡扣筋板交替间隔设置的结构,L形筋板提高外筒和内管之间的连接支撑力,卡扣筋板的结构使得隔热渣管在径向上能够承受更大的变形;(4)多个模块化单元组合的机构,在某一个模块化单元出现裂纹或损坏时,只需单独将该模块化单元更换即可,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A截面的剖视图;

图3 为图1中A-A的放大图;

图4 为隔热渣管与锅炉炉膛和滚筒冷渣器连接的示意图;

图5 为卡扣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筒,2—内管,3—插台A,4—插台B,5—插柱,6—挡块A,7—挡块B,8—L形筋板,9—卡扣筋板,10—内筋板,11—外筋板,12—插销,13—U形槽,14—耐火保温材料,15—锅炉炉膛,16—金属波纹节,17—滚筒冷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模块化快装式高温耐磨隔热渣管,包括多个模块化单元,模块化单元连接成隔热渣管,所述的模块化单元包括外筒1、内管2和弹性连接筋板,外筒1套在内管2上且两者同轴心线,在外筒1和内管2之间还设置有弹性连接筋板。外筒1采用成本较低的普通碳钢材料,内管由于承受800~1000℃的渣温度,其材料为高耐磨耐热的合金铸钢或其它耐热耐磨材料。在外筒1一端的端头沿其横截面设置有与之固定的插台A3,在外筒1另一端的端头沿其横截面设置有与之固定的插台B4,插台B4上沿外筒1轴向开有多个通孔,插台A3上固定有多个与通孔相对应的插柱5,在内管2的一端设置有挡块A6而另一端设置有挡块B7,插台A3和插台B4的内侧面均开有滑槽,挡块A6与插台A3通过滑槽滑动配合,挡块B7和插台B4通过滑槽滑动配合,内管2的一端为扩口式结构,相邻模块单元之间内管2未开有扩口的一端插入相邻内管2的扩口中。安装时,将上一个模块化单元的内管1未开有扩口的一端插入下一个模块化单元的内管1开有扩口的一端中,并时上一个模块化单元中的插台A3上的插柱5插入下一个模块化单元中的插头台B4的插孔中。

进一步地,插台A3和插台B4的外径均比外筒1的外径大,且插台A3和插台B4边缘周向均开有多个相对应的螺纹孔,螺纹孔中安装有螺栓。或者,隔热渣管中相邻模块化单元之间的插台A3和插台B4之间焊接相连。采用焊接连接更为快捷,采用螺栓连接,连接相对而言比较牢固,具体的连接方式根据工作环境或其他因素来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弹性连接筋板包括L形筋板8和卡扣筋板9,L形筋板8和卡扣筋板9相互间隔设置在外筒1和内管2之间,在外筒1和内管2之间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弹性连接筋板,所述的卡扣筋板9包括内筋板10和外筋板11,内筋板10沿内管2的轴向固定在内管2上,两个外筋板11沿外筒1的轴向固定在外筒1上,两个外筋板11之间具有间隙且内筋板10插入该间隙中,外筋板11上沿外筒1的轴向上开有U形槽13,U形槽13中设置有将外筋板11和内筋板10连接的插销12。

进一步地,所述的在外筒1和内管2之间还填充有耐火保温材料14。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隔热渣管的上端连接在锅炉炉膛15上,隔热渣管的下端通过金属波纹节16与滚筒冷渣器17相连。

当隔热渣管在进行工作时,外筒1由于强度高,主要承受外部的作用力,而内管2基本不会受到来自外部的作用力对其挤压,当内管2排出高温渣时,内管2发生径向和轴向的变形。在径向方向上,通过L形筋板8的变形来满足内管2在径向上的变形,变形量为1~5mm,内筋板10和外筋板11之间在径向上无让位,为内管2和外筒1之间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在轴向方向上,当内管2在高温作用下发生轴向变形时,内筋板10随内管2一起沿轴向方向上移动,在耐火保温材料14的作用下,外筒1的温度低,因此外筒1由温度产生的变形极小,忽略不计,外筋板11和外筒1保持不动,内筋板10和外筋板11通过U形槽13产生相对移动,一个模块化单元在轴向上位移的总量为5~15mm,此时,挡板A6沿插台A3上的滑槽滑动,挡板B7沿插台B4的滑槽滑动,从而使得内管在轴向上满足更大程度的变形,轴向上的变形通过内管2上扩口连接的方式来进行吸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