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间距的双层钣金消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5566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固定间距的双层钣金消声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声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间距的双层钣金消声结构。
背景技术
:空调的噪音影响生活环境的舒适度,需要安装在位置远离人们的活动区,有时甚至需要单独给空调外机提供设备房,使得空调安装在建筑物中占用了大量空间,由于目前城市地价普遍很高,空调的使用时占空间较多的情况严重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成本。在一个机组的腔体内由于客观原因常常需要有一个通道与外界相连,例如电源线的通路、亦或是散热通道的设计。然而在机组腔体内通常有较大的机械噪声,如果不加消音隔音措施将会使噪声大量的从通道直接传出,影响机组的使用效果。现有常见的风道设计,一种是风道整体与外围钣金相连,此结构容易导致声音通过振动传递到外界。另外一种是风道整体无截面变化,钣金-空气-钣金间形成的固有共振频率恒定,不能自我消除。通过钣金件做双层消音结构,共振段在60HZ-200HZ。此段为低频噪声,更难消除,不加以处理会加强噪声的强度。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风道整体截面尺寸有变化的固定间距的双层钣金消声结构。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间距的双层钣金消声结构,具有不同宽度的风道,避免了通道内的噪声出现叠加的现象。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间距的双层钣金消声结构,包括电控盒、第一风罩和第二风罩,所述第一风罩连接于所述电控盒的侧面,所述第一风罩与所述电控盒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电控盒连接有所述第一风罩的侧面上还连接有所述第二风罩,所述第二风罩位于所述第一风罩的上方,所述第二风罩与所述电控盒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风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风道的宽度;或所述第一风道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风道的宽度;或所述第一风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风道的宽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风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风道的长度;或,所述第一风道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风道的长度;或,所述第一风道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风道的长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风罩与所述电控盒之间设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acetatecopolymer,EVA)板,所述EVA板位于所述第二风罩与所述电控盒的连接处。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风罩与所述电控盒之间设有EVA板,所述EVA板位于所述第一风罩与所述电控盒的连接处。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风罩、第二风罩和电控盒都为厚度均匀的钣金件。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风罩的面密度为9kg/m2-10kg/m2;和/或,所述第二风罩的面密度为9kg/m2-10kg/m2;和/或,所述电控盒的面密度为9kg/m2-10kg/m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风道的宽度为25mm-45mm。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风道的宽度为85mm-105mm。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风罩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风罩的底部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第一风罩和所述第二风罩分别与所述电控盒形成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及所述第二风道的尺寸可灵活设置,通过改变所述第一风道以及所述第二风道的尺寸,可实现噪声不会出现叠加的效果,同时由于具有双层隔音结构,可大幅削弱向外传出的噪声值。附图说明图1是固定间距的双层钣金消声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固定间距的双层钣金消声结构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固定间距的双层钣金消声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电控盒;2、第一风罩;3、第二风罩;4、第一风道;5、第二风道;6、EVA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4所示的一种固定间距的双层钣金消声结构,包括电控盒1、第一风罩2和第二风罩3,第一风罩2连接在电控盒1的侧面,第一风罩2与电控盒1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风道4,电控盒1连接有第一风罩2的侧面上还连接有第二风罩3,第二风罩3与电控盒1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风道5,第二风罩3设置在第一风罩2的上方,第一风罩2的顶部与第二风罩3的底部相连,第二风道5与第一风道4相通。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acetatecopolymer,EVA)板6、EVA板6设置在第一风罩2与电控盒1之间,EVA板6位于第一风罩2与电控盒1的连接处,也即第一风罩2与电控盒1连接时无直接接触而是在接触点上设置EVA板6进而实现间接接触。第二风罩3与电控盒1之间也设有EVA板6,EVA板6位于第二风罩3与电控盒1的连接处,也即第二风罩3与电控盒1连接时无直接接触而是在接触点上设置EVA板6进而实现间接接触。实现了第一风罩2和第二风罩3与电控盒1之间无刚性连接,进一步加强了消音效果。具体地,EVA板6的特性为:无接头且易于进行热压、剪裁、涂胶、贴合等加工;回弹性和抗张力高,韧性高,具有良好的防震、缓冲性能;隔热,保温防寒及低温性能优异,可耐严寒;密闭泡孔,隔音效果好。具体地,第一风罩2和第二风罩3都为上下通透的弯折板,四周可选择一个面开设开口也可四周完全封闭,且第一风罩2与第二风罩3的尺寸可以不同。具体地,第一风罩2与第二风罩3分别连接在电控盒1的同一侧的表面上,第一风罩2与电控盒1之间的间隙为第一风道4,第二风罩3与电控盒1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风道5,但为了避免第一风罩2与电控盒1之间以及第二风罩3与电控盒1之间的刚性连接,在第一风罩2与电控盒1之间的连接点上以及第二风罩3与电控盒1之间的连接点上都设有EVA板6,避免第一风罩2和第二风罩3与电控盒1之间的刚性接触,进而避免了增强传声以及产生共振。第一风道4与第二风道5相通,为了实现第一风道4与第二风道5之间相配合,第一风道4与第二风道5相通。第一风罩2的顶部与第二风罩3的底部相连,具体地,为了增加第一风道4与第二风道5之间的密闭效果,还保证了第一风道4与第二风道5间的空气完全相通。第一风罩2、第二风罩3和电控盒1都选择厚度均匀且相同的钣金件,因此第一风罩2和第二风罩3与电控盒1以及中间空气形成了固体-空气-固体的双层隔音结构。第一风道4的宽度为第一风罩2离电控盒1最远的表面到电控盒1的表面的距离,第二风道5的宽度为第二风罩3离电控盒1最远的表面到电控盒1的表面的距离;第一风道4的长度为第一风罩2的顶部到第一风罩2的底部的距离,第二风道5的长度为第二风罩3的顶部到第二风罩3的底部的距离。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4的宽度小于第二风道5的宽度。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风道4的宽度大于第二风道5的宽度或者第一风道4的宽度等于第二风道5的宽度。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4的长度大于第二风道5的长度。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风道4的长度小于第二风道5的长度或者第一风道4的长度等于第二风道5的长度。通过改变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长度及宽度,进而实现配合消音的效果。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风道4的宽度范围为25mm-45mm,第二风道的宽度范围为85mm-105mm。第一风罩2、第二风罩3和电控盒1的面密度为第一风罩2、第二风罩3和电控盒1的厚度一定时单位面积的质量。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风罩2的面密度为9kg/m2-10kg/m2,第二风罩3的面密度为9kg/m2-10kg/m2,电控盒1的面密度为9kg/m2-10kg/m2。在使用时,通过改变第一风道4以及第二风道5的宽度也即第一风罩2和第二风罩3的最远端的表面分别与电控盒1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改变相应部件的材质的面密度实现相应技术要求。为了实现最优的方案以及研究双层隔音结构做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内容如下:声学中双层隔音结构共振频率拟合计算公式:f是共振频率,m1是第一风罩2或第二风罩3的钣金材质的面密度,m2是电控盒1的钣金材质的面密度,L是第一风道4或者第二风道5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4为散热的主要空间,此处需要较高的空气流速,因此此段设计为容纳变频器散热板的最小空间,计算此处双层隔音结构共振频率:将m1和m2都选择为9.36kg/m2,L为0.033m,计算得出共振频率为152.6HZ,也即此段对152.6HZ附近声波吸收以及阻隔能力最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风道5主要在出风口处,可以将其尺寸改变,以达到控制其共振频率的效果,避免整个风道始终对一个频段噪声吸收以及阻隔差。考虑机组空间合理性,给出此段风道间距为0.093m,计算第二段风道共振频率:将m1和m2都选择为9.36kg/m2,L为0.093m,计算得出共振频率为91HZ,也即此段91HZ附近声波吸收以及阻隔能力最差。由以上数据可知,第一风道4与第二风道5的共振点相差较远,可以相互弥补,在使用时,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以及使用要求对第一风道4以及第二风道5选择不同的尺寸进行搭配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消声效果。在实际使用中对于双层隔音效果提供了如表一所示的实验数据:隔音形式无隔音单层隔音双层隔音结构噪声值dB/A62.8142.4434.45表一表一中的dB为理论上噪音的值,A为噪音计权方式中的A计权声级。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