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窑产品载置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3357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出窑产品载置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窑产品载置用具。本实用新型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是载置从窑中取出的、由主体部与位于该主体部的外周并在后续工序中被磨削去除的磨削部构成的柱状产品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其具备第一部件、及上表面与柱状产品的下端面接触的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为内周形状与外周形状同心的环状,且第一部件的内周形状及第二部件的内周形状与柱状产品的下端面的形状相似,第一部件固定与第二部件的上表面,第二部件的内周形状比柱状产品的主体部的下端面的形状大,并且比第一部件的内周形状小,第一部件的内周形状与第二部件的内周形状的尺寸差设定为:在柱状产品载置于出窑产品载置用具时,第二部件的上表面仅与磨削部接触。
【专利说明】出窑产品载置用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出窑产品载置用具,尤其涉及在载置烧成后从窑炉中取出的高温产品,且不会损伤也不污染该出窑产品的端面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
【背景技术】
[0002]以化学、电力、钢铁、工业废弃物处理为首的各种领域中,在用于防止公害等的环境对策,从高温气体中回收物资等的集尘用,水处理用过滤器中,使用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腐食性及机械强度的由陶瓷构成的多孔质蜂窝结构体。例如,捕集从柴油机排出的颗粒(黑烟)的柴油机尾气颗粒捕集器(DPF)等在高温,腐食性气体环境下使用的集尘用过滤器中使用由陶瓷构成的多孔质蜂窝结构体。
[0003]上述那样的多孔质蜂窝结构体例如通过如下方法来制造:混合含有陶瓷等骨料粒子原料与水的成形原料从而得到成形用混合物,通过混炼成形用混合物而得到坯土,将坯土成形为蜂窝形状,之后通过干燥而得到蜂窝成形体,再对蜂窝成形体进行烧成。
[0004]在烧成工序中,将挤压成形的中间产品放入窑炉中,进行高温烧成。烧成工序结束后,从窑炉取出蜂窝结构体。取出的蜂窝结构体为40°C左右。在蜂窝结构体生产线中,为了不损伤蜂窝结构体的各种中间产品的端面,通常将气泡垫作为载置用具使用。
[0005]另外,大型蜂窝结构体的外周会因乾燥及烧成加工而产生裂纹等,所以很难直接制成所希望形状或尺寸的蜂窝结构体成品。因此,会对烧成后的蜂窝结构体的外周进行磨削除去。
[0006]如图1所示,上述大型蜂窝结构体100从窑炉取出后载置在扁平状的气泡垫200上。即,先将柔软的气泡垫200铺在载台300上,由在后续的磨削工序中被磨削掉的磨削部101与主体部102构成的蜂窝结构体100载置在气泡垫200上。蜂窝结构体100的整个下端面都与气泡垫200的上表面接触。气泡垫200柔软且具有空气腔,所以作为缓冲材料能够避免蜂窝结构体100的下端面的损伤。
[0007]但是,气泡垫200的耐热能力较低,刚从窑炉取出的蜂窝结构体100的温度为40°C左右,若与该蜂窝结构体100接触,则气泡垫熔化。气泡垫材质的溶出物附着于蜂窝结构体的下端面。蜂窝结构体100的磨削部101由于在后续工序中会被磨削,所以即使附着气泡垫材质的溶出物也不会出现问题,但是若主体部102上附着有气泡垫材质的溶出物,则气泡垫材质的溶出物有时会堵塞蜂窝结构体的隔室内部。无法向该部位注入封孔材料,从而发生出现未封孔的隔室的不良情况。此外,熔融物残留在蜂窝结构体的端面,在催化剂担载工序中,排斥催化剂,产生蜂窝结构体不附着催化剂(催化剂不均)的不良情况。
[0008]为了解决该问题,考虑在蜂窝结构体冷却到气泡垫的溶出温度以下再载置到气泡垫上,但等待蜂窝结构体冷却到气泡垫的耐热温度以下需要时间,存在生产效率下降的问题。
[0009]此外,为了削减生产成本,考虑循环使用气泡垫。但是,循环使用的保管过程中气泡垫表面可能产生脏污,若在脏污处载置蜂窝结构体的话,蜂窝结构体的主体部的端面会被污染,结果导致催化剂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不会污染或损伤出窑产品的下端面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其是载置从窑中取出的、由主体部与位于该主体部的外周并在后续工序中被磨削去除的磨削部构成的柱状产品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上述出窑产品载置用具的特征在于,其具备第一部件、及上表面与上述柱状产品的下端面接触的第二部件,上述第一部件及上述第二部件为内周形状与外周形状同心的环状,且上述第一部件的内周形状及上述第二部件的内周形状与上述柱状产品的下端面的形状相似,上述第一部件固定于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表面,上述第二部件的内周形状比上述柱状产品的主体部的下端面的形状大,并且比上述第一部件的内周形状小,上述第一部件的内周形状与上述第二部件的内周形状的尺寸差设定为:在上述柱状产品载置于上述出窑产品载置用具时,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表面仅与上述磨削部接触。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二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中,上述第一部件的外周形状与上述第二部件的外周形状相似且尺寸相同。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三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中,在上述柱状产品为圆柱状蜂窝结构体的情况下,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都为圆环状,上述第一部件的内径与上述第二部件的内径的差比上述磨削部的厚度大。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四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中,上述第一部件的内径与上述第二部件的内径的差为20mm以下。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五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中,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由瓦楞纸构成。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在出窑产品载置于出窑产品载置用具上时,产品下端面与该出窑产品载置用具的接触部分仅为磨削部,所以不会污染或损伤柱状产品的成为成品的主体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表不现有的出窑广品载置用具的不意图。
[0018]图2是表不本实用新型的出窑广品载置用具的俯视不意图。
[0019]图3是表不本实用新型的出窑广品载置用具的截面不意图。
[0020]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00—蜂窝结构体,101—磨削部,102—主体部,200—气泡垫,300—载台,I一出窑产品载置用具,11一大内径部,12—小内径部,13—空白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实用新型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是载置从窑中取出的、由主体部与位于该主体部的外周并在后续工序中被磨削去除的磨削部构成的柱状产品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具备第一部件、及上表面与产品的下端面接触的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为内周形状与外周形状同心的环状,且第一部件的内周形状及第二部件的内周形状与产品的下端面的形状相似,第一部件固定与第二部件的上表面,第二部件的内周形状比产品的主体部的下端面的形状大,并且比第一部件的内周形状小,第一部件的内周形状与第二部件的内周形状的尺寸差设定为:在产品载置于出窑产品载置用具时,第二部件的上表面仅与磨削部接触。
[0024]在此,“内周形状”及“外周形状”是指从上方观察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时,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的内周及外周所形成的几何图形。即,“内周形状”及“外周形状”表示了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的内周及外周的形状及大小。
[002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I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截面不意图,图4是表不出窑广品载置用具的使用状态的不意图。
[0027]本实用新型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I具备作为第一部件的大内径部11以及作为第二部件的小内径部12。大内径部11及小内径部12为环状。大内径部11的外径与小内径部12的外径相同,为D3。大内径部11的内径Dl比小内径部12的内径D2大。大内径部11以外周与小内径部12的外周一致的方式固定于小内径部12的上表面而成为一体。
[0028]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大内径部11与小内径部12单独制造之后,再固定为一体,但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形等制造方法作为一个部件来进行制造。
[0029]此外,在将蜂窝结构体100的磨削部101的厚度设为a,主体部102的外径设为X时,小内径部12的内径D2比X稍大,大内径部11的内径Dl与小内径部12的内径D2的差b比a大。另外,若内径Dl与内径D2的差b过大,则在放置蜂窝结构体100时,难以将蜂窝结构体100的中心与出窑产品载置用具I的中心对准。若蜂窝结构体100的中心大幅偏离出窑产品载置用具I的中心,则蜂窝结构体100的主体部102的下端面可能接触小内径部12的上表面,因该接触,主体部102的下端面产生污染或损伤,成为不良产品。因此,优选大内径部11的内径Dl与小内径部12的内径D2的差b为20mm以内。
[0030]此外,关于出窑产品载置用具I的材质,不进行任何限定,只要是能够支撑蜂窝结构体100的材质即可。另外,为了进一步降低蜂窝结构体100的下端面被污染的可能性,优选能够耐受刚从窑炉取出的蜂窝结构体的温度的材质。
[0031]接着,对本实用新型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I的使用方法及效果进行说明。
[0032]在蜂窝结构体100的烧成工序结束后,首先,将出窑产品载置用具I放置于载台300,接着,从烧成窑炉中取出蜂窝结构体100,以蜂窝结构体100的中心与出窑产品载置用具I中心大致一致的方式,将蜂窝结构体100放置于出窑产品载置用具I。
[0033]这样,如图4所示,蜂窝结构体100的磨削部101位于小内径部12的上表面,小内径部12支撑蜂窝结构体100,大内径部11有助于使蜂窝结构体100的中心与小内径部12的中心一致。另外,小内径部12的内径D2比蜂窝结构体100的主体部102的下端面的形状的外径大,所以与主体部102的下端面接触的可能性低,并且,蜂窝结构体100的下端面之下为空白空间13,从而能够防止因与蜂窝结构体100的下端面接触而损伤或污染该下端面。
[0034]以上,对适用于圆柱状的蜂窝结构体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I进行了说明,但在蜂窝结构体的下端面为椭圆形、三角形等形状的情况下,作为第二部件的小内径部12及作为第一部件的大内径部11的内周形状只要是与蜂窝结构体的截面形状(下端面形状)相似且同心的形状即可。此外,至于小内径部12及大内径部11的外周形状,在图2?图4中以相同大小圆形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小内径部12的外周形状与大内径部11的外周形状也可以不同,不做特别限定。
[0035]接着,对本实用新型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I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0036]该出窑产品载置用具I由瓦楞纸构成。瓦楞纸的耐热温度较高,且具有空气腔,所以在载置蜂窝结构体100时,能够支撑蜂窝结构体100,能够缓冲放置蜂窝结构体100时的冲击,并且,不存在因高温产生的溶出物从而能够防止污染蜂窝结构体100的下端面。并且,瓦楞纸相较于金属、树脂等材料相当廉价,对于大量使用出窑产品载置用具I的蜂窝结构体生产线而言能够抑制成本。
[0037]另外,在上述说明内容中,以蜂窝结构体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应用于蜂窝结构体以外的、外周存在预定在后续工序中磨削除去的磨削部的柱状产品。
[003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出窑产品载置用具,其是载置从窑中取出的、由主体部与位于该主体部的外周并在后续工序中被磨削去除的磨削部构成的柱状产品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 上述出窑产品载置用具的特征在于,其具备第一部件、及上表面与上述柱状产品的下端面接触的第二部件, 上述第一部件及上述第二部件为内周形状与外周形状同心的环状,且上述第一部件的内周形状及上述第二部件的内周形状与上述柱状产品的下端面的形状相似,上述第一部件固定于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表面, 上述第二部件的内周形状比上述柱状产品的主体部的下端面的形状大,并且比上述第一部件的内周形状小, 上述第一部件的内周形状与上述第二部件的内周形状的尺寸差设定为:在上述柱状产品载置于上述出窑产品载置用具时,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表面仅与上述磨削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部件的外周形状与上述第二部件的外周形状相似且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柱状产品为圆柱状蜂窝结构体的情况下, 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都为圆环状, 上述第一部件的内径与上述第二部件的内径的差比上述磨削部的厚度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部件的内径与上述第二部件的内径的差为20m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出窑产品载置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部件与上述第二部件由瓦楞纸构成。
【文档编号】F27D15/00GK203396249SQ201320322685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5日
【发明者】周春, 滨口邦和 申请人:Ngk(苏州)环保陶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