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及温度控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1698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及温度控制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及温度控制系统,且是关于一种契约容量控制的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及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人口的暴增,能源危机已是近年来各国所高度重视的问题。能源的浩劫不仅会造成人类于生活上的不便,也会高度影响全球的经济活动。对此,节约能源可能为目前用来解决能源危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随着科技的进展,人们仍希望生活在一个舒适与便利的环境中,从而应用有大量的电子或电机产品于日常生活里,这些电子或电机产品的耗能量所占比例之高。因此,如何在节约能源以及维持生活的便利与舒适中取得平衡,仍是一个两难的议题。

在诸多的耗能产品中,以住商所在的场域而言,冷冻空调耗能往往为全部场域用电量的百分比较高的部分,未来还会持续的成长,因此,在大多数的住宅大楼或办公大楼及各式商用场域中,如何能降低空调或冷冻设备的耗能为首重的目标。

现有技术中,传统契约容量控制法,是指设备的耗电需量快达到契约容量时,所述设备依照事前所准备的排程停机模式,依序的停机,以避免契约容量的超约,然而此种方法使得冷冻空调或温度控制的设备,没有达到最佳的控制模式。举例而言,有的设备快到达预设的温度时没有停机,有的温度离预设温度尚有一段距离却选择停机,换言之,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契约容量控制法的控制温度为一种固定模式,依此固定模式除了造成浪费,也未能达到适时调整控制的目的,进而也未达到人体舒适度的目的。

另一方面,在大部份的场域,以温度控制为主的冷冻空调设备都属重要的耗电元件,如以前述固定的排程控制处理,势必无法达到最佳的控制,此举不仅造成食物就有质变的可能性,甚至造成细菌的滋生,综上可知,若欲节约能源以及维持生活的便利与舒适,势必得有效掌控周遭冷冻空调设备的运作状态。然而,以传统固定的排程控制来调整周遭大量的冷冻空调设备,显得不符效益,也缺乏调整控制上的适时性,故如何适当的温度控制将会涉及人体舒适度及食物的保存品质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在符合契约容量的动态温度控制的机制,是业界所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能依据各耗电设备的现场温度状况,依据动态电阻值来动态选择所述耗电设备的继续运转、停机或卸载的运转模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可跨厂牌控制耗电设备的温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控制系统,藉由前述温度控制装置而可跨厂牌控制耗电设备的温度,以达到契约容量不超约的控制。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用于至少一耗电设备,所述耗电设备位于一控制场域中,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定一基准值,其中基准值包含一契约容量设定值,所述契约容量设定值依据该控制场域中的所述耗电设备而来。检测控制场域中所述耗电设备的耗电量是否达一警戒值,其中警戒值小于契约容量设定值。若达警戒值,执行一调整条件,以传输一动态电阻值至至少一耗电设备以调控相对应的耗电设备的温度,执行一运转条件,以降低所述耗电设备的耗电量。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温度控制系统,用于至少一耗电设备,所述耗电设备位于一控制场域中,温度控制系统包括一控制主机以及至少一温度控制装置,控制主机用以设定至少一耗电设备的一契约容量设定值,所述契约容量设定值依据控制场域中的所述耗电设备而来,控制主机用以检测控制场域中所述耗电设备的耗电量是否达一警戒值,警戒值小于契约容量设定值。至少一温度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控制主机,各温度控制装置用以连接相对应的耗电设备,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一微电脑、一温度感测模块以及一群组电阻继电器。温度感测模块电性连接于微电脑,温度感测模块用以输出一现场温度值至微电脑,其中现场温度值为温度感测模块检测控制场域的温度。群组电阻继电器电性连接于微电脑,若达警戒值,群组电阻继电器依据一调整条件以传输一动态电阻值至微电脑,微电脑用以将动态电阻值传输至该至少一耗电设备以调控相对应的耗电设备的温度。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温度控制装置,用于至少一耗电设备,所述耗电设备位于一控制场域中,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一微电脑、一温度感测模块以及一群组电阻继电器。温度感测模块电性连接于微电脑,温度感测模块用以输出一现场温度值至微电脑,其中现场温度值为温度感测模块检测控制场域的温度。群组电阻继电器电性连接于微电脑,若达警戒值,群组电阻继电器依据一调整条件以传输一动态电阻值至微电脑,微电脑用以将动态电阻值传输至该至少一耗电设备以调控相对应的耗电设备的温度。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及温度控制系统中,若耗电设备的耗电量达警戒值,执行一运转条件,以降低所述耗电设备的耗电量,并且,依据各耗电设备的现场温度状况,依据动态电阻值来动态选择所述耗电设备的继续运转、停机或卸载的运转模式,有效掌控周遭耗电设备的运作状态,以达到适时调整控制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温度控制装置连接于一耗电设备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温度控制装置

110微电脑

120控制记忆体

130温度感测模块

132温度感测器

134ad转换器

140群组电阻继电器

142继电器

150显示单元

10温度控制系统

12控制主机

14电表单元

20控制场域

50耗电设备

52电性接点

54连接器

s100温度控制方法

s110~s14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发明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

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控制装置100包括一微电脑110、一控制记忆体120、一温度感测模块130、一群组电阻继电器140以及一显示单元150。

控制记忆体120电性连接于微电脑110,控制记忆体120用以接收微电脑110所输送的温差值。温度感测模块130电性连接于微电脑110,温度感测模块130用以输出一现场温度值至微电脑110,其中现场温度值为温度感测模块130检测控制场域的温度。具体而言,温度感测模块130包含一温度感测器132以及一ad转换器134,温度感测器132电性连接于ad转换器134,温度感测器132可为一负温度系数(nega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电阻器,而负温度系数电阻器的特性为温度越高,相对应的电阻值越小。

群组电阻继电器140电性连接于微电脑110,群组电阻继电器140包含8个继电器142,在本实施例中,这8个继电器142以串联连接,其中每一个继电器142以调控一动态温度值。然本发明不对继电器的数目及排列连接方式加以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继电器以并联的方式连接,以取得一动态电阻值。显示单元150连接于微电脑110。

图2为本发明的温度控制装置连接于一耗电设备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及图2。

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控制装置100用于至少一耗电设备50,所述耗电设备50例如可为空调机、冷冻冷藏主机或者需要耗电的机台,所述耗电设备50位于一控制场域20中。温度控制装置100电性连接电性连接于耗电设备50,以图2来说,将耗电设备50内原本具有的一温度感测器132拆卸,使得耗电设备50内具有两个电性接点52,而所拆卸的温度感测器132即可装上至本实施例的温度控制装置100内,藉由两个连接器54来连接至电性接点52,以将温度控制装置100电性连接于耗电设备50。如此连接方式,既不会影响原本既有耗电设备50内运作,在温度控制装置100故障时可将温度控制装置100断电,原耗电设备50可继续依照原来温度感测器132的条件运转,且便于拆装,也不受限于不同厂牌的耗电设备,故可将此温度控制装置100运用并控制任何厂牌的耗电设备。

在此配置之下,所述耗电设备50设有一原设温度值、一动态温度值及一现场温度值,原设温度为各耗电设备50的原本设定的温度,也就是原本耗电设备50的所设定的温度,该温度例如为26℃,该温度可依据实际现场设备状况而可调整,现场温度值为所述耗电设备50所在的控制场域20的温度。此外,如图1所示的显示单元150可显示原设温度值、动态温度值及现场温度值。

温度感测模块130用以输出一现场温度值至微电脑110,其中现场温度值为温度感测模块130检测控制场域20的温度。例如,耗电设备50为一冷气机,该冷气机位于一房间内,故控制场域20为房间,现场温度就是温度感测模块130检测该房间的室温温度。

在此配置之下,本实施例的温度控制装置100具有以下准则:

若现场温度值小于等于一动态温度值,则该动态温度值减去现场温度值即为一温差值,而新动态温度值就是原设温度值减去温差值,也就是微电脑110依据温差值及原设温度值而得到动态温度值。举例而言,动态温度值为25℃,现场温度值为24℃,原设温度值为26℃,即现场温度值(24℃)小于等于动态温度值(25℃),温差值为1℃,而新动态温度值为25℃,其中该动态温度值是子机中的群组电阻继电器140所控制的阻值的相对应的温度,而动态预设温度值亦可依据实际现场设备状况而可调整。

若现场温度值大于动态温度值,则该现场温度值减去动态温度值即为一温差值,而新动态温度值就是原设温度值加上温差值。举例而言,动态温度值为25℃,现场温度值为28℃,原设温度值为26℃,即现场温度值(28℃)大于动态温度值(25℃),温差值为3℃,而新动态温度值为29℃。

上述动态温度值会经由群组电阻继电器140计算而得出一动态电阻值,其中动态电阻值与该动态温度值呈反比。因此,群组电阻继电器140传输动态电阻值至微电脑110,微电脑110用以将动态电阻值传输至耗电设备50以调控相对应的耗电设备50的温度。换言之,本实施例动态温度值的取得为依据现场温度值与大于动态温度值的阻值差值为基准,来设定一新动态温度的阻值提供给相对应的耗电设备50,故可跨厂牌控制耗电设备50的温度。

图3为本发明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示意图。请参阅图3。

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控制系统10包括一控制主机12、一电表单元14以及至少一温度控制装置100,其中温度控制装置100可参阅前述图1至图2所说明。

耗电设备50的数目例如为3个,而温度控制装置100的数目也对应耗电设备50的数目,而耗电设备的数目依据实际现场而择定所需控制耗电设备的数目。

电表单元14电性连接于控制主机12,电表单元14用以检测耗电设备50并输出对应的契约容量设定值至控制主机12。

控制主机12用以设定自电表单元14所提供的耗电设备50的契约容量设定值,其中,所述契约容量设定值依据控制场域20中的所述耗电设备50而来。控制主机12用以检测所述控制场域20中所述耗电设备50的耗电量是否达一警戒值,该警戒值小于该契约容量设定值。

图4为本发明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阅图4,并配合图1至图3所示。

本发明的温度控制方法s100,用于至少一耗电设备50,所述耗电设备50位于一控制场域20中,温度控制方法s100包括以下步骤s110~s140。

首先,进行步骤s110,设定一基准值。

在本实施例中,基准值包含一契约容量设定值及单位步阶,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契约容量设定值依据控制场域20中的所述耗电设备50而来。所述单位步阶为所述耗电设备50温度值的控制步阶,该控制步阶指温度控制时的分段,例如以1℃为一个单位的单位步阶,此时假设的预设温度值为25℃,则第一步阶温度值为26℃,第二步阶温度值为27℃,以此类推。需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是将8个继电器142串联起来,每一个继电器142代表一个单位的单位步阶,以1℃为一个单位的单位步阶来说,假设的预设温度值为25℃,在此排列组合下,温度值可在21℃~29℃调整,当然,若要以0.5℃为一个单位的单位步阶,则可增加继电器142的数目,端视实际情况而可调整。

接着,进行步骤s120,检测控制场域20中所述耗电设备50的耗电量是否达一警戒值,其中警戒值小于契约容量设定值。

如图3所示,控制主机12用以检测控制场域20中所述耗电设备50的耗电量是否达警戒值,该警戒值小于该契约容量设定值。

若未达警戒值,继续检测控制场域20中所述耗电设备50的耗电量。

接着,进行步骤s130,若达警戒值,执行一调整条件,以传输一动态电阻值至至少一耗电设备以调控相对应的耗电设备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若控制主机12检测出控制场域20中所述耗电设备50的耗电量达警戒值时,如图1所示的群组电阻继电器140依据一调整条件以传输一动态电阻值至微电脑110,微电脑110用以将动态电阻值传输至至少一耗电设备50以调控相对应的耗电设备50的温度。

具体而言,所述耗电设备50设有一原设温度值、一动态温度值及一现场温度值,该原设温度为各该耗电设备的原本设定的温度。在步骤s130中,包含以下步骤s132~s136。

步骤s132,检测所述耗电设备50,以获得一现场温度值,其中现场温度值为所述耗电设备50所在的控制场域20的温度。

步骤s134,计算现场温度值与一动态温度值的差值,以获得一温差值,动态温度值依据一单位步阶而调整该动态温度值的数值。此外,如图1所示,控制记忆体120接收微电脑110所输送的温差值并存取于控制记忆体120当中。

步骤s136,依据温差值及原设温度值而得到一新动态温度值,其中新动态温度值与动态电阻值呈反比。

举例而言,若现场温度值小于等于动态温度值,则该动态温度值减去现场温度值即为一温差值,而新动态温度值就是原设温度值减去温差值,也就是微电脑110依据温差值及原设温度值而得到新动态温度值。举例而言,动态温度值为25℃,现场温度值为24℃,原设温度值为26℃,即现场温度值(24℃)小于等于动态温度值(25℃),温差值为1℃,而新动态温度值为25℃。

若现场温度值大于动态温度值,则该现场温度值减去动态温度值即为一温差值,而新动态温度值就是原设温度值加上温差值。举例而言,动态温度值为25℃,现场温度值为28℃,原设温度值为26℃,即现场温度值(28℃)大于动态温度值(25℃),温差值为3℃,而新动态温度值为29℃。

上述执行调整条件以调控相对应的该耗电设备的温度后,接着,进行步骤s140,执行一运转条件,以降低所述耗电设备的耗电量。

上述步骤s140中,更包括以下步骤s141~s148。

进行步骤s141,找寻等于或小于一第一步阶温度值的所述耗电设备的现场温度值,其中第一步阶温度值为原设温度值加上单位步阶而得到。

举例而言,原设温度值为25℃,单位步阶的一个单位例如为1℃,则第一步阶温度值为26℃(25℃+1℃)。因此,在此步骤s141中,找寻所述耗电设备50的动态温度值是否有等于或小于26℃。

接着,进行步骤s142,关闭等于或小于第一步阶温度值的所述相对应的耗电设备。也就是说,将步骤s141找到动态温度值等于或小于26℃的耗电设备50关闭。以本实施例而言,可将符合上述条件的耗电设备50的动态温度值设定至耗电设备50的停机温度以下,以关闭符合上述条件的耗电设备,以降低所述耗电设备的耗电量。

接着,进行步骤s143,等待预设的一等待时间,换言之,本实施例依据各耗电设备50的温度状态,将符合上述条件阶段所选择的耗电设备50关机后,其他剩余未关机的耗电设备50则继续运转并等待预设的等待时间。接着,检测控制场域20中所述其他剩余未关机的耗电设备50的耗电量是否达一警戒值,若未达警戒值,继续检测控制场域20中所述耗电设备50的耗电量(如步骤s120)。

若达警戒值,继续进行以下步骤s144~s146。

进行步骤s144,找寻大于或等于一第二步阶温度值的所述耗电设备的该现场温度值,其中第二步阶温度值为该第一步阶温度值加上该单位步阶而得到。

进行步骤s145,将大于或等于第二步阶温度值的所述相对应的耗能设备的该动态温度值设定成第二步阶温度值。

接着,进行步骤s146,降转或关闭大于或等于第二步阶温度值的所述相对应的耗能设备。

以本实施例而言,原设温度值为25℃,单位步阶的一个单位例如为1℃,则第一步阶温度值为26℃(25℃+1℃),第二步阶温度值为27℃(26℃+1℃)。因此,在此步骤s144~s146中,找寻所述耗电设备50的现场温度值是否有大于或等于27℃,换言之,步骤s144~s146为将符合大于或等于第二步阶温度值的所述相对应的耗能设备做再一次运转条件的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若耗能设备50为一变频主机,则使该变频主机运行于低转速,来降载运转以降低所述耗电设备的耗电量,或者关闭该变频主机,同样也可降低所述耗电设备的耗电量。

在一实施例中,若耗能设备50为一非变频主机,则使该非变频主机的动态温度值设定成停机温度,来关闭该非变频主机,以达到降低所述耗电设备的耗电量的目的。

接着,检测控制场域20中所述耗电设备50的耗电量是否达一警戒值,若未达警戒值,继续检测控制场域20中所述耗电设备50的耗电量(如步骤s120)。

若达警戒值,继续进行以下步骤s147~s148。

进行步骤s147,逐一关闭所述耗电设备。接着,步骤s148,检测该控制场域中所述耗电设备的耗电量是否达该警戒值,以确保契约容量值是否落于安全范围内。

上述执行一运转条件中,是先关闭符合步骤s141~步骤s142条件的耗电设备,接着再降转或关闭符合步骤s144~步骤s146值的所述相对应的耗能设备。然本发明不对此步骤的顺序加以限制,换言之,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先降转耗能设备,接着关闭耗能设备,端视实际现场周遭耗电设备的运作状态而可调整所需运转条件顺序,以在符合契约容量控制的控制范围内来达到适时调整控制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及温度控制系统中,若耗电设备的耗电量达警戒值,执行一运转条件,以降低所述耗电设备的耗电量,并且,依据各耗电设备的现场温度状况,依据动态电阻值来动态选择所述耗电设备的继续运转、停机或卸载的运转模式,有效掌控周遭耗电设备的运作状态,以达到适时调整控制的目的。

此外,将此阶段所选择的耗能设备作停机或降载运转后所得的耗电量结果,再与警戒值作比较,以判断是否可达契约容量控制的控制范围之内,如无法达到契约容量控制的控制范围,重复上述的温度控制方法,直至耗电量控制于预设的契约容量控制的控制范围之内。

再者,本发明的温度控制装置是以不影响原本耗电设备内运作的方式来连接。如此连接方式,既不会影响原本既有耗电设备内运作,且便于拆装,也不受限于不同厂牌的耗电设备,故可将此温度控制装置运用并控制任何厂牌的耗电设备。

另外,本实施例以群组电阻继电器传输动态电阻值至微电脑,进而选择所欲调控的耗电设备的继续运转、停机或卸载的运转模式,相较于传统排程停机的控制方式,本实施例有效掌控周遭耗电设备的运作状态,以达到适时调整控制的目的,故能具有较佳的空调舒适度,或在商场上运用时,可让食物得到较佳的保存品质。

以上所述,乃仅记载本发明为呈现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的较佳实施方式或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专利实施的范围。即凡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文义相符,或依本发明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专利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