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炉炉底双料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081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形炉炉底双料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固定料位的布料结构,特别是一种环形炉炉底 双料位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炼钢中的环形炉炉底采用的是单固定料位的布料方式,如图1
所示。炉底一共有324个固定料位,坯料就放置在这324个料位上。期间 由于环形炉经过长时间使用,炉底料槽深度越来越深,对炉底的侵蚀和 冲击很严重,而且料槽会随着炉底使用时间的加长逐渐加深,从最 初设计的每个料槽深度10,,炉底耐火材料首层厚度为117mrn,经多年使 用,造成炉底料槽最深达到了 70mm。严重影响管坯的加热效果,同时 还增加了能源消耗。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 形炉炉底双料位结构,以利于达到延长环形炉炉底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 率及安全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环形炉炉 底双料位结构,该结构包括有环形炉布置有多个固定料位的炉底,每相邻
两个料位之间为等间距,其中在与所述炉底平行之处又设置一炉底3,在
炉底3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料位,每个料位的位置与炉底两个料位之间间距
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通过采用环形炉炉底双料位布置,可以把炉底的 使用效率提高一倍,同时炉底承受坯料的压力比原来受力更加均匀,提高 了坯料的内在质量。同时,大大的增加环形炉炉底的使用寿命,促进安全生产。

图1为改造前的炉底料位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炉炉底双料位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坯料 3、 炉底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炉炉底双料位结构加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炉炉底双料位结构包括有环形炉布 置有多个固定料位的炉底,每相邻两个料位之间为等间距,在与所述炉底 平行之处乂设置一炉底3,在炉底3上设置有多个同定料位,每个料位的位 置与炉底两个料位之间间距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炉炉底双料位结构采用的是 一种新型的双固定 料位炉底布料结构。在环形炉炉底,原来设计为324个固定料位基础 上,通过对炉底的改造,与炉底平行之处又设置一炉底3,再增加324 个料位,并且两组料位交替使用,这样相应减少了由于固定一组料 位对炉底的侵蚀和冲击,可以增加炉底一倍的使用寿命;这样对环 形炉炉底的布料方式的改造,增加一套布料料位,两套料位交替使 用,经过炉底改造后的双料位结构如图2所示,两组料位交替使用,定期更换。
该结构是环形炉布料方式的一项重大改进,这种双固定料位的 布料方式,对延长环形炉炉底的使用周期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环形炉炉底双料位结构,该结构包括有环形炉布置有多个固定料位的炉底,每相邻两个料位之间为等间距,其特征是在与所述炉底平行之处又设置一炉底(3),在炉底(3)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料位,每个料位的位置与炉底两个料位之间间距相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形炉炉底双料位结构,该结构包括有环形炉布置有多个固定料位的炉底,每相邻两个料位之间为等间距,在与所述炉底1平行之处又设置一炉底3,在炉底3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料位,每个料位的位置与炉底1两个料位之间间距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通过采用环形炉炉底双料位布置,可以把炉底的使用效率提高一倍,同时炉底承受坯料的压力比原来受力更加均匀,可以大大的增加环形炉炉底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7B13/10GK201311187SQ200820142539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0日
发明者丁宏钧, 朱学强, 柳杨坤, 石忠安, 涛 马 申请人: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