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柜机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740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柜机室内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柜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柜机室内机。



背景技术:

普通柜式空调室内机,一般采用离心风扇和贯流风扇进行换热,其特点是循环风量小,进风口面积小,整个送风系统安装不便,由于轴流风扇跟贯流风扇需要特殊的风道,所以安装体积大,整个室内机的尺寸很大。对于装有轴流风扇的柜式室内机结构形式,轴流风扇系统均是安装在室内机内部,由于轴流风扇的体积大、重量大,其固定方式也比较繁琐,通常采用电机支架对轴流风扇系统进行固定,导致风道阻力变大,影响风量和换热量。对于装有多个轴流风扇的柜式空调,容易产生紊流、异音、换热效果不均匀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室内机,能够有效增大风量,提高换热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柜机室内机,包括支撑壳体,分为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所述上部壳体的背面和侧面设有镂空结构,作为进风口,所述上部壳体的正面连接面板;面板,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轴流风扇安装孔,作为出风口;轴流风扇,包括两个,分别嵌入在所述面板上的两个轴流风扇安装孔中;换热器,位于所述上部壳体内部,在所述轴流风扇的进风口端,与进风风向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柜机室内机中,将轴流风扇安装在上部壳体的面板上,作为出风口,将上部壳体的背面和侧面布满镂空结构,作为进风口,并将所述换热器安装在进风口和轴流风扇之间,使得进风方向与换热器垂直,有效增大了送风风量,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室内噪音。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施例的空调柜机室内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 如图1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 如图1中空调柜机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上部壳体10,下部壳体20,面板30,轴流风扇安装孔31,显示器安装孔32,螺栓孔33,轴流风扇40,套筒41,换热器50,接水槽60,电控组件80,压缩机组件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室内机,包括上下两个部分,分别是上部壳体10和下部壳体20,共同组成了室内机的外部支撑壳体。所述上部壳体的背面和侧面设有镂空结构,作为进风口;所述上部壳体的正面连接面板30;如图2所示,所述面板上设有上下分布的两个轴流风扇安装孔31,作为出风口。

所述室内机的上部壳体10内安装有轴流风扇40、换热器50和接水槽60;所述轴流风扇40以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面板上的轴流风扇安装孔31中,并使用螺栓进行固定(所述面板上可以设置螺栓孔33),也即两个轴流风扇直接安装在柜式空调面板上,可以减小上部壳体的体积。所述换热器50位于所述轴流风扇的进风口端,与进风风向垂直,可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所述接水槽60位于所述上部壳体的底端,安装在上部壳体的框架上,例如使用螺钉安装或采用焊接连接;所述接水槽与排水管连接,将产生的冷凝水排出。

本实施例的室内机结构中,将轴流风扇安装在上部壳体的面板上,作为出风口,将上部壳体的背面和侧面布满镂空结构,作为进风口,并将所述换热器安装在进风口和轴流风扇之间,使得进风方向与换热器垂直,有效增大了送风风量,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降低室内噪音。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轴流风扇的出风口端设有套筒41,所述套筒是中空的圆柱体,直径与所述轴流风扇安装孔的孔径相同,长度为100-110mm,所述套筒起到聚风的作用,避免吹出风向四周发散,使风吹的距离更远。

优选的换热器采用平板折弯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所述室内机的下部壳体内安装有电控组件80和压缩机组件90,所述电控组件位于所述压缩机组件的外侧。所述电控组件用于控制整个制冷系统。所述压缩机组件为包括压缩机、电子膨胀阀、四通阀等制冷组件。

本实施例将轴流风扇嵌在上部壳体的面板上,所述面板同时可作为支撑轴流风扇的支架,方便安装。将换热器安装在背面进风口和轴流风机之间,然后将电控组件和压缩机组件设置在独立空间(下部壳体)中,使得整个室内机的结构布局更加紧凑。而同时空调室外机中不用放置压缩机,使得室外机的体积减少,有利于降低成本。

所述空调柜机室内机还包括显示器,用作整机性能操作盘和各类信息的显示装置,嵌入在显示器安装孔32中,所述显示器安装孔位于所述面板上。为了美观,可以设置在上下两个轴流风扇安装孔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在上下两个轴流风扇之间设置风道隔板,安装在上部壳体的框架上,例如使用螺钉安装或采用焊接连接。所述风道隔板的面积与所述上部壳体的截面积相同,有效避免了流场紊流的现象。

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若干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几种,应当指出,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