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876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床还原炉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的结构。
背景技术
旋转床还原炉又称转底炉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有色冶金等工业领域,用于预还原各种冶金粉尘、难处理金属矿等,其适应温度800 1300°C。中国专利CN200920278288. 3 公开了一种环型转底炉的炉底机械装置,沿环形炉底中心圆周上有多个驱动装置、多个支撑装置和多个定心装置。中国专利CN200910011712. 2公开了一种新型直接还原转底炉其特征多个烧嘴布置在顶部耐火材料墙上,且垂直于台车上的料面,煤气温度约400°C,预热空气温度800 V,燃烧温度1300 V。日本专利中国申请号CN200910151113. 0、公开了一种转底炉,圆环状的炉体架,在该炉体架上配设的炉床隔热部件及其上配设的多个耐火材料,在所述旋转炉床的外周和内周经支撑部件配设的外周侧角耐火材料及内周侧角耐火材料,充分计算了耐火材料的热膨胀预留间隙。中国专利CN200920315385. 5公开了一种转底炉炉底结构,上炉盘上设置耐火材料层,下炉盘底面外圆周均设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辊、支撑转轮和支撑轨道,支撑轨道安装于混凝土基础上。中国专利CN200920315388. 9公开了一种转底炉转底机械装置,上炉盘上设置耐火材料层,下炉盘底面外圆周均设置包括支撑辊、支撑转轮和支撑轨道,所述下炉盘外圆均设有驱动装置,炉盘与炉墙之间有环缝。日本专利中国申请号CN03810765. 1、国际申请PCT/JP2003/0067422003. 5. 29公开了一种转底炉的炉侧壁结构,炉内侧壁和外侧壁是一个多边形。随着工业生产的需要,对更高温度旋转床还原炉提出了要求,目前已有的转底炉结构设计难以满足1300 1550°C高温的要求。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结构,实现了旋转床还原炉在1300 1550°C高温处理各种难处理金属矿的问题。一种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结构,包括炉体系统,炉壁耐材系统,旋转床系统,基础支撑系统,水刀密封系统;其特征是,炉体系统炉体系统的内环墙(3)、炉顶墙O)、外环墙 (3A)依次相连,共同组成一个同心圆环箱形体密封结构;炉壁耐材系统、旋转床系统和水刀密封系统均安装在同心圆环箱形体结构内部,炉体系统的底部是基础支撑系统。炉壁耐材系统、旋转床系统由外而内安装于同心圆环箱形体结构内部,水刀密封系统位于炉壁耐材系统内壁上,对称安装在旋转床系统的下部。优选的,所述炉体系统包括炉顶墙(2),内环墙(3),外环墙(3A),燃烧喷嘴(5), 二次风嘴(9)。内环墙(3)、炉顶墙O)、外环墙(3A)依次相连,共同组成一个同心圆环箱形体密封结构,内环墙(3)和外环墙(3A)的底部安装在基础支撑系统上。燃烧喷嘴(5)安装在内环墙(3)和外环墙(3A)上,位于炉堂(1)的中部,二次风嘴(9)安装在炉顶墙O)的中部,垂直于炉顶墙O)。[0006]本专业技术人员可根据炉子实际情况设计燃烧喷嘴(5)和二次风嘴(9)的具体位置,燃烧喷嘴(5)和二次风嘴(9)的数量本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炉子的大小、温度、工艺要求等进行设计。优选的,燃烧喷嘴(5)与内环墙(3)和外环墙(3A)成30-90度夹角安装。更优选的,内环墙(3)、外环墙(3A)、炉顶墙(2)均采用钢结构制造。优选的,炉壁耐材系统在同心圆环箱形体密封结构内,紧贴在炉顶墙O)、内环墙 (3)和外环墙(3A)的内壁上。所述炉壁耐材系统包括内环耐火墙G)、外环耐火墙(4A)、 炉顶耐火墙(8)、密封耐火纤维(7)、内环墙迷宫(6)、外环墙迷宫(6A)、微纳米高辐射覆层 (10)组成。内环耐火墙G)、外环耐火墙(4A)、炉顶耐火墙(8)分别连接在内环墙(3)、外环墙(3A)和炉顶墙O)的内墙壁上,由多层耐火材料组成,保温性能好。内环墙迷宫(6) 和外环墙迷宫(6A)位于内环耐火墙(4)和外环耐火墙(4A)与旋转床系统相衔接处。优选的,内环墙迷宫(6)和外环墙迷宫(6A)中均由密封耐火纤维(7)进行密封, 有效防止了炉堂内的高温(1300 1550°C )辐射或对流传到下部的水刀密封处。在内环耐火墙G)、外环耐火墙(4A)、炉顶耐火墙(8)表面涂覆了一层微纳米高辐射覆层(10),既提高了内环耐火墙G)、外环耐火墙(4A)、炉顶耐火墙(8)的耐热性能,又提高了热辐射性能, 提高了炉子的加热效率,节能降耗。优选的,旋转床系统位于同心圆环箱形体密封结构内中部,围绕同心圆的圆心旋转,旋转床系统的边缘与炉壁耐材系统相衔接;旋转床系统通过托梁(13)两边的一对旋转床水刀04)与水刀密封系统相连,旋转床下部通过滑轨(17)与基础支撑系统的支撑轮 (29)相连。旋转床系统通过旋转床体(11)的两个边缘分别与内环墙迷宫(6)和外环墙迷宫(6A)相衔接共同组成迷宫密封,所述旋转床系统包括旋转床体(11)、内环支架(12)、外环支架(12A)、托梁(13)、 支撑梁(14)、稳定架(15)、支柱(16)、滑轨(17)、定位轨(18)、定位轮(19)、定位轮支座 (20)、液压定位轴(21)、齿条式支柱( )、驱动齿轮(27)、驱动设备08)。旋转床体(11) 安装在托梁(1 上,两端分别由内环支架(1 和外环支架(12A)固定,内环支架(12)和外环支架(12A)分别安装在托梁(1 的两端。托梁(1 安装在支撑梁(14)上,支撑梁 (14)两端分别由稳定架(15)、支柱(16)和齿条式支柱(26)支撑,支柱(16)和齿条式支柱 (26)下端均装有滑轨(17),滑轨(17)在基础支撑系统的支撑轮09)上滑动。定位轨(18) 固定在支柱(16)的中部,液压定位轴通过定位轮支座(20)、定位轮(19)压在定位轨 (18)上,起到同心圆定位的作用。齿条式支柱06)除对支撑梁(14)起到支撑作用外,还与驱动齿轮(XT)配合,在驱动设备08)的动力驱动下使旋转床系统以同心圆方式旋转。优选的,旋转床体(11)由多层耐火材料组成,保温性能好。优选的,定位轮(19) 一端轮缘压在定位轨(18)上,另一端轮缘压在定位轮支座OO)的槽底,使定位轮有很强的支撑力,定位轨(18)上和定位轮支座OO)的槽底均有润滑。优选的,驱动设备08)是液压马达,或是电机。优选的,水刀密封系统位于内环耐火墙G)、外环耐火墙(4A)的下方内环墙(3) 和外环墙(3A)的内壁上,是一个环形上开口的装水的箱体。所述水刀密封系统包括支架 (22)、水槽(23)、旋转床水刀(M)、墙壁水刀(25) 0 一对水槽(23)和一对墙壁水刀(25)分别焊接在内环墙( 和外环墙(3A)上;一对支架0 的一端焊接在对应的一对水槽03) 上,另一端焊接在对应的内环墙C3)或外环墙(3A)上;一对旋转床水刀04)焊接在托梁(13)的两端,一边一个;旋转床水刀04)和墙壁水刀0 插入水槽,起到密封作用。优选的,基础支撑系统与炉体系统内环墙、外环墙的底部相连,并通过支撑轮与旋转床系统的滑轨(17)相连。所述基础支撑系统包括支撑轮09)、支撑轮座(30)和钢筋混凝土基础(31)。支撑轮09)安装在支撑轮座(30)上,支撑轮座(30)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基础(31)上,由上到下依次排列。优选的,支撑轮09) —端轮缘压在滑轨(17)上,另一端轮缘压在支撑轮座(30)的槽底,使支撑轮有很强的支撑力,滑轨(17)上和支撑轮座(30)的槽底均有润滑。本实用新型高温旋转床还原炉采用发生炉煤气、或焦炉煤气、或天然气、或其它可燃气体由燃烧嘴(11)实现富氧(助然热风中富氧30 80%的氧气)燃烧产生高温,经预热的二次热风GOO 600°C)由二次风嘴(9)喷入炉堂(1)助燃,待还原含铁物料铁矿粉、 或赤泥、或锰矿、或红土镊矿、或铬矿、或有色金属矿等等造成球均勻布料于旋转床体(11) 上被加热,内环耐火墙(4)、外环耐火墙(4A)和炉顶耐火墙(8)炉壁上的微纳米高辐射覆层使炉内热量高效率辐射到旋转床体(11)的物料球上,使炉堂温度达到1300 1550°C,把旋转床体(11)上的物料球加热到1250 1500°C,得到高温还原产物。名词解释微纳米高辐射覆层当冶金炉窑工作温度在1000°C以上时,辐射传热占总传热量 80%以上,所以提高辐射传热的效率可以极大的提高炉窑的热效率。高辐射覆层技术是一项利用提高材料表面发射率,提高辐射传热效率的高效节能新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体现在1、炉体系统是一个同心圆环箱形体密封结构,有效防止了外来有害粉尘对旋转床驱动系统的腐蚀,炉体系统内环耐火墙、外环耐火墙、炉顶耐火墙和床体耐材均由多层耐火材料组成,保温性能好,适应粉尘多切具有腐蚀性环境的赤泥等类似矿物的处理和高寒地区使用。2、在内环耐火墙、外环耐火墙、炉顶耐火墙表面涂覆了一层微纳米高辐射覆层,既提高了内环耐火墙、外环耐火墙、炉顶耐火墙的耐热性能,又提高了热辐射性能,提高了炉子的加热效率,节能降耗。3、在内环耐火墙和外环耐火墙与旋转床系统相衔接处的迷宫密封结构和密封耐火纤维的应用,有效防止了炉堂内的高温(1300 1550°C )辐射或对流传到下部的水刀密封处。迷宫密封结构和水刀密封双层密封使炉子热效率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其中1 炉堂,2 炉顶墙,3 内环墙,3A 外环墙,4 内环耐火墙,4A 外环耐火墙,5 燃烧喷嘴,6 内环墙迷宫,6A 外环墙迷宫,7 密封耐火纤维,8 炉顶耐火墙,9 二次风嘴,10 微纳米高辐射覆层,11 旋转床体,12 内环支架,12A 外环支架,13 :托梁,14 支撑梁,15 稳定架,16 :支柱,17 :滑轨,18 定位轨,19 定位轮, 20 定位轮支座,21 液压定位轴,22 支架,23 水槽,24 旋转床水刀,25 墙壁水刀,26 齿条式支柱,27 驱动齿轮,28 驱动设备,29 支撑轮,30 支撑轮座,31 钢筋混凝土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 一种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结构,包括炉体系统,炉壁耐材系统,旋转床系统,基础支撑系统,水刀密封系统;其特征是,炉体系统是一个同心圆环箱形体密封结构,炉壁耐材系统、旋转床系统和水刀密封系统均安装在炉箱形体结构内部,炉体系统的底部是基础支撑系统。炉壁耐材系统在炉箱形体密封结构内,紧贴在炉顶墙2、内环墙3和外环墙3A的内墙上。旋转床系统位于炉箱形体密封结构内中部,围绕同心圆的圆心旋转;旋转床系统通过旋转床体11的两个边缘分别与内环墙迷宫6和外环墙迷宫6A相衔接共同组成迷宫密封;旋转床系统通过托梁13两边的一对旋转床水刀M与水刀密封系统相连;旋转床下部通过滑轨17与基础支撑系统的支撑轮四相连。水刀密封系统位于内环耐火墙4、外环耐火墙4A 下方的内环墙⑶和外环墙(3A)的内壁上,是一个环形上开口的装水的箱体。基础支撑系统与炉体系统内环墙、外环墙的底部相连,并通过支撑轮与旋转床系统的滑轨17相连。炉体系统包括炉顶墙2,内环墙3,外环墙3A,燃烧喷嘴5,二次风嘴9。内环墙3、 炉顶墙2、外环墙3A依次相连,共同组成一个同心圆环箱形体结构,内环墙3和外环墙3A的底部安装在基础支撑系统上。燃烧喷嘴5安装在内环墙3和外环墙3A上,位于炉堂1的中部,二次风嘴9安装在炉顶墙2的中部,垂直于炉顶墙2。本专业技术人员可根据炉子实际情况设计燃烧喷嘴5和二次风嘴9的具体位置, 燃烧喷嘴5和二次风嘴9的数量本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炉子的大小、温度、工艺要求等进行设计。燃烧喷嘴5与内环墙3和外环墙3A成40度夹角安装。内环墙3、外环墙3A、炉顶墙2 均采用钢结构制造。炉壁耐材系统包括内环耐火墙4、外环耐火墙4A、炉顶耐火墙8、密封耐火纤维7、 内环墙迷宫6、外环墙迷宫6A、微纳米高辐射覆层10组成。内环耐火墙4、外环耐火墙4A、 炉顶耐火墙8分别连接在内环墙3、外环墙3A和炉顶墙2的内墙壁上,由多层耐火材料组成,保温性能好。内环墙迷宫6和外环墙迷宫6A位于内环耐火墙4和外环耐火墙4A与旋转床系统相衔接处。内环墙迷宫6和外环墙迷宫6A中均由密封耐火纤维7进行密封,有效防止了炉堂内的高温(1300 1550°C )辐射或对流传到下部的水刀密封处。在内环耐火墙4、外环耐火墙4A、炉顶耐火墙8表面涂覆了一层微纳米高辐射覆层10,既提高了内环耐火墙4、外环耐火墙4A、炉顶耐火墙8的耐热性能,又提高了热辐射性能,提高了炉子的加热效率,节能降耗。旋转床系统包括旋转床体11、内环支架12、外环支架12A、托梁13、支撑梁14、稳定架15、支柱16、滑轨17、定位轨18、定位轮19、定位轮支座20、液压定位轴21、齿条式支柱沈、驱动齿轮27、驱动设备观。旋转床体11安装在托梁13上,两端分别由内环支架12 和外环支架12A固定,内环支架12和外环支架12A分别安装在托梁13的两端。托梁13安装在支撑梁14上,支撑梁14两端分别由稳定架15、支柱16和齿条式支柱沈支撑,支柱16 和齿条式支柱沈下端均装有滑轨17,滑轨17在基础支撑系统的支撑轮四上滑动。定位轨 18固定在支柱16的中部,液压定位轴21通过定位轮支座20、定位轮19压在定位轨18上, 起到同心圆定位的作用。齿条式支柱26除对支撑梁14起到支撑作用外,还与驱动齿轮27 配合,在驱动设备28的动力驱动下使旋转床系统以同心圆方式旋转。旋转床体11由多层耐火材料组成,保温性能好。定位轮19 一端轮缘压在定位轨18上,另一端轮缘压在定位轮支座20的槽底,使定位轮有很强的支撑力,定位轨18上和定位轮支座20的槽底均有润滑。 驱动设备观是液压马达,或是电机。水刀密封系统包括支架22、水槽23、旋转床水刀M、墙壁水刀25。一对水槽23 和一对墙壁水刀25分别焊接在内环墙3和外环墙3A上;一对支架22的一端焊接在对应的一对水槽23上,另一端焊接在对应的内环墙3或外环墙3A上;一对旋转床水刀M焊接在托梁13的两端,一边一个;旋转床水刀M和墙壁水刀25插入水槽,起到密封作用。基础支撑系统包括支撑轮四、支撑轮座30和钢筋混凝土基础31。支撑轮四安装在支撑轮座30上,支撑轮座30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基础31上,由上到下依次排列。支撑轮四一端轮缘压在滑轨17上,另一端轮缘压在支撑轮座30的槽底,使支撑轮有很强的支撑力,滑轨17上和支撑轮座30的槽底均有润滑。本实用新型高温旋转床还原炉采用发生炉煤气、或焦炉煤气、或天然气、或其它可燃气体由燃烧嘴11实现富氧(助然热风中富氧60%的氧气)燃烧产生高温,经预热的二次热风GOO 60(TC )由二次风嘴9喷入炉堂1助燃,待还原含铁物料铁矿粉、或赤泥、或锰矿、或红土镊矿、或铬矿、或有色金属矿等等造成球均勻布料于旋转床体11上被加热,内环耐火墙4、外环耐火墙4A和炉顶耐火墙8炉壁上的微纳米高辐射覆层使炉内热量高效率辐射到旋转床体11的物料球上,使炉堂温度达到1300 1550°C,把旋转床体11上的物料球加热到1250 1500°C,得到高温还原产物。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燃烧喷嘴5与内环墙3和外环墙3A成45度夹角安装,采用焦炉煤气由燃烧嘴5实现富氧(助然热风中富氧50%的氧气)燃烧产生高温,经预热的二次热风(600°C )由二次风嘴9喷入炉堂1助燃,待还原赤泥造成球均勻布料于旋转床体11上被加热,使炉堂温度达到1500°C,把旋转床体11上的物料球加热到1450°C,得到高温还原铁产物。其它同实施例1。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燃烧喷嘴5与内环墙3和外环墙3A成60度夹角安装,采用发生炉煤气由燃烧嘴5实现富氧(助然热风中富氧30%的氧气)燃烧产生高温, 经预热的二次热风(500°C)由二次风嘴9喷入炉堂1助燃,待还原红土镊矿造成球均勻布料于旋转床体11上被加热,使炉堂温度达到1300°C,把旋转床体11上的物料球加热到 1250°C,得到高温还原铁产物。其它同实施例1。
8
权利要求1.一种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结构,包括炉体系统,炉壁耐材系统,旋转床系统,基础支撑系统,水刀密封系统;其特征是,炉体系统炉体系统的内环墙(3)、炉顶墙O)、外环墙(3A) 依次相连,共同组成一个同心圆环箱形体密封结构;炉壁耐材系统、旋转床系统和水刀密封系统均安装在同心圆环箱形体结构内部,炉体系统的底部是基础支撑系统;炉壁耐材系统、 旋转床系统由外而内安装于同心圆环箱形体结构内部,水刀密封系统位于炉壁耐材系统内壁上,对称安装在旋转床系统的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系统包括炉顶墙(2),内环墙(3),外环墙(3A),燃烧喷嘴(5),二次风嘴(9);内环墙(3)、炉顶墙(2)、外环墙(3A)依次相连,共同组成一个同心圆环箱形体密封结构,内环墙C3)和外环墙(3A)的底部安装在基础支撑系统上;燃烧喷嘴(5)安装在内环墙(3)和外环墙(3A)上,位于炉堂 (1)的中部,二次风嘴(9)安装在炉顶墙O)的中部,垂直于炉顶墙O)。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结构,其特征在于,燃烧喷嘴(5)与内环墙 (3)和外环墙(3A)成30-90度夹角安装;内环墙(3)、外环墙(3A)、炉顶墙(2)均采用钢结构制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结构,其特征在于,炉壁耐材系统在同心圆环箱形体密封结构内,紧贴在炉顶墙O)、内环墙(3)和外环墙(3A)的内壁上;所述炉壁耐材系统包括内环耐火墙G)、外环耐火墙(4A)、炉顶耐火墙(8)、密封耐火纤维(7)、内环墙迷宫(6)、外环墙迷宫(6A)、微纳米高辐射覆层(10)组成;内环耐火墙G)、外环耐火墙 (4A)、炉顶耐火墙⑶分别连接在内环墙(3)、外环墙(3A)和炉顶墙O)的内墙壁上,由多层耐火材料组成;内环墙迷宫(6)和外环墙迷宫(6A)位于内环耐火墙(4)和外环耐火墙 (4A)与旋转床系统相衔接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结构,其特征在于,内环墙迷宫(6)和外环墙迷宫(6A)中均由密封耐火纤维(7)进行密封;在内环耐火墙G)、外环耐火墙(4A)、炉顶耐火墙(8)表面涂覆了一层微纳米高辐射覆层(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旋转床系统位于同心圆环箱形体密封结构内中部,围绕同心圆的圆心旋转,旋转床系统的边缘与炉壁耐材系统相衔接;旋转床系统通过托梁(1 两边的一对旋转床水刀04)与水刀密封系统相连,旋转床下部通过滑轨(17)与基础支撑系统的支撑轮09)相连;旋转床系统通过旋转床体(11)的两个边缘分别与内环墙迷宫(6)和外环墙迷宫(6A)相衔接共同组成迷宫密封;所述旋转床系统包括旋转床体(11)、内环支架(1 、外环支架(12A)、托梁(1 、支撑梁(14)、稳定架(15)、支柱(16)、滑轨(17)、定位轨(18)、定位轮(19)、定位轮支座(20)、液压定位轴、齿条式支柱06)、驱动齿轮(XT)和驱动设备08);旋转床体(11)安装在托梁(13)上,两端分别由内环支架(12)和外环支架(12A)固定,内环支架(12)和外环支架 (12A)分别安装在托梁(13)的两端;托梁(13)安装在支撑梁(14)上,支撑梁(14)两端分别由稳定架(15)、支柱(16)和齿条式支柱(26)支撑,支柱(16)和齿条式支柱(26)下端均装有滑轨(17),滑轨(17)在基础支撑系统的支撑轮09)上滑动;定位轨(18)固定在支柱(16)的中部,液压定位轴通过定位轮支座(20)、定位轮(19)压在定位轨(18)上; 齿条式支柱06)对支撑梁(14)起支撑作用,并与驱动齿轮(XT)配合,在驱动设备08)的动力驱动下使旋转床系统以同心圆方式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旋转床体(11)由多层耐火材料组成;定位轮(19) 一端轮缘压在定位轨(18)上,另一端轮缘压在定位轮支座00) 的槽底,使定位轮有很强的支撑力,定位轨(18)上和定位轮支座00)的槽底均有润滑;驱动设备08)是液压马达,或是电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刀密封系统位于内环耐火墙G)、外环耐火墙(4A)的下方内环墙C3)和外环墙(3A)的内壁上,是一个环形上开口的装水的箱体;所述水刀密封系统包括支架(22)、水槽(23)、旋转床水刀(M)、墙壁水刀05);—对水槽03)和一对墙壁水刀05)分别焊接在内环墙(3)和外环墙(3A)上;一对支架0 的一端焊接在对应的一对水槽上,另一端焊接在对应的内环墙C3)或外环墙(3A)上;一对旋转床水刀04)焊接在托梁(1 的两端,一边一个;旋转床水刀04) 和墙壁水刀0 插入水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结构,其特征在于,基础支撑系统与炉体系统内环墙、外环墙的底部相连,并通过支撑轮与旋转床系统的滑轨(17)相连;所述基础支撑系统包括支撑轮09)、支撑轮座(30)和钢筋混凝土基础(31);支撑轮09)安装在支撑轮座(30)上,支撑轮座(30)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基础(31)上,由上到下依次排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轮09)—端轮缘压在滑轨(17)上,另一端轮缘压在支撑轮座(30)的槽底,滑轨(17)上和支撑轮座(30)的槽底均有润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旋转床还原炉炉体是一个同心圆环箱形体密封结构,炉体系统内环耐火墙、外环耐火墙、炉顶耐火墙和床体耐材均由多层耐火材料组成,耐火墙表面涂覆了一层微纳米高辐射覆层,既提高了耐火墙的耐热性能,又提高了热辐射性能,提高了炉子的加热效率,节能降耗。耐火墙的迷宫密封结构和密封耐火纤维的应用,和水刀密封双层密封使炉子热效率提高,使炉堂内的温度可达1300~1550℃。
文档编号F27B13/00GK202018194SQ201120110650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5日
发明者董亚飞 申请人:董亚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