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系统导热油加热炉排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791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晶硅系统导热油加热炉排气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多晶硅系统导热油加热炉排气管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炉的排气管,尤其是一种多晶硅系统加热炉的排气管。
技术背景[0002]多晶硅是光伏行业的上游产品,影响着行业的发展。多晶硅是提纯后的三氯氢硅在表面温度为1050 1150°C的硅棒表面进行还原而生成的,同时也会放出很大的热量,而这部分热量不能利用,造成能量的很大浪费,其热量主要是以辐射方式传递。其中90%以上的热量被导热油带出,热转换后被提纯和还原回收工段或是其它方式利用,当系统热量达不到提纯和还原回收工段需求时,则要燃烧炉燃油加热导热油,对系统补给热量。燃烧炉效率很关键,燃烧炉燃油后一大部分的热量直接从排气口处排放。经过统计燃烧炉二级进行燃烧,每天燃烧柴油3吨,且有时无法补给系统热量的损失。当燃烧炉三级进行燃烧,每天燃烧柴油5吨,而且导热油的进口温度为134°C,出口的温度140°C,进出口相差6°C,有很大一部分的热量从排气出口排放,热量的损失,增加了能耗,增加了多晶硅的生产成本,与节能降耗的理念相反。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晶硅系统导热油加热炉排气管,降低了燃烧炉的热量损失,增加了转换的效率。[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多晶硅系统导热油加热炉排气管,导热油加热炉包括燃烧炉和排气管,燃烧炉出口与排气管连接,在排气管出口与燃烧炉出口之间有挡风板,挡风板通过轴与排气管管壁连接。[0005]优选的沿排气管中心线距离燃烧炉出口 10 IOOcm的位置设置挡风板。[0006]优选的沿排气管中心线距离燃烧炉出口 40 80cm的位置设置挡风板。[0007]优选的沿排气管中心线距离燃烧炉出口 40 60cm的位置设置挡风板。[0008]挡风板通过轴可以相对于管壁转动,与管壁中心线保持一定的角度,既可以是燃烧炉内的气体排出又可以是一部分热量反射回燃烧炉内。[0009]排气管管壁上可以设置支架用于固定挡风板。[0010]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调整挡风板的位置,并固定挡风板的上端。[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燃烧炉出口与排气管出口之间加挡风板,并做一定位置的调整,一部分的热量被反射回来,同时也不影响燃烧炉的排气作用。降低了燃烧炉的热量损失,增加了转换的效率。[0012]当补给与之前相当的热量时,只要燃烧炉一级进行燃烧,每天燃烧柴油2吨,换热后的导热油的进口的温度是136°C,出口的温度为144°C,进出口的温度相差8°C。通过改进前后的相互对比,每天节约至少1吨的燃烧柴油,至少节约8000元。系统的热量能够很好的补给,大大的降低了热量的损失,保证正常生产。同时,实现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增加了利润。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热油加热炉排气管示意图;[0015]图2是实施例1沿排气管截面切断后的结构图;[0016]1为挡风板,2为管壁,3为挡风板顶部的固定轴,4为轴,5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0018]多晶硅系统导热油加热炉排气管,导热油加热炉包括燃烧炉和排气管,燃烧炉出口与排气管连接,在排气管出口与燃烧炉出口之间有挡风板,挡风板的位置为沿排气管中心线距离燃烧炉出口 40cm,挡风板通过轴与排气管管壁连接。[0019]挡风板通过轴可以相对于管壁转动。[0020]管壁上设置支架用于固定挡风板,支架上有多个小孔用于调整挡风板的位置并固定挡风板。[0021]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调整挡风板的位置,并固定挡风板的上端。
权利要求1.多晶硅系统导热油加热炉排气管,导热油加热炉包括燃烧炉和排气管,燃烧炉出口与排气管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排气管出口与燃烧炉出口之间有挡风板,挡风板通过轴与排气管管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晶硅系统导热油加热炉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沿排气管中心线距离燃烧炉出口 10 IOOcm的位置设置挡风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多晶硅系统导热油加热炉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沿排气管中心线距离燃烧炉出口 40 80cm的位置设置挡风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多晶硅系统导热油加热炉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沿排气管中心线距离燃烧炉出口 40 60cm的位置设置挡风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晶硅系统导热油加热炉排气管,涉及加热炉排气管的制造领域。多晶硅系统导热油加热炉包括燃烧炉和排气管,燃烧炉出口与排气管连接,在排气管出口与燃烧炉出口之间有挡风板,挡风板通过轴与排气管管壁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燃烧炉出口与排气管出口之间加挡风板,并做一定位置的调整,使挡风板与排气管中心线有一定夹角,一部分的热量被反射回来,同时也不影响燃烧炉的排气作用。降低了燃烧炉的热量损失,增加了转换的效率。
文档编号F24H9/00GK202328789SQ20112040137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0日
发明者董永明, 陈向阳, 陈雷英 申请人:河北东明中硅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