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密封回转窑窑头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4309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全密封回转窑窑头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窑,具体涉及一种全密封回转窑窑头罩。



背景技术:

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属于建材设备类。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是氧化铝厂、水泥厂以及其它冶金化工的重要热工设备。回转窑的物料出口设置在回转窑的窑头端部,在回转窑的窑头有一个收集烟尘的窑头罩,烟尘通过窑头罩后进入布袋除尘器,再有烟囱排入大气中,窑头的下端通过溜渣槽连接有沉降池。

目前,窑头罩的结构有两种形式:带窑头收尘的和不带窑头收尘的。由于不带窑头收尘的,既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也污染环境,已逐步不被使用。带窑头收尘的结构一般如图3所示,包括与回转窑的窑头连接的收尘罩、设于收尘罩上方的收尘管,收尘罩与转动回转窑的连接处存在间隙,收尘罩上也开设有观察孔,这样结构的窑头罩存在以下缺陷:其一,回转窑在高温的工况运转下,由于热量具有向上串的特性,在回转窑转动而工况发生波动时,收尘罩与回转窑连接的间隙处、观察孔不可避免地有大量烟尘冒出,窑头罩的收尘效果差,既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也污染环境;其二,溜渣槽包括平板和焊接于两侧挡渣板,长时间受大块窑渣砸击后,平板易变形导致阻碍窑渣下落,平板和两侧挡渣板的焊接处由于热疲劳破坏而裂开,从而漏水、漏渣,造成非计划停机,影响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密封回转窑窑头罩,本窑头罩在主收尘罩的两侧分别设有前、后副收尘罩,有效防治高温烟尘从连接间隙和观察孔中串出,实现窑头罩的全密封,提高收尘效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

全密封回转窑窑头罩,包括回转窑、与回转窑窑头连接的主收尘罩,所述回转窑窑头下侧设有一倾斜向下设置的溜渣槽,所述主收尘罩的前侧开设有一观察孔,所述主收尘罩的上方设有收尘管,所述主收尘罩上、且与窑头连接的间隙处设有后副收尘罩,所述主收尘罩的前侧、且位于观察孔处设有一前副收尘罩,所述前、后副收尘罩均通过管道与收尘管连接。

作为有选技术方案,为了防止溜渣槽变形或开裂,阻止窑渣不通、漏水、漏渣现象的出现,有效延长溜渣槽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非计划停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所述溜渣槽由钢板制成、且其两侧向上卷,所述溜渣槽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防止主、副收尘罩的温度过高,同时提高热冲击能力,从而有效延长收尘罩的使用寿命,节约生产成本,所述主收尘罩和前、后副收尘罩均是由厚度为200mm的硅酸铝纤维模块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在主收尘罩的两侧分别设有阻止高温烟尘从观察孔串出前副收尘罩和从连接间隙处串出的后副收尘罩,实现窑头罩的全密封,提高窑头罩的收尘效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2、溜渣槽一体成型、且结构设置科学合理,改变现有平板加焊接挡板的结构,有效防止溜渣槽变形或开裂,阻止窑渣不通、漏水、漏渣现象的出现,有效延长溜渣槽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非计划停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3、三个收尘罩的制作材料科学合理,从而有效降低主、副收尘罩的温度,同时热冲击能力强,进而有效延长收尘罩的使用寿命,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现有窑头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回转窑,2、主收尘罩,3、溜渣槽,4、收尘管,5、后副收尘罩,6、前副收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提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全密封回转窑窑头罩,包括回转窑1、与回转窑1窑头连接的主收尘罩2,所述回转窑窑头下侧设有一倾斜向下设置的溜渣槽3,所述主收尘罩2的前侧开设有一观察孔,所述主收尘罩2的上方设有收尘管4,所述主收尘罩2上、且与窑头连接的间隙处设有后副收尘罩5,所述后副收尘罩5主要用于防止高温烟尘从间隙处串出,所述主收尘罩2的前侧、且位于观察孔处设有一前副收尘罩6,所述前副收尘罩6主要用于防止高温烟尘从观察孔串出,所述前副收尘罩6、后副收尘罩5均通过管道与收尘管4连接,保证热烟气向上运动后通过收尘管4进入下个工序,实现净化环境的目的。

所述溜渣槽3由钢板制成、且其两侧向上卷,所述溜渣槽3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溜渣槽3一体成型,没有焊接缝,抗冲击强,避免漏水、漏渣的现象,且横截面为U形结构,为利于窑渣顺畅排出,避免非计划停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所述主收尘罩2、前副收尘罩6、后副收尘罩5均是由厚度为200mm 的硅酸铝纤维模块制成,硅酸铝纤维模块的重量轻、吸热率低,还具有抗任何热冲击能力,从而防止主收尘罩2、前副收尘罩6、后副收尘罩5的温度过高,同时热冲击能力强,有效延长收尘罩的使用寿命,节约生产成本。

当然,上面只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描述,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构造以及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