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式热泵机组的补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557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壁挂式热泵机组的补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壁挂式热泵机组的补水装置。现有技术中的壁挂式热泵机组在补水时,冷水汇集在内胆的上部,造成取水管流出的均为温度较低的冷水,影响用户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壁挂式热泵机组的补水装置,包括水箱和内胆,内胆固定在水箱内,内胆呈圆筒状,且内胆横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水管,水箱的底部设有补水接头,补水管包括连接段和分流段,连接段与补水接头固定连接,分流段沿内胆的轴向设置且位于内胆内部,分流段设置在靠近内胆底部的位置,分流段的下部开有若干阵列排布的分流孔,分流段的端部封口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补水时水箱中水温均匀,提高了热水使用量,安装方便,加热效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壁挂式热泵机组的补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壁挂式热泵机组的补水装置,属于热水器领域,用于对水箱进行补水。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壁挂式热泵机组的包括水箱、内胆、盘管、补水管和取水管等,水箱上设有补水接头,补水管与补水接头固定。如图7所述,图7为现有技术中壁挂式热泵机组的补水装置,其补水管104设置在内胆102的下部,且补水管104竖直向上设置,其取水管105的上管口位于内胆102的上部,使用时,补水管104与外部供水管连接,这种补水管104在补水时,外部供水管是有水压的,冷水由于供水管的水压,因而离开补水管104后,将继续往上并汇集在内胆102的上部,使得内胆102上部水温急速下降,最终造成用户使用时,同时进行补水时,取水管105流出的均为温度较低的冷水,影响用户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补水时水箱中水温均匀,提高了热水使用量,安装方便,加热效率高的壁挂式热泵机组的补水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壁挂式热泵机组的补水装置,包括水箱和内胆,所述内胆固定在水箱内,所述内胆呈圆筒状,且内胆横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水管,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补水接头,所述补水管包括连接段和分流段,所述连接段与补水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分流段沿内胆的轴向设置且位于内胆内部,所述分流段设置在靠近内胆底部的位置,所述分流段的下部开有若干阵列排布的分流孔,所述分流段的端部封口设置。补水管向内胆补水时,冷水先进入连接段,再进入到分流段,因而其在补水管流动的距离比现有技术要长,在此段时间中,水箱可对补水管内的冷水进行一定的加热,不至于使内胆中局部温度骤降;分流段的管口为封闭状态,因而冷水从分流段流出时,均是从分流段下部的分流孔流出,冷水是从分流孔往下流的,因而其对位于内胆上部的取水管的取水温度影响相对较小;分流孔设置有若干个,因而冷水流出时,冷水与内胆中原有的热水可充分混合,进一步防止内胆中局部温度骤降,避免内胆中水温不均,从而可提高热水的使用率,使得内胆补水时,不至于使内胆中的水瞬间变冷而无法使用。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分流段与连接段为一体式结构。分流段与连接段为折弯形成,力口工速度快,加工简单方便,便于批量生产。
[0006]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盘管,所述盘管包括一进口管、一出口管、若干圆弧管和若干用于连接相邻两根圆弧管的弯管接头,所述圆弧管之间通过弯管接头首尾依次连接,所述圆弧管之间平行排布,所述进口管和出口管分别与两侧最外端的圆弧管连接,所述水箱上设有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所述进口管与进口接头固定,所述出口管与出口接头固定,所述圆弧管所对应的圆心角为90度至180度,所述圆弧管位于内胆的外部且圆弧管贴合在内胆的底部。分流段位于靠近内胆底部的位置,而盘管正是对内胆的底部集中进行加热,冷水流入到内胆的底部,使内胆底部的水温迅速下降,使得盘管内介质的温度与内胆底部水温温差较大,因而可提高盘管对内胆的传热效率,可迅速加热内胆底部的水;安装时,将盘管通过两端的进口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水箱上的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连接固定,此时,盘管的圆弧段会自动贴合到内胆底部,盘管可实现批量成型,不会影响其安装,安装非常方便;圆弧管设置在内胆底部,相对较热的水会持续上升,而内胆底部的水始终是温度相对较低的水,因而盘管仅对内胆底部温度相对较低的水进行传热,使得盘管内的介质与内胆底部的水温差较大,其传热效率更高。
[0007]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圆弧管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度。
[0008]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圆弧管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圆弧管与内胆外壁之间的间隙内填充导热胶。
[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补水管补水时,冷水先进入连接段,再进入到分流段,因而其在补水管流动的距离比现有技术要长,在此段时间中,水箱可对补水管内的冷水进行一定的加热,不至于使内胆中局部温度骤降;分流段的管口为封闭状态,因而冷水从分流段流出时,均是从分流段下部的分流孔流出,冷水是从分流孔往下流的,因而其对位于内胆上部的取水管的取水温度影响最小;分流孔设置有若干个,因而冷水流出时,冷水与内胆中原有的热水可充分混合,进一步防止内胆中局部温度骤降,避免内胆中水温不均,从而可提高热水的使用率,使得内胆补水时,不至于使内胆中的水瞬间无法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壁挂式热泵机组的补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图1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盘管与内胆外壁的配合示意图。
[0014]图5是补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是图5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7是现有技术中壁挂式热泵机组的补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8]实施例。
[0019]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壁挂式热泵机组的补水装置包括水箱1、内胆2、盘管3、补水管4和取水管5。
[0020]本实施例中的内胆2固定在水箱I内,内胆2呈圆筒状,且内胆2横向设置,即使用时,内胆2是横向放置的。
[0021]本实施例中的水箱I的底部设有补水接头13和取水接头14,取水管5与取水接头14连接,取水管5的上管口位于内胆2的上部,补水管4包括连接段41和分流段42,连接段41与补水接头13固定连接,使用时补水接头13与外部供水管连接,分流段42沿内胆2的轴向设置且位于内胆2内部,分流段42设置在靠近内胆2底部的位置,分流段42的下部开有若干阵列排布的分流孔421,分流孔421的数量根据分流段42的长度来设置,相邻分流孔421之间的中心孔距离一般设置为1mm至20mm之间,而本实施例中相邻分流孔421的中心孔距为15mm,分流段42的端部封口设置,防止冷水从分流段42的端部流出,可采用封头等进行封头。
[0022]补水管4向内胆2补水时,冷水先进入连接段41,再进入到分流段42,因而其在补水管4流动的距离比现有技术要长,在此段时间中,水箱可对补水管4内的冷水进行一定的加热,不至于使内胆2中局部温度骤降;分流段42的管口为封闭状态,因而冷水从分流段42流出时,均是从分流段42下部的分流孔421流出,冷水是从分流孔421往下流的,因而其对位于内胆2上部的取水管5的取水温度影响相对较小;分流孔421设置有若干个,因而冷水流出时,冷水与内胆2中原有的热水可充分混合,进一步防止内胆2中局部温度骤降,避免内胆2中水温不均,从而可提高热水的使用率,使得内胆2补水时,不至于使内胆中的水瞬间变冷而无法使用。
[0023]本实施例中的分流段42与连接段41为一体式结构,分流段42与连接段41为折弯形成,加工速度快,加工简单方便,便于批量生产。
[0024]本实施例中的盘管3包括一进口管31、一出口管32、若干圆弧管33和若干用于连接相邻两根圆弧管33的弯管接头34,圆弧管33之间通过弯管接头34首尾依次连接,圆弧管33之间平行排布,进口管31和出口管32分别与两侧最外端的圆弧管33连接,水箱I上设有进口接头11和出口接头12,进口管31与进口接头11固定,出口管32与出口接头12固定,由此便完成了盘管3的安装,圆弧管33所对应的圆心角a为90度至180度,圆弧管33位于内胆2的外部且圆弧管33贴合在内胆2的底部,相比现有技术,盘管3只对内胆2的底部进行加热,而不是对内胆2整体加热,因而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0025]安装时,将盘管3通过两端的进口管31和出水管32分别与水箱I上的进口接头11和出口接头12连接固定,此时,盘管3的圆弧段33会自动贴合到内胆2底部,盘管3可实现批量成型,不会影响其安装,不用像现有技术那样,将直管绕道内胆2上形成盘管,安装非常方便;圆弧管33设置在内胆2底部,相对较热的水会持续上升,而内胆2底部的水始终是温度相对较低的水,因而盘管3仅对内胆2底部温度相对较低的水进行传热,使得盘管3内的介质与内胆2底部的水温保持最大,因而其传热效率更高。
[0026]本实施例中的弯管接头34也是弧形状,使其可贴合在内胆2的外壁上,从而使盘管3与内胆2充分接触,进一步增加加热效率。
[0027]本实施例中的圆弧管33所对应的圆心角a为120度,圆弧管33的形状与内胆2的外径匹配,从而可使圆弧管33与内胆2外壁充分贴合,圆心角a为120度为长期实验得出的结果,当圆心角a为120度时,在保证对内胆2的加热效率时,可最大化的节约材料成本。
[0028]本实施例中的圆弧管33的截面为圆形,圆弧管33与内胆2贴合后,圆弧管33与内胆2外壁之间的间隙内填充导热胶35,从而可增大圆弧管33与内胆2传热面积,提高其加热效率,导热胶35也对盘管3起到加固作用,增加盘管3与内胆2之间的连接强度。
[0029]本实施例中的盘管3为一体式结构,盘管3可事先批量进行成型,安装时直接使用即可,可提高安装效率。
[0030]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及附图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壁挂式热泵机组的补水装置,包括水箱和内胆,所述内胆固定在水箱内,所述内胆呈圆筒状,且内胆横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水管,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补水接头,所述补水管包括连接段和分流段,所述连接段与补水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分流段沿内胆的轴向设置且位于内胆内部,所述分流段设置在靠近内胆底部的位置,所述分流段的下部开有若干阵列排布的分流孔,所述分流段的端部封口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热泵机组的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段与连接段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热泵机组的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盘管,所述盘管包括一进口管、一出口管、若干圆弧管和若干用于连接相邻两根圆弧管的弯管接头,所述圆弧管之间通过弯管接头首尾依次连接,所述圆弧管之间平行排布,所述进口管和出口管分别与两侧最外端的圆弧管连接,所述水箱上设有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所述进口管与进口接头固定,所述出口管与出口接头固定,所述圆弧管所对应的圆心角为90度至180度,所述圆弧管位于内胆的外部且圆弧管贴合在内胆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挂式热泵机组的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管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壁挂式热泵机组的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管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圆弧管与内胆外壁之间的间隙内填充导热胶。
【文档编号】F24H9/00GK204084850SQ201420470589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0日
【发明者】张时飞 申请人:浙江创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