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403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室外单元、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以及单个或多个室内单元组成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仅仅由传统的室外单元和单个或多个室内单元构成的空调器,在室外单元或单个或多个室内单元中具备有节流装置,由节流装置控制冷媒流量。或者,即使是由室外单元、与上述室外单元连接的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以及与上述冷媒流量控制单元连接的单个或多个室内单元构成的复式空调器,其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也是由适合复式系统的专用单元构成。
传统的复式空调器包括专用室外单元和专用室内单元,另外根据系统还可包括专用的冷媒流量控制单元,成为昂贵的系统。因而,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一一对应的一对一系统专用的室内单元难以用于复式空调器。本发明中,通过将已有的一对一系统专用的室内单元用于复式空调器,可实现廉价的空调器。
例如,家用空调器和大型的业务用空调器的开发部门不同时,按照过去的开发流程,则通信方式有可能不一样。一般,与大型的业务用空调器相比,家用空调器较廉价。因而,将不具备节流装置的大型的业务用空调器的室外单元与冷媒流量控制单元连接,并将上述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与单个或多个不具备节流装置的家用空调器的室内单元连接而构成复式空调器时,通过使该冷媒流量控制单元同时具备与大型的业务用空调器的室外单元进行通信的手段和与家用空调器的室内单元进行通信的手段,可以实现廉价的复式空调器。
发明的公开本发明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一个室内单元;控制供给上述室内单元的冷媒流量的室外单元;控制上述室外单元和上述室内单元的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上述冷媒流量控制单元具有与上述室内单元通信的室内用通信部;与上述室外单元通信的室外用通信部;至少一个节流装置,其调节供给上述室内单元的冷媒流量;冷媒流量控制部,其经由上述室内用通信部取得上述室内单元的运转状况,根据取得的运转状况生成与供给上述室内单元的冷媒流量相关的冷媒流量信息,根据上述冷媒流量信息控制上述节流装置,经由上述室外用通信部将上述冷媒流量信息通知上述室外单元,上述室外单元根据上述冷媒流量信息控制冷媒流量。
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外单元用于一个室外单元与多个室内单元对应的复式系统,上述室内单元用于一个室外单元与一个室内单元对应的一对一系统。
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外单元具备与上述复式系统对应的室外通信部,上述室内单元具备与上述一对一系统对应的室内通信部,上述室外用通信部具有与上述室外通信部对应的通信次序,上述室内用通信部具有与上述室内通信部对应的通信次序。
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器包括多个室内单元;与上述多个室内单元分别对应的多个节流装置,
上述冷媒流量控制单元经由上述室内用通信部取得上述多个室内单元分别的运转状况,根据取得的多个运转状况确定分别分配给上述多个室内单元的冷媒流量,利用确定的冷媒流量控制上述多个节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外单元具备采用第一通信方式的第一方式通信部,上述室内单元具备采用与上述第一通信方式不同的第二通信方式的第二方式通信部,上述室外用通信部具有与上述第一方式通信部对应的通信次序,上述室内用通信部具有与上述第二方式通信部对应的通信次序。
本发明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有控制冷媒流量的压缩机的室外单元;连接到上述室外单元的多个冷媒流量控制单元;连接到上述多个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之一的多个室内单元,上述室外单元经由上述多个冷媒流量控制单元取得上述多个室内单元的运转信息,根据取得的运转信息控制上述压缩机,生成供给上述多个冷媒流量控制单元的冷媒流量的分配信息,将上述分配信息通知上述多个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上述多个冷媒流量控制单元具备调节供给上述多个室内单元的冷媒流量的多个节流装置;从上述室外单元接收上述分配信息,根据上述分配信息控制上述多个节流装置的冷媒流量分配部。
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外单元具备与复式系统对应的室外通信部,上述多个室内单元具备与一对一系统对应的多个室内通信部,上述多个冷媒流量控制单元具备具有与上述室外通信部的通信所对应的通信次序的至少一个室外用通信部;具有与上述多个室内通信部的通信所对应的通信次序的至少一个室内用通信部。
图面的简单说明

图1简单表示实施例1中的复式空调器的系统构成的一例。
图2表示实施例1中的复式空调器的控制构成的一例。
图3简单表示实施例2及3中的复式空调器的系统构成。
图4表示实施例2中的复式空调器的控制构成的一例。
图5表示实施例3中的复式空调器的控制构成的一例。
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实施例1.
图1简单表示实施例1中的空调器的系统构成的一例。
图1中,A是复式系统专用的室外单元,B是冷媒流量控制单元,C1、C2、C3是一对一系统专用的室内单元。另外,1是可控制供给室内单元的冷媒容量的压缩机,2是室外侧热交换器,3是四通阀,11、12、13是节流装置。压缩机1通过控制运转频率控制冷媒流量。节流装置11、12、13调节供给室内单元的冷媒流量。
另外,该说明书中,复式系统是1个室外单元与多个室内单元对应的系统,一对一系统是1个室外单元与1个室内单元一一对应的系统。
室外单元A及室内单元C1、C2、C3不具备节流装置,通过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内设置的节流装置,控制分配到各室内单元C1、C2、C3的冷媒流量。
图2表示实施例1中的复式空调器的控制构成的一例。
图2中,A是复式系统专用的室外单元,B是冷媒流量控制单元,C1、C2、C3是一对一系统专用的室内单元,D表示室外单元和冷媒流量控制单元的通信,E1、E2、E3表示室内单元和冷媒流量控制单元的通信。另外,1是压缩机,4是室外单元的通信手段即室外通信部,5是控制室外单元的压缩机等的室外控制部,11、12、13是节流装置,21是根据室内单元的运转信息,控制室外单元的压缩机运转频率や供给各室内单元的冷媒流量的冷媒流量控制部,22是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与室外单元通信的室外用通信部,31、32、33是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与室内单元通信的室内用通信部,41、51、61是控制室内单元的室内控制部,42、52、62是室内单元的通信手段即室内通信部。
各室内单元C1、C2、C3的运转信息由室内控制部41、51、61收集,通过室内单元的室内通信部42、52、62和冷媒流量控制单元的室内用通信部31,32,33的通信E1、E2、E3,传送到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
另外,根据由上述通信E1、E2、E3获得的各室内单元C1、C2、C3的运转信息,室内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的冷媒流量控制部21确定室外单元A的压缩机1的目标运转频率及节流装置11、12、13的目标开度。
另外,根据上述确定的节流装置11、12、13的目标开度,冷媒流量控制部21控制冷媒流量的分配。
另外,上述确定的压缩机1的目标运转频率,通过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的室外用通信部22和室外单元的室外通信部4的通信D,传送到室外单元A。
另外,根据由上述通信D获得的压缩机1的目标运转频率,室外单元的室外控制部5控制压缩机1的运转频率。
图2中,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侧的室外用通信部22及室内用通信部31、32、33各自独立。因而,即使通信手段互不相同,即,室外单元A和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的通信D是复式系统专用的通信手段,另外,室内单元C1、C2、C3和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的通信E1、E2、E3是一对一系统专用的通信手段,也可以构成系统。
如以上,该实施例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安装有可控制容量的压缩机的复式系统专用的室外单元、与上述室外单元连接的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以及与上述冷媒流量控制单元连接的单个或多个一对一系统专用的室内单元构成,上述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中不具备节流装置,上述冷媒流量控制单元具备与各室内单元对应的通信手段和与各室内单元对应的节流装置,收集各室内单元的运转信息,控制将适宜的冷媒流量分配给各室内单元,另外,还具备与室外单元进行通信的手段,控制室外单元的压缩机运转频率,以提供全部室内单元所必要的冷媒流量。
另外,该实施例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外单元具备复式系统专用的通信手段,上述各室内单元具备一对一系统专用的通信手段,上述冷媒控制单元具备互不相同的通信手段,即,与室外单元的通信所对应的复式系统专用的通信手段和与各室内单元的通信所对应的的一对一系统专用的通信手段。
实施例2.
图3简单表示实施例2中的空调器的系统构成的一例。
图3中,A是复式系统专用的室外单元,Ba、Bb是冷媒流量控制单元,C1a、C2a、C3a、C1b、C2b、C3b是一对一系统专用的室内单元,1是可控制供给室内单元的冷媒容量的压缩机,2是室外侧热交换器,3是四通阀,11a、12a、13a、11b、12b、13b是节流装置。
室外单元A及室内单元C1a、C2a、C3a、C1b、C2b、C3b不具备节流装置,通过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a、Bb中设置的节流装置,控制分配到各室内单元C1a、C2a、C3a、C1b、C2b、C3b的冷媒流量。
图4表示实施例2中的空调器的控制构成的一例。
图4中,A是复式系统专用的室外单元,Ba、Bb是冷媒流量控制单元,C1a、C2a、C3a、C1b、C2b、C3b是一对一系统专用的室内单元,D表示室外单元和冷媒流量控制单元的通信,E1a、E2a、E3a、E1b、E2b、E3b表示室内单元和冷媒流量控制单元的通信。另外,1是压缩机,4是室外单元的通信手段即室外通信部,5是控制室外单元的压缩机等的室外控制部,6是根据室内运转信息,控制室外单元的压缩机运转频率や供给各室内单元的冷媒流量的冷媒流量控制部,11a、12a、13a、11b、12b、13b是节流装置,23a、23b是冷媒流量分配部,22a、22b是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与室外单元通信的室外通信部,31a、32a、33a、31b、32b、33b是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与室内单元通信的室内通信部,41a、51a、61a、41b、51b、61b是控制室内单元的室内控制部,42a、52a、62a、42b、52b、62b是室内单元的通信手段即室内通信部。
各室内单元C1a、C2a、C3a、C1b、C2b、C3b的运转信息由室内控制部41a、51a、61a、41b、51b、61b收集,通过室内单元的室内通信部42a、52a、62a、42b、52b、62b和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a、Bb的室内用通信部31a、32a、33a、31b、32b、33b的通信E1a、E2a、E3a、E1b、E2b、E3b,传送到各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a、Bb。
另外,由上述通信通信E1a、E2a、E3a、E1b、E2b、E3b获得的各室内单元C1a、C2a、C3a、C1b、C2b、C3b的运转信息,通过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a、Bb的室外用通信部22a、22b和室外单元的室外通信部4的通信D传送到室外单元A。
另外,根据由上述通信D获得的各室内单元C1a、C2a、C3a、C1b、C2b、C3b的运转信息,室外单元A的冷媒流量控制部6确定压缩机1的目标运转频率及分别分配给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a、Bb的冷媒流量的目标分配量。
另外,根据上述确定的压缩机1的目标运转频率,室外单元的室外控制部5控制压缩机1的运转频率。
另外,上述确定的分别供给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a、Bb的冷媒流量的目标分配量,通过室外单元的室外通信部4和各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a、Bb的室外用通信部22a、22b的通信D传送到各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a、Bb。
另外,根据由上述通信D获得的分别供给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a、Bb的冷媒流量的目标分配量,冷媒流量分配部23a、23b确定各节流装置11a、12a、13a、11b、12b、13b的目标开度,控制冷媒流量的分配。
另外,如上述,目标开度可以由冷媒流量分配部23a、23b确定,也可以由冷媒流量控制部6确定,通过通信D传送到各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a、Bb。
图4中,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侧的室外用通信部22a、22b及室内用通信部31a、32a、33a、31b、32b、33b各自独立。因而,即使通信手段互不相同,即,室外单元A和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a、Bb的通信D是复式系统专用的通信手段,另外,室内单元C1a、C2a、C3a、C1b、C2b、C3b和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a、Bb的E1a、E2a、E3a、E1b、E2b、E3b是一对一系统专用的通信手段,也可以构成系统。
如以上,该实施例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安装有可控制容量的压缩机的复式系统专用的室外单元、与上述室外单元连接的多个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以及与上述各冷媒流量控制单元连接的单个或多个一对一系统专用的室内单元构成,上述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中不具备节流装置,上述各冷媒流量控制单元将连接的各室内单元的运转信息传送到室外单元,另外,上述室外单元配合从各冷媒流量控制单元获得的各室内单元的运转信息,控制压缩机的运转频率,而且,向各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传送各自要求的空气调节能力所对应的冷媒分配量,各冷媒流量控制单元进一步将从室外单元接收的冷媒分配量分配到连接的各个室内单元。
实施例3.
图5表示实施例3的空调器的控制构成的一例。简单表示系统构成的图与实施例2的图3相同。
冷媒流量控制部21从室内单元取得运转信息,根据取得的运转信息,确定压缩机1的目标运转频率及分别分配给冷媒流量控制单元Ba、Bb的冷媒流量的目标分配量。上述目标运转频率通过通信D传送到室外单元A。节流装置11a、12a、13a、11b、12b、13b的各个目标开度可以由冷媒流量控制部21确定,或者,也可以由冷媒流量分配部23a、23b确定。
上述以外的图3的各构成要素与实施例2所述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实施例4.
从上述实施例1到实施例3中,说明了空调器具备复式系统专用的室外单元和一对一系统专用的室内单元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空调器也可以是具备一对一专用的室外单元和复式系统专用的室内单元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的空调器特征之一为可适用于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分别采用不同通信方式的情况。从而,以存在第一通信方式和采用与上述第一通信方式不同通信次序的第二通信方式的情况为前提,其特征之一为,空调器具备采用第一通信方式的室外单元和采用第二通信方式的室内单元,冷媒流量控制单元的室外用通信部具有与上述第一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次序,冷媒流量控制单元的室内用通信部具有与上述第二通信方式对应的通信次序。从而,冷媒流量控制单元可以与室内通信部、室外通信部双方进行通信。而且,另一个特征为,冷媒流量控制单元具备有与室内单元对应的节流装置,通过节流装置控制分配到室内单元的冷媒流量。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在由安装有可控制容量的压缩机的复式系统专用的室外单元、与上述室外单元连接的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以及与上述冷媒流量控制单元连接的至少1个室内单元组成的空调器中,上述室内单元可采用已有的一对一系统专用的室内单元,可提供廉价的复式的空调器。
另外,空调器中,即使室外单元具备复式系统专用的通信手段,各室内单元具备一对一系统专用的通信手段,通过使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中具备互不相同的两个通信手段,即与室外单元的通信所对应的复式系统专用的通信手段和与各室内单元的通信所对应的一对一系统专用的通信手段,也可构成廉价的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一个室内单元;控制供给上述室内单元的冷媒流量的室外单元;控制上述室外单元和上述室内单元的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上述冷媒流量控制单元具有与上述室内单元通信的室内用通信部;与上述室外单元通信的室外用通信部;至少一个节流装置,其调节供给上述室内单元的冷媒流量;冷媒流量控制部,其经由上述室内用通信部取得上述室内单元的运转状况,根据取得的运转状况生成与供给上述室内单元的冷媒流量相关的冷媒流量信息,根据上述冷媒流量信息控制上述节流装置,经由上述室外用通信部将上述冷媒流量信息通知上述室外单元,上述室外单元根据上述冷媒流量信息控制冷媒流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外单元用于一个室外单元与多个室内单元对应的复式系统,上述室内单元用于一个室外单元与一个室内单元对应的一对一系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外单元具备与上述复式系统对应的室外通信部,上述室内单元具备与上述一对一系统对应的室内通信部,上述室外用通信部具有与上述室外通信部对应的通信次序,上述室内用通信部具有与上述室内通信部对应的通信次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器包括多个室内单元;与上述多个室内单元分别对应的多个节流装置,上述冷媒流量控制单元经由上述室内用通信部取得上述多个室内单元分别的运转状况,根据取得的多个运转状况确定分别分配给上述多个室内单元的冷媒流量,利用确定的冷媒流量控制上述多个节流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外单元具备采用第一通信方式的第一方式通信部,上述室内单元具备采用与上述第一通信方式不同的第二通信方式的第二方式通信部,上述室外用通信部具有与上述第一方式通信部对应的通信次序,上述室内用通信部具有与上述第二方式通信部对应的通信次序。
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有控制冷媒流量的压缩机的室外单元;连接到上述室外单元的多个冷媒流量控制单元;连接到上述多个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之一的多个室内单元,上述室外单元经由上述多个冷媒流量控制单元取得上述多个室内单元的运转信息,根据取得的运转信息控制上述压缩机,生成供给上述多个冷媒流量控制单元的冷媒流量的分配信息,将上述分配信息通知上述多个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上述多个冷媒流量控制单元具备调节供给上述多个室内单元的冷媒流量的多个节流装置;从上述室外单元接收上述分配信息,根据上述分配信息控制上述多个节流装置的冷媒流量分配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外单元具备与复式系统对应的室外通信部,上述多个室内单元具备与一对一系统对应的多个室内通信部,上述多个冷媒流量控制单元具备具有与上述室外通信部的通信所对应的通信次序的至少一个室外用通信部;具有与上述多个室内通信部的通信所对应的通信次序的至少一个室内用通信部。
全文摘要
空调器由安装有可控制容量的压缩机的复式系统专用的室外单元、与室外单元连接的冷媒流量控制单元以及与冷媒流量控制单元连接的单个或多个一对一系统专用的室内单元构成,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不具备节流装置,冷媒流量控制单元具备与各室内单元对应的通信手段和与各室内单元对应的节流装置,通过收集各室内单元的运转信息并调节节流装置,控制向各室内单元分配适宜的冷媒流量,另外,还具备与室外单元对应的通信手段,控制室外单元的压缩机运转频率,以提供各室内单元所必要的冷媒流量。
文档编号F24F3/06GK1492984SQ0182263
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4日
发明者永野和生, 志田安规, 满嶋和行, 行, 规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