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2949发布日期:2018-09-14 21:50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烟道余热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以清洁、环保而被生物质锅炉广泛运用,但燃烧生物质燃料的过程中仍然会产生烟气,该部分烟气是具有一定热量的,烟气温度一般设计在120-140℃,运行中由于受热面的积灰,实际排烟温度会有所升高,一般在130-150℃,通常情况下直接将其外排,这对于该部分能源是相当浪费的,而目前市场上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往往结构复杂,线路繁多,且在回收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热量从壳体散发到空气中,造成热量的浪费,因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新颖,热损失小,余热回收效率高的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节能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热损失小,余热回收效率高的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节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生物质锅炉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和吸热装置,壳体从外到内包括外保温层、真空层和内保温层,烟气进口设置在壳体的顶部,烟气出口设置在壳体下部的侧壁上,吸热装置包括连通的直管段和弯管段,直管段包括多层水平设置的直管,每根直管的外壁上均间隔设置有翅片,弯管段设置在直管段的两端,弯管段包括多个180度弯头,每个弯头的两个接口均分别与两根直管连接,直管段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弯管段设置在壳体的外部,最底层的弯管段上连接有冷水进水管,最顶层的弯管段上设置有热水出口,烟气进口与生物质锅炉之间连接有烟气管道,热水出口与生物质锅炉之间连接有锅炉给水管。

所述壳体从上到下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且上壳体的直径小于下壳体的直径。

烟气进口处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防冲挡板。

翅片的形状为矩形或H型。

锅炉给水管与冷水进水管之间连通有循环水管,循环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阀。

冷水进水管与最底层弯管段中间的一个弯头连通,且在与弯头连接的两根直管上均设置有分水阀。

锅炉给水管和冷水进水管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中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壳体包括外保温层、真空层和内保温层三层保温结构,尤其是设置了真空层,利用了真空中不传热的特性,有效将壳体内外隔离,防止壳体内烟气热量通过壳体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避免能量的浪费,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吸热装置,冷水在通过直管段和弯管段时,不断吸收烟气中的热量,水温得到提升,然后通过锅炉给水管送入到生物质锅炉中,这样既吸收了烟气中的热量,避免了能量的浪费,又为生物质锅炉提供了预热的锅炉给水,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本实用结构新颖,热损失小,余热回收效率高,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最底层弯管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壳体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生物质锅炉,2-烟气余热回收装置,21-冷水进水管,22-热水出口,23-烟气管道,24-锅炉给水管,25-循环水管,26-循环水阀,27-温度传感器,3-壳体,31-外保温层,32-真空层,33-内保温层,34-上壳体,35-下壳体,36-防冲挡板,4-烟气进口,5-烟气出口,6-吸热装置,7-直管段,71-翅片,8-弯管段,9-分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生物质锅炉1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2,生物质锅炉1为现有的设备,烟气余热回收装置2用于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并利用这些热量对冷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水输送到生物质锅炉1中使用。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2包括壳体3、烟气进口4、烟气出口5和吸热装置6,壳体3从外到内包括外保温层31、真空层32和内保温层33,3个隔热层将壳体3的内外隔开,避免热量的损失,烟气进口4设置在壳体3的顶部,烟气出口5设置在壳体3底部的侧壁上,从生物质锅炉1中排出的烟气从烟气进口4中进入烟气余热回收装置2,经过换热后,烟气从底部的烟气出口5排出,吸热装置6包括连通的直管段7和弯管段8,直管段7包括多层水平设置的直管,每根直管的外壁上均间隔设置有翅片71,翅片71的形状为矩形或H型,弯管段8设置在直管段7的两端,弯管段包括多个180度弯头,每个弯头的两个接口均分别与两根直管连接,直管段7设置在壳体3的内部,弯管段8设置在壳体3的外部,最底层的弯管段8上连接有冷水进水管21,最顶层的弯管段8上设置有热水出口22,烟气进口4与生物质锅炉1之间连接有烟气管道23,热水出口22与生物质锅炉1之间连接有锅炉给水管24,冷水从冷水进水管21中进入吸热装置6,并在直管段7和弯管段8中来回流动,增加换热的时间,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壳体3从上到下包括上壳体34和下壳体35,且上壳体的直径小于下壳体的直径,烟气从上壳体34进入下壳体35后,由于直径加大,在压力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烟气的流动速度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可以增加烟气与吸热装置6换热的时间,尽量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减少热量的损失。

烟气进口4处的壳体3内壁上设置有防冲挡板36,烟气从烟气进口4冲入壳体内,会对处于上层的直管造成冲击,时间一长,这部分直管可能会由于冲刷而腐蚀、破裂,降低直管的使用寿命,而防冲挡板36可以有效阻止烟气对直管的冲击,延长直管的使用寿命,

锅炉给水管24与冷水进水管21之间连通有循环水管25,循环水管25上设置有循环水阀26,生物质锅炉1中排出的烟气温度是变化的,当烟气相对较低时,经过加热后的热水温度可能还达不到锅炉给水的温度要求,这时,可以打开循环水阀26,将热水通入吸热装置6中,再一次进行吸热,提高水温。

冷水进水管21与最底层弯管段8中间的一个弯头连通,且在与弯头连接的两根直管上均设置有分水阀9,冷水进水管21与弯头连通后,其中的冷水通过两根直管分成两个部分,并分别进行换热,当烟气温度相对较低的时候,不能保证加热后的热水温度,这时可以将分水阀9关闭一个,减少进行换热的水量,提高换热后热水的温度。

为了直管掌握进入吸热装置6的冷水温度和经过换热后的热水温度,在锅炉给水管24和冷水进水管21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