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继电器的隧道炉及烘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2987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继电器的隧道炉及烘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继电器的隧道炉及烘干方法,属于继电器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继电器的生产中,将点胶后的继电器及时烘干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点胶后的继电器如不能及时烘干,将会导致继电器组件与继电器外壳粘接不牢固,减少继电器的使用寿命,目前常常通过人工的方式将点胶后的继电器放在隧道炉里烘干,烘干后还要人工将继电器取出,通过人为的方式不时继电器摆放整齐,影响烘干效果,同时烘干后的继电器温度过高,容易烫伤工人。

有鉴于此,在公布号为cn105149277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继电器零部件自动清洗烘干设备,包括机架、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烘干总成、抽真空总成、进料总成、出料总成以及传动总成,所述机架工作台的一端设有进料总成,另一端设有出料总成;所述机架的中部设有传动总成,所述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烘干总成和抽真空总成依次设于进料总成和出料总成之间的机架工作台上;所述烘干总成和抽真空总成对应于所述产品工装。上述对比专利存在烘干效果不显著,人力成本投入大,安全系数不够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用于生产继电器的隧道炉及烘干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生产继电器的隧道炉,包括进料装置、加热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安装在加热装置的一侧,所述出料装置安装在加热装置的另一侧,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装置工作台、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换热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所述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和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均安装在进料装置工作台上,所述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和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均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上,所述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上,所述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上;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装置工作台、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换热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所述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和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均安装在出料装置工作台上,所述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和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均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上,所述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上,所述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上;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安装架、加热装置外罩、加热装置输送机构和加热装置驱动机构,所述加热装置外罩和加热装置输送机构均安装在加热装置安装架上,所述加热装置驱动机构与加热装置输送机构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安装架包括加热装置安装架进料端、加热装置安装架出料端,所述加热装置安装架进料端与进料装置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安装架出料端与出料装置连接。避免人为操作,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使用更安全,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产品的生产率与合格率。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包括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架和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台,所述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包括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和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所述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包括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和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所述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包括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座和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所述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包括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座和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所述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架安装在进料装置工作台上,所述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台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架上,所述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和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均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上,所述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上,所述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上,所述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和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均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上,所述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的一端和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均与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座连接,所述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安装在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座上,所述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安装在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上,所述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和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均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上,所述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的一端和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均与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座连接,所述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安装在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座上,所述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安装在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包括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架和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台,所述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包括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和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所述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包括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和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所述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包括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座和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所述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包括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座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所述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架安装在出料装置工作台上,所述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台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架上,所述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和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均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上,所述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上,所述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上,所述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和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均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上,所述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的一端和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均与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座连接,所述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安装在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座上,所述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安装在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上,所述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均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上,所述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的一端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均与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座连接,所述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安装在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座上,所述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安装在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安装架还包括加热装置一号输送机构安装座和加热装置二号输送机构安装座,所述加热装置输送机构包括加热装置一号输送轴、加热装置二号输送轴、加热装置输送链网和加热装置输送链条连接杆,所述加热装置一号输送轴包括加热装置一号输送链轮、加热装置三号输送链轮和加热装置一号输送链条,所述加热装置二号输送轴包括加热装置二号输送链轮、加热装置四号输送链轮和加热装置二号输送链条;所述加热装置一号输送机构安装座和加热装置二号输送机构安装座均安装在加热装置安装架上,所述加热装置一号输送轴安装在加热装置一号输送机构安装座上,所述加热装置二号输送轴安装在加热装置二号输送机构安装座上,所述加热装置一号输送链轮和加热装置三号输送链轮均安装在加热装置一号输送轴上,所述加热装置二号输送链轮和加热装置四号输送链轮均安装在加热装置二号输送轴上,所述加热装置一号输送链轮和加热装置二号输送链轮通过加热装置一号输送链条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三号输送链轮和加热装置四号输送链轮通过加热装置二号输送链条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一号输送链条和加热装置二号输送链条通过加热装置输送链条连接杆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输送链网固定在加热装置输送链条连接杆上,所述加热装置驱动机构与加热装置一号输送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台的顶面和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台的顶面均与加热装置输送链网的顶面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驱动机构包括加热装置驱动电机、加热装置主动皮带轮、加热装置从动皮带轮和加热装置传动皮带,所述加热装置主动皮带轮安装在加热装置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加热装置从动皮带轮安装在加热装置一号输送轴上,所述加热装置主动皮带轮与加热装置从动皮带轮通过加热装置传动皮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安装架出料端设置有加热装置驱动机构安装槽,所述加热装置驱动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加热装置驱动机构安装槽上,所述加热装置安装架出料端设置有加热装置冷却机构,所述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设置有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随行工装定位凸块,所述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上设置有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随行工装定位凸块,一组随行工装上均设置有随行工装定位凹槽。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继电器的烘干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用于生产继电器的烘干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用于生产继电器的烘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一组安装继电器的随行工装输送到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上。

第二步:通过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与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配合,将一组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上的随行工装夹持住,并将其放置到加热装置输送链网上进行烘干,此时随行工装位于加热装置安装架进料端。

第三步:一组随行工装通过加热装置,将加热装置的加热装置安装架进料端和加热装置安装架出料端的温度均调节至80℃~90℃,将加热装置的中部位置的温度调节至110℃~120℃,将加热装置驱动电机的转速调节至300r/min~400r/min,加热装置驱动电机驱动加热装置输送链网转动,将位于加热装置安装架进料端的一组随行工装输送到加热装置安装架进料端。

第四步:当位于加热装置安装架出料端的一组随行工装通过加热装置输送链网输送到加热装置冷却机构的正下方时,加热装置冷却机构对加热装置冷却机构下方的一组随行工装进行初次冷却。

第五步:将初次冷却后的一组随行工装通过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配合,将一组初次冷却后的随行工装放置到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步中的将一组随行工装夹其放置到加热装置输送链网上的具体放置方法:

第一步: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静止不动,当一组随行工装通过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输送到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前,通过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与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配合,将一组随行工装夹紧,且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随行工装定位凸块与随行工装定位凹槽配合,使一组随行工装夹紧的更加牢固、稳定。

第二步: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与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分别驱动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和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同时向上移动,使一组随行工装与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分离。

第三步: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推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和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向远离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的方向移动,当一组随行工装位于加热装置输送链网的正上方时,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与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分别驱动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和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同时向下移动。

第四步:当一组随行工装的底面到加热装置输送链网的顶面距离为1mm~2mm时,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驱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使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与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之间的距离大于随行工装的长度,此时一组随行工装平稳的放置在加热装置输送链网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步中将一组初次冷却后的随行工装放置到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上的具体放置方法:

第一步:当一组随行工装通过加热装置输送链网由加热装置安装架进料端输送到加热装置安装架出料端,且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位于加热装置安装架出料端的一组随行工装的正上方时,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驱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使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与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之间的距离大于随行工装的长度,此时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与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分别驱动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同时向下移动。

第二步: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静止不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向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的方向移动,将一组随行工装夹紧,通过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与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配合,将一组随行工装夹紧,且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随行工装定位凸块与随行工装定位凹槽配合,使一组随行工装夹紧的更加牢固、稳定。

第三步: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与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分别驱动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同时向上移动,使一组随行工装与加热装置输送链网分离,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推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和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向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的方向移动。

第四步:当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移动到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的正上方时,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分别驱动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同时向下移动。

第五步:当一组随行工装放置稳定后,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驱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使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与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之间的距离大于随行工装的长度,将一组随行工装平稳的放置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上,使其放置的更加稳定,避免因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始终处于运行状态,将一组随行工装带倒、发生侧翻的情况。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将继电器放入隧道炉内进行烘干,将随行工装摆放的更整齐,可达到更好的烘干效果,提高产品质量。

2、同过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将继电器取出,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同时使用也更安全,避免发生烫伤事故。

3、通过加热装置对随行工装内的继电器及时烘干,使继电器组件与继电器外壳粘接牢固,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生产继电器的隧道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生产继电器的隧道炉的进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生产继电器的隧道炉的进料装置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生产继电器的隧道炉的出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生产继电器的隧道炉的出料装置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生产继电器的隧道炉的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生产继电器的隧道炉的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g-进料装置、h-加热装置、i-出料装置、g1-进料装置工作台、g2-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g3-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g4-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g5-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g6-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g7-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g21-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架、g22-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台、g31-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g32-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g41-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g42-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g61-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g62-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g63-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g64-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座、g65-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g71-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g72-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g73-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g74-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座、g75-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h1-加热装置安装架、h2-加热装置外罩、h3-加热装置输送机构、h4-加热装置驱动机构、h11-加热装置安装架进料端、h12-加热装置安装架出料端、h13-加热装置一号输送机构安装座、h14-加热装置二号输送机构安装座、h31-加热装置一号输送轴、h32-加热装置二号输送轴、h33-加热装置输送链网、h34-加热装置输送链条连接杆、h311-加热装置一号输送链轮、h321-加热装置二号输送链轮、h312-加热装置三号输送链轮、h322-加热装置四号输送链轮、h313-加热装置一号输送链条、h323-加热装置二号输送链条、h41-加热装置驱动电机、h42-加热装置主动皮带轮、h43-加热装置从动皮带轮、h44-加热装置传动皮带、i1-出料装置工作台、i2-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i3-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i4-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i5-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i6-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i7-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i21-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架、i22-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台、i31-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i32-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i41-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i42-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i61-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i62-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i63-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i64-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座、i65-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i71-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i72-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i73-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i74-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座、i75-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7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用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生产继电器的隧道炉,包括进料装置g、加热装置h和出料装置i,进料装置g安装在加热装置h的一侧,出料装置i安装在加热装置h的另一侧。

本实施例中的进料装置g包括进料装置工作台g1、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g2、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g3、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g4、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g5、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g6换热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g7,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g2和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g5均安装在进料装置工作台g1上,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g3和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g4均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g5上,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g6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g3上,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g7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g4上;

本实施例中的出料装置i包括出料装置工作台i1、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i2、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i3、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i4、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i5、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i6换热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i7,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i2和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i5均安装在出料装置工作台i1上,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i3和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i4均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i5上,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i6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i3上,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i7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i4上。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h包括加热装置安装架h1、加热装置外罩h2、加热装置输送机构h3和加热装置驱动机构h4,加热装置外罩h2和加热装置输送机构h3均安装在加热装置安装架h1上,加热装置驱动机构h4与加热装置输送机构h3连接;加热装置安装架h1包括加热装置安装架进料端h11、加热装置安装架出料端h12,加热装置安装架进料端h11与进料装置g连接,加热装置安装架出料端h12与出料装置i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g2包括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架g21和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台g22,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g3包括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g31和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g32,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g4包括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g41和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g42,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g6包括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g63、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座g64和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g65,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g7包括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g71、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g72、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g73、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座g74和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g75。

本实施例中的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架g21安装在进料装置工作台g1上,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台g22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架g21上,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g31和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g41均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g5上,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g32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g31上,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g42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g41上,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g61和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g63均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g31上,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g62的一端和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g63的伸缩杆均与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座g64连接,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g65安装在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座g64上,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g62安装在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g61上,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g71和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g73均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g41上,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g72的一端和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g73的伸缩杆均与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座g74连接,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g75安装在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座g74上,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g72安装在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g71。

本实施例中的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i2包括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架i21和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台i22,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i3包括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i31和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i32,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机构i4包括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i41和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i42,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i6包括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i63、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座i64和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i65,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i7包括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i71、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i72、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i73、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座i74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i75。

本实施例中的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架i21安装在出料装置工作台i1上,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台i22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架i21上,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i31和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i41均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i5上,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i32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i31上,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i42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i41上,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i61和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i63均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i31上,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i62的一端和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i63的伸缩杆均与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座i64连接,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i65安装在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座i64上,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i62安装在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i61上,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i71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i73均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i41上,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i72的一端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i73的伸缩杆均与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座i74连接,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i75安装在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座i74上,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杆i72安装在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机构限位座i71。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安装架h1还包括加热装置一号输送机构安装座h13和加热装置二号输送机构安装座h14,加热装置输送机构h3包括加热装置一号输送轴h31、加热装置二号输送轴h32、加热装置输送链网h33和加热装置输送链条连接杆h34,加热装置一号输送轴h31包括加热装置一号输送链轮h311、加热装置三号输送链轮h312和加热装置一号输送链条h313,加热装置二号输送轴h32包括加热装置二号输送链轮h321、加热装置四号输送链轮h322和加热装置二号输送链条h323。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一号输送机构安装座h13和加热装置二号输送机构安装座h14均安装在加热装置安装架h1上,加热装置一号输送轴h31安装在加热装置一号输送机构安装座h13上,加热装置二号输送轴h32安装在加热装置二号输送机构安装座h14上,加热装置一号输送链轮h311和加热装置三号输送链轮h312均安装在加热装置一号输送轴h31上,加热装置二号输送链轮h321和加热装置四号输送链轮h322均安装在加热装置二号输送轴h32上,加热装置一号输送链轮h311和加热装置二号输送链轮h321通过加热装置一号输送链条h313连接,加热装置三号输送链轮h312和加热装置四号输送链轮h322通过加热装置二号输送链条h323连接,加热装置一号输送链条h313和加热装置二号输送链条h323通过加热装置输送链条连接杆h34连接,加热装置输送链网h33固定在加热装置输送链条连接杆h34上,加热装置驱动机构h4与加热装置一号输送轴h31连接,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台g22的顶面和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台i22的顶面均与加热装置输送链网h33的顶面齐平。

本实施例中的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g5的顶面设置有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滑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g31的底面设置有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滑块,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g41的底面设置有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滑块,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滑块和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滑块均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滑轨上。

本实施例中的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i5的顶面设置有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滑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i31的底面设置有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滑块,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i41的底面设置有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滑块,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滑块和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滑块均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滑轨上。

本实施例中的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g5上设置有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安装座,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g32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安装座上,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g32的伸缩杆与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g31连接,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g41上设置有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安装座,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g42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安装座上,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g42的伸缩杆与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g31连接;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安装架i5上设置有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安装座,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i32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安装座上,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i32的伸缩杆与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i31连接,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i41上设置有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安装座,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i42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安装座上,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i42的伸缩杆与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i31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架g21上安装有进料装置一号随行工装输送辊和进料装置二号随行工装输送辊,进料装置一号随行工装输送辊上安装有进料装置一号随行工装输送带,进料装置二号随行工装输送辊上安装有进料装置二号随行工装输送带,进料装置一号随行工装输送带和进料装置二号随行工装输送带均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驱动辊上,进料装置随行工装驱动辊安装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驱动电机上;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架i21上安装有出料装置一号随行工装输送辊和出料装置二号随行工装输送辊,出料装置一号随行工装输送辊上安装有出料装置一号随行工装输送带,出料装置二号随行工装输送辊上安装有出料装置二号随行工装输送带,出料装置一号随行工装输送带和出料装置二号随行工装输送带均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驱动辊上,出料装置随行工装驱动辊安装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驱动电机上。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驱动机构h4包括加热装置驱动电机h41、加热装置主动皮带轮h42、加热装置从动皮带轮h43和加热装置传动皮带h44,加热装置主动皮带轮h42安装在加热装置驱动电机h41的电机轴上,加热装置从动皮带轮h43安装在加热装置一号输送轴h31上,加热装置主动皮带轮h42与加热装置从动皮带轮h43通过加热装置传动皮带h44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安装架出料端h12设置有加热装置驱动机构安装槽,加热装置驱动电机h41通过螺栓安装在加热装置驱动机构安装槽上,加热装置安装架出料端h12设置有加热装置冷却机构,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g75设置有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随行工装定位凸块,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i65上设置有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随行工装定位凸块,一组随行工装上均设置有随行工装定位凹槽。

本实施例中的烘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一组安装继电器的随行工装输送到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g2上。

第二步:通过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g65与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g75配合,将一组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g2上的随行工装夹持住,并将其放置到加热装置输送链网h33上进行烘干,此时随行工装位于加热装置安装架进料端h11。

第三步:一组随行工装通过加热装置h,将加热装置h的加热装置安装架进料端h11和加热装置安装架出料端h12的温度均调节至80℃~90℃,将加热装置h的中部位置的温度调节至110℃~120℃,将加热装置驱动电机h41的转速调节至300r/min~400r/min,加热装置驱动电机h41驱动加热装置输送链网h33转动,将位于加热装置安装架进料端h11的一组随行工装输送到加热装置安装架进料端h11。

第四步:当位于加热装置安装架出料端h12的一组随行工装通过加热装置输送链网h33输送到加热装置冷却机构的正下方时,加热装置冷却机构对加热装置冷却机构下方的一组随行工装进行初次冷却。

第五步:将初次冷却后的一组随行工装通过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i65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i75配合,将一组初次冷却后的随行工装放置到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i2上。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步中的将一组随行工装夹其放置到加热装置输送链网h33上的具体放置方法:

第一步: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g65静止不动,当一组随行工装通过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g2输送到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g65前,通过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g75与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g65配合,将一组随行工装夹紧,且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随行工装定位凸块与随行工装定位凹槽配合,使一组随行工装夹紧的更加牢固、稳定。

第二步: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g63与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g73分别驱动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g65和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g75同时向上移动,使一组随行工装与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g2分离。

第三步: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g32推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g31和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g41,向远离进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g2的方向移动,当一组随行工装位于加热装置输送链网h33的正上方时,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g63与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g73分别驱动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g65和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g75同时向下移动。

第四步:当一组随行工装的底面到加热装置输送链网h33的顶面距离为1mm~2mm时,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g42驱动进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g41,使进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g65与进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g75之间的距离大于随行工装的长度,此时一组随行工装平稳的放置在加热装置输送链网h33上。

本实施例中的第五步中将一组初次冷却后的随行工装放置到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i2上的具体放置方法:

第一步:当一组随行工装通过加热装置输送链网h33由加热装置安装架进料端h11输送到加热装置安装架出料端h12,且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i65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i75位于加热装置安装架出料端h12的一组随行工装的正上方时,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i42驱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i41,使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i65与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i75之间的距离大于随行工装的长度,此时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i63与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i73分别驱动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i65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i75同时向下移动。

第二步: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i65静止不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i42向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机构i3的方向移动,将一组随行工装夹紧,通过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i75与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i65配合,将一组随行工装夹紧,且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随行工装定位凸块与随行工装定位凹槽配合,使一组随行工装夹紧的更加牢固、稳定。

第三步: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i63与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i73分别驱动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i65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i75同时向上移动,使一组随行工装与加热装置输送链网h33分离,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气缸i32推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推动板i31和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i41,向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i2的方向移动。

第四步:当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i65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i75移动到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i2的正上方时,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气缸i63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气缸i73分别驱动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i65和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i75同时向下移动。

第五步:当一组随行工装放置稳定后,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气缸i42驱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夹紧板i41,使出料装置推动随行工装升降板i65与出料装置夹紧随行工装升降板i75之间的距离大于随行工装的长度,将一组随行工装平稳的放置在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i2上,使其放置的更加稳定,避免因出料装置随行工装输送机构i2始终处于运行状态,将一组随行工装带倒、发生侧翻的情况。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