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胶机烘箱的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045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注胶机烘箱的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胶机烘箱,特别是涉及一种注胶机烘箱的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盖子如花篮盖等,在其边缘的凹槽中会进行注胶,便于与桶罐进行封装及密封。当密封胶注射完后,需要对密封胶进行加热固化,目前采用的设备主要为烘箱。

现有的烘箱一般采用加热烘干,其结构一般包括烘箱箱体、设置在烘箱箱体中的输送系统和加热系统,在烘箱的两端开设进口和出口。其中:输送系统包括设置在进口和出口之间水平设置的输送带,沿输送带设置的加热部件。由于输送带沿水平延伸,盖子一一放置在输送带上时,所占面积较大,使得整个烘箱箱体的体积庞大,这样也需要沿途设置加热部件,从而增加加热部件的功率,一方面加热效果比较差,另一方面能量消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胶机烘箱的加热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胶机烘箱的加热系统,所述的注胶机烘箱包括烘箱箱体,所述的加热系统包括:

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的烘箱箱体内,用于将空气加热后进行释放;

回流部件:用于将所述的烘箱箱体中的加热空气抽出后再送入所述的烘箱箱体。

优选地,所述的回流部件包括与所述的烘箱箱体相连通用于将加热空气抽出的吸气部件、一端与所述的吸气部件相连通的回流通道,所述的回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烘箱箱体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吸气部件与所述的烘箱箱体的顶部相连通;所述的回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烘箱箱体的底部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回流通道设置在所述的烘箱箱体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的加热部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的加热部件沿水平方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加热部件将空气加热后向水平两侧进行释放。

优选地,所述的加热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控所述的烘箱箱体内温度的热量监控部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加热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各部件工作的控制部件。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烘箱箱体内保持均匀加热,实现热量的流动循环,充分利用热量固化胶水,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中注胶机烘箱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加热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输送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的原理图;

附图5a、5b、5c、5d为本实施例中推爪的示意图。

其中:1、烘箱箱体;10、产品进口;11、产品出口;20a、20b、20c、20d、竖直输送通道;21a、21b、21c、水平输送带;22a、22b、上升链轮;23、上升链条;24、推爪;25、动力源;260、过渡链轮;261、连接链轮;262、第一齿轮;263、第二齿轮;264、第三齿轮;265、第四齿轮;27、连接链条;30、加热部件;31、吸气部件;32、回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注胶机烘箱,包括烘箱箱体1,烘箱箱体1上开设有产品进口10、产品出口11,注胶机烘箱还包括设置在烘箱箱体1内的输送系统、加热系统。其中:

如图3、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系统包括沿竖直方向输送的竖直输送通道20a、20b、20c、20d、沿水平方向输送的水平输送带21a、21b、21c以及用于将产品在竖直输送通道20a、20b、20c、20d内进行输送的传动机构。在本实施例中:竖直输送通道20a、20b、20c、20d设置有四条,水平输送带21a、21b、21c设置有三条,竖直输送通道20a与产品进口10相连通,竖直输送通道20d与产品出口11相连通,水平输送带21a连接竖直输送通道20a、竖直输送通道20b,水平输送带21b连接竖直输送通道20b、竖直输送通道20c,水平输送带21c连接竖直输送通道20c、竖直输送通道20d。

工作时:产品水平放置并从产品进口10进入烘箱箱体1的竖直输送通道20a,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产品通过竖直输送通道20a上升,到达水平输送带21a,并输送至竖直输送通道20b;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产品通过竖直输送通道20b下降,到达水平输送带21b,并输送至竖直输送通道20c;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产品通过竖直输送通道20c上升,到达水平输送带21c,并输送至竖直输送通道20d;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产品通过竖直输送通道20d下降,从产品出口11离开烘箱箱体1,如此循环,完成加热。

传动机构包括链轮组件、驱动链轮组件传动的驱动组件,链轮组件包括一对上升链轮22a、22b、套设在一对上升链轮22a、22b上的上升链条23,一对上升链轮22a、22b上下设置,上升链条23贯穿相邻两条竖直输送通道20a、20b或者20c、20d,上升链条22上连接有用于水平支撑产品的推爪24。竖直输送通道20a、20b、20c、20d设置有四条,链轮组件就对应的设置有两组,每组链轮组件控制两条竖直输送通道。推爪24采用耐摩擦耐高温材料压铸而成,如特氟龙等,如图5a、5b、5c、5d所示。

驱动组件包括动力源25、与动力源25输出端相传动连接的齿轮减速组件,齿轮减速组件带动上升链轮22a,动力源25可以采用如电机等。在本实施例中:齿轮减速组件包括与动力源25输出端相传动连接的过渡链轮260、与过渡链轮260相传动连接的连接链轮261、与连接链轮261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262、与第一齿轮262相啮合的第二齿轮263、与第二齿轮263同轴设置的第三齿轮264、与第三齿轮264相啮合的第四齿轮265,第四齿轮265与链轮组件中位于下方的上升链轮22a同轴设置,两组链轮组件的上升链轮22a之间通过连接链条27相传动连接。

工作时:动力源25通过过度链轮260转动连接链轮261,连接链轮261与第一齿轮262同轴所以也带动第一齿轮262,第一齿轮262与第二齿轮263做齿轮配合,第二齿轮263与第三齿轮264同轴,第三齿轮264与第四齿轮265做齿轮配合,第四齿轮265与上升链轮22a同轴,所以上升链轮22a做转动,两组上升链轮22a通过连接链条做27同步转动,实现对产品在竖直输送通道20a、20b、20c、20d中的输送。

如图2所示:加热系统包括设置在烘箱箱体1内用于将空气加热后进行释放的加热部件30、用于将烘箱箱体1中的加热空气抽出后再送入烘箱箱体1的回流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部件30设置有如两个,两个加热部件30分别设置在竖直输送通道20a、20b之间和竖直输送通道20c、20d之间,加热部件30将空气加热后向两侧竖直输送通道20a、20b、20c、20d进行释放。加热部件30可以采用加热管等。回流部件包括与烘箱箱体1相连通用于将加热空气抽出的吸气部件31、一端与吸气部件31相连通的回流通道32,回流通道32的另一端与烘箱箱体1相连通,吸气部件31可以采用诸如引风机等。其中:吸气部件31与烘箱箱体1的顶部相连通;回流通道32的另一端与烘箱箱体1的底部相连通,回流通道32则设置在烘箱箱体1的外部。

此外,加热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控烘箱箱体1内温度的热量监控部件及用于控制各部件工作的控制部件等。

工作时:通过加热部件30将空气加热后向两侧竖直输送通道20a、20b、20c、20d进行释放对两侧通道中的产品进行加热,热量往上行走,到烘箱箱体1顶部后通过吸气部件31、回流通道32进入烘箱箱体1的底部,从而形成烘箱箱体1内的热风循环,热量监控部件使烘箱箱体1内部的温度一直保持一定数值,并通过控制部件根据温度需要开启或停止加热部件30。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