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9848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各类油烟机的集风罩,多为针对两个灶头产生的油烟气的抽吸而设计,而实际应用过程中,又以单个灶头使用更为经常,此时油烟机在不工作的灶头上方抽吸的气流属于做无效功,且由于该部分的气流没有发挥实际作用,并同时分散了油烟机的抽吸气流,削弱了工作灶头上方的抽吸气流强度。所以现有油烟机的集风罩结构不利于促进油烟机抽净率的提高。而且,现有各类油烟机不具备抽吸风幕的形成技术基础,对于厨事过程中逃逸出油烟机抽吸范围的油烟气无制约力,从另一方面制约了吸净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包括集风罩、第一导流盘及第二导流盘,所述集风罩设有分室隔板、第一水平隔板及第二水平隔板,所述分室隔板竖直设置于所述集风罩内部并将所述集风罩分隔为第一风室和第二风室,所述第一水平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室中,所述第一水平隔板上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水平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室中,所述第二水平隔板上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导流盘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风室的所述第一水平隔板下方并将所述第一水平隔板的第一进风口封闭或开启,所述第二导流盘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水平隔板的第二进风口下方,所述第二导流盘固定与所述集风罩之间设有间距以构成固定风道。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集风罩包括集风部及引风部,所述集风部由集风壁围合而成,所述引风部由引风壁围合而成,所述第一导流盘包括第一盘底及第一围边,所述第二导流盘包括第二盘底及第二围边,所述第一导流盘的第一围边与所述集风壁之间设有间距,所述第二导流盘的第二围边与所述集风壁之间设有间距。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引风部为四棱锥台,所述集风部为矩形柱状或锥度小于所述引风部的四棱锥台。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进风口对应所述第一导流盘设置,所述第一进风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容纳于所述第一导流盘的第一围边所框定范围内,所述第二进风口对应所述第二导流盘设置,所述第二进风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容纳于所述第二导流盘的第二围边所框定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水平隔板围绕所述第一进风口设有第一上翻边,所述第二水平隔板围绕所述第二进风口设有第二上翻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还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连通于所述第一风室及第二风室并靠近所述第一水平隔板及第二水平隔板的上表面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还设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定位座、调整杆、手柄,所述定位座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室中,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盘下方并抵持于所述第一导流盘,所述调整杆螺纹连接于所述定位座且所述调整杆的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调整杆的末端设有帽头,帽头抵持于所述定位座,所述调整杆包括滑动段及螺纹段,所述滑动段靠近所述帽头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调整组件还设有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流盘并对应定位座设置,所述活动套管及定位座均为矩形。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分室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隔板及第二水平隔板下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对油烟机集风罩采取分室结构和在集风罩进风端引入风幕结构,并对不常用的灶头上方设置可实施通和断操作的可调风道结构,在常用灶头,如菜灶灶头上方设置固定风道结构,可对第一风室下方气流实施选择性抽吸,针对不常用灶头上方的集风罩风道实施封闭,可集中油烟风机的抽吸力用于常用灶头,更兼有风幕作用,能够阻绝油烟气的逃逸,所以对提升油烟机吸净率将有显著作用,为抽油烟机的节能也创造了条件,而且对不常用灶头上方的集风罩风道开启与封闭操作简单。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的另一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10,包括集风罩11、设置于集风罩11中的第一导流盘15及第二导流盘19。所述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10安装并连通于油烟机风机(风机)以便于油烟气体的抽吸。所述集风罩11包括集风部112、导风部114及风管部110,所述集风部112由集风壁1121围合而成,所述导风部114由引风壁1141围合而成,所述第一导流盘15包括第一盘底151及第一围边153,所述第二导流盘19包括第二盘底191及第二围边193,所述第一导流盘15的第一围边153与所述集风壁之间1121设有间距以构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二导流盘19的第二围边193与所述集风壁1121之间设有间距以构成第一风道。所述集风罩11通过风管部110实施与抽油烟机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风管部110的端部设有接口,该接口与所连接的抽油烟机进风口所设接口匹配。所述集风罩11大致为四棱台形,其上设有朝向灶台设置的开口(图未示)。所述集风罩11中空且其内部设有分室隔板111,所述分室隔板111竖直设置于所述集风罩11中部并将集风罩11分隔第一风室113及第二风室115。所述集风罩11还设有第一水平隔板116及第二水平隔板117,所述第一水平隔板116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室113中,所述第一水平隔板116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 1161。所述第二水平隔板117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室115中,所述第二水平隔板117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 1171。本实用新型中的分室隔板111可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隔板116及第二水平隔板117下方或与所述第一水平隔板116及第二水平隔板117垂直交叉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隔板116的第一进风口 1161连通于所述第一风室113及安装部13,所述第二水平隔板117的第二进风口 1171连通于所述第二风室115及安装部13。所述第一水平隔板116围绕所述第一进风口 1161设有第一上翻边118,所述第二水平隔板117围绕所述第二进风口 1171设有第二上翻边119。从而便于第一水平隔板116及第二水平隔板117就有集油盘功能、可进行油滴的收集。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上翻边118及第二上翻边119可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隔板116及第二水平隔板117,或设置为带有锥度的翻边。第一上翻边118及第二上翻边119用于配合第一水平隔板116及第二水平隔板117形成用于进行油滴收集的盘状结构。所述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10还设有调整组件17。第一导流盘15设置于第一风室113中,所述第一导流盘15相对于所述第一水平隔板116平行设置,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水平隔板116调整两者之间的距离,从而开启或封闭所述第一水平隔板116的第一进风口 1161。所述第一导流盘15与所述集风罩11之间设有间隙,以便于油烟通过。所述调整组件17包括定位座171、手柄173及调整杆175。所述定位座17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风室113中的第一水平隔板116。定位座171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手柄173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盘15下方并抵持于所述第一导流盘15。调整杆175包括滑动段1751及螺纹段1753。所述调整杆175的末端设有帽头1755,所述滑动段1751靠近所述帽头1755设置。所述调整杆175的穿设于所述定位座171的内螺纹孔中,所述调整杆175的帽头1755可抵持于所述定位座171。当第一导流盘15处于开启状态时,调整杆175的帽头1755抵持于第一水平隔板116。连接于调整杆175的手柄173抵持于所述第一导流盘15下方,使第一导流盘15悬挂于所述第一水平隔板116下方。第一导流盘15相对于第一水平隔板116的第一进风口1161开启。使用调整组件17将第一导流盘15封闭第一水平隔板116的第一进风口 1161时,向上推动手柄173及第一导流盘15,调整杆175的滑动段1751相对于定位座171的内螺纹孔滑动,第一导流盘15与第一水平隔板116之间的距离可方便的进行缩短。持续上抬第一导流盘15,使第一导流盘15扣合于第一水平隔板116的第一进风口 1161,此时,调整杆175的螺纹段1753对应移动至定位座171的内螺纹孔,旋转手柄173带动调整杆175,使调整杆175与定位座171紧固连接,从而将第一导流盘15紧固扣合于第一水平隔板116。同样的,需要将第一导流盘15由关闭转为开启状态只需将调整杆175的螺纹段1753退出螺纹连接,第一导流盘15即可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并开启第一进风口 1161,下降到位后调整杆175的帽头1755抵持于第一水平隔板116将上述第一导流盘15的位置固定。可以理解的是,定位座171、手柄173及调整杆175可采用多种的连接方式,也可安装于第一导流盘15及第一水平隔板116任意位置,只需保证其可对第一导流盘15及第一水平隔板116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迅速调整,使其进行开启或封闭即可。在本实施例中,调整组件17还设有活动套管177,所述活动套管177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流盘15并对应定位座171设置,所述第一导流盘15朝向所述第一水平隔板116活动时,所述活动套管177可穿设并抵持于所述定位座171中,从而对第一导流盘15的移动进行导向及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活动套管177及定位座171均为矩形,一般保证第一导流盘15在升降过程中不会转动。所述第二导流盘19设置于第二风室115中,所述第二导流盘19与所述第二水平隔板117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导流盘19平行于所述第二水平隔板117并将所述集风罩11的开口部分封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流盘19通过固定螺丝2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水平隔板117,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流盘19可通过任意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二水平隔板117。所述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10还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连通于所述第一风室113及第二风室115并靠近所述第一水平隔板116及第二水平隔板117的上表面设置。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10时,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通过第一导流盘15将第一风室中的第一进风口 1161开启或封闭。如使用者只使用单个灶台的时候,即可将第一进风口 1161封闭增强第二风室115所流通的抽吸气体的流速,增强抽吸效果。当多个灶台同时使用的时候,可开启第一进风口 1161,从而增加抽吸范围、保证抽吸效果。由于对油烟机集风罩采取分室结构和在集风罩进风端引入风幕结构,并对不常用的灶头上方设置可实施通和断操作的可调风道结构,在常用灶头,如菜灶灶头上方设置固定风道结构,可对第一风室下方气流实施选择性抽吸,针对不常用灶头上方的集风罩风道实施封闭,可集中油烟风机的抽吸力用于常用灶头,更兼有风幕作用,能够阻绝油烟气的逃逸,所以对提升油烟机吸净率将有显著作用,为抽油烟机的节能也创造了条件,而且对不常用灶头上方的集风罩风道开启与封闭操作简单。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风罩、第一导流盘及第二导流盘,所述集风罩设有分室隔板、第一水平隔板及第二水平隔板,所述分室隔板竖直设置于所述集风罩内部并将所述集风罩分隔为第一风室和第二风室,所述第一水平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室中,所述第一水平隔板上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水平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室中,所述第二水平隔板上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导流盘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风室的所述第一水平隔板下方并将所述第一水平隔板的第一进风口封闭或开启,所述第二导流盘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水平隔板的第二进风口下方,所述第二导流盘固定与所述集风罩之间设有间距以构成固定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罩包括集风部及引风部,所述集风部由集风壁围合而成,所述引风部由引风壁围合而成,所述第一导流盘包括第一盘底及第一围边,所述第二导流盘包括第二盘底及第二围边,所述第一导流盘的第一围边与所述集风壁之间设有间距,所述第二导流盘的第二围边与所述集风壁之间设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部为四棱锥台,所述集风部为矩形柱状或锥度小于所述引风部的四棱锥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对应所述第一导流盘设置,所述第一进风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容纳于所述第一导流盘的第一围边所框定范围内,所述第二进风口对应所述第二导流盘设置,所述第二进风口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容纳于所述第二导流盘的第二围边所框定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隔板围绕所述第一进风口设有第一上翻边,所述第二水平隔板围绕所述第二进风口设有第二上翻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还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连通于所述第一风室及第二风室并靠近所述第一水平隔板及第二水平隔板的上表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还设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定位座、调整杆、手柄,所述定位座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室中,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盘下方并抵持于所述第一导流盘,所述调整杆螺纹连接于所述定位座且所述调整杆的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杆的末端设有帽头,帽头抵持于所述定位座,所述调整杆包括滑动段及螺纹段,所述滑动段靠近所述帽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还设有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流盘并对应定位座设置,所述活动套管及定位座均为矩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室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隔板及第二水平隔板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吸区域可调的油烟机集风装置,包括集风罩、第一导流盘及第二导流盘。本实用新型采取分室结构和在集风罩进风端引入风幕结构,并对不常用的灶头上方设置可实施通和断操作的可调风道结构,可对第一风室下方气流实施选择性抽吸,针对不常用灶头上方的集风罩风道实施封闭,可集中油烟风机的抽吸力用于常用灶头,更兼有风幕作用,能够阻绝油烟气的逃逸,所以对提升油烟机吸净率将有显著作用,为抽油烟机的节能也创造了条件,而且对不常用灶头上方的集风罩风道开启与封闭操作简单。
文档编号F24C15/20GK202902392SQ20122045837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曾德邻, 谢小莲 申请人:曾德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