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1452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属于蓄能领域。本制冷装置包括蓄冷池,蓄冷池顶端端口具有开口,制冷装置包括湿帘,湿帘的下端通过开口伸入蓄冷池内,开口边沿处套设有保温套,湿帘外壁抵靠在保温套外壁,湿帘的底端抵靠在蓄冷池的底壁,制冷装置包括吸冷管和放热管,放热管和吸冷管为一端为扩口端的管件,两扩口端分别朝向湿帘的一侧,放热管和吸冷管的另一端通向房间且两者具有气泵,湿帘上具有隔气部,湿帘外具有保温箱,保温箱与隔气部固连,保温箱分隔成两腔室,吸冷管和放热管分别伸入两腔室内,蓄冷池内有水位传感器,蓄冷池连通加水管,加水管连通水龙头,水位传感器控制电磁阀。本制冷装置制冷效果好,制冷效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蓄能领域,涉及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水蓄冷技术利用峰谷电价差,在低谷电价时段将冷量存储在水中,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使用储存的低温冷冻水提供空调用冷。当空调使用时间与非空调使用时间和电网高峰和低谷同步时,就可以将电网高峰时间的空调用电量转移至电网低谷时使用,达到节约电费的目的。
[0003]自然分层即温度分层,温度分层型水蓄冷是利用水在不同温度时密度不同这一物理特性,依靠密度差使温水和冷水之间保持分隔,避免冷水和温水混合造成冷量损失。
[0004]水在4°C左右时的密度最大,随着水温的升高密度逐渐减小,利用水的这一物理特性,使温度低的水储存于池的下部,温度高的水位于储存于池的上部。设计良好的温度分层型水蓄冷池在上部温水区与下部冷水区之间形成一个热质交换层。一个稳定而厚度小的热质交换层是提高蓄冷效率的关键。
[0005]为了在蓄冷池内垂直方向的横断面上,使水流以重力流或活塞流平稳地在整个断面上均匀地流动并平稳地导入池内(或由池内引出),在上部温水区与下部冷水区之间形成并保持一个有效的、厚度尽可能小的热质交换层,关键是在蓄冷池内的上下部设置相同散水器,以确保水流在进入蓄冷池时满足佛雷得(Frande)系数,使得水流均匀分配且扰动最小地进入蓄冷池。散水器的设计及施工是温度分层型水蓄冷的关键技术,通常我们称为,水蓄冷的布水技术。
[0006]但采用温度分层方式的水蓄冷对设备的要求高,工作时设备稳定性控制十分严格,避免造成蓄冷池的振动破坏斜温层的平衡。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该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制冷效果好,制冷效率高,解决了水蓄冷中制冷装置制冷效果差,制冷效率低下等问题。
[0008]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蓄冷池,所述蓄冷池为呈圆筒状的筒体,所述蓄冷池两端为封闭,所述蓄冷池内具有制冷管,所述蓄冷池顶端端口上具有开口,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湿帘,所述湿帘的下端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蓄冷池内,所述开口边沿处套设有保温套,所述湿帘的外壁抵靠在所述保温套的外壁上,所述湿帘的底端抵靠在所述蓄冷池的底壁上,所述湿帘上端位于所述蓄冷池外部,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吸冷管和放热管,所述吸冷管和放热管分别位于所述湿帘上端的两侧,所述放热管和吸冷管为一端为扩口端呈扩口状的管件,所述两扩口端分别朝向所述湿帘的一侧,所述放热管和吸冷管的另一端均通向房间且两者上均具有气泵,所述放热管通过气泵吸收房间内热空气,所述湿帘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向两侧延伸的隔气部,所述湿帘外具有内部为空腔的呈方形的保温箱,所述保温箱的内壁与所述两隔气部的侧部固连,所述湿帘和所述隔气部将所述保温箱分隔成两个腔室,所述吸冷管和所述放热管的扩口端分别伸入所述两个腔室内,所述蓄冷池内壁上具有水位传感器,所述蓄冷池连通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连通水龙头,所述加水管上具有电磁阀,所述水位传感器控制所述电磁阀。
[0009]本制冷装置通过湿帘进行制冷,通过湿帘的特性使热空气与冷水迅速进行冷热交换,制冷效果好,制冷效率高,两气泵上均具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气泵的工作,当房间需要制冷时,通过放热管将房间内的热空气吸入,在扩口端排向湿帘,该过程中,同时吸冷管工作,热空气经过湿帘后,与湿帘吸收的冷水进行热量交替变成冷空气从吸冷管中被排放至房间内,形成循环,当房间内达到需要的温度时触发温度传感器关闭气泵。阻隔部一和阻隔部二的作用使防止吸冷管和放热管同时工作时,吸冷管直接从放热管吸收热空气,通过阻隔部一和阻隔部二使制冷工作能够有效的完成,阻隔部二向两侧延伸至两阻隔部一的最远位置处,该种结构使热空气防止从阻隔部二与阻隔部一之间的间隙穿过直接被吸收,保温套防止蓄冷池内的冷量从开口间隙中流失,保温箱由保温材料制成,由于本制冷装置的特点是不管是否工作,只要蓄冷池中具有水,湿帘就会吸取水分,如果将湿帘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会造成制冷装置不工作时冷量的流失,通过保温箱能够防止冷量流失,同时保温箱通过隔气部固连,湿帘的上下端均抵靠在保温箱的内壁上使保温箱分隔成两腔室,使制冷装置工作时,吸冷管不会直接吸收放热管的热空气,具有隔绝的作用。由于本湿帘在实现冷热交替时会损耗部分水分,导致蓄冷池内的水越来越少,通过水位控制器感知水位,当水位下降至设定值时,控制电磁阀打开,进行加水,设计巧妙,实现自动加水功能。
[0010]在上述的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中,所述保温箱侧壁上具有呈矩形的可视窗。
[0011]通过可视窗随时可观察制冷装置的工作情况,设计人性化。
[0012]在上述的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中,所述开口和所述湿帘呈矩形且所述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湿帘的尺寸。
[0013]该种结构使开口边沿处能够套设保温套,使湿帘能够安装。
[0014]在上述的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中,所述蓄冷池的底壁上具有呈框状的限位座,所述湿帘的下端位于所述限位座内。
[0015]通过限位座来固定湿帘的下端,防止吸冷管和放热管工作时产生的巨大冲力和吸力导致湿帘晃动。
[0016]在上述的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中,所述限位座的数量为2个且对立设置。
[0017]两限位座分别对应湿帘底端的两侧,结构简单。
[0018]在上述的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中,所述保温箱的底壁具有与所述湿帘形状相匹配的安装口。
[0019]安装口供湿帘伸入保温箱内,使保温箱能够安装。
[0020]在上述的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中,所述吸冷管与所述蓄冷池之间具有加强件一,所述加强件一一端连于所述吸冷管的外壁,所述加强件一另一端固连于所述蓄冷池上,所述放热管与所述蓄冷池之间具有加强件二,所述加强件二一端连于所述放热管的外壁,所述加强件二另一端连于所述蓄冷池上。
[0021]通过加强件一和加强件二增强吸冷管和放热管的稳定性。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通过湿帘进行制冷,通过湿帘的特性使热空气与冷水迅速进行冷热交换,制冷效果好,制冷效率高。
[0023]、本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湿帘的外具有保温箱,通过保温箱能够防止冷量流失,同时保温箱通过隔气部固连,湿帘的上下端均抵靠在保温箱的内壁上使保温箱分隔成两腔室,使制冷装置工作时,吸冷管不会直接吸收放热管的热空气,具有隔绝的作用。
[0024]、本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的开口上具有保温套,保温套防止蓄冷池内的冷量从开口间隙中流失。
[0025]、本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通过放热管和吸冷管以及湿帘的相互配合,使热空气迅速进行制冷,并迅速被排出,拥有扩口端的放热管和吸冷管能够增大空气流通面积,从而使制冷效率增快。
[0026]、本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中保温箱侧壁上具有可视窗。通过可视窗随时可观察制冷装置的工作情况,设计人性化。
[0027]、本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通过水位控制器和电磁阀实现自动化加水,设计巧妙。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中去除保温箱后的结构示意图(部分透视)。
[0030]图3是本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中蓄冷池的结构示意图(部分透视)。
[0031]图4是本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中蓄冷池底壁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蓄冷池;la、开口 ;lb、限位座;2、湿帘;3、吸冷管;4、放热管;5、隔气部;
6、保温箱;6a、可视窗;7、加强件一 ;8、加强件二 ;9、电磁阀;10、水龙头;11、水位传感器;12、加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如图1至图3所示,本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包括蓄冷池1,蓄冷池I为呈圆筒状的筒体,蓄冷池I两端为封闭,蓄冷池I内具有制冷管,蓄冷池I顶端端口上具有开口la,制冷装置还包括湿帘2,湿帘2的下端通过开口 Ia伸入蓄冷池I内,开口 Ia边沿处套设有保温套,湿帘2的外壁抵靠在保温套的外壁上,湿帘2的底端抵靠在蓄冷池I的底壁上,湿帘2上端位于蓄冷池I外部,制冷装置还包括吸冷管3和放热管4,吸冷管3和放热管4分别位于湿帘2上端的两侧,放热管4和吸冷管3为一端为扩口端呈扩口状的管件,两扩口端分别朝向湿帘2的一侧,放热管4和吸冷管3的另一端均通向房间且两者上均具有气泵,放热管4通过气泵吸收房间内热空气,湿帘2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向两侧延伸的隔气部5,湿帘2外具有内部为空腔的呈方形的保温箱6,保温箱6的内壁与两隔气部5的侧部固连,湿帘2和隔气部5将保温箱6分隔成两个腔室,吸冷管3和放热管4的扩口端分别伸入两个腔室内,蓄冷池I内壁上具有水位传感器11,蓄冷池I连通有加水管12,加水管12连通水龙头10,加水管12上具有电磁阀9,水位传感器11控制电磁阀9。
[0034]本制冷装置通过湿帘2进行制冷,通过湿帘2的特性使热空气与冷水迅速进行冷热交换,制冷效果好,制冷效率高,两气泵上均具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气泵的工作,当房间需要制冷时,通过放热管4将房间内的热空气吸入,在扩口端排向湿帘2,该过程中,同时吸冷管3工作,热空气经过湿帘2后,与湿帘2吸收的冷水进行热量交替变成冷空气从吸冷管3中被排放至房间内,形成循环,当房间内达到需要的温度时触发温度传感器关闭气泵。阻隔部一和阻隔部二的作用使防止吸冷管3和放热管4同时工作时,吸冷管3直接从放热管4吸收热空气,通过阻隔部一和阻隔部二使制冷工作能够有效的完成,阻隔部二向两侧延伸至两阻隔部一的最远位置处,该种结构使热空气防止从阻隔部二与阻隔部一之间的间隙穿过直接被吸收,保温套防止蓄冷池I内的冷量从开口 Ia间隙中流失,保温箱6由保温材料制成,由于本制冷装置的特点是不管是否工作,只要蓄冷池I中具有水,湿帘2就会吸取水分,如果将湿帘2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会造成制冷装置不工作时冷量的流失,通过保温箱6能够防止冷量流失,同时保温箱6通过隔气部5固连,湿帘2的上下端均抵靠在保温箱6的内壁上使保温箱6分隔成两腔室,使制冷装置工作时,吸冷管3不会直接吸收放热管4的热空气,具有隔绝的作用。由于本湿帘2在实现冷热交替时会损耗部分水分,导致蓄冷池I内的水越来越少,通过水位控制器感知水位,当水位下降至设定值时,控制电磁阀9打开,进行加水,设计巧妙,实现自动加水功能。
[0035]如图1所示,保温箱6侧壁上具有呈矩形的可视窗6a。通过可视窗6a随时可观察制冷装置的工作情况,设计人性化。
[0036]如图3所示,开口 Ia和湿帘2呈矩形且开口 Ia的尺寸大于湿帘2的尺寸。该种结构使开口 Ia边沿处能够套设保温套,使湿帘2能够安装。
[0037]如图4所示,蓄冷池I的底壁上具有呈框状的限位座lb,湿帘2的下端位于限位座Ib内。通过限位座Ib来固定湿帘2的下端,防止吸冷管3和放热管4工作时产生的巨大冲力和吸力导致湿帘2晃动。
[0038]限位座Ib的数量为2个且对立设置。两限位座Ib分别对应湿帘2底端的两侧,
结构简单。
[0039]保温箱6的底壁具有与湿帘2形状相匹配的安装口。安装口供湿帘2伸入保温箱6内,使保温箱6能够安装。
[0040]如图2所示,吸冷管3与蓄冷池I之间具有加强件一 7,加强件一 7 —端连于吸冷管3的外壁,加强件一 7另一端固连于蓄冷池I上,放热管4与蓄冷池I之间具有加强件二8,加强件二 8 一端连于放热管4的外壁,加强件二 8另一端连于蓄冷池I上。通过加强件一 7和加强件二 8增强吸冷管3和放热管4的稳定性。
[0041]本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通过湿帘2进行制冷,通过湿帘2的特性使热空气与冷水迅速进行冷热交换,制冷效果好,制冷效率高。通过设置保温箱6防止冷量损耗,使耗电降低,并且保温箱6的存在使使制冷速率增快。
[004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蓄冷池,所述蓄冷池为呈圆筒状的筒体,所述蓄冷池两端为封闭,所述蓄冷池内具有制冷管,所述蓄冷池顶端端口上具有开口,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湿帘,所述湿帘的下端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蓄冷池内,所述开口边沿处套设有保温套,所述湿帘的外壁抵靠在所述保温套的外壁上,所述湿帘的底端抵靠在所述蓄冷池的底壁上,所述湿帘上端位于所述蓄冷池外部,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吸冷管和放热管,所述吸冷管和放热管分别位于所述湿帘上端的两侧,所述放热管和吸冷管为一端为扩口端呈扩口状的管件,所述两扩口端分别朝向所述湿帘的一侧,所述放热管和吸冷管的另一端均通向房间且两者上均具有气泵,所述放热管通过气泵吸收房间内热空气,所述湿帘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向两侧延伸的隔气部,所述湿帘外具有内部为空腔的呈方形的保温箱,所述保温箱的内壁与所述两隔气部的侧部固连,所述湿帘和所述隔气部将所述保温箱分隔成两个腔室,所述吸冷管和所述放热管的扩口端分别伸入所述两个腔室内,所述蓄冷池内壁上具有水位传感器,所述蓄冷池连通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连通水龙头,所述加水管上具有电磁阀,所述水位传感器控制所述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侧壁上具有呈矩形的可视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和所述湿帘呈矩形且所述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湿帘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池的底壁上具有呈框状的限位座,所述湿帘的下端位于所述限位座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的数量为2个且对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的底壁具有与所述湿帘形状相匹配的安装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蓄冷中箱式湿帘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冷管与所述蓄冷池之间具有加强件一,所述加强件一一端连于所述吸冷管的外壁,所述加强件一另一端固连于所述蓄冷池上,所述放热管与所述蓄冷池之间具有加强件二,所述加强件二一端连于所述放热管的外壁,所述加强件二另一端连于所述蓄冷池上。
【文档编号】F24F5/00GK104296288SQ201410551712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杨宇楠 申请人:中山市蓝水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