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0591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净化小范围空间的空气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光或灯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下,纳米光净化涂层可被激活并生成具有高催化活性色游离基,产生很强的氧化及还原能力,可催化、光解附着于物体表面及空气中的甲醛、有机物及部分无机物,从而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功能。目前,多采用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空气净化器体积较大,不方便移动和携带,不能针对角落空气进行净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方便移动,便于携带,可针对角落空气进行净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可展开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控制模块、固定在外壳上的可折叠的框架,外壳包括脊板,所述框架包括多个U形骨架,每个U形骨架的两端分别与脊板的两端固定,每个所述U形骨架的外表面均包覆有框架丝网,所述外壳内壁、框架、框架丝网上均涂有纳米光净化涂层。

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脊板内侧可拆卸地连接有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照射所述外壳内壁及框架。

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外包裹有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内设置有活性炭毡。

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包装盒为矩形,所述包装盒采用硬纸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采用外接电源供电,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充电孔,所述充电孔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其中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脊板上,所述风扇由蓄电池供电,所述风扇的扇叶经磨毛处理,所述扇叶表面涂覆光触媒材料,所述风扇匹配过气结构。

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其中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在脊板上,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启动和关闭由控制模块控制。

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其中还包括空气检测模块,所述空气检测模块包括传感器、取样管、风机,所述取样管伸出外壳,所述风机正对取样管的管口,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数据并将数据传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风机的启动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脊板内侧还固定有呼吸监测分析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呼吸监测分析模块固定在脊板内侧,所述呼吸监测分析模块用于实时监测、记录、分析呼吸情况,并将呼吸情况转化为数据传到控制模块,出现呼吸异常情况时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报警。

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脊板的两端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处设置香薰槽,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音响。

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外壳的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模块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可展开的外壳、固定在外壳上的可折叠的框架,外壳包括脊板,所述框架包括多个U形骨架,每个U形骨架的两端分别与脊板的两端固定,每个所述U形骨架的外表面均包覆有框架丝网,所述外壳内壁、框架、框架丝网上均涂有纳米光净化涂层,日光紫外线照射纳米光净化涂层,纳米光净化涂层发挥作用,针对角落空气进行净化,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还具有体积小,方便移动,便于携带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中脊板内侧可拆卸地连接有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照射所述外壳内壁及框架,紫外线灯的设置可对日光紫外线照射不到的地方、黑暗角落的空气进行净化,净化效果更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外壳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不带包装盒);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外壳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不带包装盒);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中控制面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包装盒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包装盒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外壳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此图中未示出框架丝网;

图7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框架展开时U形骨架与单侧连接网的连接示意图,此图中未示出框架丝网;

图8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框架展开时U形骨架与双侧连接网的连接示意图,此图中未示出框架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可展开的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的控制模块、固定在外壳1上的可折叠的框架2,外壳1包括脊板11,框架2包括多个U形骨架9,每个U形骨架9的两端分别与脊板11的两端固定,每个U形骨架9的外表面均包覆有框架丝网12,外壳1内壁、框架2、框架丝网12上均涂有纳米光净化涂层,脊板11内侧可拆卸地连接有紫外线灯3,紫外线灯3照射外壳1内壁、框架2及框架丝网12上的纳米光净化涂层。脊板11上还设置有照明灯4。

如图7所示,框架2还包括连接网16,每个U形骨架9的侧面均与连接网16粘接,展开时,多个U形骨架9均匀分布,连接网16的设置能使框架2展开时,多个U形框架9能保持在特定位置,连接网16采用柔性材料制成。连接网16展开时呈扇形,扇形的两个边固定在外壳1内。图7所示是在U形骨架9的单侧设置连接网16,当然也可以在U形骨架9的双侧设置连接网16,见图8所示。当然,框架2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只要能实现折叠和展开即可。

结合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的外壳1外包裹有包装盒10,包装盒10采用硬纸板制成,包装盒10内设置有活性炭毡,包装盒10可展开也可折叠,包装盒10展开时,可作为底垫使用,其内部的活性炭毡具有较好的吸附力,可吸附多种有害物质,加强净化效果,包装盒10折叠时为矩形,也可作为底垫使用。

如图1所示,外壳1内设置有蓄电池7,蓄电池7采用外接电源供电,外壳1上设置有充电孔,充电孔与蓄电池7电连接。

如图1所示,脊板11上设置有风扇5、负离子发生器6。风扇5由蓄电池7供电,风扇5可加快空气流动,使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功能更强,风扇5的扇叶经磨毛处理,扇叶表面涂覆光触媒材料,风扇5匹配过气结构,风扇保持风速0.5m/s-3m/s,风在扇叶表面的停留时间在0.2s以上,强化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功能。负离子发生器6的启动和关闭由控制模块控制启动负离子发生器6后,能进一步净化空气。

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中还包括空气检测模块,空气检测模块包括传感器、取样管、风机,取样管伸出外壳1,风机固定在脊板11上,风机正对取样管的管口,传感器用于采集数据并将数据传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风机的启动和关闭。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中脊板11内侧还固定有呼吸监测分析模块和报警模块,呼吸监测分析模块固定在脊板11内侧,呼吸监测分析模块用于实时监测、记录、分析呼吸情况,并将呼吸情况转化为数据传到控制模块,出现呼吸异常情况时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报警。本实用新型中未示出空气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呼吸监测模块。

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中脊板11的两端设置有排风口15,排风口15处设置香薰槽,香薰槽内设置香薰,使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在净化空气的同时也能带来香味,愉悦心情。如图1所示,外壳1内设置有两个音响8,两个音响8位于脊板11上相对设置,音响8内置音乐理疗歌曲,起到乐疗作用。

如图2所示,脊板11的外壁设置有散热孔13。

如图3所示,外壳1的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14,控制面板14与控制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装置体积小,方便移动,便于携带,可针对角落空气进行净化。不使用时,可折叠成矩形放在角落。

本实用新型框架丝网中纳米光净化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具有某一孔径的某种材质的框架丝网:选择活性炭框架丝网、塑料框架丝网、金属框架丝网、纤维框架丝网或无纺布框架丝网中的一种,孔径为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3mm;2)用7.4<PH<9.5的弱碱水或者清水擦洗框架丝网表面,擦洗后用清水清洗,清洗后晾干或吹干,使其表面清洁干燥;3)将液态的纳米光净化材料涂覆于清洁干燥后的框架丝网:将液态的纳米光净化材料装在压力为3.1MPa-3.4MPa的喷枪中,采用喷枪将液态的纳米光净化材料均匀喷涂在框架丝网上,当然也可采用毛刷蘸取液态的纳米光净化材料刷在框架丝网表面;4)将涂覆有纳米光净化材料的框架丝网自然风干或使用温度小于等于90℃的热风吹干;5)重复步骤3)-4)三至五次,形成纳米光净化涂层,涂层的厚度为5-50微米。

本实用新型框架丝网中纳米光净化涂层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使用的纳米光净化材料的存储和使用温度大于5℃。

采用该制备方法制备的纳米光净化涂层具有稳定性高、净化效果好的特点。

为增强利用本实用新型框架丝网中纳米光净化涂层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框架丝网的整体净化效果,可在步骤2)之后、步骤3)之前,对框架丝网进行活性炭处理;活性炭处理的方式为采用粉末活性炭喷覆、活性炭纤维喷覆或者将活性炭丝提前缠绕在框架丝网的网丝上。

本实用新型框架丝网中纳米光净化涂层的制备方法中将选择的框架丝网用弱碱水擦洗,便于涂覆;在涂覆纳米光净化材料之前先对框架丝网进行活性炭处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将有害物质吸附,而光净化材料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可以分解有害物质,活性炭和纳米光净化材料结合,净化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框架丝网中纳米光净化涂层的制备方法,步骤4)之后、步骤5)之前,利用UVA灯、UVB灯或UVC灯对涂有纳米光净化材料的框架丝网进行烘干、照射、激活;之后对纳米光净化涂层进行测试。测试的目的在于判断涂层是否达到涂覆目的。可将测试染色剂滴在框架丝网上,若其颜色逐渐变淡,则证明已经达到涂覆目的。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