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炉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5763阅读:1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活动炉箅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具清灰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活动炉箅子。
背景技术
现有蜂窝煤炉的炉箅子,一般是在炉膛下部设置几个固定的伸出爪,需要清理炉灰添煤时,大都采用从炉箅子下面用火钩子掏乏煤,或者用煤夹子从上面将烧红的煤一块一块地夹出来,清理乏煤后再一块一块地将未燃尽的红煤和新煤添回炉膛。这种添煤清灰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从炉箅子下面掏乏煤的方法,往往需要配合从炉膛顶部向下压所有的煤,但是由于蜂窝煤中焦炭的凝聚,乏煤往往不能被全部压下去,而上面的煤却会被压裂。2、从炉膛顶部向外夹煤的方法,操作非常不安全,烧红的煤稍不留神,就会被夹碎跌落,而且整个操作过程中,炉膛都是敞开的,不但烘烤操作者,而且灰尘特别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动炉箅子,操作者可以不用敞开炉膛,在炉体外面便可以顺利的完成除灰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活动炉箅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连接在炉膛与灰室之间的支撑平板,所述平板中心具有一直径大于蜂窝煤的圆孔,所述平板左右两端的底部分别连接一滑道,一活动炉排,其两端分别滑动的穿过所述滑道,露出所述滑道的活动炉排两端分别插设有一拨叉,所述两拨叉的下部与一转轴连成一体,所述转轴设置在炉体底部,露出所述炉体的转轴上设置有一手柄。
所述活动炉排呈半圆弧状,其两端呈伸出的方形柱,所述方形柱的外端是圆柱形端头,所述活动炉排的凹弧处设置有2~4个凸出的刃齿,沿所述活动炉排的凹弧处向下设置有一圆弧形推板。
所述刀齿的顶面为平面,所述刀齿的前面向斜下方倾斜。
所述刀齿的数量为三个。
所述转轴设置在一套筒内,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炉体上。
与所述转轴连成一体的两拨叉是与所述转轴一体铸造成型的。
在正常情况下,活动炉排可以作为炉箅子承托蜂窝煤;在需要添煤时,可以通过手柄带动拨叉控制活动炉排向后移动,将乏煤压下并添煤后,再通过摇动手柄控制活动炉排切断连接的乏煤,并继续承托剩余的蜂窝煤。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一个活动炉排和一手柄带动的拨叉摆动机构,因此可以带动活动炉排前后移动,使添煤除灰工作既安全方便,又不会扬起灰尘。2、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活动炉排上设置了凸出的切齿和向下的弧形推板,因此活动炉排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切齿切断乏煤与上面煤的连接,通过推板将乏煤推开,防止未切到的部分继续粘连。3、本实用新型带动活动炉排移动的摆动机构采用一转轴上连接一手柄和两拨叉的结构方式,既简单,又灵活,制作安装也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用于各种蜂窝煤炉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活动炉排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仰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炉膛的炉瓦1底部设置一支撑炉瓦的支撑平板2,支撑平板2的中心具有一直径大于蜂窝煤的圆孔3,支撑平板2通过螺栓杆连接到炉体上部与炉体形成一体。在支撑平板2左右两端的底面,分别设置有一滑道4。一活动炉排5呈半圆弧状,半圆弧的两端呈伸出的方形柱51,方形柱51的外端是圆柱形端头52。方形柱51部位滑动地设置在左右两端的滑道4内,圆柱形端头52露出滑道4。活动炉排5的凹弧处设置有三个凸出的刃齿6(如图4、图5所示),刀齿6的刃口向下倾斜,沿着活动炉排5的凹弧处向下设置有一圆弧型推板7。活动炉排5后部两端伸出的横杆53具有一定的辅助定位功能。如图1、图3所示,在炉体的下部设置一贯通炉体左右的轴套8,在轴套8内设置有一转轴9,转轴9的一端设置有一位于炉体外的手柄10,转轴9上还固定或者一体成型有两个拨叉11,两拨叉11分别插设在活动炉排5的圆柱形端头52外面。
上述实施例中,各个部件的结构和连接方式都是可以变化的,比如轴套8也可以不采用贯通的形式,而采用两点支承的方式等。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活动炉排5是处于支承平板2的下面,以起到承托蜂窝煤的作用。当需要添新煤时,首先摇动手柄10带动两拨叉11向后移动;插设在拨叉11内的圆柱形端头52带动活动炉排5向后移动,让出支承平板2上的圆孔3的位置,由于圆孔3直接大于蜂窝煤的直径,而且没有其它结构的阻碍,因此蜂窝煤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落或在人为轻压之下便可以落入灰室,一般灰室的高度差不多是一块煤的高度;此时再反向摇动手柄10带动活动炉排5向前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活动炉排5上的刀齿6可以切开乏煤,弧形推板7可以将切开的乏煤向前推,以防止未切到的部位与其它煤体连接在一起,也便于从炉具清灰口处清除乏煤;当活动炉排5回复到原位时,便可以在炉膛顶部添新煤,在灰室内清灰。当然新煤也可以在向下压煤时就添入。
权利要求1.一种活动炉箅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连接在炉膛与灰室之间的支撑平板,所述平板中心具有一直径大于蜂窝煤的圆孔,所述平板左右两端的底部分别连接一滑道,一活动炉排,其两端分别滑动的穿过所述滑道,露出所述滑道的活动炉排两端分别插设有一拨叉,所述两拨叉的下部与一转轴连成一体,所述转轴设置在炉体底部,露出所述炉体的转轴上设置有一手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炉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炉排呈半圆弧状,其两端呈伸出的方形柱,所述方形柱的外端是圆柱形端头,所述活动炉排的凹弧处设置有2~4个凸出的刃齿,沿所述活动炉排的凹弧处向下设置有一圆弧型推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动炉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顶面为平面,所述刀齿的前面向斜下方倾斜。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活动炉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数量为三个。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活动炉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置在一套筒内,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炉体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活动炉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置在一套筒内,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炉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动炉箅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连接在炉膛与灰室之间的支撑平板,所述平板中心具有一直径大于蜂窝煤的圆孔,所述平板左右两端的底部分别连接一滑道,一活动炉排,其两端分别滑动的穿过所述滑道,露出所述滑道的活动炉排两端分别插设有一拨叉,所述两拨叉的下部与一转轴连成一体,所述转轴设置在炉体底部,露出所述炉体的转轴上设置有一手柄。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一个活动炉排,并在活动炉排上设置了凸出的切齿和向下的弧形推板,因此在活动炉排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切齿和推板的推切作用,使添煤除灰工作既安全方便,又不会扬起灰尘。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用于各种蜂窝煤炉中。
文档编号F24B1/00GK2740911SQ20042009322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9日
发明者贾华年, 狄锡坤, 李金标, 张伟, 张小菁 申请人:北京桑普阳光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