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导烟板的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3285阅读:9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导烟板的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油烟机,尤其是一种带有导烟板的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目前,欧式吸油烟机整体安装高度决定了吸油烟机离产生油烟的锅比较远,负压损失比较大,锅上方升腾的油烟容易从集烟罩的两侧逃逸,导致吸油烟效果较差。为了提高吸油烟机的吸油烟机效果,人们对吸油烟机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其中通常的做法是对吸油烟机的风机系统进行改进,比如增大风机的功率,比如改进叶轮的结构等等。虽然这种改进能有效提升吸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但是它需要改进整个风机系统的结构,不仅较为复杂,而且还不能改善吸油烟机工作时的负压区分布,负压损失相对还是较大,灶台上方的油烟还是容易从集烟罩的两侧逃逸。

现有技术中有通过设置导烟板的结构来防止油烟逃逸的吸油烟机,如申请号为201410419676.4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带导烟板的顶吸式吸油烟机,包括机体、集烟罩及导烟板,其中集烟罩与机体连接,机体内设有风机,所述集烟罩上设有进风口,所述导流板正对集烟罩的进风口设置,且导流板与集烟罩之间存在间距而形成油烟通道。

上述的这种吸油烟机,在集烟腔处采用单块导烟板使负压区由中心转向四周,当采用单灶进行炒菜的时候,此时油烟量在一侧大量产生并快速升腾,油烟在导烟板的附壁作用影响下,从四周进入油烟机的吸入口,由于油烟从一侧到另外一侧经历的路程过长,导致能量损失大,并且当油烟量过大时,部分油烟气体容易发生逃逸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升吸油烟效果的带有导烟板的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导烟板的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所述集烟罩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下方设置有导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烟板包括分别布置在进风口下方两侧的第一导烟板和第二导烟板。

为便于根据烹饪状况调整导烟板,提升吸油烟效果,所述吸油烟机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导烟板和第二导烟板升降或旋转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为便于独立的控制两个导烟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导烟板升降或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导烟板升降或旋转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互相独立。

为便于自动控制导烟板升降,所述集烟罩前端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一导烟板对应,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第二导烟板对应。

为便于自动控制导烟板升降,所述吸油烟机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入来控制驱动机构动作的MCU。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采用双导烟板结构,不仅可以将负压区外扩,同时还可以使中心负压区加强,形成多面进风的效果;(2)通过温度传感器的监测,预判厨房的烹饪状况,进而通过自动控制,实现实时调整两侧导烟板的升降,加强吸油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实施例一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吸油烟机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实施例一的工作状态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实施例一的工作状态二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实施例一的工作状态三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实施例一的导烟板控制流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吸油烟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3,一种带有导烟板的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设置在集烟罩1上方的风机罩2,风机罩2内设置风机3。

集烟罩1上开设有进风口11,进风口11下方设置有导烟板,在本实施例中,导烟板包括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两个导烟板分别布置在进风口11下方两侧,从而可以与具有双炉头的灶具适配。第一导烟板4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51,第二导烟板42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52,从而可分别独立地驱动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升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51和第二驱动机构52均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电机固定在风机罩2的侧面,而电动推杆的推杆则穿过集烟罩1连接到相应的导烟板。

为便于自动地控制两个导烟板的升降,集烟罩1的前端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两个导烟板对应的第一温度传感器6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2,可根据两个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来控制相应电动推杆的动作,从而自动地控制相应导烟板的升降。

参见图7,为控制流程图,控制电路包括MCU71、第一运放72、第二运放73、第一刻度调节回路74(用于调零)和第二刻度调节回路754(用于调零)。第一温度传感器61和第一刻度调节回路74分别连接到第一运放72的输入端,第一运放72的输出端连接到MCU71,第二温度传感器62和第二刻度调节回路75分别连接到第二运放73的输入端,第二运放73的输出端连接到MCU7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刻度调节回路74和第二刻度调节回路75可以均为电位器,使用前调零以作为温度传感器的参照。

当吸油烟机不工作时,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位于集烟罩1内,如与集烟罩1的底部齐平,从而保证吸油烟机的外形美观,参见图2;当开始烹饪时,开启吸油烟机,第一温度传感器6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2分别感测两侧的温度,分别为T1和T2,并且将感测到的温度值反馈到MCU71,MCU71比较T1和T2:

(1)当T1>T2并且|T1-T2|≥deta_T时,deta_T是两边均采用相同的烹饪条件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得到的两侧温度的最大差值,MCU71通过第一驱动机构51控制第一导烟板41开始下降,直至下降一定的距离d1,d1优选的可以根据两侧的温度差值|T1-T2|的大小决定;相应地,为了保证进入风机系统前的进气速度的均匀性(因为第一导烟板41侧的风量加大,因此速度加大),为了保证第二导烟板42处的速度同样加大,需要MCU71通过第二驱动机构52控制第二导烟板42在第一导烟板41下降的同时上升,直至上升一定的距离L2,L2优选的可以由d1和两侧的温度差值|T1-T2|决定,参见图4;

(2)当T1<T2并且|T1-T2|≥deta_T时,MCU71通过第二驱动机构52控制第二导烟板42开始下降,直至下降一定的距离d2,d2优选的可以根据两侧的温度差值|T1-T2|的大小决定;相应地,为了保证进入风机系统前的进气速度的均匀性(因为第二导烟板42侧的风量加大,因此速度加大),为了保证第二导烟板42处的速度同样加大,需要MCU71通过第一驱动机构51控制第一导烟板41在第二导烟板42下降的同时上升,直至上升一定的距离为L1,L1优选的可以由d2和两侧的温度差值|T1-T2|决定,参见图5;

(3)当T1>TH并且|T1-T2|<deta_T时,TH预设的上限值,如为超过常规的大油烟量情况下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得到的温度,MCU71通过第一驱动机构51和第二驱动机构52控制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同时下降,相应的距离分别为d1和d2,参见图6;

(4)当T1<TH并且|T1-T2|<deta_T时,TH为预设的温度上限值,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保持初始的与集烟罩1底部齐平位置不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采用双导烟板结构,不仅可以将负压区外扩,同时还可以使中心负压区加强,形成多面进风的效果;(2)通过温度传感器的监测,预判厨房的烹饪状况,进而通过自动控制,实现实时调整两侧导烟板的升降,加强吸油烟效果。

实施例二

参见图8和图9,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包括第一驱动机构51和第二驱动机构52的驱动机构用于分别驱动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旋转。

第一驱动机构51包括第一电机511和第一转轴512,第一电机511设置在集烟罩1的后侧,第一转轴512的一端与第一电机511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则转动地设置在集烟罩1的前侧,第一导烟板41与第一转轴512连接,如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相应地,第二驱动机构52包括第二电机521和第二转轴522,第二电机521设置在集烟罩1的后侧,第二转轴522的一端与第二电机521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则转动地设置在集烟罩1的前侧,第二导烟板42与第二转轴522连接,如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为使得吸油烟机整体美观,第一转轴512和第二转轴522均不露出于集烟罩1的前端面。

第一电机511和第二电机521同样地,可以由第一温度传感器6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2的监测结果来控制。当第一电机511和第二电机521启动后,分别驱动第一转轴512和第二转轴522转动,由此,第一导烟板41和第二导烟板42可分别独立地绕各自的转轴、在左右方向上倾斜旋转。

可替代的,也可以改变转轴的延伸方向,使其从前后方向延伸变成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从而可带动两个导烟板分别绕各自的转轴、在前后方向上倾斜旋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