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侧面进气补偿冷凝的客车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879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侧面进气补偿冷凝的客车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空调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侧面进气补偿冷凝的客车空调器。该实现侧面进气补偿冷凝的客车空调器,包括控制面板、蒸发器总成和冷凝器总成,所述冷凝器总成上盖有冷凝器壳盖,冷凝器总成内设有冷凝器芯体,所述蒸发器总成上设有蒸发器壳盖,蒸发器总成内设有室内换热器和控制盒。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现侧面进气补偿冷凝的客车空调器既保留迎风式冷凝器总成体积小巧、减少风机节能的优点,又有非迎风式冷凝器总成侧面进风保证风机风量不会衰减的优势,够有效节约电量消耗,也能显著提高风机寿命,节约15~20%的材料消耗进而达到减小蒸发器总成设计尺寸。
【专利说明】一种实现侧面进气补偿冷凝的客车空调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空调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侧面进气补偿冷凝的客车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客车空调器是用来给公交、客运、旅游等客车调节车内空气环境的一种制冷装置,一般客车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总成、蒸发器总成、冷凝器总成、控制系统等几大部分。各部分通过管道和线束连接起来。压缩机总成为空调系统提供制冷动力、冷凝器总成对车外散发车内热量、蒸发器总成对车内进行降温,控制器系统则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监控并对这几大部分发出指令。
[0003]通常冷凝器总成分为迎风式和非迎风式结构。迎风式的优点是利用客车行驶时产生的迎面风对冷凝器加强散热,可以减少冷凝风扇的数量,降低整车电量消耗;缺点是迎风式冷凝器结构受到高度、宽度方向的限制、迎风截面往往偏小、导致在不能有效利用迎面风的工况下(如客车低速行驶、空调前面装有CNG钢瓶阻挡迎面风),冷凝器进风阻力大、冷凝风量大幅减小、严重影响空调制冷性能、同时风机耗电量也增大,不利于整车节能。非迎风式的优点是冷凝风的进风截面不受到空调结构的限制,可以做的很大,这样空调在任何工况下的冷凝风量不会有衰减,保证空调性能。缺点是不能利用客车行驶的迎面风加强冷凝器散热,冷凝风扇的数量比较多,整车电量消耗较大。
[0004]由于客车的车顶往往要安装其它的一些附件,例如天窗、CNG钢瓶等,因此对客车空调的长度、宽度都有限制、那么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小尺寸是目前各个客车空调厂家解决的难题。往往迎风式结构的冷凝器尺寸小,比较受到青睐。但是由于迎风式冷凝器的弊端,因此在应用上又受到了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体积小巧,成本最优、节能效果好的实现侧面进气补偿冷凝的客车空调器。
[000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种实现侧面进气补偿冷凝的客车空调器,包括控制面板、蒸发器总成和冷凝器总成,所述冷凝器总成上盖有冷凝器壳盖,冷凝器总成内设有冷凝器芯体,所述蒸发器总成上设有蒸发器壳盖,蒸发器总成内设有室内换热器和控制盒,室内换热器端部设有新风机构,新风机构末端设有室外温度传感器,控制盒连接有室内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与控制盒连接,所述冷凝器芯体与室内换热器连接,并与压缩机串联形成回路,冷凝器芯体与室内换热器的连接处设有中压开关,中压开关通过控制盒进行控制。
[0008]进一步,所述冷凝器总成包括左进气壳盖和右进气壳盖,左进气壳盖和右进气壳盖分别通过合页安装在左横梁和右横梁上,右横梁和左横梁通过螺栓固定方式与冷凝器底壳连接,冷凝器芯体固定在冷凝器底壳上,冷凝器底壳中间部位设有中部壳盖,端部设有底壳主进风窗,中部壳盖两侧对称设有冷凝风扇,左导风板和右导风板一端分别连接在左横梁和右横梁上,另外一端分别连接在冷凝器芯体上,通过左导风板和右导风板将冷凝器芯体隔在冷凝风扇与侧面进气口之间。
[0009]进一步,所述冷凝器芯体由左冷凝器芯体和右冷凝器芯体构成,左冷凝器芯体和右冷凝器芯体旁的左进气壳盖和右进气壳盖内分别装有储液器和干燥器。
[0010]进一步,所述室内换热器采用交错排管设计为6*7排,共计分液6路,每个流程走7根管,每一路都通过换热效率最不好的一排,同通过换热效率最好的一排连通。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现侧面进气补偿冷凝的客车空调器通过在左右冷凝器壳盖上的侧面进气口及左右导风板与室内换热器的连接形成导风风道,以带到侧面进气补偿的效果,同时冷凝器底壳的底壳主进风面的设计,使换热器能有效的利用迎面风强化散热,既保留迎风式冷凝器总成体积小巧、减少风机节能的优点,又有非迎风式冷凝器总成侧面进风保证风机风量不会衰减的优势,电路设计增加中压压力采集信号,当中压开关不动作,即系统高压压力不高,冷凝器散热效果好,冷凝风扇低速工作,当中压开关动作,即系统高压压力偏高,冷凝器散热效果不好,冷凝风扇高速工作,这样既能够有效节约电量消耗,也能显著提高风机寿命,同时室内换热器采用特殊交错排管设计使每一分路换热均匀以达到在同样制冷条件下节约15?20%的材料消耗进而达到减小蒸发器总成设计尺寸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现侧面进气补偿冷凝的客车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凝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3为A-A的截面图;
[0016]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室内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室内换热器的排管流程图;
[0018]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0019]图中,I控制面板,2压缩机,3冷凝器总成,4冷凝器壳盖,5中压开关,6蒸发器壳体,7室内温度传感器,8室内换热器,9控制盒,10新风机构,11室外温度传感器,12蒸发器壳盖,13左进气壳盖,14左横梁,15冷凝风扇,16中部壳盖,17右横梁,18合页,19右进气壳盖,20储液器,21右导风板,22右冷凝器芯体,23底壳的主进风面,24左冷凝器芯体,25左导风板,26干燥器,27冷凝器底壳,28侧面进气口,29冷凝器芯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附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一种实现侧面进气补偿冷凝的客车空调器,包括控制面板1、蒸发器总成6和冷凝器总成3,所述冷凝器总成3上盖有冷凝器壳盖4,冷凝器总成3内设有冷凝器芯体29,所述蒸发器总成6上设有蒸发器壳盖12,蒸发器总成6内设有室内换热器8和控制盒9,室内换热器8端部设有新风机构10,新风机构10末端设有室外温度传感器11,控制盒9连接有室内温度传感器7,控制面板I与控制盒9连接,所述冷凝器芯体29与室内换热器8连接,并与压缩机2串联形成回路,冷凝器芯体29与室内换热器8的连接处设有中压开关5,中压开关5通过控制盒9进行控制。
[0021]进一步,所述冷凝器总成3包括左进气壳盖13和右进气壳盖19,左进气壳盖13和右进气壳盖19分别通过合页18安装在左横梁14和右横梁17上,右横梁17和左横梁14通过螺栓固定方式与冷凝器底壳27连接,冷凝器芯体29固定在冷凝器底壳27上,冷凝器底壳27中间部位设有中部壳盖16,端部设有底壳主进风窗,中部壳盖16两侧对称设有冷凝风扇15,左导风板25和右导风板21 —端分别连接在左横梁14和右横梁17上,另外一端分别连接在冷凝器芯体29上,通过左导风板25和右导风板21将冷凝器芯体29隔在冷凝风扇15与侧面进气口 28之间。
[0022]进一步,所述冷凝器芯体29由左冷凝器芯体24和右冷凝器芯体22构成,左冷凝器芯体24和右冷凝器芯体22旁的左进气壳盖13和右进气壳盖19内分别装有储液器20和干燥器26。
[0023]进一步,所述室内换热器8采用交错排管设计为6*7排,共计分液6路,每个流程走7根管,每一路都通过换热效率最不好的一排,同通过换热效率最好的一排连通。
[0024]该实用新型一种实现侧面进气补偿冷凝的客车空调器,当利用客车行驶产生的迎面风时,迎面风从底壳主进风面23进气在冷凝器芯体29的下方形成一定的正压补充冷凝风扇15运转时在冷凝器芯体29下方形成的正压,从而产生较大的气流通过冷凝器芯体29,进行换热,利用迎面风的效果能够有效的加强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减小风机的电流,实现节能的效果;当不能有效利用客车行驶产生的迎面风时,除了从主进风面进气外,还通过侧面进气进行补偿,这样能够大大减少主进气面的进风风速从而减小使凝风扇的进风风阻,使冷凝风扇15能够保证在最佳状态点上进行工作,并且吹出热风,指向性能好,能够有效避免热回流现象,保证冷凝器总成3的换热效率稳定。
[0025]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6]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实现侧面进气补偿冷凝的客车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面板、蒸发器总成和冷凝器总成,所述冷凝器总成上盖有冷凝器壳盖,冷凝器总成内设有冷凝器芯体,所述蒸发器总成上设有蒸发器壳盖,蒸发器总成内设有室内换热器和控制盒,室内换热器端部设有新风机构,新风机构末端设有室外温度传感器,控制盒连接有室内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与控制盒连接,所述冷凝器芯体与室内换热器连接,并与压缩机串联形成回路,冷凝器芯体与室内换热器的连接处设有中压开关,中压开关通过控制盒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侧面进气补偿冷凝的客车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总成包括左进气壳盖和右进气壳盖,左进气壳盖和右进气壳盖分别通过合页安装在左横梁和右横梁上,右横梁和左横梁通过螺栓固定方式与冷凝器底壳连接,冷凝器芯体固定在冷凝器底壳上,冷凝器底壳中间部位设有中部壳盖,端部设有底壳主进风窗,中部壳盖两侧对称设有冷凝风扇,左导风板和右导风板一端分别连接在左横梁和右横梁上,另外一端分别连接在冷凝器芯体上,通过左导风板和右导风板将冷凝器芯体隔在冷凝风扇与侧面进气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侧面进气补偿冷凝的客车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芯体由左冷凝器芯体和右冷凝器芯体构成,左冷凝器芯体和右冷凝器芯体旁的左进气壳盖和右进气壳盖内分别装有储液器和干燥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侧面进气补偿冷凝的客车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采用交错排管设计为6*7排,共计分液6路,每个流程走7根管。
【文档编号】F24F11/02GK204176777SQ201420596832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6日
【发明者】杨亚军, 王康, 张景奎 申请人:山东华盛强移动制冷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