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1306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烘燥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染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烘燥机。



背景技术:

烘燥机是印染后整理中能耗较大的设备,而且棉布染整从织物烧毛到热定型过程中需要经历4~5道烘干工序:蒸炼氧漂→烘干、丝光碱洗→烘干、风打底→烘干、还原水洗→烘干、固色上浆(柔软整理)→烘干,所以节能型烘燥机一直是印染企业开发的重点之一。

现有的纺织用烘燥机,普遍采用蒸汽式烘燥机。蒸汽式烘燥机具有多个烘筒立柱,在烘筒立柱之间用轴承分别固定排列复数个蒸汽烘筒。蒸汽烘筒是容纳高温蒸汽的中间圆筒,因此采用耐压性强、传热性好的材质制成,且筒壁具有一定厚度。布料依次在蒸汽烘筒上传送,依靠蒸汽烘筒的温度,对面料烘干处理

公告号为CN20515655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烘燥机,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依次安装有布料脱水装置、第一烘筒支架、第二烘筒支架、第三烘筒支架和导布支架;所述第一烘筒支架、第二烘筒支架和第三烘筒支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蒸汽收集罩,所述蒸汽收集罩上端安装有排气风扇,所述排气风扇与排气管相连;所述第一烘筒支架、第二烘筒支架和第三烘筒支架上均左右交错安装有烘筒;所述第一烘筒支架、第二烘筒支架和第三烘筒支架下方的底座上均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竖直向上。

上述专利中的织物穿过设置在第一烘筒支架上的若干烘筒,用于实现对织物的烘干定型,且上述专利中设置有第一烘筒支架、第二烘筒支架与第三烘筒支架,而由于第一烘筒支架、第二烘筒支架和第三烘筒支架上的烘筒产生的高温会在第一烘筒支架与第二烘筒支架、第二烘筒支架与第三烘筒支架之间形成高温区,而上述专利中高温区上形成的高温热量直接被风机排出,减少了织物的定型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织物的定型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烘燥机,该烘燥机能对高温区上的热量进行一定量的储存,延长了织物的定型时间,提升了织物的定型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烘燥机,包括座体以及间隔排列设置在座体上的若干烘筒组,所述的座体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的烘筒组之间设有传输辊,所述的传输辊使织物在相邻两个所述的烘筒组之间形成V字形的传输路径,所述的座体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的烘筒组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上设有用于减缓热量流失的保温板体,所述的保温板体设置在V字形织物传输路径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烘筒组产生的热量在两烘筒组之间形成高温区,通过保温板体的设置对高温区内的热量进行储存并减少热量的流失;通过传输辊的设置使得传输过位于两烘筒组之间的织物能形成V字形的传输路径,用于减少织物与保温板体之间的距离,使得保温板体上储存热量更好的与织物进行接触,对织物实现更好的烘干定型,使得织物在传输过位于两个烘筒组之间的位置时也能进行烘干定型,从而延长织物的定型时间并提升织物的定型质量。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围绕于所述保温板体侧壁的周向设置的框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框体与所述座体的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框体的设置能对位于保温板体内的热量起到一定的固热作用,减少保温板体内热量的流失。且通过该种方式能使保温板体上散发的热量尽量朝向织物所在的一侧进行扩散,对织物起到更好的烘干与定型作用;通过连接板将保温板体固定在座体。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保温板体与所述的传输辊沿竖直方向持平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种设置方式使得保温板体散发出的热量能更好的与传输中的织物进行接触,对织物起到更好的定型作用。并通过该种设置能对传输中的织物实现更均匀的加热,提升织物的定型质量。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体朝向所述烘筒组的一面设有水平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两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框体上,所述的挡板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板的设置对上升的热气流起到阻挡作用,使热气流在挡板的作用下能更好的朝向织物所在的方向进行移动,对织物起到更好的定型效果。且通过挡板的设置能进一步减少气流流失的速度,起到一定的固温作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远离所述保温板体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倾斜的设置方式进一步延长气流的流通路径,使高温气流能更好的储存在位于保温板体的附近,从而提升高温区的温度。且通过倾斜的设置方式能将热量更多的传导进挡板,通过挡板对温度起到储存与固温的作用,并在挡板周围形成高温区,从而对织物实现更好的烘干定型。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朝向所述保温板体的一侧向上延伸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宽度小于相邻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热板的设置减少保温板体的外露面积,使保温板体内能储存较高的温度后再将温度朝向四周扩散,从而提升保温板体的保温效果。且通过导热板的设置增加与保温板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热量能通过导热板传导向挡板,使得挡板的周围能形成一个温度较高的保温区,从而将热量更好的传导向织物,提升织物的定型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挡板的自由端与传输中织物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种方式使得挡板上散发出的热气能与织物表面进行均匀接触,从而使得织物表面能受到均匀的加热,提升织物的定型质量。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的下表面设有保温片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保温片体的设置使得挡板表面能形成较高的保温区,从而增加热气流作用在织物表面上的温度,使织物达到更好的定型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位于两烘筒组之间的织物传输路径通过传输辊改变成V形传输路径并设置保温板体,通过保温板体的保温效果实现对烘筒的余热进行储存,使余热能对织物进行定型,提升织物的定型质量;并通过挡板的设置使热量更好的朝向织物传递,使热量更好的与织物进行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温板体的立体图。

图中:1、座体;2、烘筒组;2.1、烘筒支架;2.2、烘筒;3、传输辊;4、连接件;4.1、框体;4.2、连接板;5、保温板体;6、挡板;7、导热板;8、保温片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烘燥机,参考图1,包括座体1,座体1上固定设有若干烘筒组2,烘筒组2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设置在座体1上。烘筒组2包括烘筒支架2.1以及架设在烘筒支架2.1上的若干烘筒2.2,烘筒2.2之间交错排列且通过轴承固定设置在烘筒支架2.1上。位于相邻两个烘筒支架2.1之间的中部位置设有传输辊3,传输辊3与织物的传输方向垂直设置且通过轴承固定在座体1上,传输辊3的设置高度高于烘筒支架2.1。通过传输辊3的设置使得位于两烘筒组2之间的织物传输路径形成倒V字形,位于倒V字形的内部设有保温板体5且保温板体5位于传输辊3的正下方,保温板体5通过连接件4固定设置在座体1上,将烘筒组2产生的余温存储在保温板体5上并对织物进行加热,保温板体5由保温材料制成。保温材料可收集多余热量,适时平稳释放并有效降低损耗量,达到保温的效果。

参考图2,连接件4包括连接板4.2与框体4.1,框体4.1套设在保温板体5的四周且形状适配于保温板体5的形状;连接板4.2的一端焊接固定在座体1上、另一端焊接固定在框体4.1上,用于实现对保温板体5的固定。框体4.1朝向烘筒组2的一侧均焊接固定有挡板6,挡板6水平设置且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列,若干挡板6远离保温板体5的一侧壁到传输中织物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且未抵触传输中的织物,通过挡板6的设置使得保温板体5上的热量能通过挡板6流动织物上,挡板6为金属板。

挡板6靠近保温板体5的一侧壁向上延伸有导热板7,导热板7抵触保温板体5,导热板7的宽度小于相邻两个挡板6之间的距离,通过导热板7的设置对保温板体5产生的温度起到导热作用,导热板7可为金属铜。挡板6远离导热板7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用于增加气流的流通路径。挡板6的下表面粘接固定有保温片体8,通过保温片体8使挡板6周围能形成高温区,对织物起到更好的加热作用,保温板体5由保温材料制成。本申请文件中的具体保温材料可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气流流动路径:

织物在烘筒2.2中交错传输后绕过传输辊3传输向另一组烘筒组2。烘筒2.2产生的热量在烘筒组2之间形成高温区,高温区内的热量被保温板体5与保温片体8所吸收并储存在保温板体5与保温片体8内。当保温板体5内产生热量过多时,会使保温板体5内的热量向外扩散,使热量从挡板6之间的间隙中流出,流出的热量传导向挡板6对挡板6进行加热、另一部分热量通过挡板6传导向传输中的织物,对织物进行加热定型。而保温板体5产生的一部分热量会通过导热板7传导向挡板6并在挡板6上保温片体8的共同作用下,在挡板6的周围形成一高温区,对经过挡板6附近的织物实现更好的加热定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