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662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铁料烧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过程是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加入适量的水,经混合和造球后在烧结设备上使物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将矿粉颗粒黏结成块的过程。

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是采用带式抽风烧结机生产烧结矿,在烧结过程中,烧结本身含6-8%的水,由于点火前水的作用是造粒成球,但这些水在烧结过程中燃烧时基本均不参与烧结燃烧过程,而在燃烧前即已挥发掉,因此传统配料过程所加的水和蒸汽并不参与烧结燃料的燃烧过程。由于烧结过程中燃料的燃烧并不充分,而很多领域的研究表明加湿是可以强化燃烧的,因此,若能让水和蒸汽参与烧结的燃烧过程,则可起到降低燃耗的效果。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给一种加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烧结过程中燃料燃烧不充分且料层透气性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加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主管道,所述主管道设置在烧结机的一侧;

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相连;

喷射器件,所述喷射器件与所述支管的另一端相连,并位于所述烧结料面的上方;其中,所述支管与所述烧结机的点火处之间有一预设的距离。

上述方案中,所述喷射器件朝向所述烧结面料。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管共包括8~40根。

上述方案中,每根支管之间的距离为1~8m。

上述方案中,每根支管上布设有4~10个喷射器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喷射器件具体包括:喷头或喷嘴。

上述方案中,所述喷射器件与所述烧结料面之间的距离包括5~30cm。

上述方案中,距离所述烧结机点火处最近的支管与所述烧结机点火处之间的距离具体为10~15m。

上述方案中,相邻支管上的喷射器件为交叉式布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喷洒水的温度不小于70℃,所述喷洒蒸汽的温度不小于130℃。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设置在烧结机的一侧;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相连;喷射器件,所述喷射器件与所述支管的另一端相连,并位于所述烧结料面的上方;其中,所述支管与所述烧结机的点火处之间有一预设的距离。如此,在烧结总水量不变的条件下,适量转移点火前加的水至于点火后料层喷入,发挥出水高温下助燃的效果,同时避免增加料层过湿和增加分解耗热,进一步保证了燃料的充分燃烧及料层透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管道;2-支管;3-喷射器件;4-点火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在烧结过程中,避免出现原料燃烧不充分,成球效果差,且透气性低的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设置在烧结机的一侧;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相连;喷射器件,所述喷射器件与所述支管的另一端相连,并位于所述烧结料面的上方;其中,所述支管与所述烧结机的点火处之间有一预设的距离。

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主管道1,支管2、喷射器件3;其中,

所述主管道1设置在烧结机的一侧,用于向支管2提供水源或蒸气源。其中,所述支管2与所述烧结机点火处4之间有一预设的距离;所述距离不能过小,以防止刚形成的烧结高温带被水或蒸汽所熄灭;也不能过大,否则起不到喷洒效果,因此可以将距离所述烧结机点火处最近的支管2与所述烧结机点火处4之间的距离设为10~15m。优选地为12m。

各支管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管道1相连,所述支管2包括多个,具体可以为:8~40根;且所述各支管2之间的距离为1~8m。

所述各喷射器件3分别与所述各支管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喷射器件3位于所述烧结料面的上方,用于向烧结料面喷洒水或蒸汽;其中,在每根支管2上分别布设有4~10个喷射器件3;所述喷射器件3具体可以为喷头或喷嘴。这里,为了保证喷洒效果,相邻支管2上的喷射器件3为交叉式布置。

进一步地,在烧结机运行过程中,烧结面料会收缩,其在烧结机上的高度会逐渐减小,为了保证喷洒效果,所述喷射器件3与所述烧结面料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在5~30cm;优选地,为20cm。并且,在喷洒过程中,喷射器件3喷出的水的温度为不小于70℃,所述喷洒蒸汽的温度不小于130℃。

在烧结过程中,所述喷洒水或蒸汽总量可以为1-6t/h,且相应降低点火之前烧结混合料中的配水量,以保证总水量一定。

实际生产中,在烧结机点火5分钟左右后,控制各支管2上的阀门打开,各喷射器件3开始对烧结面料进行均匀喷洒,并在烧结废弃温度升高前停止喷洒。

本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在烧结机点火后,利用喷射器件对烧结面料进行加湿,由于H2O的出现,使得烧结燃料燃烧的效果更好,成球效果好,且料层透气性提高了;并且由于完全燃烧的比例增多,燃料更多地生成CO2,生成CO减少,这有利于在同等热量供入烧结条件下节省烧结燃料,进而降低烧结固体燃料消耗,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实施例二

实际应用中,利用实施例一提供的加湿装置对烧结面料进行加湿时,具体实现如下:

参见图1,所述加湿装置包括:主管道1,支管2、喷射器件3;其中

所述主管道1设置在烧结机的一侧,用于向支管2提供水源或蒸气源。其中,所述支管2与所述烧结机点火处4之间有一预设的距离,所述距离不能过小,以防止刚形成的烧结高温带被水或蒸汽所熄灭;也不能过大,否则起不到喷洒效果,因此可以将距离所述烧结机点火处最近的支管2与所述烧结机点火处4之间的距离设为10~15m。本实施例中为11m。

各支管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管道1相连,所述支管2包括多个,具体可以为:8~40根;且所述各支管2之间的距离为1~8m,本实施例中各支管2之间的距离为2m。

所述各喷射器件3分别与所述各支管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喷射器件3位于所述烧结料面的上方,用于向烧结料面喷洒水或蒸汽;其中,在每根支管2上分别布设有4~10个喷射器件3;所述喷射器件3具体可以为喷头或喷嘴。这里,为了保证喷洒效果,相邻支管2上的喷射器件3为交叉式布置。其中,本实施例中每根支管2上布设有4个或5个喷射器件3。

进一步地,在烧结机运行过程中,烧结面料会收缩,其在烧结机上的高度会逐渐减小,为了保证喷洒效果,所述喷射器件3与所述烧结面料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在5~30cm;本实施例中为15cm。并且,在喷洒过程中,喷射器件3喷出的水的温度为80℃,所述喷洒蒸汽的温度为150℃。

在烧结过程中,所述喷洒水或蒸汽总量可以为2.5t/h,且相应降低烧结混合料中的配水量,以保证总水量一定。

实际生产中,在烧结机点火5分钟左右后,控制各支管2上的阀门打开,各喷射器件3开始对烧结面料进行均匀喷洒,并在烧结废弃温度升高前停止喷洒。

本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在烧结机点火后,利用喷射器件对烧结面料进行加湿,由于H2O的出现,使得烧结燃料燃烧的效果更好,成球效果好,且料层透气性提高了;并且由于完全燃烧的比例增多,燃料更多地生成CO2,生成CO减少,这有利于在同等热量供入烧结条件下节省烧结燃料,进而降低烧结固体燃料消耗,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