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用锅炉节能减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1754发布日期:2018-08-10 19:5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业用锅炉节能减排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工业用锅炉节能减排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锅炉产品分两种,一是蒸汽,用于发电,或是供气,比如化肥厂可用蒸汽汽化,以煤为原料,合成化肥,这就是典型的工业锅炉, 工业锅炉还是以燃煤占大多数,燃气的一般是余热锅炉用于回收废热。工业锅炉常见的是循环流化床锅炉 工业锅炉是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我国是当今世界锅炉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中国制造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节能减排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广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节能减排就是 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节能减排包括节能和减排两大技术领域,二者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地讲,节能必定减排,而减排却未必节能,所以减排项目必须加强节能技术的 应用,以避免因片面追求减排结果而造成的能耗激增,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衡。

工业锅炉的节能减排一直是人们不断探索的方向,现有的锅炉的突出问题就是热量利用效率低,使得热能不能被充分的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其中,造成热能不能被充分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燃料不能被充分燃烧和燃烧的热量损耗大,同时现有的锅炉的产生的污染物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给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用锅炉节能减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用锅炉节能减排装置,包括上料装置、一级锅炉、二级锅炉、上料斗、上料电动机、机架、传送辊、传动链轮、一级烟道、二级烟道、一级燃烧室、炉门、炉排传送装置、炉渣传送装置、一级水汽系统、一级排烟系统、一级烟尘过滤器、二级水汽系统、二级排烟系统、二级烟尘过滤器、二级燃烧室、一级进风装置、二级进风装置和出灰装置,所述一级锅炉的前侧设置有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正对一级锅炉的进料口,进料口处设置有炉门,所述一级锅炉的内部设置有一级燃烧室,所述一级燃烧室内设置有炉排传送装置,所述锅炉的后侧设置有二级锅炉,所述二级锅炉的内部设置有二级燃烧室,所述炉排传送装置的后部设置有出灰口,出灰口的后侧设置有出灰装置,所述一级燃烧室的上部设置有设置有水汽系统,一级排烟一级系统和一级烟尘过滤器;所述二级燃烧室的上部设置有二级水汽系统、二级排烟系统和二级烟尘过滤器;所述一级燃烧室的上部设置有一级烟道,所述二级燃烧室的上部设置有二级烟道,所述一级烟道和二级烟道为螺旋结构;所述一级燃烧室的外侧设置有一级进风装置,所述二级燃烧室的外侧设置有二级进风装置;所述一级燃烧室的底部设置有炉渣收集室,所述炉渣收集室内设置有炉渣传送装置,所述二级燃烧室的底部设置有炉渣收集室,炉渣传送装置连通两个炉渣收集室。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机架、上料斗、上料电动机、传送辊和传动链轮,所述上料装置的前部设置有上料斗,所述上料斗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上料斗的底部设置有上料电动机,所述上料电动机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上料电动机的前侧设置有传动链轮,所述传动链轮通过螺栓螺母和上料电动机的转轴连接,所述上料电动机的一侧设置有传送辊,所述传送辊的两端对应的机架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轴承,传送辊的两端安装在轴承孔内,所述传送辊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链轮,传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相通,所述炉排传送装置穿过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级排烟系统布置在一级燃烧室的顶端,所述二级排烟系统布置在二级燃烧室的顶端,所述一级烟尘过滤器设置在一级排烟系统的顶部,所述二级烟尘过滤器设置在二级排烟系统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级水汽系统布置在一级烟道的外侧,所述二级水汽系统布置在二级烟道的外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级锅炉和二级锅炉的一侧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锅炉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的外壁上设置有进风口,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导气管和进风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工业用锅炉节能减排装置,通过设置一级锅炉、二级锅炉炉、排传送装置和炉渣传送装置,使得燃料获得充分的燃烧,使得煤渣中残余的热量获得充分的利用;通过设置的一级烟道和第二烟道,使得燃烧室的热量被水汽系统充分利用,通过烟道的螺旋式设计,使得燃烧室内的热量能够在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内利用的时间更长。相比传统的工业锅炉,本工业用锅炉节能减排装置,燃料燃烧更充分、热能利用率高、使用更方便、燃烧状况控制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工业用锅炉节能减排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工业用锅炉节能减排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工业用锅炉节能减排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工业用锅炉节能减排装置中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料装置1、一级锅炉2、二级锅炉3、上料斗4、上料电动机5、机架6、传送辊7、传动链轮8、一级烟道9、二级烟道10、一级燃烧室11、炉门12、炉排传送装置13、炉渣传送装置14、一级水汽系统15、一级排烟系统16、一级烟尘过滤器17、二级水汽系统18、二级排烟系统19、二级烟尘过滤器20、二级燃烧室21、一级进风装置22、二级进风装置23、出灰装置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工业用锅炉节能减排装置,包括上料装置1、一级锅炉2、二级锅炉3、上料斗4、上料电动机5、机架6、传送辊7、传动链轮8、一级烟道9、二级烟道10、一级燃烧室11、炉门12、炉排传送装置13、炉渣传送装置14、一级水汽系统15、一级排烟系统16、一级烟尘过滤器17、二级水汽系统18、二级排烟系统19、二级烟尘过滤器20、二级燃烧室21、一级进风装置22、二级进风装置23和出灰装置24,所述一级锅炉2的前侧设置有上料装置1,所述上料装置1包括机架6、上料斗4、上料电动机5、传送辊7和传动链轮8,所述上料装置1的前部设置有上料斗4,所述上料斗4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机架6上,所述上料斗4的底部设置有上料电动机5,所述上料电动机5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机架6上,所述上料电动机5的前侧设置有传动链轮8,所述传动链轮8通过螺栓螺母和上料电动机5的转轴连接,所述上料电动机5的一侧设置有传送辊7,所述传送辊7的两端对应的机架6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轴承,传送辊7的两端安装在轴承孔内,所述传送辊7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链轮8,传动链轮8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

所述上料装置1正对一级锅炉2的进料口,进料口处设置有炉门12,所述一级锅炉2的内部设置有一级燃烧室11,所述一级燃烧室11内设置有炉排传送装置13,所述锅炉的后侧设置有二级锅炉3,所述二级锅炉3的内部设置有二级燃烧室21,所述一级燃烧室11和二级燃烧室21相通,所述炉排传送装置13穿过一级燃烧室11和二级燃烧室21,所述炉排传送装置13的后部设置有出灰口,出灰口的后侧设置有出灰装置24,所述一级燃烧室11的上部设置有设置有水汽系统,一级排烟一级系统和一级烟尘过滤器17;所述二级燃烧室21的上部设置有二级水汽系统18、二级排烟系统19和二级烟尘过滤器20,所述一级排烟系统16布置在一级燃烧室11的顶端,所述二级排烟系统19布置在二级燃烧室21的顶端,所述一级烟尘过滤器17设置在一级排烟系统16的顶部,所述二级烟尘过滤器20设置在二级排烟系统19的顶部;所述一级燃烧室11的上部设置有一级烟道9,所述二级燃烧室21的上部设置有二级烟道10,所述一级烟道9和二级烟道10为螺旋结构,所述一级水汽系统15布置在一级烟道9的外侧,所述二级水汽系统18布置在二级烟道10的外侧;所述一级烟道9和二级烟道10设置为螺旋结构的目的是减慢燃烧热量的损失,使热量得到充分地利用;

所述一级燃烧室11的外侧设置有一级进风装置22,所述二级燃烧室21的外侧设置有二级进风装置23,所述一级锅炉2和二级锅炉3的一侧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锅炉上,所述一级燃烧室11和二级燃烧室21的外壁上设置有进风口,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导气管和进风口连接;所述一级燃烧室11的底部设置有炉渣收集室,所述炉渣收集室内设置有炉渣传送装置14,所述二级燃烧室21的底部设置有炉渣收集室,炉渣传送装置14连通两个炉渣收集室;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炉渣的余热得到充分的利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把燃料倒入上料斗4,然后通过上料传送装置传送到炉排上,然后通过炉排传送装置13把燃料传送到一级燃烧室11和二级燃烧室21,在传送过程中先通过一级燃烧室11对燃料进行充分燃烧,然后通过二级燃烧室21对残余热量进行充分利用;同时通过设置的一级烟道9和二级烟道10的螺旋结构对燃烧热量进行充分利用,通过设置的烟尘过滤器对烟尘进行过滤,起到减排的效果,通过设置的排烟系统,实现排烟功能;通过设置的二级炉渣传送装置14,实现对炉渣余热利用的功能;在二级燃烧室21中,通过二级进风装置23加大功率把经过一级燃烧室11未燃尽的燃料进行充分燃烧;通过控制炉排传送装置13、一级进风装置22和二级进风装置23的功率,对燃料的燃烧速率进行控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