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风面板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395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进风面板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进风面板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空调器的种类多种多样,以柜机为例。

由于柜机的体积相对较大,换风量也相较于壁挂机大,因而需要在进风面板上设置开窗,并在开窗处嵌设格栅,以在保证可靠进风的同时,对柜机内的其他部件进行保护和遮挡。

现有的格栅都是开放式结构的,也就是由竖筋和横筋交错形成的。这就导致用户从柜机的外部能够观看到里面的蒸发器。而对于小朋友或成人而言,也极易将手指穿过格栅伸入柜机内,导致蒸发器的翅片割伤手指。

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的进风面板存在安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风面板和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进风面板存在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进风面板,包括:面板体,面板体具有开窗;格栅,格栅设置在开窗处,格栅包括百叶窗结构,百叶窗结构具有多个顺次排列的叶片,相邻两个叶片之间形成进风间隙,当进风面板处于安装状态时,叶片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各进风间隙的大小相等。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叶片的倾斜角度相等。

进一步地,面板体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叶片的靠近出风侧的一端高于靠近进风侧的一端。

进一步地,面板体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叶片的靠近出风侧的一端低于靠近进风侧的一端。

进一步地,叶片相对于面板体的角度固定设置。

进一步地,叶片的厚度沿进风侧向出风侧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叶片的厚度为2毫米至3毫米。

进一步地,叶片包括上导风面和与上导风面相对设置的下导风面,上导风面和/或下导风面为弧面。

进一步地,上导风面和下导风面均为弧面,且上导风面的半径R1与下导风面的半径R2的差值范围大于等于1毫米且小于等于3毫米。

进一步地,上导风面为弧面,上导风面的半径R1为14毫米至16毫米;下导风面为弧面,下导风面的半径R2为12毫米至14毫米。

进一步地,上导风面和下导风面均为弧面,且上导风面和/或下导风面的圆心角为40度至50度。

进一步地,开窗为多个,多个开窗间隔设置,格栅为多个,多个格栅与多个开窗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开窗为一个,格栅为一个,百叶窗结构为多个,格栅还包括:框体,框体设置在开窗处;至少一个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与框体的一组相对设置的两个边梁连接,当连接板为多个时,多个连接板间隔且平行设置,连接板将框体围成的开口区域分隔为多个子开口区域,多个百叶窗结构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子开口区域处。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连接板上开设有把手槽。

进一步地,格栅与面板体卡接,框体具有伸出的卡接凸耳。

进一步地,格栅还包括支撑筋,支撑筋的两端与框体的另一组相对设置的两个边梁连接,支撑筋垂直于叶片,且支撑筋为多个,多个支撑筋依次间隔排列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进风面板,空调器是柜机或壁挂机。

进一步地,空调器是圆柱式柜机。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面板体上设置开窗,并在开窗处设置格栅,以使格栅在保证进风的同时,能够对空调器内的其他部件进行遮挡。由于格栅包括百叶窗结构,并使百叶窗结构的多个叶片顺次排列,从而使相邻两个叶片之间形成进风间隙,保证进风效果。

而当进风面板处于安装状态时,通过将叶片设置为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能够改变进风间隙的入口朝向,避免入口朝向水平方向,从而使叶片在外观上具有一定的遮挡效果,也有效避免人手穿过进风间隙伸入空调器内造成伤害,进而提高了进风面板的安全性,并保证了空调器能够稳定地运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进风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P处局部放大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4中的单个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面板体;11、进风侧;12、出风侧;20、格栅;21、叶片;211、上导风面;212、下导风面;22、进风间隙;24、连接板;241、把手槽;25、支撑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进风面板存在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风面板和空调器。其中,空调器包括下述的进风面板。

如图1至图5所示,进风面板包括面板体10和格栅20,面板体10具有开窗,格栅20设置在开窗处,格栅20包括百叶窗结构,百叶窗结构具有多个顺次排列的叶片21,相邻两个叶片21之间形成进风间隙22,当进风面板处于安装状态时,叶片2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在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多个叶片21自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这样设置的百叶窗结构具有外形整齐、美观的优点。

可选地,空调器是柜机或壁挂机。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空调器是圆柱式柜机。应用在该空调器内的进风面板的面板体10呈弧面形。

通过在面板体10上设置开窗,并在开窗处设置格栅20,以使格栅20在保证进风的同时,能够对空调器内的其他部件进行遮挡。由于格栅20包括百叶窗结构,并使百叶窗结构的多个叶片21顺次排列,从而使相邻两个叶片21之间形成进风间隙22,保证进风效果。

而当进风面板处于安装状态时,通过将叶片21设置为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能够改变进风间隙22的入口朝向,避免入口朝向水平方向,从而使叶片21在外观上具有一定的遮挡效果,也有效避免人手穿过进风间隙22伸入空调器内造成伤害,进而提高了进风面板的安全性,并保证了空调器能够稳定地运行。

不仅如此,由于改变了进风间隙22的入口朝向,还使百叶窗结构具有一定的阻挡噪音的效果,使得空调器内部的运行噪音不易外泄,从而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可选地,各进风间隙22的大小相等。通过将进风间隙22的大小设置成相等的,使得进风面板具有进风均匀性好的特点。

可选地,相邻两个叶片21的倾斜角度相等。由于相邻两个叶片21的倾角相等,这样会使得多个叶片21整齐的排列,使格栅20具有外形美观的特点。而相邻两个叶片21的倾角相等,也使得进风间隙22的入口朝向相同,从而有效规划了进风路径,提高了进风面板的进风可靠性。

如图1至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面板体10具有进风侧11和出风侧12,叶片21的靠近出风侧12的一端高于靠近进风侧11的一端。这样使得进风间隙22的入口朝下设置。进风间隙22的入口朝下设置,既保证了进风面板的进风可靠性,也使灰尘不易进入进风间隙22内,降低了进风面板的清洁难度。

在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方式中,面板体10具有进风侧11和出风侧12,叶片21的靠近出风侧12的一端低于靠近进风侧11的一端。这样使得进风间隙22的入口朝上设置。这样设置的叶片21,同样能够保证进风面板可靠进风,且同样不易使人手误入,导致误伤的问题。

为了提高进风面板的进风可靠性和均匀性,叶片21相对于面板体10的角度固定设置。这样设置的叶片21不会改变导风角度,使得格栅20的整体结构强度得以提高,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叶片21受碰击后损坏。

如图4和图5所示,叶片21包括上导风面211和与上导风面211相对设置的下导风面212,上导风面211和/或下导风面212为弧面。由于叶片21的上下两侧均是进风间隙22,因而叶片21的上导风面211和下导风面212均具有导风的效果。而呈弧面的上导风面211和/或下导风面212,能够保证进风通过进风间隙22顺利导入空调器内。

当然,叶片21的上导风面211和下导风面212也可以是平面。这样的叶片21,具有便于加工制造的优点。

在图4和图5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上导风面211和下导风面212均为弧面。这样,百叶窗结构的格栅20具有均匀、稳定导风的特点。

如图4所示,叶片21的厚度沿进风侧11向出风侧12的方向逐渐减小。在这种结构下,使得进风间隙22的入口的端面面积小于出口的端面面积,也就是风在流经进风间隙22后,能够很顺畅地脱离叶片21,提高了风的流动性,避免进风在进风间隙22处淤积,从而有效降低了进风的噪声。

可选地,叶片21的厚度为2毫米至3毫米。经测试可知,叶片21的厚度会影响格栅20的整体进风效果,而将叶片21的厚度设置为2毫米至3毫米之间,即可保证顺畅进风,也能够保证叶片21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上导风面211的半径R1与下导风面212的半径R2的差值范围大于等于1毫米且小于等于3毫米。经测试可知,上导风面211的半径R1与下导风面212的半径R2的差值范围大小,也会影响格栅20的整体进风效果,而将上导风面211的半径R1与下导风面212的半径R2的差值设置在大于等于1毫米且小于等于3毫米之间,即可保证顺畅进风,也能够保证叶片21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具体而言,上导风面211为弧面,上导风面211的半径为14毫米至16毫米。同样地,该结构尺寸的上导风面211,能够保证良好的导风性能。

此外,下导风面212为弧面,下导风面212的半径为12毫米至14毫米。同样地,该结构尺寸的下导风面212,能够保证良好的导风性能。

如图5所示,上导风面211和/或下导风面212的圆心角为40度至50度。经测试可知,上导风面211和/或下导风面212的圆心角过小,会使进风间隙22过于暴露在外,而将上导风面211和/或下导风面212的圆心角设置的过大,不仅会增加叶片21的整体质量,还会增加占用的空间,从而影响进风面板的进风效果。

在图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上导风面211的半径为15毫米;下导风面212的半径为13毫米;上导风面211的半径R1与下导风面212的半径R2的差值为2毫米。而上导风面211和下导风面212的圆心角均为45度。这是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叶片21的结构尺寸。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开窗为一个,格栅20为一个,百叶窗结构为多个,格栅20还包括框体和至少一个连接板24,框体设置在开窗处,连接板24的两端与框体的一组相对设置的两个边梁连接,当连接板24为多个时,多个连接板24间隔且平行设置,连接板24将框体围成的开口区域分隔为多个子开口区域,多个百叶窗结构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子开口区域处。从图中可以看出,百叶窗结构为多个,而百叶窗结构的个数,可以根据具体的进风需求而增减。通过框体与连接板24的配合,可以提高格栅20的整体结构强度。

如图1和图2所示,至少一个连接板24上开设有把手槽241。通过设置把手槽241,提高了进风面板的抓取便捷性。

为了保证格栅20的拆装便捷性,格栅20与面板体10卡接,框体具有伸出的卡接凸耳。相对应地,在面板体10上,应设置有与卡接凸耳配合的卡槽。

为了提高格栅20的整体结构强度,格栅20还包括支撑筋25,支撑筋25的两端与框体的另一组相对设置的两个边梁连接,支撑筋25垂直于叶片21,且支撑筋25为多个,多个支撑筋25依次间隔排列设置。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筋25为竖筋,而多个支撑筋25沿水平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在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开窗为多个,多个开窗间隔设置,格栅20为多个,多个格栅20与多个开窗一一对应设置。也就是说,格栅20均相对独立,可以单独与面板体10进行拆装操作。

综上所述,也就是说,通过设置百叶窗结构的格栅,使得进风面板具有外形美观的特点,还让消费者不容易观看到空调器内的蒸发器里面的内部结构,同时又保护了消费者的安全,让消费者的手指不容易伸入进风面板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