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质物料干燥破碎方法及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320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泥质物料干燥破碎方法及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质物料干燥破碎方法及专用装置,属于泥质物料干燥过程破碎泥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泥质(煤泥、红土等其它泥质矿物)物料在干燥过程中,因其粒度细、含水高、 粘度大,往往团球现象严重,背景技术一般采用的破碎装置为“活动翼板”,是一种笨重、结构复杂的蓖条式破碎装置,安装运输极为不方便;安装方式“活动翼板”与滚筒内壁通过轴承相连接,其轴承底座焊在滚筒内壁上;“活动翼板”顾名思义,就是随滚筒干燥机的回转而左右摆动,将泥团打碎。上述结构的缺点是投资大、笨重、易磨损、易脱落、噪声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泥质物料干燥破碎方法及专用装置,方便实用,重量轻、无噪音、效果好,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泥质物料干燥破碎方法,包含如下步骤①泥质物料从入料端进入滚筒干燥机,滚筒旋转,泥质物料在滚筒中向出料端运动,并通入热介质进行热质交换;②滚筒内设有若干根棒线状体,棒线状体的布置方向与滚筒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45度;③泥质物料在滚筒中向出料端运动的过程中与棒线状体碰撞,破碎,干燥后的泥质物料在滚筒出料端排出。滚筒内设有扬料板,随着滚筒的转动,泥质物料被扬料板提起、洒落,与棒线状体碰撞,破碎。所说的棒线状体与滚筒的轴线平行,其端部垂直于滚筒直径方向布置,棒线状体的布置方向与滚筒轴线之间的角度等于零度。所说的棒线状体,包括绳索、杆、条、棒、带、线等,绳索效果最佳。所说的棒线状体可以固定在滚筒上,与滚筒一起旋转;棒线状体也可以与滚筒分离设置,滚筒旋转,棒线状体不随滚筒旋转。棒线状体的密度,根据干燥机滚筒内径大小和物料粘度而定,或视实际情况而定。 棒线状体长度主要视预干燥物料含水量及其粘结度而定,一般装在滚筒头部或入料端,其长度也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棒线状体长度< 1/3滚筒长度。泥质物料干燥破碎专用装置,包含支架、棒线状体、滚筒,支架在滚筒内部径向设置,至少两组,若干根棒线状体在滚筒内部设置,棒线状体的布置方向与滚筒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45度,棒线状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架上。所说的径向布置,是指支架垂直于滚筒中心线,沿滚筒直径方向布置。所说的棒线状体与滚筒的轴线平行,其端部垂直于滚筒直径方向布置,棒线状体的布置方向与滚筒轴线之间的角度等于零度。所说的设置在滚筒内的某个支架,由多根架组成,多根架相互之间交叉布置;例如两根架,十字交叉布置;六根架,米字交叉布置;架的数量根据干燥机滚筒直径大小而定。最佳方式为多根架以滚筒圆心为起点呈放射性布置。所说的棒线状体,包括绳索、杆、条、棒、带、线等,绳索效果最佳。棒线状体上设有拉紧器,将棒线状体拉紧;所说的支架两端焊接在滚筒内壁上。所说的支架可以由多个链环相互连接构成,为拉链结构,若干根棒线状体分别固定在各自的链环上;棒线状体的两端设有与链环相连接的夹子,棒线状体用夹子固定在链环上。采用本发明当干燥粒度细、含水高、粘度大的泥质物料时,随滚筒的转动,泥质物料被扬料板提起、洒落,在理想状态下,形成“料幕”,与高温介质形成质热交换状态。但对于粒度细、含水高、粘度大的泥质物料并非如此,往往形成结块(团球),大大缩小了蒸发面积, 影响质热交换效果;本发明中棒线状体的作用是将洒落过程中的大块泥团破碎,分解为小块或微粒,加大了蒸发面积,提高了干燥速率。由于滚筒的周而复始的回转,使其物料也随之周而复始的进行破碎,由大变小,由小变微(粒),逐渐加大蒸发面积,提高蒸发水量,加大降水幅度,即可获得理想的干燥效果。本发明可与中国专利“强力清扫防粘滚筒”(专利号2006201283M4)相配合,用于干燥滚筒入料端实施破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重量轻、投资少,不脱落、无噪音;沿滚筒干燥机轴线方向安装同等长度的棒线状体,与背景技术的活动翼板破碎装置相比,本发明的总重量仅是背景技术的十分之一,投资也为背景技术的十分之一,减少和消除噪音是本发明重要的技术效^ ο


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侧视示意图中支架1、链环2、棒线状体3、拉紧器4、夹子5、滚筒6、导料装置7。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泥质物料干燥破碎方法,包含如下步骤①泥质物料从入料端进入滚筒干燥机,滚筒旋转,泥质物料在滚筒中向出料端运动,并通入热介质进行热质交换;②滚筒内设有若干根棒线状体,棒线状体的布置方向与滚筒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45度;③泥质物料在滚筒中向出料端运动的过程中与棒线状体碰撞,破碎,干燥后的泥质物料在滚筒出料端排出。所说的棒线状体与滚筒的轴线平行,其端部垂直于滚筒直径方向布置,棒线状体的布置方向与滚筒轴线之间的角度等于零度。滚筒内设有扬料板,随着滚筒的转动,泥质物料被扬料板提起、洒落,与棒线状体碰撞,破碎。所说的棒线状体可以固定在滚筒上,与滚筒一起旋转;棒线状体也可以与滚筒分离设置,滚筒旋转,棒线状体不随滚筒旋转。棒线状体的密度,根据干燥机滚筒内径大小和物料粘度而定,或视实际情况而定。棒线状体长度主要视预干燥物料含水量及其粘结度而定,一般装在滚筒头部或入料端,其长度也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棒线状体长度< 1/3滚筒长度;所说的棒线状体是绳索。泥质物料干燥破碎专用装置,包含支架1、棒线状体3、滚筒6,支架在滚筒内部径向设置,至少两组,若干根棒线状体在滚筒内部设置,棒线状体的布置方向与滚筒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45度,棒线状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架上。所说的径向布置,是指支架垂直于滚筒中心线,沿滚筒直径方向布置。所说的棒线状体与滚筒的轴线平行,其端部垂直于滚筒直径方向布置,棒线状体的布置方向与滚筒轴线之间的角度等于零度。所说的设置在滚筒内的某个支架,由多根架组成,多根架相互之间交叉布置;本实施例为六根架,米字交叉布置。棒线状体上设有拉紧器4,将棒线状体拉紧;所说的支架两端焊接在滚筒内壁上。所说的支架由多个链环2相互连接构成,为拉链结构,若干根棒线状体分别固定在各自的链环上;棒线状体的两端设有与链环相连接的夹子5,棒线状体用夹子固定在链环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泥质物料干燥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①泥质物料从入料端进入滚筒干燥机,滚筒旋转,泥质物料在滚筒中向出料端运动,并通入热介质进行热质交换;② 滚筒内设有若干根棒线状体,棒线状体的布置方向与滚筒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45度; ③泥质物料在滚筒中向出料端运动的过程中与棒线状体碰撞,破碎,干燥后的泥质物料在滚筒出料端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泥质物料干燥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滚筒内设有扬料板,随着滚筒的转动,泥质物料被扬料板提起、洒落,与棒线状体碰撞,破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泥质物料干燥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棒线状体与滚筒的轴线平行,其端部垂直于滚筒直径方向布置,棒线状体的布置方向与滚筒轴线之间的角度等于零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泥质物料干燥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棒线状体可以固定在滚筒上,与滚筒一起旋转;棒线状体也可以与滚筒分离设置,滚筒旋转,棒线状体不随滚筒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泥质物料干燥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棒线状体,包括绳索、杆、条、棒、带、线,棒线状体长度< 1/3滚筒长度。
6.一种泥质物料干燥破碎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支架(1)、棒线状体(3)、滚筒 (6),支架在滚筒内部径向设置,至少两组,若干根棒线状体在滚筒内部设置,棒线状体的布置方向与滚筒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45度,棒线状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之泥质物料干燥破碎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棒线状体与滚筒的轴线平行,其端部垂直于滚筒直径方向布置,棒线状体的布置方向与滚筒轴线之间的角度等于零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之泥质物料干燥破碎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设置在滚筒内的某个支架,由多根架组成,多根架相互之间交叉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之泥质物料干燥破碎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棒线状体,包括绳索、杆、条、棒、带、线,棒线状体上设有拉紧器(4),将棒线状体拉紧;所说的支架两端焊接在滚筒内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之泥质物料干燥破碎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支架由多个链环(2)相互连接构成,为拉链结构,若干根棒线状体分别固定在各自的链环上;棒线状体的两端设有与链环相连接的夹子(5),棒线状体用夹子固定在链环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质物料干燥破碎方法及专用装置,属于泥质物料干燥过程破碎泥团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如下步骤①泥质物料从入料端进入滚筒干燥机,滚筒旋转,泥质物料在滚筒中向出料端运动,并通入热介质进行热质交换;②滚筒内设有若干根棒线状体,棒线状体的布置方向与滚筒轴线之间的角度小于等于45度;③泥质物料在滚筒中向出料端运动的过程中与棒线状体碰撞,破碎,干燥后的泥质物料在滚筒出料端排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重量轻、投资少,不脱落、无噪音;沿滚筒干燥机轴线方向安装同等长度的棒线状体,与背景技术的活动翼板破碎装置相比,本发明的总重量仅是背景技术的十分之一,投资也为背景技术的十分之一,减少和消除噪音是本发明重要的技术效果。
文档编号F26B3/00GK102435048SQ20111028720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
发明者周玉森, 张兆奇, 张威, 张婉玲, 张煜楠, 张迅, 陶钧 申请人:唐山市协力选煤干燥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