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结构和新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3439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风道结构和新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和新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新风设备的风道结构通常采用图2A所示的T字形结构,其中安装有图3A所示的一个芯体1。现有技术中的风道结构通常采用图2A所示的“口”型进风口,有效迎风面积A较小,同等风量下风阻更大;芯体1及风道尺寸大,刚度弱,且配合精度较低,密封性能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和新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迎风面小、等风量下风阻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包括支架单元和芯体;支架单元包括竖直隔板、第一风口隔板和第二风口隔板,其中,第一风口隔板和第二风口隔板上下交错地与竖直隔板的朝向芯体一侧的竖直侧边连接,且所述第一风口隔板及所述第二风口隔板之间以形成V字形结构;芯体的第一侧安装有一个支架单元、第二侧安装有另一个支架单元。

优选地,该一个支架单元的第一风口隔板与该另一个支架单元的第一风口隔板沿相反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每个支架单元还包括第三风口隔板和第四风口隔板,其中,第三风口隔板与第一风口隔板的远离竖直隔板的一侧连接,第四风口隔板与第二风口隔板的远离竖直隔板的一侧连接,且第三风口隔板和第四风口隔板均沿平行于芯体的延伸方向向远离竖直隔板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芯体与第三风口隔板或第四风口隔板连接。

优选地,支架单元还包括与第三风口隔板或第四风口隔板连接的芯体支撑部。

优选地,芯体支撑部具有朝向芯体的V字形开口。

优选地,芯体支撑部的V字形开口的远离芯体的一侧通过水平连接板与第三风口隔板或第四风口隔板连接。

优选地,芯体支撑部与其对应的水平连接板形成Y字形结构。

优选地,V字形开口与芯体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元件。

优选地,风道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个芯体。

优选地,位于多个芯体的第一侧支架单元相互连接形成第一支架,位于多个芯体的第二侧支架单元相互连接形成第二支架。

优选地,风道结构还包括用于分隔相邻两个芯体的水平隔板,水平隔板的一端与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连接。

优选地,水平隔板的另一端夹在该相邻两个芯体之间。

优选地,芯体呈六棱柱状。

优选地,所述竖直隔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多个所述第一侧支架单元相互连接时共用一个所述竖直隔板、以形成第一支架;和/或,多个所述第二侧支架单元相互连接时共用另一所述竖直隔板、以形成第二支架;

或者,所述竖直隔板为分体式连接结构:每个所述第一侧支架单元包括一个竖直隔板单元,多个所述第一侧支架单元相互连接形成第一支架时、多个所述竖直隔板单元连接形成所述竖直隔板;和/或,每个所述第二侧支架单元包括另一竖直隔板单元,多个所述第二侧支架单元相互连接形成第二支架时、多个所述另一竖直隔板单元连接形成另一所述竖直隔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包括上述的风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风口隔板及第二风口隔板之间形成一个V字形结构,因此扩大了迎风面的宽度,等风量下降风阻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俯视图;图2B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A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侧视图;图3B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水平连接板与第三风口隔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图。

图中附图标记:1、芯体;2、竖直隔板;3、第一风口隔板;4、第二风口隔板;5、第三风口隔板;6、第四风口隔板;7、芯体支撑部;8、水平连接板; 9、水平隔板;10、风机;11、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中的风道结构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层叠设置的芯体 1、以及设置在每个芯体1两侧的支架单元。

其中,每个支架单元包括竖直隔板2、第一风口隔板3和第二风口隔板4,其中,第一风口隔板3和第二风口隔板4上下交错(即依次由上至下地,这样可以在两风口隔板相互交错的位置形成用于进风的进风口或用于出风的出风口)与竖直隔板2的朝向芯体1一侧的竖直侧边连接。

第一风口隔板3向所述竖直隔板2延伸、所述第二风口隔板4向所述竖直隔板2延伸从而在所述第一风口隔板3与所述第二风口隔板4之间形成一个如图所示的V字形结构的夹角。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风口隔板3及第二风口隔板4均沿着水平方向设置(这里的水平方向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水平方向,是相对于竖直方向而言的,即与水平面相平行的方向),且分别沿水平方向相对竖直隔板2倾斜地延伸,从而使第一风口隔板3及第二风口隔板4之间形成一个V字形结构的夹角。优选地,V字形结构的夹角处设置有一块三角形的连接板 11,以连接第一风口隔板3和第二风口隔板4。

图2A为现有技术中的风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右图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风道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2A中的芯体1通过其两侧的竖直隔板2分成左右两个风道,以右边的风道为例,左图中的箭头示出了在风机10的作用下气流流动的方向和路径,其中,A为现有技术中的有效或直接迎风面的宽度。图2B中具有三个层叠设置的芯体1,每个芯体1均被两个竖直隔板2分成左右两个风道,以右边的风道为例,右图中的箭头示出了在风机10的作用下气流流动的方向和路径,其中,B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有效或直接迎风面的宽度。

由于现有技术采用的是图3A所示的单层风道,导致换热用的芯体1的高度尺寸较大,芯体1的通风风道更长、风阻更大,此外,芯体1的风道结构存在风阻过大、密封性低的问题。根据图2B可知,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风口隔板3及第二风口隔板4之间形成一个如图所示的V字形结构,因此扩大了迎风面的宽度,等风量下降风阻效果明显。

图3A为现有技术中的风道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风道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其中的箭头也分别示出了每个芯体1的气流流动方向。由图 3B所示,采用图3B中的叠层风道结构,可使芯体1的高度摆脱整机高度的约束,可保证芯体1在换热性能确定下具有最理想的高度,从而使风阻最小化。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风道结构形成了一种V形叠层交叉式复合风道结构,实现了风口迎风面积扩张,直接降低风速和风阻,同时风量分布更均匀。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中的每个芯体1两侧的一个支架单元的第一风口隔板3与另一个支架单元的第一风口隔板3沿相反的方向延伸。更优选地,每个支架单元还包括第三风口隔板5和第四风口隔板6,其中,第三风口隔板5与第一风口隔板3的远离竖直隔板2的一侧连接,第四风口隔板6与第二风口隔板4的远离竖直隔板2的一侧连接,且第三风口隔板5和第四风口隔板6均沿平行于芯体1的延伸方向向远离竖直隔板2的方向延伸。这样,芯体1可以与第三风口隔板5或第四风口隔板6连接。

优选地,支架单元还包括与第三风口隔板5或第四风口隔板6连接的芯体支撑部7,芯体支撑部7具有朝向芯体1的V字形开口。V字形开口形成一个滑槽,可以更好地实现与芯体1的安装密封,起到密封芯体上下层的作用,同时隔开芯体1的上下层。优选地,V字形开口与芯体1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元件,例如,这些密封元件可以采用海绵等。更优选地,请参考图4,芯体支撑部 7的V字形开口的远离芯体1的一侧通过水平连接板8与第三风口隔板5或第四风口隔板6连接。优选地,芯体支撑部7与其对应的水平连接板8形成Y字形结构。

采用叠层风道结构,每一层的通风量为原来的1/N,所以通道尺寸就变得更小,且由于增加了多个作为固定点的芯体支撑部7,因此增加了安装支架的刚性,减小了结构尺寸,密封配合更加精确,风道密封效果更好。

优选地,位于多个芯体1的第一侧支架单元相互连接形成第一支架,位于多个芯体1的第二侧支架单元相互连接形成第二支架。单边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与多个芯体1安装配合,同时安装在机组的外壳内,形成V形叠层交叉式复合风道结构。

优选地,所述竖直隔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多个所述第一侧支架单元相互连接时共用一个所述竖直隔板、以形成第一支架(即每个第一侧支架单元中的第一风口隔板和第二风口隔板均连接至竖直隔板竖直方向上的一段位置上,多个第一侧支架单元由上至下排列);和/或,多个所述第二侧支架单元相互连接时共用另一所述竖直隔板、以形成第二支架(即每个第二侧支架单元中的第一风口隔板和第二风口隔板均连接至竖直隔板竖直方向上的一段位置上,多个第二侧支架单元由上至下排列);

或者,所述竖直隔板为分体式连接结构:每个所述第一侧支架单元包括一个竖直隔板单元,多个所述第一侧支架单元相互连接形成第一支架时、多个所述竖直隔板单元连接形成所述竖直隔板;和/或,每个所述第二侧支架单元包括另一竖直隔板单元,多个所述第二侧支架单元相互连接形成第二支架时、多个所述另一竖直隔板单元连接形成另一所述竖直隔板。

优选地,风道结构还包括用于分隔相邻两个芯体1的水平隔板9,水平隔板 9的一端与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连接。优选地,水平隔板9的另一端夹在该相邻两个芯体1之间。这样,配合水平隔板9可形成多个叠层风道,其中,单层风道的高度尺寸小,可减小芯体1的尺寸和芯体风道长度,从而进一步减小风阻。芯体1相对的两个面之间具有密封用的海绵等密封材料,因此,当上下两个芯体1夹住水平隔板9时,就能实现密封效果,用来进行风道隔离,形成多层风道。优选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结构,也可采用分体式结构连接而成。

优选地,芯体1呈六棱柱状,配合扁六边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将水平方向的密封由线接触改为面接触,因此密封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包括上述的风道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